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姜维群宋朝饮茶全民狂

姜维群宋朝饮茶全民狂

宋朝饮茶全民狂

作者:姜维群

一部《茶经》唱响在唐代, 真正饮茶品茶之风在宋代大火了一把。

饮茶之风风靡天下正应了这句古语:"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因为楚王喜爱细腰的大臣 ,为讨好纷纷节食减肥,乃至有饿死者。

宋皇帝好饮茶,大臣诗文多,富豪蹭热度,民间多跟进,不信请看:苏东坡是宋朝文坛领军人物,其在《试院前茶》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宁可不要满腹学问,只需一瓯好茶,饮足睡美。疯了吧?

若能了解苏东坡所处的北宋时代,对于茶他们近乎疯狂的举止就能理解“一瓯”能胜“文字五千卷”了。

宋仁宗赵祯是位痴迷茶的皇帝,宋四大书法家的蔡襄投之所好,研制出来小龙团茶成为贡茶。此茶产自福建建溪两岸, 因状如团饼,饰有龙凤图案,冠名龙凤团茶。每斤8饼, 按当年一市斤16两计算,一饼“二两”。

物以稀为贵啊。

欧阳修为蔡襄著录的《龙茶录-后序》中记载这么一件事,足见此贡茶比当今钻石金贵。平时皇帝对多么好的大臣“未尝辄赐”, 唯在一次南郊大礼上,皇帝拿出一饼团茶(二两), 赐给中书院枢密院四位大臣。

“两府八家分割以归”, 也就是说两个国家部级单位将饼切割成八份分了。于是这些宰相级别的捧回府中“不敢碾试(宋代茶需要碾碎饮用) ,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只能看看。

第一年这贡茶只选出10斤,蔡襄本人是茶专家,其《茶录》共1200字、分上下篇,上篇论茶,计有色、香、味及藏茶、候汤、点茶十个方面;下篇有茶焙、茶碾、茶盏、汤瓶九个方面。他研制成功的茶应该不会差。

茶在宋代是奢侈品,饮茶是高级享受,既然是高级享受,就不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欧阳修有诗,“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前朝旧都五侯家才可能饮好茶,喝一次要显摆嘚瑟三天;欧阳修晚年曾忆至宫中最难忘的事,“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茶)”;蔡襄仅活了56岁,临终写诗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要说能喝到皇上赐的御茶,是一种荣耀,梅尧臣《七宝茶》诗:“”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青常一等夸。”话再说回来,这御茶贡茶真的那么好么 ?答曰:肯定是好。

宋代的诗人几乎都与茶结缘,都以茶入诗作文,范仲淹、 欧阳修、蔡襄、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皆嗜茶通茶道, 范仲淹有长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写了48行计287字,其中有“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风飞。”酒饮在茶饮面前失却魅力,药市在饮茶面前减了光鲜,宋代将饮茶推向一个高峰,成为“饮茶狂热”。

北宋科学家沈括著有《梦溪笔谈》,在卷十二“官政二”中分析了从乾德二年(964年)至嘉祐四年(1059)茶法、 茶税变迁,此间近一个世纪朝廷的官本杂税皆用茶税开支。所以就有了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他说出了苛捐杂税给茶农带来的不堪重负的铤而走险——

“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取之由一叶而至一掬,输之若百谷之赴巨溟。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宁。所以小民冒险而竞鬻,孰谓峻法之与严刑……”

权贵之疯,朝野不宁,小小的一叶而至一掬茶叶,多少底层茶农的日夜辛劳啊。真可谓,宋朝饮茶全民狂,女废蚕织男废耕。

(刊于2023年9月13日《中老年时报-副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苏东坡,全民,蔡襄,贡茶,欧阳修,皇帝,长安,宋朝,文字,范仲淹,观点评论,苏东坡,蔡襄,梅尧臣,欧阳修,楚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苏东坡,全民,蔡襄,贡茶,欧阳修,皇帝,长安,宋朝,文字,范仲淹,观点评论,苏东坡,蔡襄,梅尧臣,欧阳修,楚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苏东坡,全民,蔡襄,贡茶,欧阳修,皇帝,长安,宋朝,文字,范仲淹,观点评论,苏东坡,蔡襄,梅尧臣,欧阳修,楚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