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代东都之洛阳县乡村里地名补考-以出土唐人墓志为主的考察(上)

唐代东都之洛阳县乡村里地名补考-以出土唐人墓志为主的考察(上)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

关于唐代东都洛阳及其郊区的历史地理问題,前人多有所探讨并且已经发表大量研究成果,但对洛阳城郊之洛阳县地名的整理与考证,鉴于传世文献的匮乏,过去学者少有问津。出土唐人墓志中有不少关于唐人具体葬地的记述资料,对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的补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出土唐人墓志为基本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对唐代东都洛阳城之洛阳县所辖乡、里、村等地名,分门别类进行了考订。

关键词

唐代墓志 ;洛阳城 ;洛阳县;乡;里 ;村

正文

唐朝东都洛阳是与长安齐名的国际都市,洛阳县则是东都最为重要的京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洛阳的考古文物发现甚丰,考古工作者已经基本厘清了洛阳城的轮廓与里、坊布局和具体数量。相对而言有关唐代洛阳京县乡、村、里的研究多年来却一直停滞不前,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文献资料多以记载州、县级行政区划为主,其对洛阳城外所辖郊区各县乡里数量和方位记载稀少,加之宋人宋敏求《河南志》全本早已佚亡,目前只有后人辑佚的残本,乡村记载寥寥无几,导致对唐代洛阳周边包括京县的乡村地理研究困难重重。幸运的是,近几十年来出土的唐人墓志中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有关洛阳周边京县墓主葬地具体地点的新资料,为唐代洛阳周边乡村地理的研究突破带来了新希望,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与重视。2002年赵振华、何汉儒在《唐代洛阳乡里村方位初探》一文认为洛阳县辖18乡,张剑在《洛阳出土墓志与洛阳古代行政区划之关系》一文认为15乡,比赵振华少考伊川乡、颖原乡、惟新乡、子译乡4乡,又新补平陆乡。2003年李浩在《唐代乡村组织研究》一文罗列15乡,比赵振华少考委粟乡、三川乡、颍原乡、惟新乡、子来乡5乡,但多补瀍涧乡和河阴乡,比张剑少考子来乡、平陆乡、委粟乡、三川乡4乡,但多补伊水乡、河阴乡、瀍涧乡、清风乡。前人考定数量和位置虽互有出人,总体来言共增补洛阳县21乡。鉴于唐人墓志的发现是一个动态过程,前哲时贤的研究难免有所遗漏,本文主要利用墓志资料对东都洛阳城郊洛阳县的乡、村、里数量和方位进行考补与梳理,并尽可能标明其地理位置,以期继踵前贤,作进一步的研究。关于墓志出土的时地资料,则主要参考《洛阳出土墓志卒葬地资料汇编》、《洛阳出土墓志目录》等。

一、洛阳县所辖乡名补考

据笔者爬梳辨识,除了赵振华、张剑等学者已经考证出的21处洛阳县辖乡外,见于唐代墓志资料中的洛阳县至少还可考出9个乡,即感德乡、千金乡、郏鄏乡、平乐乡、北阴乡、子泽乡、谷阳乡、洛阳乡、崇义乡。以下列出的10乡中,第1一9乡均为前人已考,但据墓志资料仍可进一步明确其地域范围,故再考。

1、平阴乡

涉及此乡名墓志达250余方,60余方只简单记述平阴乡(有的墓志作“平荫乡”)之名,并无所属州县和所辖乡里记载。荫与音同音,故平荫乡、平音乡亦是平阴乡。此乡大致范围赵振华已考即今天杨凹、小梁、权岭、洞王、十里头、白鹿庄、营庄、解坡、十里铺一带。因《刘思友墓志》、《卢当墓志》、《成俭墓志》、《李文疑墓志》出土于洛阳市南石山村,《陆绍墓志》出土于石驾沟村,《郑承光墓志》出土于吕家湾,《韦行懿墓志》出土于小马村,《韦府君齐氏墓志》出土于杨湾村,《李君夫人张君墓志》、《陈造墓志》产出土于平乐村,《周三墓志》出土于后沟村,《离英倩墓志》产出土于洛阳董村,《张夫人墓志》出土于北陈庄,《范阳卢氏墓志》出土于上古村,《孟璲墓志》产出土于帽郭村北。如若墓志葬地与出土地一致,则唐代平阴乡的范围在赵振华考证的基础之上应有所扩大,还包括今北陈庄、上古村、后沟村、石驾(家)沟村、吕家湾、太仓村、平乐村、小马村、董村、帽郭村、杨湾村一带。据张剑考平阴乡位于东都都城东北北邙山坡山,西与河南县平乐、河阴乡相连,东与洛阳县清风乡相连。由同时出土于平乐村的《陈造墓志》和《程承寂墓志》“君厝于洛阳县清风乡平乐里,知平乐村在唐代清风乡和平阴乡交界处。同样由《张夫人墓志》知唐代平阴乡亦在今北陈庄附近。由《张义琛墓志》“合葬河南县河阴之原”和《孟俊墓志》“迁窆于平乐乡”知北陈庄亦出土有唐代河南县平乐乡、河阴乡墓,由此今北陈庄一带为唐代平阴乡和平乐乡交界处。综上,唐平阴乡的范围北至十里头一带,南达杨湾村附近,西北在北陈庄附近与唐代河南县河阴乡、平乐乡相交,东在平乐村一带与唐代清风乡相接。因隋常平乡在马沟、栏架沟、马坡、西吕庙一带,这一区域在唐代洛阳县平阴乡南部的几个村落,故唐代洛阳县平阴乡是在隋代常平乡的基础上演化而来。而隋风台乡在西吕庙北至风凰台,莫家沟、马沟一带,这几个村庄大致在唐代平阴乡的中下部地区,故唐代洛阳县平阴乡是在隋常平乡和风台乡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并将原有两个旧乡的范围向北、向东扩大,形成了唐代的平阴乡。

2、清风乡

唐清风乡据王灵考证是沿袭隋清风乡之名,本文从之。涉及此乡墓志达168余方,有明确卒葬时地的80余方。此乡大致范围赵振华和张剑等已考,据目前所掌握的墓志来看,清风乡范围还包括拦驾沟、二十里铺、左坡、权岭、七里、杨坟(文)、大理王、平乐村等。由出土于洛阳市张羊(阳)村的《田志承墓志》“葬于洛阳县清风乡邙山之阳”可知张阳村一带亦属于清风乡范围,但张羊村一带据前人和笔者考属河南县平乐乡所辖,因此是笔误还是确属清风乡,存疑。由出土于平乐镇刘坡村的《安思温墓志》“合附于洛阳县平阴乡成村之界”知唐代平阴乡成村即今天刘坡一带或为村界,或为乡界而存在。由出土于平乐镇刘坡的《刘君夫人沐道生墓志》“窆于清风乡之界”知今刘坡一带亦为清风乡之界,综上今刘坡一带为唐代平阴乡和清风乡的交界处。因平阴乡包括今杨湾、帽郭一带,由《任明墓志》“葬于洛阳县上东乡”知上东乡在十里铺村一带,而平乐村附近有金墉乡的墓志(下文将论述)。由此若有唐一代唐代基层行政区划未曾发生重大演变,据《洛阳县志》、《孟津县志》,再结合前人所考唐代清风乡范围西在栏驾沟一带与平阴乡相交,南在十里铺、杨湾、帽郭一带与洛阳上东乡、平阴乡相交,北达七里村南,向东延伸至平乐村一带与金墉乡相交,大体位于洛阳县平阴乡之东。从地名流变来看,隋有清风乡唐沿袭,范围和隋清风乡位置相当,五代保留唐清风乡之名,由长兴三年(933年)《李德林墓志》“葬于河南府洛阳县清风乡积润里”知五代清风乡有积润里,位置待考。清风乡至北宋初被贤相乡所取代,《册府元龟》:“河南府洛阳县清风乡高阳里改为贤相乡勋德里。”北宋碑刻中亦有此乡里,由出土于白马寺西15公里处的天禧元年(1017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威信神道碑》“洛阳县贤相乡勋德里”,知贤相乡有勋德里。同时杨向飞学者亦考察了北宋贤相乡的大致范围,总之唐代清风乡在北宋时期是作为贤相乡的一部分而存在,默默消失基层政区演变之中。

3、金庸乡

因雍与墉同音,故金墉乡亦作金雍乡。唐代金墉乡之名是沿袭汉魏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其始建于曹魏,西晋、北魏沿用。涉及此乡墓志12方,明确出土地的8方。赵振华认为金墉乡之域东起金村,西至后沟一带。因《张谤墓志》出土于山岭头村东南,而张剑亦认为唐代金墉乡应包括山岭头村一带。由《周诚墓志》“权窆于洛阳清风乡之原”知今山岭头村一带亦出土有清风乡的墓志,亦可知唐代金墉乡东至金村,向西经霍泉村、东赵村、平乐村并一直延伸至后沟一带,最北在山岭头村(今天东、西山头村)附近与清风乡相交,金墉乡在清风乡东面。从地名流变情况来看,金墉乡是唐借汉魏旧城“金墉城”而名,北宋时期金墉乡不复存在,金墉乡一带的部分范围为北宋“贤相乡”所辖。

4、北部乡

涉及此乡墓志19方,明确出土地的9方。由《李秀墓志》“葬于洛阳县上东门之道北北部乡”知北部乡位于上东门北,洛阳城西北。而据陈久恒勘察,上东门是洛阳城东面最北端的门,文献记载应位于东北角以南约1310米位置,即今天塔湾村南附近。今史家凹(湾)、孔家寨、半个店村均在唐代上东门外东方,赵振华和张剑考证,该乡位于东都城唐寺门东南、洛河以北一带,北与清风乡、金墉乡相连,而到了北宋时被“贤相乡”所辖。

5、上东乡

涉及此乡墓志7方,明确出土地的2方,张剑未考证此乡范围,该乡名为上东乡,可能因“上东门”而得名。由出土于洛阳东十里铺的《任明墓志》知墓主葬于上东乡,又据洛阳城东十里铺村北的《张汶墓志》:“葬于洛阳县平阴乡成村”知唐代平阴乡亦在今十里铺一带,由东十里铺村出土的《吴素墓志》“葬于河南洛阳县清风乡崇德里邙山之阳”知唐代清风乡亦在十里铺一带。由上述几方墓志,可见十里铺村是唐代清风、平阴、上东乡三乡交界处,清风乡在平阴乡右,上东乡在清风乡、平阴乡之南,即此乡在洛阳城东上东门外,十里铺村延伸到史(家)凹村一带。

6、淳俗乡

涉及此乡的墓志3方,明确出土地的2方。因纯与淳同音,故而淳俗乡亦是纯俗乡。《高氏墓志》(“葬河南北山平乐乡渊左里”)出土于洛阳城北徐村,又《丁佑及人于氏墓志》“迁附于河南府河南县平乐乡伯乐村”出土于洛阳百乐凹村,由此知唐代平乐乡在今百(伯)乐凹、徐村一带,而据考察唐代洛阳县淳俗乡与河南平乐乡在某些村里相连。据赵振华考纯俗乡在平阴乡以西,西面、南面与平乐乡相连。检索唐人墓志,仅有2方墓志将纯俗乡作为葬地记载,即龙朔元年(661年)的《徐综墓志》:“迁葬于洛州洛阳县淳俗乡北邙之原。”总章元年(668年)《彭义墓志》:“窆于邙山之阳纯俗乡尚春里。”从墓主葬年看此时间属初唐。而《效姬墓志》:“诏授洛阳县淳俗乡君。”则仅将纯俗乡作为记载唐人籍贯一种方式,从志文看效姬于永微六年(655年)卒,按其卒时看亦属初唐。由此推测唐初纯俗乡部分村落在唐中后期因人口增减、政区调整等因素,逐渐划为河南县平乐乡所辖,其名亦消失基层政区演变之中。

7、洛川乡

洛川乡为沿袭隋代之名,其名可能与“洛水”有关,涉及此乡墓志3方,有明确出土地的1方,前人均未考证其范围。从《张字墓志》“卒于洛州洛阳县洛川乡明阳里”知朝阳村出土有唐代洛川乡的墓志,而《程思义墓志》“葬于合宫县平乐乡”出土于孟津县朝阳村。《新唐书·地理志》:“垂拱四年析河南、洛阳置永昌县。永昌元年更河南曰合宫。长安二年省永昌。神龙元年复曰河南,二年又合宫,唐隆元年复故名。”因此本文将合宫县等同于河南县。由此知洛阳县洛川乡和河南县平乐乡在今朝阳村一带交界,因此洛川乡位于洛阳城北,纯俗乡南,平阴乡西,且与平乐乡所交。仅根据上述1则墓志的出土地,亦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所在,但从上述3方墓志可看出唐代洛川乡仅在唐初显庆年间出现,可能是唐初设置洛川乡,后来因人口增减、政区调整等因素,此洛川乡地名由其他乡名替代,默默消失于基层政区演变之中。

8、三川乡

涉及此乡墓志共8方,7方有出土地。《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墓志》均记三川乡在今龙门镇南部一带,具体位置在南部何方,待考。赵振华依据1方《卢甫墓志》推测唐代后期设置的三川乡,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王弘敏墓志》和景龙二年(708年)的《梁阿耨墓志》均出现“三川乡”,可见初唐时期洛阳县亦有三川乡之名。从地名流变来看,隋无三川乡,至初唐时新设,此乡名一直延续。到五代时三州(川)乡之名犹存,天福五年至八年(940一943年)先后易名上相乡和太尉乡。《旧五代史·周书》卷126载:“河南府洛阳县三州乡灵台里,奉晋天福五年敕三州乡改为上相乡,又奉八年敕上相乡改为太尉乡。”而《册府元龟》卷770亦有对上述建制沿革情况的概述,仅一字之差其将州记为川,而非《旧五代史》中所记三州乡。从地名延续和继承上看,州与川字形相近,唐代洛阳县有三川乡无疑,因此笔者推测《旧五代史》中的三州乡似为三川乡更为妥当。同时唐洛阳县三川乡在后周时可能亦沿用,晋天福五年(940年)将之更名为上相乡,943年又改为太尉乡,此后一直沿袭至北宋。北宋墓志中亦有对太尉乡的记载,景柘五年(1038年)的《尹节墓志》载:“葬于河南县太尉乡万安山之原,熙宁十年的(公元1078年)《孙侑墓志》载:“葬于河南县太尉乡上官里。”元丰年间(1078一1085年)的《苏澄墓志》载:“葬河南县太尉乡尹樊村。”从上述3方墓志可见太尉乡在万安山附近,并辖有尹樊村。通过考察知尹樊村辖属于唐代河南县伊油乡,且位于徐营村北万安山南一带,而唐代洛阳县三川乡在龙门镇南部一带,亦与万安山毗邻。据此笔者认为北宋太尉乡是在唐代三川乡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并非杨向飞学者认为的三州乡,而其地域范围亦比唐代三川乡略大,在万安山一带,包括唐代河南县龙门乡、伊乡的部分区域。

9、伊川乡

涉及此乡墓志4方,1方有出土地,其名因与伊水有关。赵振华亦考,即在东都之东,伊水北洛水南一带。

10、感德乡

涉及此乡墓志9方,经幢1方,共10方石刻,7方亦有出土地,为本文新补乡名。出土于洛阳东郊的《花献妻安氏墓志》:“葬于洛阳县感德乡柏仁村,南瞻万安,北背洛油。”可知感德乡在龙门北洛油南。再依据表1可知感德乡位于洛阳东郊建春门外,大约在齐村、太尉庙村、城角村一带,洛河以南伊河以北。通过前人考察知唐代河南县龙门乡包括潘村、豆腐店村一带,潘村东北、豆腐店村东3公里左右即城角村附近,因此笔者推测河南县龙门乡与洛阳县感德乡在上述几村附近交界,或作为乡界或作为县界而存在。

文章作者:陈 呈 马 强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选稿:何铂羽

校对:吴雪菲审定:周辰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唐人,洛阳,地名,乡村,唐代,东都,平阴,研究,一带,墓志,故事传记,平阴乡,清风乡,平乐乡,河南县,洛阳县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唐人,洛阳,地名,乡村,唐代,东都,平阴,研究,一带,墓志,故事传记,平阴乡,清风乡,平乐乡,河南县,洛阳县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唐人,洛阳,地名,乡村,唐代,东都,平阴,研究,一带,墓志,故事传记,平阴乡,清风乡,平乐乡,河南县,洛阳县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