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没能恢复往日荣光?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没能恢复往日荣光?

杜甫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道出了安史之乱中的种种乱象。

早年间的唐朝,有了贞观之治,进入全盛时代。

虽然有武周称帝这样的插曲,不过根基并未动摇。

而且,还有后来的开元盛世,彼时万国来朝,好不热闹。但是这一切,从安史之乱以后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唐朝变得不像唐朝,再也不复往日荣光,

反倒是祸患频仍,甚至连皇帝都能被宦官诛杀。

(一)、战争遗留,并未得到充分解决

《旧唐书》

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那是不言而喻的。

即使唐代宗千辛万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平定了叛乱,但是社会生产力仍然未得到有效的恢复。

1.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战争拼的就是人力物力,谁没有了军队,就从地方上征壮丁。犹如绞肉机一般的往战场上填送,而且赋税徭役方面自然是要加重。这一点不论叛军还是唐军,是都会去做的,

叛乱平定以后,自潼关到虎牢关之间的百姓户数不过百十余口。

千里无鸡鸣,而路不拾金

对于古代小农经济而言,人口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行无为而治,想必恢复大唐恢复成往日的光彩,那也是极有可能的

然而,他们做的除了眼巴巴的着急,就是弄一些不切实际的国策。

2. 皇帝在战乱创伤上撒盐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各地的百姓对王师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奈何,他们没有想到,竟然遭到了卸磨杀驴的下场。

因为人口少,生产力上不去,税收也寥寥无几。所以,皇帝们就给各路节度使施加压力,主要还是以东南八道为主。

因为,安史之乱中南方各省普遍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这等于是唐宪宗把全国的经济压力,担在东南省份的肩膀上。而那些封疆大吏们

,为了完成任务,开始横征暴敛。

甚至,传统的中原富饶之地都被搞得

。百姓们觉得,

安史之乱平定,倒还不如不平定。

而且,实在是压的他们喘不过气。于是唐朝境内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尤其是宝应元年,东南各省的袁晃之乱还有方清之乱以及张度之乱还有舒昭之乱,给本来就奄奄一息的李唐王朝雪上加霜。

但凡他们还有一点活下去的希望,都不会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叛乱。因此,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衰败的原因,

主要就是皇帝们没有及时的与民休息。

反而是给大家加重负担,导致朝廷和百姓

离心离德,怨声载道

基础都没有打好,又何谈再去起高楼,恢复往日的荣光。其实安史之乱以后的皇帝们

就应该把唐朝当成一个新兴的王朝去看待。

好生的对待百姓,让他们修养生息,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二)、不复存在的"伪繁荣"

君主集权制的社会,天下兴亡只和皇帝一家有关系。至于说什么百姓生活富足,那都是不现实的。

因为国家的富强,是通过皇权竭力的压榨百姓得来。而先唐的辉煌,是因为百姓手里有些东西,而且也给了他们发展的机会。

安史之乱以后,百姓手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能让你盘剥压榨的了,

1.

皇权削弱,集权变得相对宽松

安史之乱让天下子民都知道了,原来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遇到战乱也是如此的慌不择路。因此,天子的威严在他们心中大打折扣。而且,安史之乱的平定少不了各路节度使的功劳。

虽然最初他们并未出现割据的现象,但是对皇帝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

此前唐朝的繁荣,那是建立在绝对的君主集权基础上的。就是皇帝说要怎样,所有人便都会怎样。

到了平定以后,大家都恃功自傲,

认为平定叛乱各自都出力了。

皇帝不应该再以完完全全命令的语气和自己说话,而且大家也都有自己的考量。而且,

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河朔地区边防空虚

吐蕃人趁虚而入,借机占有了不少的领土。河西走廊尽数归于吐蕃之手,而那边的节度使仰仗着自己的特殊地位,也不听从指挥。

如此一来,唐朝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就大打折扣。

2.

宦官主政,朝堂乌烟瘴气

可是后世的帝王们大都极其信任身边的宦官,任由其祸乱朝纲。

。唐朝和汉朝,这两个国人提及非常骄傲的王朝,却通通都亡于宦官主政。唐德宗年间,还把兵权给了宦官,他们本身还掌握着国库的管理权,可以说是

权倾朝野

这些人又没读过书,也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他们只不过是喜欢内斗,懂得如何讨好皇帝。

所以,国家在这些人的带领下,能够恢复先唐的荣誉,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很早以前,唐朝就定下了宦官不能担任三品以上官员的规矩,但安史之乱让皇帝们普遍信任宦官。这些人把持朝政,但会的只是贪赃枉法和打击异己,甚至努力做到把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

国家是李家的,又不是他们家的。

他们知道,自己不定什么时候就下台了。所以,趁着得势的时候,赶紧把财富都积累够了,后半生无虞即可。

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皇帝,亲小人,远贤臣。

皇帝是国家的顶梁柱,只要他开始胡作非为,那国家定当是好不了的。

天下百姓唯一的希望,就是上苍能够赐予他们一个仁君,一个明君。但

即使是昏君,百姓们也无计可施,只能一昧的忍受罢了。

(三)、战乱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动摇了国家的根本。

1.

难以适应的巨大转变

唐朝的皇帝想要实现复兴,那是很困难的。

而且,这个困难,也是一环套一环。

原先引以为傲的丝绸之路,因为河西走廊的失守,只得转变为海上丝绸之路。如此一来,想要收回成本,要比原来困难许多。

而且,因为战乱,

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人也越来越穷。

富人们开始想方设法的兼并土地,招收佃户。而此时的国家财政收入,只得由原来的农业税为主转变成工商税。这和早年间的唐朝税收制度,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而不是一昧的按照祖宗家法,来治理国家。

2.

历史遗留问题的大爆发

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专制国家,自然而然的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唐朝的兵役制度,原先一直是府兵制,直到玄宗年间才有了募兵制。如此一来,倒是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最后,外也没守好,内也没守好。

节度使们趁着战乱,不断的扩充地盘,加强军权。

这其实就是后来,黄巢起义,藩镇割据的前兆。

地方的财政,都流入了节度使的口袋,国家还怎么集中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荣光,唐朝在,皇帝,宦官,百姓,叛乱,平定,王朝,安史之乱,八卦爆料,唐朝,皇帝,宦官,百姓,安史之乱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荣光,唐朝在,皇帝,宦官,百姓,叛乱,平定,王朝,安史之乱,八卦爆料,唐朝,皇帝,宦官,百姓,安史之乱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荣光,唐朝在,皇帝,宦官,百姓,叛乱,平定,王朝,安史之乱,八卦爆料,唐朝,皇帝,宦官,百姓,安史之乱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