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就算没有女娲宫进香,纣王的江山也不过能再撑28年

就算没有女娲宫进香,纣王的江山也不过能再撑28年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38期:如果纣王不去进香

纣王七年的三月十五日,女娲圣诞。在纣王根本不知道这个神祗的情况下,朝中宰相、三朝老臣坚请纣王去女娲宫进香,并说道如果祭祀女娲福神,可保国泰民安、国祚绵长。

纣王轻万乘而往祀,却得到了一个正好相反的、极具讽刺性的结果:

因为题诗亵渎女娲而被报复,竟至于断送了商朝六百余年国祚。

追根溯源,似乎一切都怪商容老大人。

若非他怂恿,纣王就不会去进香;不去进香,就不会题诗;不题诗,女娲就不会生气;不生气,就不会派出轩辕坟三妖;妲己等若不倒行逆施,成汤大厦就不会这么快倾毁……

事实真的如此吗?

非也。

正如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纣王也是一样,女娲宫他去,或者不去,江山都保不住,该来的总会要来。

女娲曾经望气,结果是“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可见就算一直相安无事,江湖庙堂也没有那么多幺娥子,纣王也最多再欢实28年而已。

然后,正如我在上一期所推测的,女娲早已经在帝国的北海开始了运作。

其时天下一共800镇诸侯,而北海便反了七十二路,占比9/100。

不反则已,一反便是接近1/10的势力,对一个大一统王朝而言,这已经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大事了。

扫平北海没两天,又反了东海平灵王。

把一个好好的国之柱石,愣是给用成了救火队员。

最后,纣王本身的性格有很大弱点。

《史记·殷本纪》载其:

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

他身体素质棒,人又顶呱呱的聪明,精力充沛,荷尔蒙旺盛。

他对于是非善恶、过错休咎,都分辨得很清楚;但是,心里明白,却并不愿意改正,而是往往藉由高谈阔论、强词夺理来敷衍和掩饰。

同时他又自负才智,觉得全天下都难以找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

这就不好办了,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事必躬亲、凡事过问,上位者这样,容易给下属强大的压力,说句不好听的,除了添乱没有别的作用。

在做抉择时,容易刚愎自用、意气用事,从而走进人生的死胡同。

这其实已经符合一个庸君的条件。

然而庸君到昏君仍有不小的距离,昏的危害比庸更大。他喜欢声色犬马,追逐美色,这就彻底没治了,这个爱好彻底将他推进了昏君的行列。

《封神》中的纣王,与史书所载之人差不多。

朝中唯一能制约、敢制约他的闻太师北征后,他开始宠信费仲、尤浑。这两人虽非巨奸,亦是小恶不断,对于庞大的商朝战车而言,还伤不了根基。

直到千年狐狸精苏妲己进宫,纣王才以狂飙般的速度变坏。

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隳堕,章奏混淆。

将重臣下狱,绝忠良之路;造炮烙之刑,堵谏诤之口。

以纣王的好色任性,没有苏妲己,也会有王妲己、李妲己。谁也保证不了这些女人禀性如何,但凡摊上一个妲己这样的,炮烙啊、酒池肉林啊就早晚会出现。

这就是帝国的现状——

内:有直臣而无能臣,天子自负聪明、强势非常,爱好太多,兴趣又杂,能治国而不思治,能用人而不愿用,不但百官不能制约,便连两位兄长微子启和微子衍也不能制衡。

外:边疆连年祸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偌大的帝国内,除了闻太师之外,竟无一人堪膺平叛重任。

是成汤无人吗?

当然不是,成汤遍地人才,只不过朝中无能,不能提拔能臣,逮住一个闻太师就往死里用,武成王空有“镇国”之名,竟只能在朝中做个闲散阁老。

其实邓九公、苏护、崇黑虎等人,哪一位不是人中之杰?

即令张桂芳、张奎等,也是大将之才!

成汤将亡之时,仍有邬文化这待奇人异士出世,仍有丁策、郭宸、董忠这等忠贞隐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谁敢说成汤无人?

然而如果没有武王伐纣,可以预见,这些殷商的精英们会埋没一辈子。

朝歌的君臣,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嗨,不接受任何新鲜血液的加入,小圈子今天没事发生,便推而广之以为天下太平。

却殊不知,肌体正在渐渐溃烂,帝国行将病入膏肓。

如此形势之下,把一切都怪罪在女娲宫进香这件事上,是很荒谬又很无知的认识。

下期预告:封神榜的签定

(待续)

文/王事情

想把《封神演义》背后的历史及故事写一写,会写很多期,会写很久很久……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爱好,女娲,妲己,封神,纣王,天下,制约,北海,帝国,江山,观点评论,女娲,女娲宫,纣王,闻太师,北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爱好,女娲,妲己,封神,纣王,天下,制约,北海,帝国,江山,观点评论,女娲,女娲宫,纣王,闻太师,北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爱好,女娲,妲己,封神,纣王,天下,制约,北海,帝国,江山,观点评论,女娲,女娲宫,纣王,闻太师,北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