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透过白居易的《卖炭翁》,谈晚唐老百姓为何苦不堪言?

透过白居易的《卖炭翁》,谈晚唐老百姓为何苦不堪言?

《卖炭翁》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写了一幕幕人间悲剧。一位以烧炭维持生计的老翁,辛苦劳作所得炭,被宫里太监简单粗暴地以“宫市”的名义拿走,象征意义上“赏”了老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这一社会现象在晚唐时期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当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苦不堪言。

卖炭翁

假市为名的抢夺

卖炭翁的炭基本是被抢夺走的,等于白劳动,勤劳为生的路子根本走不通,自然生活困苦艰辛。

1、“宫市”的起源。“宫市”,原本是宫廷内设的市肆。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在宫中就设有七市。唐朝也有“宫市”。“宫市”简单地说,就是唐代的宫廷直接从市场上采购一些生活用品,和现如今的政府采购有点类似,但也不完全相同。

如今的政府采购不单单是为政府运行服务的,主要还为了服务民众。唐朝“宫市”采购行为则主要是服务宫廷、服务皇帝。

2、“宫市”的诞生。唐朝早期,后宫日常物资中的“大头”部分,主要是由如司农寺、太府寺、太仆寺等专门的机构负责供给的,这些机构通常会从东、西两市采买物品;此外,地方官员也会向后宫进贡一些地方特产。

到了唐玄宗年间,唐朝的宫廷人员过着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活用品。唐玄宗很会享乐,经常会和杨贵妃在宫中以各种名目举办宴会。宫里的活动多,自然后宫的消费账单越来越长,原本负责采办机构连周转都跟不上唐玄宗的“买买买”欲望。

唐代宰相杨国忠顺势提出了创设“宫市”的建议,并被采纳。杨国忠可不是无端这么提议,实则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杨国忠想要凭借自己权倾朝野的“硬核”实力,为自己多捞金找条正规路子。于是“宫市”在杨国忠的大力推动下诞生了。

杨国忠

3、“宫市”逐步发生变味。设立之初,“宫市”是由杨国忠这样一个外臣掌控了内廷的采购大权,但还是遵循一定的市场交易规则,民众能通过“宫市”以物换钱。

到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市”直接改为太监操办。这是因为宦官势力不断膨胀,“宫市”内部的使者职位悉数被宦官所包揽。

在宦官控制下的“宫市”,开始发生质的改变。披着公平交易的外套,实则干着抢夺之事。白居易的《卖炭翁》记录的就是宦官顶着“宫市”制度的名义,进行明目张胆的抢夺。

韩愈的《顺宗实录二》中,也曾记载到,宦官操办的“宫市”就是派几百人遍布各条热闹、繁华的街坊。这百人也不携带任何文书和凭证,在街上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随意开出低廉的价格就相当于买下了,还会要求货主自行送到宫内。

晚唐时期,由于宫廷对生活物品需求只增不减,造成了“宫市”的火爆。而掌控着实权的宦官们操办起“宫市”来,吃相很难看,将“宫市”变味为以直接抢夺普通民众物品为主,导致了百姓苦难深重。

高力士脱靴

税收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卖炭翁除了商品卖不出好价格,还要缴纳高额税收。税收无疑是对卖炭翁的第二层剥削,也是他生活困苦艰辛的直接元凶。

税收从富国富民的利器转变为剥削民众的“魔鬼”。唐朝初期,推行了均田制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利国利民之举。从国家层面看,由于改革推进顺利,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农业强则国家强,所以当时政府口袋里有钱。从民众层面看,人人都能分到田,只要不做懒汉,都可以凭借劳力过上好日子。缴纳税收也不会是负担。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动员令,要求所有人向朝廷缴税,对于不交税的还配套出台了“违者必斩”的强制性法令。白花花的金银流向了朝廷。

李世民

与此同时,李世民很会笼络百姓,会将税收这个取之于民的财富用之于民。逢年过节,会给百姓发钱;在遇上大灾大难的日子里,会给百姓救济。税收仍在民众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土地兼并成为了主流。税收受到这项土地制度变革的影响,逐渐成为了普通民众负担。这一制度让地主和老百姓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地主们是这一制度的受益方,个人名下的土地资产日益庞大。普通百姓则是这一制度的牺牲者,会因此直接丧失了土地所有权,只能沦为地主官僚阶层的附庸民或是流民,这样也导致了户数的减少。当时的税收政策是按户征收的,大量流失的户数,直接导致政府税收的减少。

税收是政府的命根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政府出台了新的税收政策,也就诞生了很多苛捐杂税。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

在唐朝宰相杨炎的推动下,唐朝的税收制度又作了新的改革,推行了“两税法”。“两税法”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时在顶层设计中兼顾了社会公平正义。

杨炎

这项税法其中一条规定,高等级的户需要缴纳更多的税,低等级的户则可以少缴税。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由于唐朝的政府腐败无能,并没有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高等级的户,如地主这辈,他们会和官府勾结,隐瞒资产,以达到偷税漏税逃税的目的。税收的总盘子不能缺口很大,被官府故意“遗漏”的税收只能在低等级户身上补上。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皇权被极大的削弱,由于各地会层出不穷地冒出大大小小起义,朝廷需要到处“救火”,就这项行政成本开支就很大。政府开销大,只能通过征收税收来平衡自己的开支。最终遭殃的只能是普通百姓。

民不聊生还拜税收制度所赐。如卖炭翁这样的普通民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还要上交税收,生活实属不易。晚唐百姓犹如没有打伞的人在雨中前行,只有努力奔跑才能让自己少淋些雨。

农民纳税

无法选择的动荡环境

晚唐时期社会局势动荡,这是百姓所不能选择的。身在这样的时代,百姓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个时代宦官势力庞大,他们做事毫无章法,肆意欺负百姓。卖炭翁的遭遇,就是宦官欺压民众的故事。

1、宦官势力并不是一日壮大起来的。唐代初期,兵权掌握在武将手中,宦官根本染指不了。在唐中宗的皇后韦氏主政时,曾发生过官宦接触兵权的事。

宦官能在唐朝能够风生水起,是从唐肃宗发端的。唐肃宗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变故在唐肃宗内心留下了心理阴影。唐肃宗对外朝武将猜忌颇多,为了制衡西北军,对宦官加以倚重。

唐朝节度使出行图

唐德宗时期,外廷的武将也一直会显现叛乱之心,文臣们也让唐德宗感到失望。危难之时,唐德宗只感受到了官宦的“温暖”。

在这种安全感的支配下,唐德宗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手握重兵的武将们通通被他弃如敝履。整个禁军也受到了钳制,唐德宗设立了左右神策军中尉管理禁军。《新唐书》中记载到,左右神策军中尉中的重要岗位都委以宦官。自此,官宦领导军队变成了一件名正言顺的事。

在唐朝后期,深受皇恩的宦官们,变得有位、有钱。大唐帝国装备精良的军队慢慢地操控在宦官手中。

2、野心巨大的宦官。成长起来的宦官并不满足只对军队有话语权,逐步开始染指国家决策机构。宦官鼎盛时期,诞生了四贵,其中两人把控着禁军实权,两人掌握着决策大权。晚唐时期有好几位皇帝都是宦官拥立上位的。在位的皇帝要是让宦官心里不爽,通常会稀里糊涂地死掉。

3、自我膨胀的宦官。宦官本是一个受到压抑的群体,只能在皇帝身边唯唯诺诺。在地位提升后,自我膨胀成了必然。宦官为了满足自我享乐,根本不顾及民生疾苦,只会搜刮民脂民膏,大肆侵占土地,霸占民田。

宦官从掌权发展为专权,皇权也因此受到了威胁。在这样一个皇权都没有安全感的时代,如蝼蚁一般的普通民众生活更加艰难困苦。

晚唐军队

小结

晚唐民生凋零,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封建王朝统治不利的现实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要为时局动荡买单。宦官横行的社会,百姓可以随意被欺凌。宫市就是宦官压榨百姓的一个名正言顺的渠道。百姓身处这样的时代,连勤劳致富都变成了梦想和奢望。

晚唐百姓生活悲苦,和国家与民争利有着莫大的联系。国家为了维护自我的统治利益,对民生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从国家利益出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府,生活,白居易,杨国忠,唐朝,税收,宦官,老百姓,民众,宫市,观点评论,杨国忠,税收,宦官,唐德宗,宫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府,生活,白居易,杨国忠,唐朝,税收,宦官,老百姓,民众,宫市,观点评论,杨国忠,税收,宦官,唐德宗,宫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府,生活,白居易,杨国忠,唐朝,税收,宦官,老百姓,民众,宫市,观点评论,杨国忠,税收,宦官,唐德宗,宫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