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澶渊之盟保宋辽一百多年和平,可这源于天大的误会!

澶渊之盟保宋辽一百多年和平,可这源于天大的误会!

宋辽之间打了四十多年,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宋真宗一开始主张南逃,被寇准绑架着御驾亲征。宋军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双方边境和平一百多年,互派使节三百八十余次,关系好得不得了。辽国发生饥荒,宋朝派人赈济;宋真宗去世,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可是这个澶渊之盟,之所以能达成协议,却是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双方对形势都判断错误,是个天大的误会!

看看北宋方面。辽国来势汹汹,虽然杨延昭等人抵挡了一阵,但是辽军骑兵机动性很强,很快就打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宋真宗吓得要南逃,有建议去益州的,有主张去南京的。也不能全怪宋真宗懦弱,毕竟多年来朝野上下谈辽色变;再者,宋朝没有燕云十六州,北方无险可守,辽军很轻松就能打到黄河边,与首都开封隔河相望,冬季甚至可以踏冰过河。

宋军有一些将领认为,皇帝亲自过河,起不到提振士气的作用,说不定还会添乱。寇准等明眼人当然不这么看,少数民族士兵独立作战能力很强,但中原士兵需要精神去感召。宋真宗赵恒在寇准的“胁迫”下,勉强来到澶州,御辇就不走了。宋军最高统帅高琼急的要死,大声说:“陛下您要是不去北城,百姓如丧考妣!”去北城的路上,御辇再次停下,高琼猛抽士兵鞭子,才勉强打到北城。当宋真宗站在澶州城头,宋军欢呼声响彻几十里,辽军大惊失色。不过,当晚宋真宗赵恒还是找个安全地儿撤退了。以当时宋军的情况,只要辽军发狠打一仗,宋真宗必定胆裂。

再看辽军方面。辽军此前的战斗并不顺利,虽然这次带的兵多,但是杨延昭等人打得非常好,此时只有12万可战之兵。对峙中的一天,辽军统帅萧挞凛带了几十个人,在城外视察地形,距离城头700步(约500米)处,被宋军城上的一个军官看到了,他手上正提着一把发射床弩的铁锤,手起锤落,巨箭射向辽军,萧挞凛当晚死亡。萧挞凛是辽军主心骨,萧太后再也没有打下去的决心,只想拿点军费。

曹利用代表北宋去谈判。皇帝给他的底线是每年岁币100万两,曹利用谈成的结果是:绢20万匹、银10万两,大约折合30万两。回来的时候,皇帝问多少,曹利用伸出三个手指头,赵恒的筷子掉在地上:“三百万两?”随即又说:“如果三百万两能搞定,也不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辽国,寇准,曹利用,宋真宗,双方,皇帝,宋军,赵恒,和平,辽军,观点评论,曹利用,宋真宗,澶州,赵恒,辽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辽国,寇准,曹利用,宋真宗,双方,皇帝,宋军,赵恒,和平,辽军,观点评论,曹利用,宋真宗,澶州,赵恒,辽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辽国,寇准,曹利用,宋真宗,双方,皇帝,宋军,赵恒,和平,辽军,观点评论,曹利用,宋真宗,澶州,赵恒,辽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