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关于西晋初年贾充和任恺的“朋党之争”

关于西晋初年贾充和任恺的“朋党之争”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彻底的把控了魏国朝政,由此司马氏篡权踏出了第一步。之后司马氏以及司马昭接过了父亲留下的基业,为司马氏篡权更进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接替司马昭,并在不久之后将曹魏最后一个皇帝赶下台,自己上位做了皇帝,并立国号为晋。

其实翻看《晋书》,晋朝看似是以司马氏为主导地位,但在背后世家的力量极其强大,而司马氏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这在东晋时期尤为明显,但是世家崛起的苗头在西晋之初就已经初现端倪了。只不过西晋之时司马氏王爷的力量强大,因此他们也不敢过分嚣张,同时司马家族虽然是靠世家上位的,但是他们同时也提防着世家坐大。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就是在这样子的政治环境之下最终引发了贾充和任恺的“党争”事件。

党争的参与者:贾家党

高平陵政变之后,很多原来效力于曹魏的世家豪门渐渐的像司马家族所靠拢,在司马师篡权的过程当中,他们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贾充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贾充,魏国名臣贾逵之子。和其父贾逵不同,贾逵一生兢兢业业,对曹魏忠心不二,而他则为了荣华富贵,投入了司马氏的怀抱,从此成为了“判曹急先锋”。当然一码归一码,他虽然手段卑劣,但是他对西晋的贡献还是挺大的,所以在西晋的政坛之中能够如鱼得水:

1.在曹髦起兵欲杀司马昭之时命令成济杀死了曹髦。曹魏虽然已经被司马氏架空但是曹髦毕竟还有个天子名号,正是贾充的当机立断使得这次政变以曹魏的惨败而告终。

2.司马昭在司马攸和司马炎的问题上迟迟犹豫不决之时正是贾充从旁边说话从而奠定了司马炎世子的身份,由此可见贾充在司马氏父子的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3.西晋立国之后也是以贾充为首开始修订《晋律》,要知道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就是法律,而司马炎把这种事情交给贾充,也由此可见贾充虽然名声不好,但是自身还是有一点水平的。

也基于这几点所以贾充在西晋的政坛之中混的如鱼得水,也因此他的身边有不少巴结他的人,这就形成了西晋初期的“贾家党”。一号人物自然是贾充,二号人物则是颍川荀氏的荀勖,另外还有冯紞、何曾、石苞等人。

荀勖其人也和贾充一样,在笔者看来此人如果没有私心的话也堪称是“王佐之才”,因为其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可以兢兢业业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还能干出一番成绩。但是由于他的私心过重,所以他不得不和贾充站在同一战线上。

但是贾充虽然巴结他的人有很多,但是因为他的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的名声都不怎么好,自然也有看不起他的人。

党争的另一参与者:任恺集团

《晋书.任恺传》:恺有经国之干,万机大小多管综之。性忠正,以社稷为己任,帝器而昵之,政事多咨焉…恺有经国之干…恺恶贾充之为人也,不欲令久执朝政。

这上边是《晋书》的简短摘要,从这短短的字理行间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信息:

1.“性忠正”说明此人的品格还算正直,“以社稷为己任”也说明了此人心怀天下,“恺有经国之干”也说明了此人的能力极为出众。

2.“恺恶贾充之为人也”从这句话则说明了两人交恶的原因,因为任恺本身的品格和才干都很出众,并且他以匡扶社稷为己任,而贾充这样的人他身居高位,在他看来长久下去江山必定动荡,所以两人的矛盾是必不可免的。

当然其实在笔者看来其实任恺和贾充的交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贾充指使成济杀死曹髦这件事情,任恺是魏明帝曹叡的女婿,和曹氏家族也算有点关系,所以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曹髦之死或许也是贾充任恺党争的另一个理由。

但是任恺本身也不傻,他知道凭他自己一个人是根本扳不倒贾充的,也因此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一群人,形成了一股力量来对抗贾充。那么任恺身边有谁呢?

《晋书.任恺传》:…庾纯、张华、温颙、向秀、和峤之徒皆与恺善。

上述几人和任恺一样,都属于那种品行还算可以正直大臣:张华,西晋灭吴的功臣之一,朝野威望甚高的老臣;向秀,“竹林七贤”之一;和峤,不迎合司马炎之意,如实陈述司马衷不适合当皇帝的事实。

这一派的人大多都是名士和朝野威望都很高的老臣,所以贾家党虽然在朝堂之上举重若轻,但是在任恺等人面前也并不占多少优势。

朋党之争

因为两人无论是性格方面,还是各个方面都格格不入,最终两人在暗里明里都开始互相较劲,而无论任恺如何的忠正也也已经被迫卷入了党争之中。

两人较量开始首先是贾充开始发难,当时太子身边没有老师,而贾充则趁机向晋武帝司马炎谏言说任恺此人品行端正,学识渊博诸如此类的话。他们两人是死对头,贾充此举当然不会心存善念,他只是想把任恺挤出权利中枢,但是没想到的是贾充失算了,在这回合的斗争之后他败了,因为他漏算了几点:

1.晋武帝采纳了贾充的谏言,但是却并没有让任恺因而远离权力中枢,除了任太子少傅之外反而继续任侍中一职,随侍晋武帝身边。

2.当时贾充权倾朝野,脉络甚广,更主要的一点是贾充还和齐献王司马攸有烟亲关系,所以司马炎虽然信任贾充其实也是防着他。而他把任恺推荐到太子身边当老师更是让自己站在太子的对立面,所以这看似高明的一招却让贾充在这一回合的斗争之后败的很惨。

而任恺也基于太子的老师这一特殊身份,所以在之后和贾充的斗争之中,任恺也可谓是尽占上风。不过贾充既然给了他一拳,那么自然我会再还你一掌。不久任恺就抓到了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西晋初期的氐人“齐万年起义”。

关于“齐万年起义”其实笔者认为这就已经暴露了好几个问题:1.“齐万年起义”响应者达到十几万人,暴露了五胡内迁的弊端,但是却没有引起西晋朝廷的重视。2.也暴露了魏晋时期的朝廷当政者对当时的少数民族的残酷统治,要知道当时内迁的五胡时常有人被掳走然后卖到达官贵人的家里去当奴隶,所以五胡和汉人仇恨的种子其实早就埋下了。

“齐万年起义”影响甚广,关中各郡有将近十数万人响应,整个晋廷震动。当此时,作为太子少傅的任恺上书晋武帝派遣贾充坐镇关中平叛镇压叛乱,而同时中书令庾纯也支持任恺,似乎贾充外调关中已成定局。不得不说任恺这招可谓是一举两得:

1.贾充排挤出了权力中枢,最得益的人自然是他,毕竟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2.齐万年起义影响很大,当时的确需要一个重臣坐镇关中,羊祜当时坐镇荆州防着陆抗,司马亮等人在扬州,并且对这个建议司马炎本人也是不置可否的,可以看出当时除了贾充的确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贾充除了想把他排挤出中枢之外,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对任恺的这一举动,贾充无可奈何,因为当时的情况之下就连司马炎本人都同意了。但是这个时候贾家党二号人物的荀勖就在此时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但是贾充乃至荀勖都没有想到这个举动改变了贾充的命运,同时也给之后的西晋王朝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那么这个影响后世的决定是什么呢?

荀勖建议让贾充的女儿嫁给太子成为太子妃,之前贾充因为和司马攸的关系招致了司马炎的有意疏远,如果此时将女儿下嫁给太子:一来可以拉进和晋武帝的关系;二来自己也可以不用再去关中之地了。最终贾充和司马炎成为了烟亲关系,而贾充的女儿就是历史上那个著名的“贾南风”,也是间接推动之后“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党争太过激烈,司马炎强势介入

或许是因为贾充和任恺两人的恩怨已经开始令朝堂气氛渐渐的走向崩溃的边缘,又或许贾充也已经站到了晋武帝司马炎这边。不久之后司马炎介入了两人之间的争斗,强令已经势成水火的两人握手言和,并让他们从此不得再争斗。

两人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不可调节的地步,但是皇帝的命令又不得不听,最终两人虽然表面答应和好,但是其私底下的暗斗则更加的激烈。最终任恺被排挤出权利中枢,与此同时也意味着贾充从此在朝中再也没有了制衡之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曹髦,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氏,任恺,贾充,司马昭,世家,曹魏,消息资讯,司马炎,司马氏,任恺,贾充,晋武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曹髦,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氏,任恺,贾充,司马昭,世家,曹魏,消息资讯,司马炎,司马氏,任恺,贾充,晋武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曹髦,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氏,任恺,贾充,司马昭,世家,曹魏,消息资讯,司马炎,司马氏,任恺,贾充,晋武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