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魏征与唐太宗被誉为千古君臣典范,为何死后墓碑却被太宗推倒?

魏征与唐太宗被誉为千古君臣典范,为何死后墓碑却被太宗推倒?

在中国封建时代历程中,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臣子魏征堪称为君臣之道的典范。他们一个敢于直言劝谏,一个是从谏如流,君臣二人表观上争执得面红耳赤,实质上一唱一和,共同编排了贞观之治的开明、繁荣气象。

这对君臣的故事让后世所津津乐道,谓直臣明君相辅相成,是不可多得之幸事。然而本篇却要探讨这对君臣一桩鲜为人知的轶事,《新唐书》记载:“帝子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就是在魏征死后不久,太宗皇帝下令推倒了其墓碑。究竟是什么缘故让太宗龙颜大怒,竟然将最为信任的臣子之墓碑推倒呢?且看下文一一分解。

1.立国初期的魏征与李世民

魏征身处隋末天下大乱之时,为了避乱他曾出家为道。及各处势力并起,魏征又积极加入到反隋的行列,他参加过武阳起义、瓦岗起义,随后又浮沉于群雄争霸的浪潮当中。他先后追随过元宝藏、李密、窦建德等人。

最后李世民击败窦建德,魏征归顺李唐王朝。隐太子李建成赞赏魏征的才干,任命他为太子洗马,开始辅佐东宫。归唐后,魏征先是召抚原李密在山东地区的部众,争取像黎阳李勣等将领举地事唐。又向隐太子李建成献策讨伐勾结突厥祸乱山东的刘黑闼,李建成听取其建议,遂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

然而隐太子李建成的功绩与秦王李世民相比有很大差距,看到李世民的势力和声望一天天壮大,魏征也时常为东宫的地位担忧,因此暗中劝说李建成早做打算。但不料李建成在玄武门兵变中被李世民及其僚属杀害,魏征也被李世民抓了起来。

李世民责问魏征为何离间李氏兄弟,魏征从容回答道:“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世民器重魏征敢于直言,不但没有降罪于他,反而让他到河北安抚原的侍奉李建成、李元吉的僚属。魏征出色地完成这次安抚工作,玄武门的余波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平定了。

2.贞观年间的魏征与太宗

等到秦王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时,魏征官拜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等职,他秉承“做良臣不做忠臣”的信条,把毕生的学识与心中的见解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新唐书o魏征传》记载:“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魏征的职责是专长议论朝政得失,所奏之事皆由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切实可行,而且劝谏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合苻时宜,因此能做到两百余篇皆符合太宗心意。

事实上,太宗为了要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一直信任魏征,保持虚怀纳谏,有意引导他进言。所以魏征行事能够做到不避讳、不避嫌。不仅在朝政大事上议论得失,就连太宗的生活私事也要评议。有一次皇后以郑仁基之女美丽且有才华,有意让太宗纳入后宫,连册封礼都准备好了,这个时候魏征进谏,说郑女已有婚约,此事不妥,太宗于是停止册封并自责。当然魏征这种耿直的行事风格也给他日后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贞观十三年,魏征进言《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太宗执政以来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以此警醒太宗居安思危。这篇奏疏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贞观施政的得失,劝谏主子应该防微杜渐,持之以恒地将兴盛王朝大业的初心贯彻下去,以福泽天下苍生。太宗阅后不禁汗颜,道:“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并将此文安置在屏风之上,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至此,群臣大义,昭然若揭。

3.魏征的身后事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太宗伤心不已,遂罢朝五日,亲临吊唁并让太子哭祭(魏征死前担任太子太师)。至入葬,太宗亲手为魏征书写碑文。临朝后,太宗还感慨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足见魏征在太宗心里的地位堪比辅机,不逊房、杜。

魏征死后不久,就发生了太子李承乾谋反不遂之事,汉王李元昌和吏部尚书侯君集作为太子案的勾结主谋被处以死刑,左庶子杜正伦也因收受过太子的增金,被流放南疆。魏征生前评议时政颇多,得罪的人自然不少,故他死后就有人对太宗说魏征曾推荐过侯君集和杜正伦,称他二人有宰相之才,以此推断魏、候为一党。

更有人诽谤魏征将平日规劝天子的内容抄录给史官,为的是博取好名声。流言蜚语多了,太宗也心生芥蒂,不仅取消了新城公主与魏征长子叔玉的婚约,还把自己书写的魏征碑给推到了。

1.源于诽谤

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兄弟不和本就让太宗闹心,如今又弄出个谋反的举动来,可想而知太宗的思绪应该坏到了极点。此时再有人提及与之相关联的人和事,并添油加醋地附会一番,则太宗一时糊涂听信谣言而问罪于魏征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毕竟此时太宗身边已经没有像魏征那样可以直言劝谏的臣子了。

再说魏征把谏言抄给史官的流言,很容易能联想到魏征谏君的出发点,名为佐君,实则是为自己树立一个高大上的言官形象。可以想象,如果臣子的历史地位要盖过君王,恐怕没有一个主子会高兴。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太宗再英明也是个人,是人就会犯错误,受到谣言蛊惑而迁怒魏征,导致推倒其墓碑也就解释得通。

2.源于太子、候君集的关系

太宗倒碑,虽然是有人诽谤魏征与太子、侯君集为一党,但参与谋反的侯君集确是魏征举荐的,这个事实改变不了,侯、杜出了事,魏征也脱不了关系。其次魏征生前为太子太师,虽然是挂个名,但太子忤逆谋反这么大件事,身为师傅也难辞其咎。在古代,谋反是重罪,主谋是要坐罪九族,牵连的人也非常多。

另外,太宗对于亲子谋反相当介怀,毕竟是有过玄武门的萧墙惨变,以及逼宫夺位的经历,至亲反目在他心中始终是个梗。因此太子李承乾的叛逆,心腹大将侯君集的附逆都让太宗感到非常震怒,作为举荐过侯君集的太子师魏征自然也在迁怒之列。

作为皇权高度集中的李世民,不希望这种子叛父,臣反君的风气成为传统,以至于威胁到唐王朝稳定。于是推到魏征墓碑就成了杀鸡给猴看的案例。要让天下人知道,无论你有多了不起的才华,不论你多么受宠信,不管你对国家社稷有多大的贡献,只要是有了二心,沾惹上了谋反,那就是没有情面可讲,必定严惩不贷。

3.帝王权术之运用

话又说回来,这场谋反是以太子为中心展开的,按常理讲凡是与太子有关联的人都会被牵扯进去。但是魏征是贞观十六年九月进为太子太师,到次年正月他就去世了,前后不过四个月,而且期间身染重病,几乎不能视事,更不用说去参与太子谋反了。这一点,太宗不会不知道的。

再来看看另一位重臣房玄龄,在贞观十三年担任太子少师,到太子承乾谋反时已有四年之久,但他不仅没有受到牵连,还成了新立太子李治的太傅。可见,即便是谋反大案,太宗也是以真凭实据来定罪,而非妄加揣度就施以钩连。

古今帝王,但凡有所成就,不仅自身能力要很强,所持资源要足够,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能够驾驭下属的权术,并将其灵活运用。《旧唐书》这样描绘太宗:“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行事不让人预判,是优秀帝王必备的素质。倒碑事件发生在太子谋反案发之后,此时余党未靖,人心惶惶,太宗通过推倒自己亲自题词的墓碑,首先是要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同时像房玄龄等一批与太子有关联的大臣依旧被重用,他们必然会因为在非常时期仍然获得君主信任而心怀感激,从此愈加坚定地效忠大唐王朝。假设太子案发时魏征还在世,我想太宗应该会先彻查清楚魏征的问题,如果仅是举荐不当而未参与谋反,必然会从轻发落并加以安抚。

后来太宗出征高丽,虽然获胜,却代价惨重、劳民伤财。班师后感叹道:“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于是慰问了魏征夫人及家人,派人重新给魏征立碑并以少牢之礼祭祀。此举恢复魏征的名誉以及过往的君臣关系,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个知错能改的好皇帝。太宗利用一个死人墓碑做了两篇文章,先抑后扬,驱邪扶正,权术运用之自如,放眼古今,鲜有能及者。

唐太宗和魏征,这对关系特殊的君臣,在中国历史上演绎一段能让千古称颂的传奇故事,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榜样。也许为了维护这段“直言劝谏,纳谏如流”的崇高榜样吧,很多史书或史评都对太宗倒碑和立碑的史实避而不谈。

但笔者恰恰认为,这两个事件是君臣人性化的自然表现。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是唐太宗也好,魏征也罢,都有自身的缺陷存在。共事时能够和谐互补,创造辉煌;阴阳相隔之后尚能互通心声,给我们呈现出这段真实的历史。世间知音的至高境界,恐怕也不过如此。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典范,魏征,君臣,李世民,墓碑,唐太宗,千古,李建成,太子,被誉为,故事传记,魏征,李世民,李建成,太子,侯君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典范,魏征,君臣,李世民,墓碑,唐太宗,千古,李建成,太子,被誉为,故事传记,魏征,李世民,李建成,太子,侯君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典范,魏征,君臣,李世民,墓碑,唐太宗,千古,李建成,太子,被誉为,故事传记,魏征,李世民,李建成,太子,侯君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