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坐拥百万大军,朱允炆为何一败涂地,被朱棣打成“结局一个碗”?

坐拥百万大军,朱允炆为何一败涂地,被朱棣打成“结局一个碗”?

所谓""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朱元璋的一生十分传奇,这位老兄出过家、要过饭,颠沛流离,举目无亲,却硬是从枭雄遍地的乱世之中,生生打出一个江山社稷,此等""空手套白狼""的本领,着实令人佩服得紧。

不过,纵使老朱威武霸气,不讲道理,其钦点的皇位接班人却没有学到半分,你开局一个碗,我就结局一个碗,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这位与老朱的人生轨迹恰恰相反的仁兄,即——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太子朱标之子,自幼聪明好学,饱读四书五经,长大后也是仁者之风爆表,颇具儒雅随和的气质。故而,太子朱标不幸早死,朱元璋便立其为储君,期盼在这位""好皇孙""的带领下,大明王朝能够更上一层楼。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崩,时年二十有一的朱允炆登基为帝,撸起袖子使劲干的建文时代,总算来临。

但任谁都不会料到,这位仁义无双的兄弟一上台,最先干的事,却是操起大刀奔向自己的叔叔们——狠辣手段""削藩""。

掌权仅仅一个多月,朱允炆便在治国""导师""黄子澄、齐泰的策划之下,将周王废为庶人,此后一年不到,又将齐、湘、代、岷四位藩王齐齐干翻在地,手速十分惊人。

而削藩的同时,这位仁兄也卸下了先前儒雅随和的包袱,往往一言不合,套上锁链便拉走,决不手软。以致老实巴交的湘王受不了打击,竟出现举家自焚的惨剧。

当然,自焚也没用,该削还得削,秉承着""削藩不狠辣,过后两行泪""的宗旨,朱允炆在黄子澄、齐泰两位导师的辅佐之下,手中的大棒仍旧高高举起,一刻不停地砸向自己的叔叔们。

于是,事情闹大了。

见朱允炆杀得兴起,藩王同道纷纷扑街倒地,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坐不住了,下一个就轮到自己,莫非当真要去吃牢饭?

正苦思对策之时,老和尚姚广孝缓步走了过来,只见这位仁兄微闭双眸,掐指一算,继而故作惊呼曰:""燕王殿下,你命中注定是要做皇帝啊。""话音未落,朱棣忽觉得眼前一亮,对,不想吃牢饭,就得抄起家伙干!

当即,朱棣拍案而起,大吼一声:""都是奸臣误国,洒家要清君侧,靖国难!""终于,改变大明王朝历史走向的战争——""靖难之役""爆发。

得知朱棣公开造反,朱允炆虽有些意外,却也颇为镇定,毕竟,自己坐拥天下,手握百万雄师,对付区区数万人马,只能窝在北平一隅的土财主朱棣,还是十分有信心的。更何况,黄子澄、齐泰两位""大师""早已经喊打喊杀,动辄就要一口唾沫淹死不听话的藩王,有师如此,这场仗,必胜无疑!

很快,朱允炆打出第一张牌,开国老将耿炳文出马,率十三万大军平乱。

而鉴于敌弱我强的现实,以及自己颇受广大妇女喜爱的儒雅名声,临出发之前,朱允炆也认为有必要展示一下绅士风采,遂语重心长地交代耿炳文:""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耿炳文差点没晕过去,刀枪无眼,这仗还怎么打?

当然,也有某些厚黑人士解读,这句话的原意其实是最好在战场上干掉朱棣,千万不要活捉回来。但很显然,朱允炆还是太嫩,类似这种""你懂得""的高级黑话,跟身边的心腹讲可以,初来乍到的局外人却不一定能够领会上意,很不幸,耿炳文就没听懂。

于是,耿炳文率大军奔赴真定,硬着头皮摆下一个三角形围殴阵型,尚不及开砍,只见朱棣却手持一把西瓜刀,飞也似奔了过来。

与朱允炆不同,朱棣这厮人狠话不多,远远望见朝廷大军,当下劈头就砍,耿炳文心里没底,一时间猝不及防,先锋部队登时被砍成碎渣。没办法,只好集中兵力开过滹沱河决战了,岂料大军一趟水,朱棣又神出鬼没突然杀到,一顿王八拳打出,耿炳文彻底歇菜,狼狈逃入真定城中(一说战死)。

老将出马,竟败成这副鬼样子,朱允炆大惊,匆忙找来治国""导师""黄子澄、齐泰商量对策。不过,耿大将军都败了,还有谁可堪一战?

就在三人眉头紧锁之际,只见黄子澄智慧的火花猛然闪现,遂捻须一笑,曰:""陛下,吾有上将李景隆,可斩朱棣!""

大明首席业余军事爱好者、名将李文忠之子、朱允炆表哥——李景隆,粉墨登场。

任命一下,李景隆顾不上窃喜,快马加鞭赶往山东德州,到达之日,立即调兵遣将,收拢残军,拉起一支五十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朱棣大本营北平开去,准备一举端掉""贼窝""。

而朱允炆也实在够意思,表哥出马,即刻命辽东镇将吴高出山海关攻打永平,以牵制朱棣,朱棣不敢大意,只得率军增援。

这下,李景隆更加得意了,一座没有朱棣的北平城,兄弟我岂不是想破就破!

很快,李景隆大军将北平城团团围住,四面猛攻,但这位仁兄可能欠缺一些指挥艺术,鏖战多日,却没有半分进展。甚至,在大将瞿能奋不顾身攻入张掖门时,因为嫉妒军功,竟无耻地下令退兵,致使功亏一篑。

于是,战斗陷入胶着之际,砍人高手朱棣出现了。

解围永平之后,朱棣顺道收编了""朵颜三卫""蒙古骑兵,当下回师北平,与李景隆前军撞个正着,一顿砍瓜切菜,大败之。李景隆闻听败讯,十分不服气,就地在郑村坝一带摆开阵势,打算反戈一击。

谁知朱棣猛男附体,二话不说,又是一顿大砍大杀,连破李景隆七营。所谓祸不单行,恰逢此时,北平城中的守军也倾巢出动,左右夹击,李景隆大惊,莫不是要命丧当场?紧要关头,脑子一转,遂脚底下抹油,连夜夺路南逃。

主帅都跑了,这仗还怎么打,朱棣乘势掩杀,朝廷大军惨败,丢下十余万具尸体后踉跄退走。

一击不中,李景隆深感面上无光,不得已,在黄子澄的帮助下隐瞒了战败消息,重新回到德州调兵遣将,盘算着如何复仇。

半年之后,李景隆终于准备好了,这次不只带上了平安、瞿能等猛将,更骇人听闻的拉起一支六十万人的队伍,当真是憋足了劲要碾碎朱棣。

很快,两军在雄县白沟河一带再次遭遇,大战一触即发。

而鉴于上次的教训,李景隆总算回过味来,自己并非打仗的料,便充分给予平安、瞿能等猛将自由发挥空间。于是,这两位猛将兄登时提刀跃马,如饿虎扑食一般向朱棣冲去。

一交战就遇上不要命的人物,朱棣极为惊愕,被打得措手不及,大败,直至深夜,方才""从三骑殿后""狼狈回到营中。次日,不甘心的朱棣再次出战,却依旧被两位占有人数优势的猛将兄暴打,更曾几度险些被砍死。战至正午时分,瞿能这厮还突然爆种,手挥一柄长刀,大呼""灭燕"",一步步将朱棣逼入至绝境。

目睹战场形势,李景隆笑得合不拢嘴,遂仰天长啸:""洒家总算要为自己正名了!""

突然之间,只见飞沙走石,一阵妖风刮起,咔嚓一声,李景隆的帅旗竟被风刮成两截,落在地上,正杀得兴起的士兵顿时懵逼,主帅被擒了?顷刻间乱作一团。

朱棣大喜,乘势发动反击,乱军之中,瞿能惨遭阵斩,李景隆大军彻底崩溃,纷纷脚底下抹油,四散逃命,二次交手,再败。

扬眉吐气近在眼前,不想却被老天给耍了,李景隆的内心世界开始崩塌,前脚刚逃回德州,朱棣追来,后脚便奔济南,朱棣再追,李景隆再奔……

按这种奔法,不出十天,朱棣可以跟在李景隆后面一路奔到南京去。关键时刻,幸亏两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出现,打断了朱棣的步伐。

见李景隆只知一味逃窜,管粮草的铁铉极为不忿,遂收拢残军,联合参将盛庸固守济南,二人抱定必死决心,通力协作,不只挡住了朱棣,更趁其退兵之际,恶狠狠痛打落水狗,收复了德州,这才又给朱允炆续上一秒。

很快,李景隆丧师百万的消息传回,朱允炆几乎哭晕过去,而举荐人黄子澄则悔恨交加,一把鼻涕一把泪,强烈要求一刀剁了李景隆。当然,毕竟是表哥,朱允炆还是下不去手,只得叹息一声:""且留性命,日后可能有用。""

但无论如何,朱允炆总算看清了形势,遂升铁铉为兵部尚书,参赞军务,盛庸为大将军,坐镇德州,平安为副将军,坐镇定州,三管齐下,誓灭燕贼。

于是,在三位猛人的接管下,朱棣再也不能攻城拔寨了,双方在河北、山东一带几次会战,砍得昏天黑地,却只是互有胜负,谁都吃不掉谁,大战,就此陷入僵局。

这下,朱棣急眼了。

恶战三年,自己的部下损失惨重,却依旧只有北平、永平、保定三块地盘,且不说兵力越打越少,哪天华北一带歉收,连吃饭都会成问题。而盛庸、平安背靠朱允炆,有使不尽的资源,再耗下去,自己必定死路一条,绝无生理。

正当朱棣一筹莫展之时,只见一封密信送来,定睛一看,发信人居然是朱允炆宫中的太监。

说来可笑,文官集团向来与太监势力水火不容,朱允炆亲近文官,自然对身边的太监没有好脸色,时间一长,这些阴阳人便极度不平衡,索性反水充当了内奸。

而打开密信,内容也极其简单,只有短短几个字——""金陵空虚,速来。""

抬眼看罢,朱棣哭笑不得,盛庸、平安就在山东一带当拦路虎,哥们打得过去还用你说?遂丢在一边,继续摆出一张苦瓜脸。恰逢此时,老和尚姚广孝一个箭步上前,只见这位仁兄眼睛里放着光,振声道:""殿下,杀入南京,并非一定要攻下山东!""

朱棣猛地跳了起来,是啊,擒贼先擒王,打下南京一切就都搞定了,何苦要与盛庸这厮在山东周旋?于是,当即暴喝一声:""直捣南京,要当临江一决,不复反顾矣!""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率大军出北平,一路上绕过重兵布防的山东,直扑徐州、宿州等地,头也不回地杀向朱允炆。

得知朱棣出兵,盛庸与平安本已拉开架势准备迎敌,不成想,这厮却如蛮牛一般直奔南京而去,二人顷刻间面如死灰,开始疯也似向南追击。

平安一马当先,狂奔了千余里,率先在宿州淝河追上朱棣。然而,当这位仁兄喘着粗气拔出刀时,方才意识到中了埋伏,很不幸,千里送人头,大败。

于是,朱棣进军至睢水小河北岸,作势渡河。平安闻讯,重新抖擞精神,再次出击。

在猛将何福的助力下,蓄满怒气值的平安大发神威,一顿疾风暴雨似地砍杀,几乎将朱棣斩落马下,双方杀红了眼激战一日,旗鼓相当,只得于小河两岸对峙下来。

这下,朱棣十分不爽了,决定玩一招阴的。在凌晨三点半时,亲率大军渡过小河,摸黑绕到平安营地背后,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平安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眼看着就要二次送人头。

关键时刻,一位老兄拍马杀到——徐辉祖。

这位朱允炆钦定的""救火队员"",此时恰巧领着一支精兵赶来,见朱棣正在玩偷袭的把戏,二话不说,反手也是一招偷袭,直砍得朱棣鸡飞狗跳。没料到黄雀在后,朱棣大惊失色,人头没收到,反遭一顿暴打,只得狼狈逃窜,大败。

一出门就被打得满地找牙,这还怎么临江一决?

很快,朱棣手下的大老粗们闹情绪了,纷纷表示体力有限,强烈要求退兵。朱棣软硬兼施,极力劝说,却也无可奈何,紧要关头,还是""鸡汤大师""朱能及时跳出来救场,一通云里雾里的加油打气,方才勉强稳住了军心。

正当朱棣焦头烂额、进退不得之际,万没料到,远在南京的""好侄子""朱允炆却突然出手,十分客气地送上一份大礼。

见局势尽在掌控中,朝廷里某些""战略家""立即提议:""朱棣这厮败局已定,京师不可无良将,应速度召回徐辉祖。""听罢,朱允炆以犀利的头脑风暴酝酿一番,点头称是。

于是,刚打完胜仗的徐辉祖被迫原路返回,战场之上,空余平安、何福在风中一脸懵逼。

朱棣笑得从马上滚落下来,待平复心情,立即抽出砍刀直奔平安的运粮队。很快,平安连饭都吃不上了,只得亲自运粮,不料又遭伏击,遂与何福一合计,干脆退守灵璧。

但灵璧也不富裕,并没有余粮,无奈之下,二人再生一计,索性突围跑路,以""三声炮响""作为开溜暗号。次日,炮声响起,就在平安等人撒开丫子之时,朱棣却舞着大刀突然出现,原来""三声炮响""也是朱棣的进攻暗号,这下彻底没救了。

此役,平安等三十七员大将被俘,朝廷主力全军覆没,京师大震。

朱棣终于长舒一口气,遂意气风发,一路势如破竹,在轻松击垮盛庸的淮河防线之后,总算进军至南京门户——长江浦子口。

京师就在眼前了,跨过江去,宝座到手!

而最后关头,盛庸却再一次挺身而出,只见这位猛将兄手持长刀,横在江面,一顿疯也似地大砍大杀,竟奇迹般上演绝地反击,一举击溃了朱棣。

这下,朱棣也吃不消了,打到现在还有拦路虎,什么时候是个头?心下一动,便准备与朱允炆和谈,先回北平休整。关键时刻,其次子朱高煦恰好率生力军来援,朱棣大喜,全军为之一振,形势就此逆转。

不久,盛庸败,朱棣英姿勃发,率大军兵临南京城下。

事到如今,南京城里的朱允炆已经彻底崩溃,削藩削成这样,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大受刺激之下,索性扯开嗓子嚎啕大哭。此时,黄子澄、齐泰正在外地募兵,身边的大臣立即建议朱允炆逃往内地,日后再图大举。

正议论纷纷之时,忽听得三号治国""导师""方孝孺暴喝一声:""陛下,京师城防坚固,尚有二十万精锐大军,宜坚守!""

或许是为方孝孺的铮铮铁骨所折服,朱允炆迅速抹干了眼泪,当即斩钉截铁,号召所有人务必死守南京。文弱书生突然变身铁血猛男,此情此景,令表哥李景隆十分感动,遂勇敢地接下了守卫""金川门""的重任。

于是,第二天朱棣攻城,李景隆远远望见,飞快地打开城门,南京城陷,宫中起火,朱允炆不知所终(一说剃发为僧,从地道溜出),""结局一个碗""达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结局,齐泰,李景隆,北平,黄子澄,仁兄,朱允炆,耿炳文,朱棣,大军,运势,李景隆,黄子澄,朱允炆,耿炳文,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结局,齐泰,李景隆,北平,黄子澄,仁兄,朱允炆,耿炳文,朱棣,大军,运势,李景隆,黄子澄,朱允炆,耿炳文,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结局,齐泰,李景隆,北平,黄子澄,仁兄,朱允炆,耿炳文,朱棣,大军,运势,李景隆,黄子澄,朱允炆,耿炳文,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