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此人堪比孔孟,连朱元璋都认其为祖宗,却纳尼姑为妾,与儿媳有染

此人堪比孔孟,连朱元璋都认其为祖宗,却纳尼姑为妾,与儿媳有染

中华作为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令我们后辈无比自豪的灿烂文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了许多德才兼备的圣人,而在他们之前甚至出现了老子这样超越了“圣人”级别的存在,在孔子看来,他简直是可以上天入地的神仙,他深奥博大的出世理念,比释迦牟尼都早了200多年。

而在那之后,就很难出现有他这样高深思想境界的人了,不过在南宋时期,却出现了一位学术大家,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后期文化的发展,

甚至明太祖朱元璋,由于比较忌讳自己的草民出身,也想沾一沾他的光,说自己是他的后人。

与孔孟齐名的大儒

这个人就是朱熹,作为宋朝一位文化领域的集大成者,他在文学和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使他可以与孔孟相提并论,他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一度成为科举考题。

即便如此,由于时代的原因,他的思想也出现了很多局限性。朱熹认为,欲望如洪水猛兽,制约着人类的发展。

“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他学术的核心理念。

朱熹意识到当时人们对于佛学的探究逐渐从研究佛理转变到迷信的方式,他开始有所担忧,当时人们很少去诵经修行,反而更多的举办各种法会和仪式,这样对于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是有害无益的。

所以他大力地推广儒家文化,

致力于将两种思想融合在一起,相互综合,相互完善。

可就是这样一个“圣人”,却犯了非常荒谬的“罪行”。宋孝宗时期,朱熹卷入了党内斗争,“实用派”与朱熹所推崇的“理学派”之间的矛盾日趋白热化,两派之争火药味很浓,由于对方阵营的迫害,朱熹一夜之间被扣了“衣冠禽兽”的帽子。

当时,宋朝朝逐渐丧失政权,金国对待南宋态度强硬,两国关系紧张,边界摩擦不断。因此,朝廷中一方主张必须斗争到底,另一方则认为他们应该避免纷争,主动求和。

作为主战争派的一员,朱熹立场鲜明,树敌无数,朱熹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没有了任何退路。

晚节不保

公元1196年,朱熹的反对派捏造事实,列出了朱熹的无数“滔天罪行”,并对“理学派”发起攻击。其中的罪行包括:不敬圣上、不忠朝廷、挪用公款、行为不端……。

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些

指控朱熹引诱尼姑带回家做妾,还说他与儿媳有染,并生了一个孩子,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这两点居然被朱熹本人承认了

,但他表示自己尊敬圣上,而且没有背叛国家,事实上真相难以考证,但为什么一开始没有人揭露这些事情?

归根结底,是由于朱熹的特殊身份,曾经的他在朝中德高望重,而且是皇帝的老师,这一身份使朱熹有了难以撼动的崇高地位,他的弟子和亲信都遍布朝廷,想要扳倒他是需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的。

他有能力成为帝王之师,是完全可以安享晚年的,但朱熹偏偏不安于平庸,经常以老师的身份干涉皇帝的抉择,虽然皇帝表面上尊重他的想法,但内心却非常反感。

朱熹认为他是在为大宋社稷出力,但他却忽视了政敌的存在,依旧我行我素,直言不讳,可想而知他得罪了多少人。

朱熹经常劝说皇帝不要听朝廷大臣的一面之辞,一系列的举动让皇帝非常不舒服,毕竟皇帝才是最高领导者,所以对他的很多意见并没有采纳。

然而,朱熹还是没有看透皇上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皇上对他忍无可忍,暗中寻找除掉他的机会。“庆元党案”爆发后,

皇上不顾师生之情份,下令逮捕朱熹,并趁机将其免职

当然,作为皇帝的老师,朱熹不会被叛重罪。

两害取其轻

而在这场斗争中,朱熹彻底失败了,

有50多人受到牵连,朱熹的弟子被归于乱党而被捕,

作为一名百家争鸣的学术中举足轻重的精神领袖,他的毕生心血被全盘否定了,从此朱熹臭名昭著,被社会各界视为笑柄,那些朱熹政敌们的意图达成了。

为什么身为一代伟大的儒家学者,要承认与尼姑和儿媳有染这样不道德的事情?这不是对他倾尽一生捍卫的思想相互矛盾吗?甚至可以说是全盘否定了他的理论和主张。

事实上,这也不失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的手段,他知道对于自己的指控是捏造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其实皇帝很清楚,他并没有犯上和叛国,目的只是想搞垮他,所以,

朱熹牺牲了自己的名誉,确保全了性命和弟子的安危。

当然,对于学者来说声誉高于一切,所以还是有人无法理解朱熹为什么会这样做,后来,朱熹得了重病,他慢慢地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所以他抓紧一切时间写书,正如他所料,

他两年后因病去世,享年71岁。

朱熹死后,皇帝开始想起了他的好,就像过了叛逆期的孩子,突然意识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于是为他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

小结:

朱熹在文学和思想上的造诣不可否认,能成为皇帝的老师也足以证明了他的能力,然而他最后的跌倒,却是因为他没有放下他崇高的“身份”。

虽然他是皇帝的老师,但是他的这一身份,却是皇帝赐予他的,皇帝既然能赐予他身份,也随时都有权利将它取走。

而任何知识分子都普遍存在一个“好为人师”的弊病,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的,很难通过灌输的方式去强加给别人,只能潜移默化的去影响。

这并不是说他要无所作为,而是要懂得表达的方式,皇帝最终为他平反,以及对他的认可,证明他的思想是对的,只是交流的方式出现问题罢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学术,文化,朱元璋,朱熹,朝廷,思想境界,皇帝,弟子,圣人,祖宗,观点评论,孔孟,朱元璋,朱熹,朝廷,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学术,文化,朱元璋,朱熹,朝廷,思想境界,皇帝,弟子,圣人,祖宗,观点评论,孔孟,朱元璋,朱熹,朝廷,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学术,文化,朱元璋,朱熹,朝廷,思想境界,皇帝,弟子,圣人,祖宗,观点评论,孔孟,朱元璋,朱熹,朝廷,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