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妖僧”姚广孝帮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姚:一个人

“妖僧”姚广孝帮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姚:一个人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还能未卜先知,因此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罗贯中本人太过崇拜诸葛亮,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将许多别人指挥的战役也安排给诸葛亮,而由其亲自指挥的战役又进行了很多艺术加工,使诸葛孔明的人物形象特别突出,因此才引得鲁迅先生一叹。

但历史上确有一人算无遗策且足智多谋,他在皇帝尚春秋鼎盛且太子也意气风发之时,便许一藩王以皇位。

这个人就是姚广孝,隐于寺庙为僧,却利用自己的智谋帮四皇子燕王朱棣一番谋划,最后果然成功登上大宝,因此在世之时便被人称为“妖僧”。

姚广孝

姚广孝虽然为朱棣立下如此奇功,他所贪图的却并非是香车宝马,亦非金钱美女。

事成之后朱棣多次赏赐于他,赏赐的金银珠宝被他分给了老乡,赏赐的香车美女被他退了回去。

他只在上朝之时穿一身官服,下朝之后一直是一身僧衣,因此也被称作“缁衣宰相”。

对功名利禄向来无欲无求的姚广孝,在临终之时却对朱棣提了一个要求,请他放了关押在牢里的一个老友。

姚广孝终其一生都没有要过皇帝的赏赐,为何临终之际要替人求情呢?

因为这个人的身份实在是特殊,他就是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和尚。

朱棣

叔侄相争成王败寇 朱允炆失踪溥洽被囚

主录僧制度是朱元璋的首创,他给每一位皇子都请了一位主录僧,负责诵经祈福一类的事情。

溥洽和尚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他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暗地里为朱允炆设了长明灯,并同时诅咒朱棣;而在朱棣攻入应天之时,也是他帮助朱允炆剃度出家,并且协助他逃离皇宫藏了起来。

朱棣心知自己的皇位来得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因此一直担忧朱允炆突然有一天会出现,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

所以他找了个借口将溥洽和尚关了起来,想通过他找到朱允炆的线索,奈何一直没有头绪。

朱允炆

待到姚广孝临终之时,朱棣稳坐龙椅已经十六余载,即便朱允炆活着也不会再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因此姚广孝才开口求情,请他放了溥洽和尚,此时朱棣心中对于朱允炆的执念也没那么深重了,于是借坡下驴就放了溥洽。

姚广孝与溥洽曾是一同修行的挚友,在姚广孝帮朱棣谋反后两人便越走也远。但孔老夫子曾说:“君子和不同。”

这两人虽然政见不合,但是对于彼此依然以真心朋友相待,所以姚广孝虽然选择了助朱棣称帝,也没有放弃帮朋友逃离牢狱。

姚广孝剧照

千算万算 却算不过世道人心

历史告诉我们,生于帝王之家的子孙,无可避免地都将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

对于布衣出身,赤手空拳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来说,他费劲心思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因此早早地将嫡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并且明里暗里的帮他铺平了前路。

谁知老天爷却和他开了个玩笑,朱标早早地走在了他的前头,年纪轻轻便死了。这下问题又抛给了朱元璋,接下来该选谁来当继承人呢?

对于这一问题朱元璋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他在《皇明祖训》中这样规定道:“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

朱元璋

朱元璋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其中有五个都是马皇后生的嫡子。

因此,按照《皇明祖训》中的“兄终弟及”的规定,皇位继承人应该在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燕王朱棣和周定王朱橚这四个嫡子中来选,按照长幼之序就该立秦愍王朱樉。

然而,在懿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并未立自己的嫡次子朱樉为皇太子,而是在四个月后立了朱标的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自古以来的皇位传承,基本上都逃不过“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这两种形态。

在夏、商两朝经历过多年实践之后,周朝确立了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由于嫡长子的唯一性,这一制度彻底排除了政权传递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此从问世到明清,历经千年成为了规制。

朱元璋父子剧照

而朱元璋面临的问题是,嫡长子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也少年早夭,他不仅没了嫡长子,也没有嫡长孙了。

这时候无论选谁,都需要他的权衡与算计。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评价“嫡长子继承制”时这样说:“故衡利而取重,絜害而取轻。”

这一制度的初衷就是以贵贱有别,长幼有序来确定继承人的唯一性,以此来确保皇位传递的稳定性,并不考虑人选是否合适。

当朱元璋面对选择时,他便有了自己的考虑,这位从战乱中走出来的帝王,从不讳言自己的苦出身,他常回忆起自己当年做乞丐和当和尚讨饭吃的生活,因此不愿刚刚和平的国家再次陷入战乱中。

朱元璋剧照

他的儿子们,都是跟着他从战争中走出来的,无论立谁都会有人不服,难免会导致国家再次陷入危难之中;

朱标的嫡次子,外公是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常遇春,还有一个能征善战的舅舅蓝玉,若有一日外戚坐大,对于朱家王朝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思来想去后,他将朱允炆的母妃吕氏扶正,封为太子妃,将朱允炆以嫡孙的身份封为了皇太孙。

除了现实方面的考虑外,还因为他觉得朱允炆这个孙子,性格比较仁慈。

朱允炆剧照

朱元璋虽然没选儿子当继承人,但还是担忧自己死后儿子的安危的。

当他问及朱允炆若是有一天,藩王坐大不服朝廷时,作为皇帝的他该怎么做,朱允炆回答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

正是他对藩王们的这份仁德之心,令朱元璋非常满意。但他真正登上皇位之后,手段却没有这么温和。

在身边大臣的谏言下他着手削藩,将他的叔叔们不是关进大牢就是贬为庶人。

剧照

儿孙自有儿孙福 贵为帝王也操不完儿孙的心

当年朱元璋自己出面当了恶人,将与他共谋天下的武将勋贵们大杀一通,将带兵之权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以此解除朱家王朝的威胁。

但他心里很清楚,掌握兵权的藩王们,由此代替武将勋贵成为皇帝的新威胁。

因此他规定,新天子正位后,藩王们“谨守边藩,三年不朝”。但若是朝廷内部有奸恶之臣,藩王们可入京勤王。

朱元璋的这个规定,一方面保护新皇帝不受藩王们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保护藩王们不被朝廷迫害。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是在应天高坐龙椅的帝王,还是在边疆镇守一方的藩王,都是他的孩子呀,他费了很大的心思想要护着所有人。

朱元璋

然而朱允炆登基后,立马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他削藩的行为给朱棣造成了不安,但此时朱棣虽有不臣之心,却并没有决心要造反。

这时,是姚广孝走出来告诉他,一定会成功的。

早在马皇后死的那一年,诸藩王入京奔丧,朱元璋让他们每人挑一个僧人带回去诵经,为马皇后超度,也为诸王荐福,当时姚广孝就在这些待挑选的僧人之中。

此时离太子朱标薨逝还有十年,他就笃定朱棣有朝一日将登大宝,因此在朱棣从他身边走过时,他悄悄说了一句“臣奉白帽著王”。

马皇后

“王”字上面带个“白”帽子就是“皇”,不知道姚广孝是看面相得出朱棣有帝王之相,还是以他的阴阳术数推算出来的后事,他的这句话都给了朱棣极大的震动。

后来,朱棣便将他带回了北京封地,住进了庆寿寺当住持。姚广孝出生于江苏长洲(今苏州),家里世代行医,过得并不富裕。在他十四岁那年,由于不想跟随父亲学医,被送往当地的妙智庵剃度出家,法名道衍,由此修为一名得道高僧。

成为得道高僧后,他又拜了一位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与此同时,他还云游天下,到处结交文人雅士,对儒学造诣颇深,成为当时儒释道三家学说都十分精通之人。

姚广孝剧照

追随朱棣之后,姚广孝便一直帮他筹谋,但朱棣一直不愿意起兵造反。因为朱允炆即位之后,一心想要有所作为来证明朱元璋的选择是对的,他采取了各种措施大胆改革,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拥护。

直到诸藩王都被打压迫害之后,眼看着就快轮到燕王了,朱棣还一直犹豫:“如今的民心都在朝廷那边,我们能怎么办呢?”

对此姚广孝利用面相、占卜等阴阳术数之学,告诉朱棣称帝是天地正道,增加朱棣对未来成功的信心,并且告诉朱棣说:“我们只管天道,别管什么人心。”

于是在朱允炆借口对朱棣发难之际,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姚广孝剧照

因为朱元璋留下的《皇祖明训》中有这样一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本意是为了防止奸臣乱朝,因此朱棣发兵应天时打出的口号便是“清君侧,靖国难”。

起初虽然打了个胜仗,但是路过济南时久攻不下,此时姚广孝建议朱棣绕过山东直取应天,打了建文帝一个措手不及,最终登上帝位。

可以说朱棣由燕王到明成祖这条路,是姚广孝一手为他铺就的,因此也只有他才敢提出,还朱允炆的主录僧以自由。

朱元璋原本选朱允炆当继承人之时,有着为了避免战争的考虑,但权力的诱惑何其之大,历史终究还是以战争的方式替他换了人选。

参考资料

《皇祖明训》 朱元璋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张廷玉

《僧录司右善世南洲溥洽法师塔铭》 杨士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标的,朱元璋,嫡长子,诸葛亮,皇位,制度,朱标,朱允炆,太子,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姚广孝,朱标,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标的,朱元璋,嫡长子,诸葛亮,皇位,制度,朱标,朱允炆,太子,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姚广孝,朱标,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标的,朱元璋,嫡长子,诸葛亮,皇位,制度,朱标,朱允炆,太子,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姚广孝,朱标,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