武陵观察网 历史 历史谜团: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龄和高士廉,还有三人是谁?

历史谜团: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龄和高士廉,还有三人是谁?

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唐太宗李世民力挽狂澜避免了和强大的突厥提前决战,也因此成为大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次会盟大唐这边有六个人,不过哪六个人史书上却语焉不详,没有全部提及,这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

《资治通鉴》只提到了李世民、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三人,那么还有三个人是谁?渭水之盟,和李世民同行的是哪五个人?两个文臣,三个武将,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突厥上》记载:“太宗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驰六骑幸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

《旧唐书》则明确提到了六骑也就是六个人,除了高士廉和房玄龄,多了一个将军周范,那么周范是谁?其实周范就是周绍范,隋朝名将武卫大将军周法尚之子。

《册府元龟》记载:“周范为秦王库旦车骑,帝既践祚,累迁右屯卫将军,宿卫於玄武门。以忠节见知,故特蒙亲委,俄迁左卫将军。”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七年)八月,乙丑,左屯卫大将军谯敬公周范卒。上行幸,常令范与房玄龄居守。范为人忠笃严正,疾甚,不肯出外,竟终于内省,与玄龄相抱而诀曰:"所恨不获再奉圣颜!”

周绍范最后官居左屯卫大将军,李世民外出他和房玄龄共同执掌中枢,可见他绝对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渭水之盟李世民让他随行并不令人意外。

除了周绍范之外,还有两位武将随行:一个是安元寿,另外一个是李孟常,正史中虽然没有提及这两人参与了渭水之盟,不过出土的墓志铭却揭开了历史的谜团。

《安元寿墓志铭》中提及贞观元年突厥入侵兵至渭河,李世民同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在便桥白马设盟,只有安元寿一人于帐中护卫,由此可见安元寿也是渭水之盟的参与者,那么安元寿是何人?唐太宗为何要带上他?

安元寿是粟特人,骁勇善战,十六岁入秦王府为右库直,负责守卫、陪从、鞍马事宜,玄武门之变安元寿立下不小功劳,胡人身份可以更好的和突厥人沟通、武力强悍又是李世民赖以信任的亲卫,这些因素可能是他随行李世民左右的原因。

李孟常同样也是一员骁将,而且是秦王府旧将出身,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比如征讨刘武周、虎牢之战中破王世充和窦建德等等,他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贞观元年被封为武水县开国公。

《李孟常墓志铭》有这么一段话:“上将言飞,英谟远振。击单于之戮,髓名王之骨。岂止渭桥下拜,燕山纪功而已。”可见他也应该参与了渭水之盟。

李世民“六骑幸渭水之上”现在就很明了了,六个人分别是:李世民、高士廉、房玄龄、周绍范、安元寿、李孟常,除了李世民自己之外,还有两个文臣和三个武将。

至于有些人认为萧瑀也参与了渭水之盟,可能性不大,因为萧瑀是尚书左仆射,位高权重,地位不在侍中高士廉和中书令房玄龄之下,《旧唐书》既然提到了”将军周范“,不可能会漏了地位更高的尚书左仆射萧瑀,由此可见萧瑀并没有随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房玄龄,高士,李世民,谜团,周范驰,李孟常,萧瑀,突厥,将军,渭水之盟,故事传记,房玄龄,安元寿,李世民,高士廉,渭水之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房玄龄,高士,李世民,谜团,周范驰,李孟常,萧瑀,突厥,将军,渭水之盟,故事传记,房玄龄,安元寿,李世民,高士廉,渭水之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房玄龄,高士,李世民,谜团,周范驰,李孟常,萧瑀,突厥,将军,渭水之盟,故事传记,房玄龄,安元寿,李世民,高士廉,渭水之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