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棣身边第一谋臣,不贪权势,为何要搅乱朱元璋稳固的明朝?

朱棣身边第一谋臣,不贪权势,为何要搅乱朱元璋稳固的明朝?

他,朱棣身边的第一谋臣、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精通阴阳学、擅长阴谋和战略规划……人称“唯恐天下不乱的神人”。

这个人凭借着“送了燕王朱棣一顶白帽子”,实力证明了自己确实可以逆天改命!

他就是——姚广孝,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死后配享太庙,并且是明朝唯一获此殊荣的文臣,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

此人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围绕他的说法也是褒贬不一,争论极大!

有人认为他很精明、擅长厚黑学、完全可以位列历史上厉害谋士的第一梯队;有人则认为他是“妖僧”、“逆贼”;究竟是为何?

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他身为僧人,却帮助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如此有悖常伦的行事方法,不仅令明朝百姓不齿,甚至在清朝姚广孝也受到不少人的声讨。

虽说朱棣开创了永乐盛世,但他的上位之路确实名不正言不顺,把自己亲侄儿朱允炆的皇位都抢了,这种行为与异姓王造反比起来,更让人鄙视,也是对明清世人道德底线的挑战。

撇开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干掉侄子朱允炆,究竟是迫于无奈还是早就有异心,不说。

在常人眼里,佛教人本追寻就是是清静无为、看透红尘、普度众生,可姚广孝在朱棣萌生退意的时候,竟然极力怂恿朱棣,并帮助朱棣造反。由此挑起了杀戮,让大明子民陷入战火中,俨然成为了一个害人的僧人,使得天下大乱,这锅他必须得背。

运筹帷幄“靖难之役”成功后,摇身一变成为帝师,却又不贪恋权柄,那为何他要成为大明朝的搅局者?

因为,他虽不贪恋权柄,但喜欢谋划大势:以天地做棋盘,以众生做棋子。

最可怕的是他还一直潜于幕后,不愿意接受朱棣的安排,反而一直左右着朱棣的想法。

在当时,他撺掇朱棣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然而他对于国家社稷是有功的。他帮助继位后的朱棣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还启蒙了当时的皇长孙后来的宣德帝朱瞻基。教给了他很多为君之道,对后来的仁宣之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姚广孝不仅只是永乐皇帝朱棣的臣子,潜移默化中还充当了永乐皇帝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等人的帝师角色。

何出此言?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尽管取得了一些胜利,可一直打到第三年,朱棣的势力也仅仅只是只占领了北平、保定和永平三个郡而已。

朱允炆仍然占据着明朝的大部分领土,并且民心所向,而朱棣无论是在军队、人力资源以及物资储备方面都远远落后朱允炆。

长此下去,朱棣势必会被灭。好在姚广孝洞悉到了成功的关键,提出:自己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

朱棣听从了他的意见,果然大功告成,攻取京师后,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而朱棣登基称帝。

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估计朱棣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办到了,这皇位如此来之不易,自然要好好珍惜。

于是朱棣下令,把建文旧臣都处死,大家熟知的方孝孺更是被诛十族;而对于功臣朱棣采取了和父亲朱元璋完全不同的政策——优待。

对于,第一功臣姚广孝的行赏更是毫不吝啬,不仅不直呼其名,还称他为少师,虽然没有给他高官,但朝中大小事务都会征求他的意见,并且劝他蓄发还俗投身政治,都被姚广孝拒绝了。

而后,朱棣还是不死心,又赐他府邸、宫女,企图让其能统领百官,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

按理说,姚广孝从一个僧侣到一个权臣,已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可直到他死去的那天,都没人知道为何,他费尽心机谋划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竟然什么都不要,究竟是为何。

或许,他造反的唯一目的,就只是单纯的为了将自己前半生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施展的才华、韬略,尽情的施展出来吧!毕竟对于顶尖高手来说,打超级逆风局可比打顺风局更有挑战多了。

况且他已经借朱棣之手实现了自己经世治国的理想,同时朝廷的琐事又不能牵绊着他,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朝堂和佛堂之间,实乃真超凡脱俗了。

姚广孝,从一个富家子弟毅然削发为僧,又从一个僧人走向仕途,攀到权力的巅峰后又放弃......留给后世一个脱俗的野心家、优秀的权谋家,合格的政治家、“逆贼妖僧”的形象,任由世人揣测,评说,真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黑衣宰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权势,朱元璋,永乐,历史,谋臣,挑战,朱允炆,靖难之役,世人,朱棣,姚广孝,永乐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权势,朱元璋,永乐,历史,谋臣,挑战,朱允炆,靖难之役,世人,朱棣,姚广孝,永乐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权势,朱元璋,永乐,历史,谋臣,挑战,朱允炆,靖难之役,世人,朱棣,姚广孝,永乐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