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平定大藤峡叛乱,王阳明的最后一战;嘉靖帝:知道了,赏银50两

平定大藤峡叛乱,王阳明的最后一战;嘉靖帝:知道了,赏银50两

大明嘉靖七年(1528年)年,广西大藤峡、八寨地区又起了更大规模的动荡。

明英宗天顺年间,一度有韩雍统兵二十万众深入大藤峡,以毕全功于一役的魄力犁庭扫穴,最后将大藤峡改名为“断藤峡”,以示匪患就此根除。而结果是,官军才撤,大藤峡便显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蓬勃生机了。

八寨更是一块啃不动、砸不碎的硬骨头。明代初年,名将韩观威震两广,偏偏对八寨无可奈何,数万大军不能进尺寸之地。所以自韩雍、韩观之后,尽管当地受害百姓无数次请求朝廷发兵教匪,但朝廷只是对大藤峡、八寨“隐忍抚谕”,最多也只是严重警告加强烈谴责罢了。这一对策虽然软弱,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毕竟毫无胜算的仗谁也不愿意去打。

此时,王守仁刚在这一年奉命平定思、田之乱,了事之后交差请辞,致仕回乡。

此时的他已身陷漩涡之中,由于长期讲学和心学的影响,王守仁被不少传统士大夫视为异端,更因为他战功赫赫,受到许多人妒忌。因为在大礼议事件中没有支持嘉靖,皇帝也不怎么待见他。

两广官民却从王守仁身上看到了最后的一线希望一如果有谁可以一劳永逸地平定“瑶贼”,那一定非王守仁莫属。

地方官连忙集体呈奏,公文最后有这样的结语:“瑶贼之与居民,势不两立,若瑶贼不除,则居民绝无安生之理。”思、田之乱既已平定,何不乘此军威,一举解决心腹之患呢?

从学术上说,“人溺己溺,人饥己饿”,这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从现实着眼,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时机,不仅民心可用、军心可用,这也正是断藤峡盗匪最懈怠的时候。

决议迅速成型,王守仁再次表现出了奇袭的本领。就在处理平定思、田之乱的善后事宜时,两广之地一派偃武修文的温和气象,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当叛军骤然看到官军的时候,胜负其实已成定局。

王守仁总共动员的兵力不过八千,历时不过三月,却斩首三千余众,百余年不治的“瑶贼”痼疾竟然就这样轻易解决了。

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初十,王守仁上《八寨、断藤峡捷音疏》告捷。

这场胜利在战术上符合王守仁用兵的一贯原则。一切指挥调度都在烟雾下进行,非但远近百姓都不知道有战事即将发生,即便士兵在破敌之后也不明白怎么就胜了,不明白之前的各种调遣都有怎样的用意,而且都是以微小的代价换取惊人的战果。

功高招忌,秀木先折,这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现象。以王守仁此时的资历、名望,若再加上新近的战功,朝廷忌恨他的人更多了。

只要存心攻讦,总不愁找不到借口。王守仁正在两广忙着善后,朝廷里的谗言却如一条接一条的锁链,在他全不经意的时候带着森森的寒气向他收拢着。

在大礼议中崛起的新贵中,只有霍韬愤愤然站在王守仁的一边,以一份洋洋数千言的《地方疏》为功者言功,为罪者言罪。

霍韬本人就是广东人,“瑶贼”的祸患就是他家乡的事情,在所有朝臣中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霍韬分析全国地理,说天下十二省多有平原,唯独广西在万山之丛,山之高者猿猴不能度,飞鸟不能越,所以当地有谚语说“广西民三而贼七”。

山高土恶,民风凶悍,即便是良民到了那里也会变成盗贼。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瑶贼”为害百余年,倒也不能全怪官府无能。

王守仁这番受命,即便以十分成本赢取十分功劳,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而他仅以一分成本赢取百分功劳,难道反而有罪不成?

霍韬最后又翻出宸濠之乱的旧账,当初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乱,可谓定乱拯危之功,是承平年代最应当得到厚赏的勋劳,但奸人讥议纷纷,功臣反而受祸,设使今后再有变乱,谁还肯为朝廷效忠?

所以:“王守仁等江西之功不白,无以劝励忠之臣。若广西之功不白,又无以劝策勋之臣。是皆天下地方大虑也。”

为王守仁论功行赏,在霍韬看来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危的层面了。但霍韬洋洋数千言的上疏,只换来嘉靖皇帝一句“知道了”。

皇帝究竟是什么态度呢?既是依然忌恨王守仁在“大礼议”事件中不表态,也是不曾想出妥善的安置之法。一个明显不和自己一条心的手下立有一件又一件奇功,若论功则必须将他升迁到权力核心,但倘若真的这么做了,无论自己还是身边的心腹,只会觉得别扭。

无论如何,功勋总要获得嘉奖,哪怕只是小小地表示一下也好。嘉靖七年(1528年)九月初八,朝廷使者冯恩行至广州,带来了褒奖的圣旨和相应的赏赐:“赏银五十两,布政司买办羊酒送用。”

时年五十五岁的王守仁早已不在意朝廷的态度。皇帝的冷漠也好,朝臣的猜忌也好,到底比不得正德年间的凶险。

这时他的病情在两广的阴湿气候环境下日渐加剧,在写给门人的书信里,王守仁坦言自己已经到了不能坐立的地步。

是年十月,他向朝廷呈递《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称两广善后已足,望朝廷准予回乡养病。或许是意识到了什么,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他就径自乘舟东返。

十一月二十五日,王守仁度梅岭至南安,登舟的时候,接待了时任南安推官的门人周积。王守仁勉强坐起,咳嗽了许久才慢慢说出话来,关心周积在学问上的进益。

二十八日晚,泊舟青龙铺。翌日,即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守仁将周积召来身边,许久才睁开眼睛,说了一句“吾去矣”。

周积噙着泪水问:“老师有何遗言?”

王守仁只是淡淡答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不多时,一代宗师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门人奔赴,士民送行,《年谱》有“远近遮道,哭声振地,如丧考妣”的记载。

翌年正月,丧发南昌。门人弟子纷至沓来,绍兴一地,每天都有上百人加入吊唁的行列。身后哀荣,一时无两。

然而居心叵测的谤议从不会随着当事人的身故而消弭,朝堂上的声音仍然在与舆情唱反调。与王守仁素来有隙的议礼新贵桂萼率先发难,挑剔着王守仁临终前擅离职守。

世宗大怒,使廷臣开启议罪程序。桂萼等人细数王守仁处置田州事宜失当、擅离职守等等罪过,甚至翻出旧账,盛言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乱的时候军纪不检、奏捷多伪。

当然,擅离职守只是小节,意识形态问题才是不容含糊的大是大非。在桂萼等人的“议罪”意见里,最要紧的是一段正邪之辨:

“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但讨捕輋贼,擒获叛藩,功有足录,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这样的意见正是典型的诛心之论,认为王守仁的学术出发点只是标新立异罢了,所以才会在“格物致知”的说法上存心和朱熹唱反调,又明知自己的这套说辞无法服众,这才编辑出《朱子晚年定论》,还号召门徒,你呼我应,搞出很大的声势。

总之,他的一切作怪都只为了沽名钓誉,结果真的迷惑了许多人。只是考虑到他确实有些功劳,对他的处理方式也应该留些余地才好,建议追夺他的爵位以彰明朝廷的大信,禁止他的邪说来扭转世道人心。

这番攻讦无论对错,其实很能打动皇帝的心。

无论阳明心学比程朱理学优越多少、正确多少,只要它以反正统的面目出现,那一定是可憎且可畏的,必须剿杀而后快。更何况王守仁一生致力讲学,门生弟子遍布朝野,单是去绍兴吊唁的就有多少朝廷命官,这绝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局面。

廷议的结论也许过于不近人情,所以世宗小小打了一个折扣:保留王守仁新建伯的爵位,不予追削,但也不准子孙世袭(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且钦定阳明心学为伪学,从此严令禁止。

这就算是明世宗对王守仁的盖棺定论了:为人沽名钓誉,为官功过参半,为学反动至极。

正应了王守仁那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许多朝中大臣都向皇帝称颂王守仁的功劳,在这种情况下,明穆宗下旨对已经故去近四十年的王守仁进行褒奖,“赠新建侯,谥文成”。第二年,明穆宗又下旨,允许王守仁的子孙世代承袭新建伯的爵位。

时代终究没有埋没王守仁,王守仁去世后,阳明心学逐渐成为明朝中晚期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简而言之,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人类历史上,每当出现重大的精神危机或文明发展的困局时,总需要从某些伟人的思想中汲取智慧,才能继续前行,重新走回正道。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正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松弛、信仰缺失等问题的精神药方。可以说,今天的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应该读王阳明。

许嘉璐先生说过,阳明心学的意义在于它是治疗当今社会顽疾的一剂良药。当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的逻辑已经处处碰壁,世界各国陷入精神困顿的时候,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就成为照亮人类文明未来的一盏明灯。

想要了解王阳明以及学修阳明心学,最佳方式是读《传习录》。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载体,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书。国学大师钱穆将《传习录》列为“有关修养人人所”图书之一。

要读《传习录》,版本很重要,我在此推荐陈荣捷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力作的这部《王阳明 传习录 详注集评》。

陈荣捷是与冯友兰齐名的中国哲学宗师,陈荣捷先生参考中、日十余种《传习录》版本,三十余种《传习录》注评版本,择其精彩者结集。注中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引据典故,悉溯其源。

对于从前诸家注评,陈先生以学术的客观立场兼容并收,对于阳明之言有所发明或修正的,宁多毋少;对于只是表扬或者只是重述阳明之意的,则宁少毋多。

此外,从日本阳明学家佐藤一斋的注评版本中增补三十七条,从《王文成公全书》抄出四条,又从《年谱》中抄出十条,一共拾遗五十一条,为诸本《传习录》与注评版所未见。

所以,陈荣捷的《王阳明 传习录 详注集评》是所有《传习录》版本中内容相当全面的一种。

); }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陈荣捷著陈来作序 王阳明心学经典国学哲学

¥39.8

购买

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也期待您和我一起,关注大山里的读书声,点击公益卡片,我们一起为大山里的孩子送上一本书。

(此处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如有捐赠需求,请到今日头条 APP 查看)

#以书之名 文通天下#

#明朝果然很有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一战,王阳明,嘉靖,朝廷,皇帝,王守仁,广西,叛乱,平定,霍韬,观点评论,王阳明,陈荣捷,王守仁,大藤峡,霍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一战,王阳明,嘉靖,朝廷,皇帝,王守仁,广西,叛乱,平定,霍韬,观点评论,王阳明,陈荣捷,王守仁,大藤峡,霍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一战,王阳明,嘉靖,朝廷,皇帝,王守仁,广西,叛乱,平定,霍韬,观点评论,王阳明,陈荣捷,王守仁,大藤峡,霍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