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蒙攻宋45年,宋朝这些年是如何应对的?为何没有想出克制的办法?

蒙攻宋45年,宋朝这些年是如何应对的?为何没有想出克制的办法?

如果不是一直在想办法,那么南宋凭什么能坚持45年?只不过到了后期南宋自断经脉,这才让蒙古赢了。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蒙古灭西夏,是从公元1205年铁木真率军入侵西夏开始,至公元1227年夏末帝在中兴府被围后投降蒙古结束,前后历时22年。

蒙古灭金,则是从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宣布与金国断交开始,至公元1234年,金哀宗自尽,金末帝死于乱军中结束,前后历时24年。

而蒙古灭掉花刺子模,前后仅仅用了一年(公元1219至公元1220)。

另外,蒙古大军的第二次西征,领军大将拔都也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征服了东欧。

还有,蒙古灭掉波斯,征服西亚,踏平阿拉伯帝国,则是从公元1252年开始,至公元1260年结束,末代的哈里发在被窝里,被蒙古大军纵马踩成了肉酱。

要知道,不管是西夏,还是金国,以及当时欧洲的那些大国家,蒙古大军消灭他们的时间,远远没有消灭南宋用的时间长。

从公元1234年的“端平入洛”事件开始算起,一直到公元1279年丞相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跳海自尽,前后历时足足有45年.。

期间,蒙古先后换了三个大汗,并且还搭上了一个大汗的性命(蒙哥)。

在这45年中,蒙古可谓是灭国无数,不管是多么璀璨的文明,多么善战的民族,统统倒在了蒙古的铁蹄之下。

而南宋却足足坚持了45年,这样看来,还能说南宋没有想办法做点什么吗?若是其没有想办法,一直“摆烂”的话,那早就被蒙古灭掉了。

那么,南宋在这45年中,都做过什么呢?最终又是为何会失败的呢?要想弄清楚,就得从“端平入洛”的前一年说起。

公元1233年,南宋朝廷经过几轮商议,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联合蒙古共同灭金。

当年十月,南宋派出江海、江万载,协同大将孟珙,领兵两万,运粮三十万石,浩浩荡荡奔赴蔡州。

而在孟珙出发之前,对于是否联蒙抗金,南宋曾经举棋不定。

当时,朝堂上大致分为三个观点,其一,是“保金拒蒙”,其二,是“灭金”,而其三,则是“联蒙灭金”。

第一条自然就不必说了,这种观点在刚提出之初,基本上就遭到了否决,毕竟当时的金国已经是日暮西山,保他的意义不大,更何况双方还有世仇。

朝堂上的争执,主要集中在第二条和第三条。

需要注意的是,这第二条的灭金,和第三条的联盟灭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金国要灭,但未必非要联合蒙古。

而大多数人较为支持的,正是第二条,也就是独立灭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的南宋,已经意识到蒙古对自身的威胁,况且就在不久之前的1230年,蒙古强行借道南宋突袭金国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所以,当时的南宋,不联合蒙古灭金的思想影响占据主流,并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南宋积极在宋金边界开展着军事活动(比如孟珙于马镫山击溃金国大将武仙等)。

而当时对于蒙古的“极力邀请”,南宋则是能拖就拖,一直含糊其辞。

直到金国灭亡已成定局之势时,南宋才最终向蒙古表明的态度,决定双方进行联合,共同消灭金国。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南宋到了最后才会答应联蒙灭金呢?其实这个问题,大将孟珙在当年就给出了答案。

“倘国家事力有余,则兵粮可勿与。其次当权以济事。不然,金灭,(蒙古)无厌,将及我矣。”---孟珙

什么意思呢?孟珙的话,可以分为三层含义:

第一,当时的南宋,不具备坐“壁上观”的实力和资本,倒不如趁现在这个机会与蒙古联合;

第二,一旦与蒙古联合,就会让南宋不至于和蒙古交恶,这样一来,就能让南宋有缓冲的时间,并能在此期间占据一部分金国的地盘来增加南宋的战略纵深;

第三,联蒙的深层意义,是向当时的蒙古“警告”,让其不敢轻视南宋。

说白了,当时联蒙的最终目的,其实并不是灭掉金国,毕竟不管南宋出不出兵,金国灭亡已成定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与蒙古达成暂时的和平。

不然的话,蒙古灭了金国之后,马上就会调转枪头来对付南宋。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下,联蒙是南宋唯一正确的选择,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所以,说南宋忘了“联金灭辽”教训,做出了一个重蹈覆辙的错误决定,着实有些不太公允。

通过联蒙灭金这件事,其实也能看出,南宋并非是一无是处与毫无作为,而在灭金之后,南宋更是在宋理宗的大力支持下,干了一件大事。

当时,蒙古军灭完金国便撤回了黄河以北,而宋军则返回长江附近,如此一来,整个河南地区就成了无主之地。

之所以河南会成为无主之地,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里自靖康之难后,饱受战火蹂躏,不仅城池损坏颇多,百姓也大量伤亡和逃走,据史料记载,曾经北宋的都城汴梁(开封),只有一千多户居民。

在这种情况下,河南就无法为军队提供补给,因此,整个河南就成了无主之地。

而南宋对于河南,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放弃河南,毕竟这里破坏严重,又无法为军队提供补给,而占据这里,却会引发与蒙古的冲突。

另一种,则是进军河南,依托黄河与秦岭潼关,形成与蒙古对峙的局面。

而最终,在宋理宗等主战派的支持下,第二种方案得到通过并执行,宋军六万人浩浩荡荡北上,开始收复二京。

当时,宋军兵分两路,一路经亳州直奔洛阳,而另一路则进军开封。

刚开始,宋军十分顺利的占据亳州(亳州当时仅有七名守军),继而马不停蹄的赶往洛阳,而另一路在进驻开封后又进行了分兵,留守开封一部分,剩余一万余人,仅带了五天的粮草,一路急行军下,成功进驻洛阳。

而在宋军有所动作的同时,蒙古军也开始行动,派出了一万人,埋伏在去往洛阳的必经之路上,计划伏击后面携带大量粮草前去洛阳的宋军。

最终,宋军的大部队与蒙古军遭遇,双方大战后宋军兵败,随后,蒙军挺进洛阳,与先前抵达的一万余名宋军展开决战。

这一战,前后打了三天,宋军在这三天里表现得极为英勇,一度将蒙军逼退,但最终由于粮尽,在突围过程中遇到袭击后大败,一万余名宋军战死至三百余人逃走。

这便是著名的“端平入洛”事件,此次宋军的失败,并不在于宋军将士惧战和不堪一击,更多的是调度有误,如果能据守开封,不那么着急挺进洛阳,相信至少也能扛得住蒙古的攻势。

而“端平入洛”的失败,除了打乱了宋理宗的计划之外,更意味着宋蒙之间短暂的和平被打破。

在此之后,宋理宗曾召见孟珙,询问他是否要与蒙古议和,孟珙掷地有声地答道,“当言战,不当言和!”

自此,宋蒙正式开战。

不过在双方刚开战时,南宋一度处于下风,蒙军先后对四川、湖北发起了全面进攻,并攻陷了襄阳、成都等多个城镇,甚至军事重镇江陵也遭到蒙军包围,形势极度危急。

关键时刻,还是孟珙挺身而出,他先是率领黄州军在江陵大破蒙军,同时又烧毁了蒙军渡江的器具,最终遏制了蒙古的进攻态势,使得其渡江南下的计划破产。

之后,在黄州保卫战中,孟珙更是率军将蒙军打得死伤“十之七八”,迫使蒙军不得不撤走。

另外,孟珙又在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及时收复了襄阳,让襄阳重新成为军事重镇,紧接着,孟珙在稳定了京湖战场后,又转战川蜀,更是在发动了令蒙军损失惨重的“大垭寨之战”。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孟珙得知蒙军在河南地区屯田时,一改往日被动应战的策略,反而主动出兵骚扰,破坏蒙古的攻势准备,焚烧其物资,取得了宋军对蒙军进攻性作战的重大胜利,史称“邓穰之战”。

除此之外,孟珙还利用蒙古内乱之际,提出“打谷草”战略,派兵攻打蒙古在河南的要塞,焚毁囤积的粮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上述这些,还只是孟珙一人的功绩,除他之外,南宋在当时,还有名将余玠,他不仅在东路抗击蒙古时功勋卓著,并且在调任四川后,进行大力改革,创出一套适合四川地形的山城防御体系,为四川战场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不管是孟珙还是余玠,以及其他知名或不知名的文臣武将,甚至是普通士兵和平民百姓,都是当时南宋在力拒蒙古的一份力量,这些人的力量或许有大有小,但汇集起来,就是南宋能坚持下去的根本因素。

所以,还能说当时的南宋什么都没做,也没有想办法吗?

但我们都知道,最终南宋还是失败了,随着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跳海,标志着南宋正式灭亡,那么,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说到南宋为何灭亡,这背后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当时蒙古军队强横的战斗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南宋的自断经脉。

别的不说,单说孟珙的结局和下场,就很能说明问题。

前文讲到,孟珙趁着蒙古内乱之际(窝阔台病逝),采取了“打谷草”策略,给蒙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并且当时整个京呼战场的形势,是南宋占据主动,另外川蜀的防线也十分稳固。

总之,当时南宋和蒙古进入了对峙状态,谁也奈何不了谁,并且,南宋还略微占据上风。

在这种情况下,宋理宗除了有些飘飘然外,又犯了一个他们赵家历来就有的毛病,那就是对武将的不放心。

而孟珙当时声望极高,所以,宋理宗最不放心的就是他。

到了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发生了一件小事,正是这件小事,导致了名将孟珙的黯然退场,最终满怀遗憾病逝。

当年,时任蒙军河南行省长官的范用吉,联系上了孟珙,提出要重新归降,之所以是重新归降,是因为这个范用吉,原本就是南宋的将领,只不过后来投降了蒙军。

而孟珙收到范用吉的投降信后,十分高兴,毕竟当时的范用吉手握重兵,他如果归降的话,对于南宋彻底收复河南,将会起到巨大的帮助。

因此,他上书宋理宗,请求朝廷批准,但宋理宗却直接对孟珙表示,不同意。

宋理宗之所以会不同意,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担心范用吉归降后,将会让孟珙的势力大大增加,所以,他就以范用吉“叛服不常”为由,拒绝了孟珙的请求。

这个结果,让孟珙极为心灰意冷,为了自证清白,他上书请辞,没想到宋理宗马上批准,同意了孟珙致仕。

至此,孟珙彻底心寒,本就身体有恙的他一病不起,不久后在家乡病逝,年仅五十二岁。

孟珙对南宋做出了什么贡献,以及他当时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前文已经有过讲述,但就是这么一个国之栋梁,却被宋理宗轻易放弃,最终令其抱憾离世。

这种不放心武将,总想着压制武将的做法,不是自断经脉是什么?

另外还有前文提到的余玠,在主持川蜀的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后,让余玠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却迎来了人生的末路。

当时,时任宰相的谢方叔,因为和余玠在政见上不和,两人就对蒙古是战是和产生了巨大分歧,身为武将的余玠自然是主站,而作为文官的谢方叔则考虑“以和为贵”。

所以,两人就因此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之后,余玠又因想革除南宋军中陋习“举代”一事,得罪了时任统制的姚世安,而姚世安恰好和谢方叔关系密切,因此两人一番合谋,开始抹黑余玠。

先是谢方叔唆使亲信,在朝中散布余玠已失去士卒之心的谣言,之后又安排姚世安不断收集余玠的过失,同时谢方叔利用职务之便,不断在宋理宗面前告余玠的黑状。

时间一长,就让宋理宗疑云顿生,对余玠开始有点不信任起来。

然后,谢方叔又联合多名朝臣,上书攻击余玠掌握大权,拥兵自重,“不知事君之礼”,提出让宋理宗将身在前线的余玠召回训斥。

刚开始,宋理宗还保持了一定的清醒,他也知道,前线战事正紧,此时召回大将不合适,但谢方叔用“臣度玠素失士心,必不敢(来)”这句话一激,宋理宗最终失去了理智,当即下诏,要求余玠火速返回临安。

而接到圣旨的余玠极为为难,他深知自己回去必定凶多吉少,但不回去则是抗旨不尊,最终,在急火攻心下,忧愤成疾,不久后暴毙(一说是服毒自尽),年仅五十六岁。

和孟珙一样,一个正值壮年的优秀将领,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而在余玠死后,谢方叔又指使亲信,上书弹劾余玠有“聚敛罔利”等七大罪,宋理宗下令,对余玠进行抄家。

曾经为南宋做出颇多贡献的将领,却落了个如此结局,这种做法,怎能不令人寒心?

所以,到了后期时,南宋的不少将领,尤其是川蜀和襄阳等地的武将,纷纷选择叛逃至蒙古,掉过头来攻打南宋。

这就叫做自断经脉,说白了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但这也没办法,宋朝建立之初,就对武将严加设防,宋理宗以及宋朝的其他皇帝,只不过是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而已。

至于说后来昏庸的宋度宗和专权的贾似道,他们的所做所为,无非是对已经烂到骨子里的南宋又添了一把火,加快了其灭亡的进度罢了。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在蒙攻宋的这45年中,其实南宋一直在想办法抵御,并且在期间还取得了较大的胜利,而之所以最终南宋亡,其实并不是完全亡在军事上,更多的是南宋自断经脉,自己把自己弄死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孟珙,时间,大将,宋朝,蒙古,公元,办法,金国,大军,故事传记,孟珙,谢方叔,宋理宗,宋军,蒙古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孟珙,时间,大将,宋朝,蒙古,公元,办法,金国,大军,故事传记,孟珙,谢方叔,宋理宗,宋军,蒙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孟珙,时间,大将,宋朝,蒙古,公元,办法,金国,大军,故事传记,孟珙,谢方叔,宋理宗,宋军,蒙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