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清之争:努尔哈赤不败神话,为何会被一介书生袁崇焕打破?

明清之争:努尔哈赤不败神话,为何会被一介书生袁崇焕打破?

#遗失的历史#

天命十一年,68岁的努尔哈赤因病情加重,在进行温泉疗养后。深感毫无疗效,反而身体日益渐衰,于是他决定乘舟顺太子河返回沈阳。但是死亡总是突然降临,让人猝不及防。就在努尔哈赤一行走到距离沈阳,还有四十里的瑷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时。68岁的努尔哈赤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后的道路,把他未完成的遗愿以及一个未知的江山,交给了他的子孙。陪他到最后的除了一缕如血的夕阳外,还有就是身边各怀心事的妃子,儿子和贝勒。

努尔哈赤临终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攻下大明的宁远城。宁远之败给这个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带来了重重一击。努尔哈赤始终都不明白为什么宁远之战会失败?难道是上天的惩罚,还是自己能力不足,遭到了百姓的怨恨,种种疑问和猜测,在努尔哈赤的脑海中反复出现。但是这一切始终都没有结果,努尔哈赤战必胜,攻必克的不败神话,也因宁远之败画上了句号。那么让努尔哈赤抱憾终生的宁远之战,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宁远之战的前夕

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起兵,经过了多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北方的女真各部。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割据辽东地区,后来经过萨尔浒战役后,迁都沈阳。随后努尔哈赤带着他的八旗大军横扫整个辽东,一口气攻下了大明在辽的七十余座城池。

而此时,位于辽西走廊中间地区的宁远城,其战略地位越加凸显出来。当努尔哈赤的大军攻陷广宁后,宁远城就成为了山海关外,大明王朝最后的一道防线。所以说守住了宁远城,就相当于扼住了辽西走廊的咽喉,也就是保住了山海关和保卫了北京城的安全。然而当努尔哈赤将目光转向宁远城时,一名叫做袁崇焕的大明将领已经将宁远城经营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袁崇焕原本是一名知县,后因政绩突出,被召入京城述职。当他听到后金攻克广宁和辽西等重镇,继而企图进攻山海关时。面对此时这种情景,朝廷上下无不慌乱,唯独袁崇焕镇定自如。袁崇焕在出关巡阅形势后,在朝堂对皇帝承诺道:“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虽然袁崇焕,只是一介文官,但是他通晓边事,富有谋略,而且又有雄心壮志和一腔报国的热血。在袁崇焕主动请缨后,他就被任命为了辽东宁前道兵备佥事。

辅佐当时的辽东经略王在晋守卫辽西,在就职不久后,袁崇焕很快就意识到了宁远城的重要战略地位。便提出了“守卫宁远,来保山海关的想法”,但是却遭到了王在晋等人的反对。王在晋等人,畏惧后金强大的攻势,极力主张退守山海关自保。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以山海关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就相当于直接将北京城暴露在了敌人的刀口下。一旦山海关失守,后金的八旗大军必将兵临城下,到那时北京城就成了敌人的死靶子。

虽然袁崇焕的想法遭到了上司王在晋的反对,但是却得到了,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的支持。而且不久后,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了王在晋。

1623年(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与副总兵满桂领兵万余驻防宁远程。袁崇焕在驻守宁远期间,抓紧练兵屯田。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原则修建城堡,亲定规制,城高3丈2尺,雉高6尺,址广3丈,上广2丈4尺。而且明朝还特地从西洋购置了十一门西洋大炮,也就是红衣大炮。

《明季北略》记载,当时袁崇焕在宁远城共拥有西洋大炮11门;接受过葡萄牙人训练的彭簪担任火器总把,专司训练炮手使用红衣大炮;而袁早在福建便招募的军人罗立,则成为红衣大炮的发射者之一

就当这一切稳稳的进行时,十月,明廷又派来了宦官高第取代可孙承宗。高第是魏忠贤的党羽,懦弱无能,胆小如鼠。上任后就把关外所有的守军全部赶回了关里。由于袁崇焕坚决不撤,死守宁远,高第无奈,只给他留下了一小部分军队。在高第下令撤走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等地的明军和守城器具,退入关内时。

由于事前并没有进行周密的组织工作,所以在撤退途中,造成了重大的混乱。10多万石军粮被遗弃。老百姓流离失所,一时间怨声载道,军队也失去了斗志了。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的放弃,就相当于放弃了土地和土地上的大明百姓。而此时唯袁崇焕一人,誓守宁远。

二遭遇滑铁卢的努尔哈赤

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抓住明朝换将之际,率兵六万攻打宁远。而此时的宁远城由于前面明朝大部分的官兵都撤回了山海关内,所以宁远城就成了一座孤城。然而面对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内守军不足两万的局面时,袁崇焕并没有惊慌失措。相反镇定自若,指挥得当。为了稳住城内军心,袁崇焕甚至将自己的家眷都接到宁远城,表示守城决心。

从正月二十四日到正月二十六日,袁崇焕亲自登上城墙,抵御后金进攻。后金大军虽然悍勇但是在红衣大炮下却是不堪一击,努尔哈赤几次大规模进攻,都没有任何收获。有的只是数不清的伤员,宁远之战也是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士气高涨,战斗力如此强大的明朝军队。努尔哈赤也第一次发现自己曾经骁勇善战的八旗大军,今天竟然如此惧战。无论努尔哈赤如何变换打法,八旗军队如何前赴后继的冲锋,宁远城始终都是攻不下来。在诸位贝勒的督战下,后金大军几进几退。

最终,在攻城的第四日,面对久攻不下屹立不倒的宁远城和宁远城下堆积如山的八旗大军的尸体。努尔哈赤怀着愤恨的心情,下令班师回朝。史书记载:“上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无不战无不捷,攻无不克,唯宁远一城久攻不下,不译而归”。努尔哈赤用兵四十余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一次却败在了初入军事的文官小吏袁崇焕的手中。宁远之败沉重的打击了努尔哈赤的信心和身心,这次失败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三抑郁而终,宁远之败,成为余生遗憾

努尔哈赤在回到沈阳城后,内心充满了忧郁和担心。他不断反思,宁远之败的教训,他担心后金国的未来,他时常思考,“吾子嗣中,果有效吾尽心为国者否,大臣等果俱勤谨于政事否”。以及后来努尔哈赤颁布的八大贝勒共同执政的御旨,逐渐将权力过度给八大贝勒的情况来看。

努尔哈赤确实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已是大限将近了,也许直到努尔哈赤去世的那一刻,都不能真正地理解宁远之战,失败的原因。宁远之战的胜利,并非是袁崇焕一己之力,而是全城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利的地形,趁手的武器,还有我大明将士永不磨灭的爱国之心。

战胜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狭路相逢勇者胜。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三倍兵力,碾压朱元璋,为何还是败给了他?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有多苦,一场御马斗老虎的闹剧,道出了他的心声

嘉庆皇帝遇刺案的背后,究竟藏了什么,竟让皇帝望而生畏?

明朝永乐年间,麻林国进贡的“麒麟”,现代人看后:原来是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宁远,神话,后金政权,袁崇焕,山海关,沈阳,大明,大炮,努尔哈赤,红衣,观点评论,宁远,袁崇焕,山海关,宁远城,努尔哈赤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宁远,神话,后金政权,袁崇焕,山海关,沈阳,大明,大炮,努尔哈赤,红衣,观点评论,宁远,袁崇焕,山海关,宁远城,努尔哈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宁远,神话,后金政权,袁崇焕,山海关,沈阳,大明,大炮,努尔哈赤,红衣,观点评论,宁远,袁崇焕,山海关,宁远城,努尔哈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