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靖难之役-功勋与文臣的交锋

靖难之役-功勋与文臣的交锋

明朝有两个首都,两套行政体系,甚至在明朝初年很多时候,都是太祖传位成祖,而那神秘的四年,很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到明朝嘉靖时期,才把遮羞布去掉,在宗庙中有了建文皇帝,而南北二京,两套班子还有庞大的文武之争。却伴随着明朝的一生,这,还要从朱元璋为朱允炆所做的准备开始说起,朱标死后朱元璋千挑万选找出了朱允炆,又怕他压不住勋贵,尤其是势力庞大且根深蒂固,团结的淮西勋贵,于是发动了蓝玉之案,基本开国的武将勋贵被杀个干净,剩下的也就耿炳文,郭英二人,郭英不问世事,在靖难之役都默不作声,只能说是对朱家天子重文轻武的不满,而齐泰,黄子橙也是这时候登上了权臣位置,他们二人教授朱允炆多年,深得信任,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启动了削藩。

为何要削藩,因为这时候洪武旧制的藩王权利很大,就相当于一方诸侯,朱元璋想的就是诸多儿子们保护自己的孙子,至于其他的,比如造反他想没想到我就不知道了,可能他觉得都是自己后代,无所谓吧。反正他分封了一大堆藩王,掌握兵马大权的就一大堆,燕王,秦王,晋王,宁王,各个都是实力强大,此外,还有继承了朱元璋吴王封号的朱允熥,那也是根正苗红的嫡系血脉,朱允炆压力很大,他所能依靠的,就是朱元璋留给他的顾命大臣齐泰,黄子橙。削藩一开始很顺利,周,岷,代,齐这些王爷一个个被逼迫而死,不仅如此。他还不让那些藩王进京吊唁朱元璋,还让他们派质子进京,作为人质,方方面面都不是为君之道,看似优势占尽,其实输掉了大局,那就是人心,大明立国靠的是什么,是民心,是勋贵,而不是权利,如果那些藩王都甘愿逆来顺受也就算了,偏偏他们其中很多人都身份特殊,宁王在蒙古有朵颜三卫,兵强马壮,燕王坐镇北平,更有中山王女婿这一身份,可以说名利都有,秦王,晋王都是朱元璋嫡子,实力强横,更有吴王朱允熥在京城,虽然被囚禁,也不代表没野心,而替朱允炆巡狩天下的,只有一个耿炳文,在武将林立的大明初期,压根不是朱棣的对手啊。但是,朱棣还是要等待机会,因为他被控制的死死的,他忍,各种装傻,养精蓄锐,同时,等待他的儿子们归来,只要回来一个,他就有起兵的希望,最终三个儿子都回来了,坚定了他起兵的决心。

他迅速攻克北平,起兵对抗,号称清君侧。朱允炆得到消息后,耿炳文挂帅出征,结果和朱棣相持不下,最终互有胜负,在朱棣金钱攻势影响下,朝廷换将,改换李文忠之一李景隆带领大军五十万,李景隆其实和朱棣关系还不错,而且朱允炆对武将勋贵态度并不好,这些人其实并不期待朱允炆继位,他没有这个威望,也没有这个血脉能压制他们,靖难之役还在继续,李景隆却是“超常发挥”,很快郑村坝,白沟河大战李景隆指挥有方,燕军逐渐突破重围,扩大实力,还有朱允炆的不准射杀朱棣的命令,导致朱棣多次死里逃生,不得不说,有时候胜利也取决于对面的昏庸,总之,朱允炆各种昏招出现,之后,齐泰,黄子橙居然还想斩杀李景隆,朱允炆都做不到,曹国公一脉,地位尊崇,这又是在挑动文武之争的神经,可笑两位腐儒仍不自知,反而想和朱棣议和,可能吗?随后的东昌大战,其实已经可以消灭叛军,可笑朱棣因为朱允炆的不可杀皇叔而让朱棣逃生,张玉等大将战死,燕军损失惨重,结果朱允炆再次启用齐泰,黄子橙两位,开始昏庸模式,于是朱棣得以喘息,虽然屡战屡败,伤筋动骨,却还可以东山再起,这里就不得不说,朱允炆不得人心了,很多藩王都愿意起兵帮助朱棣,或者闭门不出,偷偷提供钱粮,不然,朱棣靠自己一地之力,怎么可能能持续这么久,不仅仅是军队,还有后勤,粮草,情报,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两个小舅子,徐增寿和徐辉祖,一个支持建文,一个和他关系好,有徐增寿偷偷传递消息,加上朱棣的战略眼光,最终决定绕过盛庸,铁弦等人南下突袭南京,一战定乾坤,结果朱允炆的慌乱之下,居然没抵挡住,一国之君,抵挡不住一地叛军,这也侧面反应了文武之争下,军备废驰。最终,三次谈判后,燕军即将兵临城下,而徐增寿却没有看到,最后被建文下令处死,而后李景隆打开城门投降,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这其中,朱棣多次逢凶化吉,除了自己出色的智慧能力,就得归功于朱允炆了,当然,这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朱棣的成功,不是偶然,就算没有燕王,也有宁王,秦王等会忍受不了,毕竟这种自相残杀的皇帝,没人愿意接受,作为朱家族长,如此是下下策。

朱棣回到南京,就是重新洗牌的开始,新的勋贵出现,以英国公(张玉)为首,徐增寿被追封定国公,还有徐家原来的魏国公,可以说是一门两公侯,煊赫无比。勋贵再次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方孝孺的事情又让朱棣自绝于文臣,终永乐一朝,无科举。朱棣经过四年之后,开始自己的报负,下西洋巡南洋,五次北伐,可以说开创了永乐之盛世,更有永乐大典流传后世,而朱允炆,也从此下落不明,朱棣就比朱允炆手段高明多了,他更改了藩王制度,待遇依旧优厚,却不允许离开藩王所在地,由地方长官监视,王不见王,而且没有了护卫队,可以说是朝廷拿大量赋税养着的闲人,这样既安抚皇族,又不怕他们造反,总而言之就是拿钱砸,只要你不造反,不对权利感兴趣,随便你。于是后来藩王兼并土地成为了明朝的大问题,不过在当时,却是解决了削藩的问题,而明朝,也从朱标一脉到了朱棣一脉,嫡系地位不保,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朱棣只能立下圣孙朱瞻基,确定嫡长子地位,表示自己尊重皇明祖训,来表示自己的正统,以至于朱瞻基登基后还得平定自己两个叔叔的叛乱,只能说,朱高煦打仗还行,没有政治觉悟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文臣,黄子橙,齐泰,朱元璋,李景隆,功勋,朱允炆,靖难之役,朱棣,起兵,知识科普,黄子橙,朱元璋,李景隆,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臣,黄子橙,齐泰,朱元璋,李景隆,功勋,朱允炆,靖难之役,朱棣,起兵,知识科普,黄子橙,朱元璋,李景隆,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臣,黄子橙,齐泰,朱元璋,李景隆,功勋,朱允炆,靖难之役,朱棣,起兵,知识科普,黄子橙,朱元璋,李景隆,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