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武则天唯一又恨又念念不忘的男人,他死了也要将他画在凌烟阁上

武则天唯一又恨又念念不忘的男人,他死了也要将他画在凌烟阁上

李世民对褚遂良怀有好感,李世民曾对长孙无忌说:“褚遂良耿直,有学术,竭尽所能忠诚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在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二人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对太子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于是命令褚遂良起草诏书。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阴历六月,李治继皇帝位,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后借故把他贬为同州刺史。三年后,高宗又把他召回身边,征拜为吏部尚书,同时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又兼为太子宾客。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又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高宗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褚遂良进官商议废后立后之事。褚遂良发了一通议论,给皇帝泼了一瓢冷水。而他的那种不要命的态度——将官笏放在台阶上,同时也把官帽摘下,叩头以致于流血——更使皇帝大为恼火,让士兵把他强行拉了出去。而坐在皇帝后边的武氏则恨不得立刻将他处死。在关键的时候,善于迎合旨意的李绩却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这一来既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也将褚遂良等人推入了悲剧的深渊。

武则天在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阴历十月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也被新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元旦,武后的儿子李弘(公元652年—公元675年)被立为太子。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春天,褚遂良调到离京师极远的今广西的桂州去任都督。同年晚些时候,武则天则与许敬宗、李义府一起,诬告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与在广西的褚遂良共谋反叛。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贬—这一次是被贬到中国本土以外的越南河内西南一带,褚遂良在绝望之中,写了一封信给高宗,向他求情诉说自己曾长期为高祖与太宗效劳,最坚决地支持高宗继位等等,结果仍是无济于事。庆四年(公元659年),禇遂良在流放之中孤独地死去,时年六十三岁;在他死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武则天等人还没有放过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他死的地方。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即褚遂良死后四十六年,她下了道遗诏:“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将褚遂良等人画于凌烟阁之上,以示他与唐初的开国英雄们有同样的功劳。这相当于给当初因反对自己而遭受迫害的褚遂良等人平反,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褚遂良是武则天一生唯一个有愧于他,让她临死前都不能忘的男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褚遂良,孙无忌,李绩,尚书,皇帝,武则天,高宗,公元,太子,男人,观点评论,褚遂良,孙无忌,唐永徽,武则天,高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褚遂良,孙无忌,李绩,尚书,皇帝,武则天,高宗,公元,太子,男人,观点评论,褚遂良,孙无忌,唐永徽,武则天,高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褚遂良,孙无忌,李绩,尚书,皇帝,武则天,高宗,公元,太子,男人,观点评论,褚遂良,孙无忌,唐永徽,武则天,高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