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世民生平唯一败绩,为何败给此人?战胜后此人为何有离奇病死?

李世民生平唯一败绩,为何败给此人?战胜后此人为何有离奇病死?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九日,刚刚起兵反隋四个月时间李渊,终于率兵攻入了长安。

攻入长安,对李渊意义重大。

长安是隋朝的首都,虽然后来隋炀帝迁都,先是移步到了洛阳,后来又干脆转移到了江都。但长安这个古老的城市,仍然是天下最重要的一座城,而且更是李家统一关中的关键所在。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拿下了长安,李家就已经掌握了半个关中,一跃成为当时整个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之一。

作为关中的李家,进可攻,退可守,优势十分之大。

从太原起兵,到攻占长安,在这个过程中,后来的唐太宗当时的秦王殿下李世民,立下了赫赫功勋。作为李渊的嫡子,本就是李渊最为信任的人。再加上后来李世民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能,更是让李渊对其极为信任,愿意委以其重任。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开始了自己征战四方的传奇。

1.接下来往哪打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九日,李家正式攻入长安。

十三日,李渊在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改元义宁。

同时,李渊自任为大丞相、尚书令,被封为唐王。同时,李世民被封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就这样,李家以杨侑的名义,迅速控制了关中地区。

控制了长安之后,接下来的李家,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了。

接下来往哪边发展?

当时的李渊,虽然已经是天底下最强的势力之一,但杨广当时还活着,隋朝旧部的力量还十分强大。所以李渊虽然控制了关中,但周围却还是遍布强敌。北边有突厥虎视眈眈,周围则是遍布梁师都、薛举、王世充、刘武周、萧铣,以及大量的隋朝旧属势力,局面依然不容乐观。

当时的李渊,首先选择的,是对付洛阳的王世充。

李渊之所以想先对付王世充,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当时按照隋朝当时的制度,一共有两个都城。一个是长安,一个洛阳,再加上隋炀帝当时所在的江都,这三座城,相当于整个天下最大的三个城。如果能够在占领长安的情况下下,在占领洛阳,那么李家将会一跃成为整个天下最强的势力,比杨广还要强大。

而且,当时的王世充,正好在和李密死磕,损失惨重。洛阳正是防卫空虚的时候,最适合去偷袭摘果子。

所以,大业十三年十二月,李渊派李世民统领十万大军,进攻洛阳。不过,史书上对于这一战的记载极为有限,只是记载了李世民当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只是在大军返回的途中设伏,击败了隋朝将军段达,占领了洛阳西面的宜阳、新安地区。

这一战,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取得多大战果,原因其实也不难猜测。因为当时的王世充,虽然刚刚遭逢大败,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击败。但当时杨广还在世,隋朝的旧属力量还很强大。有杨广在,隋朝旧属就能大量增援洛阳。再加上洛阳确实易守难攻,李世民无功而返,也就可想而知了。

等到李世民结束了这一战,率大军返回长安之后,又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李世民率军出征洛阳,已经是大业十三年的十二月。等到返回长安,自然是到了大业十四年了。大业十四年三月,江都政变爆发。杨广被麾下的禁军给勒死了。

杨广的死,对于当时整个天下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杨广一死,原本还能勉强支撑的隋朝旧部,瞬间分崩离析,再没了主心骨。而如王世充这些地方大员,更是纷纷拥兵自立,成了一方诸侯。

杨广一死,隋朝彻底灭亡。李渊扶持的代王杨侑,也就彻底没了用处。所以,在返回长安之后,李世民接下来几个月的任务,就是帮李渊守住关中这块地盘。至于李渊本人,则是在巩固对关中统治的同时,逼迫杨侑禅位给自己。

大业十四年,三月初十,江都政变爆发;五月十四,杨侑被迫禅位给李渊,李渊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唐,唐朝开国。

李渊登基之后,李世民被封为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在这之后,正当李渊刚刚拿下自己的皇位之后,又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战略部署。

西边的薛举,打过来了!

2.强大的西秦霸王

说起这个薛举,也算是隋朝末年赫赫有名的一方诸侯的。

此人本是隋朝的一个校尉将领,大业十三年四月,趁着当时隋朝一片大乱,薛举借剿匪的名义,招募了数千士兵,然后干掉了当地官员,正式起事。

算起来,薛举比李渊还早起义近三个月呢!

薛举起事之后,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整个陇西,拥兵十三万!等到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薛举已经在兰州称帝了。

大业十三年十二月,就在李世民率军前往洛阳攻打王世充的时候,薛举达到了极盛时期,麾下可战之兵达二十万!这个时候的薛举,和李渊完全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一点都不弱于占据关中的李渊。

这个时候,薛举刚好掌控了整个陇西,麾下军队又达到了极盛状态,自然就想着对外扩张。于是薛举统帅十余万大军,号称二十万,东进攻击长安。

这个时候,恰好是李世民率领大军从洛阳无功而返时候。据史家推测,当时李世民之所以很快就从洛阳返回,甚至没怎么打硬仗,放过了苟延残喘的王世充,正是因为当时薛举的进犯。如果没有薛举进犯的话,当时李世民麾下大军数倍于王世充,说不定就能一战拿下洛阳了。

一方是来势汹汹的薛举,一方是刚刚从洛阳回师的李世民。

两人的第一次交手,就这样开始了。

当时薛举正坐镇中军,前面负责打仗的,是他的儿子薛仁杲。薛仁杲完全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被李世民一战击败,被唐军斩首数千,大败而回。唐军一鼓作气,打到了陇坻(今甘肃天水)才罢休。

对于来势汹汹的李世民,薛举一时间也有点打怵,有了退却的念头。不过最终,还是被他麾下的谋士郝瑗说服,放弃了这个想法。而后,在郝瑗的建议下,薛举决定联合北方的梁师都和突厥,一起吃掉李渊,结果被李渊一通操作,打消了他们的联盟,这个计划只得宣告失败。

武德元年六月,也就是李渊刚刚称帝一个月之后,当时唐朝西边有个守将,名叫张长逊,率兵进击薛举麾下的一个名叫宗罗睺的将领。为了援救宗罗睺,薛举再次率大军东进,双方战争规模瞬间变大了。

正是这件事,彻底让李渊改变了原本先进攻洛阳的计划,转而不得不先对付西边的薛举。当时李渊再次派出李世民为帅,统辖大军迎击来势汹汹的薛举。

李世民和薛举的第二次交手,就此开始。

面对来势汹汹的薛举,李世民一眼就看出了薛举大军的问题。当时薛举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并不充足。相比之下,唐军是本土作战,补给线更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唐军必胜!

于是,李世民下令,守城不占,打算用拖字诀战胜他们。面对李世民的拖字诀,薛举一时也进退两难。强攻的话,可能会有很大的损失。但若是就此退去的话,李世民又肯定会在背后追杀,怎么都是问题。

但就在这个时候,薛举的运气却似乎突然来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世民竟然病了!

据后世史家推测,当时李世民极有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得了疟疾。染上疟疾的李世民,自然无法在指挥军队,只能将指挥权交由麾下的刘文静和殷开山。但这两个人,却求胜心切,没有听李世民的计策,主动率军出击!

结果,两人中了薛举的诱敌之计,唐军惨败。这一战,唐军损失了至少十分之六的人马,再也无法抵抗薛举的东进。身染重病的李世民,也不得不暂时逃回了长安。

李世民的战败,让长安方面瞬间紧张了起来。当时李世民这一败,虽然不至于将唐朝所有精锐全部丧尽,但也是极大的损失,李渊不得不从各方抽调精锐,增强长安的防守,以抵御来犯的薛举大军。

从李世民拿刀上战场那天起,一直到他暮年去世,这一战,是他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大规模的惨败。

3.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逃回长安后,本来已经做好准备,打算在长安城下迎击薛举的李渊,却忽然收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刚刚击败李世民的薛举,竟然病死了。

武德元年六月,张长训进逼宗罗睺,战斗打响;一个月之后,李世民惨败,逃回了长安。

然后,八月初九,薛举就病死了。

没错,就是这么离奇!

薛举的突然去世,对于整个天下的局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薛举去世之后,其子薛仁杲继承了帝位。但是薛仁杲的能力,却远不如其父薛举。

八月十七,李渊再次任命病愈之后的李世民为帅,统兵前去征讨陇西。这一次,病愈之后的李世民再次用起了之前的拖字诀,拖了六十多天,搞得薛仁杲军粮耗尽,战力大幅下降。在这之后,李世民将薛仁杲大军引诱到了浅水原一带,一战打败了薛仁杲,薛仁杲败退。

但是,退回泾川城的薛仁杲,依然没能抵挡住李世民的大军。因为没有粮食,薛仁杲麾下军队,开始连夜向李世民投降。薛仁杲无计可施,只能在十一月初八这一天,开城献降,投降了李世民。

从薛举病死,一直到薛仁杲投降,仅仅只过了三个月而已。

据说,当时为了作战,薛仁杲甚至还来得及将薛举的尸首下葬,唐军就打过来了。

十一月二十二,李世民将薛仁杲带回了长安,当街处斩,陇西之地自此平定。

结语

在和陇西薛家的战斗过程中,不管是胜还是败,李世民的经历都十分离奇。先前因为生病而大败,一度让整个长安都危在旦夕。但就在这个时候,敌对势力的领袖却病死了。

这不禁让我们感慨,李家的运气,实在是太逆天了。

事实上,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像这种运气爆发的事情,还真不止发生一次。比如后来征讨萧铣,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长江江水忽然暴涨。再比如虎牢关大战的时候,李世民能够凭数千精锐,一战打垮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并且还生擒了窦建德。

有的时候,我们不禁怀疑,所谓的国运,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在隋末唐初的这段时间,显然就是唐朝国运正隆的时候,

国运来了,真是干啥都能成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隋朝,薛举,李世民,洛阳,败绩,大业,长安,生平,何有,故事传记,李渊,薛举,薛仁杲,李世民,长安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隋朝,薛举,李世民,洛阳,败绩,大业,长安,生平,何有,故事传记,李渊,薛举,薛仁杲,李世民,长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隋朝,薛举,李世民,洛阳,败绩,大业,长安,生平,何有,故事传记,李渊,薛举,薛仁杲,李世民,长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