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崇祯那么勤奋,为何大明非在崇祯年间灭亡不可,临终遗言或有玄机

崇祯那么勤奋,为何大明非在崇祯年间灭亡不可,临终遗言或有玄机

回顾历史,在历代封建王朝中,但凡亡国之君几乎都是无道昏庸,无所作为之辈,如庸碌无为的蜀主刘禅、花天酒地的陈后主陈叔宝、骄奢淫逸的宋徽宗赵佶、还有无道祸国的辽天作帝耶律延禧。凡此种种,都是治国无方,败家有术之流。但是明朝情况却有些特殊,后期屡出昏君,正德皇帝宠信“八虎”玩物丧志;嘉靖皇帝迷信道教;隆庆皇帝恣意女色,死于春宫;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不理国政;天启皇帝酷爱木工,宠信宦官。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上进有为,朴素勤奋的崇祯皇帝,但大明却亡在了他的手中。

其实崇祯继位之后还是有一定抱负和理想的,上任之时即勤于政事,厉行节俭,且十分勤奋,说到朴素,崇祯皇帝在位17年来从来没有动用国库银两修缮宫殿,平日里穿衣补丁打着补丁,每次都非常注意生怕群臣看见。说到勤奋,几十年如一日通宵达旦地处理公文奏折,常常昼夜不休,更有一次是坐着竟然睡着。从以上来看,崇祯不折不扣的是一位好皇帝,并且千年难遇。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如此勤奋自制的好皇帝竟然成了亡国之君,而为什么历经明朝后期多位昏君统治这么长的里大明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却偏偏在崇祯年间非亡不可。对于这个问题,史家往往归结于朝政腐败、天灾鼠疫、外患横行、农民起义以及崇祯帝本人刚愎猜疑、优柔寡断。其实这些都不无道理。但小编以为都是碎片化的原因,真正促使大明灭亡的元凶或许从崇祯在大明国破灭亡殉国之时的一段临终遗言里或许能隐约地找到答案。当李自成进京之时,崇祯皇帝自缢殉国,临终之时其遗言如下: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崇祯固然没有彻底的说明自身的问题,但是那句“然皆诸臣误朕”确是是一个关键所在,尽管崇祯也不能够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根本,但是如果仔细的分析,这句话背后的实质就是占有大量的财富与资源的官僚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利益集团,与其说大臣们与崇祯皇帝离心离德是由于崇祯刚愎雄猜,倒不如说这种对立是利益冲突的结果,因为从本质上随着后期生产力的破坏,加之利益分配上愈发地集中在天下官僚权贵们的手中,从而导致官僚权贵们的利益与朝廷出现了对立,因此崇祯是孤独的,也就不难理解崇祯皇帝至死都对“内外诸臣们”恨之入骨了,因此大明的灭亡体制内的官僚权贵们难辞其咎。

具体来看,大明灭亡说起来从根本上讲还不能完全怪崇祯皇帝。因为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就已经高度集中在官僚阶层、宗室藩王这些人手中,特别是到了崇祯皇帝继位之时随着宦官集团被清洗,退出了权力核心圈,官僚阶层迅速地占据了权力的主导,并且掌握了天下舆论,他们层层盘剥下级,到了基层盘剥的一切就像滚雪球一样庞大,但物不天来,终需地出,最后买单的全是下级阶层的穷苦百姓,加之连年天灾,百姓没有活路,同时除了官僚阶层,各地朱姓藩王们也过着奢华的生活,二者占有大量土地田产。

这样以来就形成了百姓穷苦,朝廷困弱,两头穷,中间少数富的局面,以至于朝廷根本就收不上税,崇祯末年才每年区区400万两白银的财政收入,根本不够治理灾变,平息内忧外患。究其原因,就是“官员不缴税,百姓交不了税”,以致到最后不光百姓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官僚阶层、朱姓藩王们也事实上和朝廷、江山社稷站在了对立面。原因很简单,朝廷需要钱来治理和平乱,而那些各地上下官僚们和宗室藩王们绝不会奉献一丝一毫来让朝廷度过难关,反而大肆敛财,掘取财富,挖朝廷的墙角,比如赈灾10万石运往灾区,还没出京,户部便扣下5万石,到了地方督抚扣下2万石,最后到了县里仅剩下了1万石,最后的最后经过基层再次克扣,到了灾民的手中只有区区的5千石。这样权贵们就从根本上与朝廷和百姓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崇祯是孤独的,当他号召募捐也只能筹集20多万两银子。

而当李自成进京拷掠官员,家中几万两、几十万两白银者也绝非少数,仅仅半个月竟然拷掠到了7000万两白银,天哪,就算在当时整个大明朝也就只有7亿两白银,北京城的官员们竟然就占有了十分之一,或许还不是他们的全部,而且还不算地方各级官员们以及藩王们的巨额财产,而这也仅仅只是真金白银,其他诸如土地、田产、庄园、产业更是不可计数,想一想都感觉可怕,而这帮社会的寄生虫们,简直就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真可谓是“坐高堂、食高粮、全不计及他人丧”。

总之,大明灭亡,本就是积重难返,绝不是崇祯一人之力可以挽回的,无粮无饷,甚至最后无兵的他也只能是无力回天。如果能够改变,在当时的情况也只能大破大立,崇祯做不到,也就只好改朝换代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代君主,最高统治者的崇祯皇帝如果说没有一点责任也是不客观的,在位期间盲目猜忌、刚愎自用,关键抉择之时优柔寡断,不敢担当,政治上不能整顿吏治、革除弊政(至少可以缓解),军事上遥控瞎指挥,关内孙传庭主力败亡,关外松锦之战关宁铁骑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加速了大明的灭亡,至此再也无力回天。

上述现象总结起来大明灭亡根本原因就是:第一,生产力水平持续遭到破坏。生产力没有显著提高,天灾人祸使得田园荒废、常常颗粒无收,流民遍地,加之清军五次进关大肆掠夺,各种天灾人祸使得整个北方一片饥荒,赤地千里,南方的情况稍好但也有限。这样,本就虚弱的朝廷要在保证日常开销、保证行政运行之外,还要应付灾变、振挤灾民,镇压暴乱起义和关外同清军作战,没有白花花的银子这些都会一事无成。

第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官僚权贵这些既得利益者们吃干抹净,不顾其他。长期财富高度集中在大官僚、宗室藩王们的手中,而这些财富并不像郑芝龙、郑成功父子那样通过海外贸易所得,而是处处盘剥,层层抽利,上面吃着朝廷,下面吃着百姓,所求无度,好不夸张的说极少数蛀虫们几乎占有了全天下的资源与财富。百姓何其困苦,朝廷何其艰难!而那些权贵阶层又是何其奢靡,何其贪鄙!而更为可怕的是官僚权贵们掌握着天下话语权,百姓怪罪朝廷,朝廷取之百姓,双方正好都不约而同的同时忽略了那只看不见的黑手,那些罪魁祸首的官僚权贵们在朝廷与百姓相互的消耗之中,终于笑到了最后,在清军入关后多数都纷纷成群结队的改旗易帜,为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奴颜鄙欺,丑态毕露,或许在他们的眼中天下百姓苦,宗庙社稷亡连家中的一两碎银子都比不上,除了这个剩下的存亡之事与他们又有何干?

对于崇祯皇帝,尴尬的角色使得自己既要依靠他们,又不能彻底得罪他们,以至于作为皇帝的他也没法改变这种局面,同时自身也充满了种种缺陷,而这一切也注定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小伙伴们有什么感想,欢迎发表你的看法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崇祯,朝廷,白银,何大明,皇帝,官僚,百姓,遗言,年间,阶层,观点评论,藩王,崇祯,朝廷,百姓,崇祯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崇祯,朝廷,白银,何大明,皇帝,官僚,百姓,遗言,年间,阶层,观点评论,藩王,崇祯,朝廷,百姓,崇祯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崇祯,朝廷,白银,何大明,皇帝,官僚,百姓,遗言,年间,阶层,观点评论,藩王,崇祯,朝廷,百姓,崇祯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