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资治通鉴:智瑶无故索取土地的教训

资治通鉴:智瑶无故索取土地的教训

资治通鉴曰: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

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率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

~《资治通鉴.周纪一》

智伯(仗着自己实力强大)找韩康子要土地,韩康子不想给他。谋臣段归对韩康子说:智伯贪图利益又刚愎自用,不给他要的土地,他肯定会攻打我们,不如给他。智伯跟人要地得逞之后,就会也去找别的诸侯要地;其他诸侯若不给,智伯必定会出兵攻打。这样我们就能避免祸患、静待时局变化吧。”于是韩康子派使者给智伯万邑之地,智伯很是高兴。

于是智伯又向魏桓子要土地,魏桓子也不想给。属下任章问为什么不给?魏桓子说无缘无故的要地,所以不想给。任章说:“无故要土地,各个诸侯心里必定恐惧;我们给了他土地,智伯肯定会志骄而轻敌,其他害怕智伯的诸侯心理上就会亲近。这样的话,智伯必定不会长久。《周书》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您不如把地给智伯,让他骄横起来,到时候再联合那些被智伯欺负过的诸侯,一起对付智伯。何必我们自己硬刚强大的智伯呢?”于是魏桓子爷也给了智伯万邑之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之地,但赵襄子不给。智伯恼羞成怒,带领韩国和魏国一起出兵讨伐赵国。赵襄子派属下张孟偷偷潜出城去游说韩康之、魏桓子,给他们讲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约定一起攻打智伯。

赵襄子决水堤灌智伯军,智伯军队大乱,韩国魏国从侧翼进攻智伯,赵襄子让有罪的士卒当先锋,大败智伯。赵襄子尽灭智氏。遂三家分晋。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建立三军制度,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掌管这六个职位的人便是“六卿”,中军将为正卿执政。这便是“将军”的由来,也是“将军”最初的本意。

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xì)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11个氏族所把持,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

到晋定公19年,公元前493年,诸卿之间互相兼并,只剩四卿: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其中智氏势力最强。单打独斗,其他三家都不是智氏的对手,但是如果联起手来,还是可以和智氏相抗衡的。到了智伯、也就是智瑶执政时,依靠智氏的一家独大,智瑶目中无人,蛮横无理。

晋国政权被六卿所把持,直至被韩赵魏三家分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对现在的企业来说,该怎么防范呢?

我们来看看姜太公给周文王上的这一课:

《六韬.文韬.守土》:

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

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

姜太公讲,对于亲信和左右之人,不能疏远和怠慢,可以授予他们权力为自己办事,但同时不能把关键性的重要权力交于他人,以免被大臣把持、形成权臣专政的局面。

所以,日常中发现有权力集中于大臣的苗头时,就要制止这种现象,不然等大臣真的掌握了重要权力、尾大不掉时,再收拾他就要费劲了。况且那时的君主还不一定是权臣的对手。

六卿把持晋国朝政,就是因为六军的权力固定于六卿之家、世袭,没有轮换和淘汰机制,最终由六卿专政演变成了韩赵魏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对我们又有何启示呢?搞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智伯犯的错误就是树敌太多,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嘛。

明朝朱允文也犯了这个错误。削藩不可以从最弱的开始削。那样会早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让强藩察觉到并提早应对。应该拉拢比较弱的,联手打击比较强的,汉朝的削藩就是如此。还有朱元璋先打陈友谅,而不是张士诚,也是这个道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智瑶,赵襄子,张孟,权力,韩康子,伯军,诸侯,六卿,土地,晋国,消息资讯,赵襄子,魏桓子,智伯,智氏,晋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智瑶,赵襄子,张孟,权力,韩康子,伯军,诸侯,六卿,土地,晋国,消息资讯,赵襄子,魏桓子,智伯,智氏,晋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智瑶,赵襄子,张孟,权力,韩康子,伯军,诸侯,六卿,土地,晋国,消息资讯,赵襄子,魏桓子,智伯,智氏,晋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