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司马懿为曹魏立下大功,却因一个决定遗祸后世,加速了隋炀帝亡国

司马懿为曹魏立下大功,却因一个决定遗祸后世,加速了隋炀帝亡国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命运几乎一样的短命王朝:秦朝和隋朝。这两个王朝都是结束了数百年分裂的大一统王朝,也都是“二世而亡”为后来者做嫁衣的王朝。秦朝首创一统思想,为后世帝王树立了最高的政治理想——一统天下。隋朝诞生了科举制,被后世沿用一千多年。相比于秦朝由官宦乱政导致的农民起义,隋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是隋炀帝本人的好大喜功。有雄心和能力的隋炀帝大力打造盛世帝国,却因为急于求成逼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他三征高句丽更是帝国崩塌的导火索。

但是从长远以及战略上来看,隋炀帝对高句丽用兵的决定并没有错,无论是之前的隋文帝还是后来的唐太宗和唐高宗,也都曾对高句丽用兵,并且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其消灭。和中原王朝一样,高句丽也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政权,其占据着东北以及朝鲜半岛的中北部地区,西接辽阔的内蒙古高原。其内部富含各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又可以轻松从草原获取战马,军事潜力极大。至隋唐时期,高句丽已经是一个带甲数十万的强大政权,这一切是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必须警惕的。

高句丽从东汉时期默默无闻的小国,一跃成为让隋唐两个帝国都忌惮的军事强国,凭借的正是中原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乱。哪怕是在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高句丽也始终在地方军阀的武力下“猥琐发育”。当时辽东地区的割据军阀是公孙家族,从最初的公孙度到后来的公孙康、公孙恭和公孙渊,公孙家族的三代人四位领袖,都始终处于压制周边游牧民族的状态。无论是鲜卑、乌桓还是高句丽,都长期面临着公孙家族的武力威慑。但对汉王朝内部的军阀来说,地处边缘的公孙家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为了和内部的军阀搞好关系,公孙家族始终对北方政权俯首称臣,特别是曹魏政权。历代领袖都接受着曹魏的册封,并且保持着名义上的臣服。然而到了第四位领袖公孙渊时,他开始自称燕王并开国建元,试图谋求与曹魏政权平等的政治地位。毫无疑问,此举必定会招来曹魏的讨伐,事情也确实如此。曹魏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率步骑四万兵发辽东,司马懿“出百日、战百日、还百日”迅速消灭了公孙渊。这一战司马懿为曹魏解决了多年以来的辽东问题,功劳不可谓不大。

然而司马懿攻破辽东后,却下令屠杀了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7000多人,并筑造“京观”。此外公孙渊所任命的大小官吏2000多人,也被全部斩首,余下的四万多户百姓也被他迁往内地。毫无疑问,司马懿的杀伐果决可以让辽东的割据势力彻底消灭,短期来看不失为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但是从长远来看,将辽东百姓全部内迁无疑是给了关外的政权一个绝佳的发展环境。曾经数次被公孙家族攻破国都的高句丽,正是凭借这一有利的环境在中原长达数百年混战的时间里发展壮大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隋炀帝出兵高句丽的决策是正确的,错只错在动兵的规模太大。根据后世学者统计,隋炀帝第一次出兵所征调的军队超过了113万,而为大军保障后勤的民夫则为作战部队的两倍,合计总参战人数超过了500万。在一个人口约5000万的封建帝国,征调十分之一的人口进行军事行动,纵观整个古代史也是绝无仅有的。毫无疑问,隋炀帝这种史诗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么一举成功消灭高句丽,要么空耗国力使不堪重负的老百姓被迫起义。

历史选择了后者,在隋炀帝不惜代价的军事行动之下,隋朝在经历了短暂而辉煌的“开皇之治”后迅速走向了灭亡。试想如果当年司马懿平定辽东之后,没有大开杀戒并且保留定居于此的汉人,高句丽又能否一步步做大呢?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本想成为“千古一帝”开拓文治武功的隋炀帝,也走向了反面,成为了后世普遍认为的暴君和昏君。而他留给后世王朝的,除了失败的教训,还有那条静静流淌的大运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遗祸,后世,家族,大功,司马懿,政权,曹魏,隋炀帝,王朝,辽东,公孙渊,司马懿,隋炀帝,辽东,高句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遗祸,后世,家族,大功,司马懿,政权,曹魏,隋炀帝,王朝,辽东,公孙渊,司马懿,隋炀帝,辽东,高句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遗祸,后世,家族,大功,司马懿,政权,曹魏,隋炀帝,王朝,辽东,公孙渊,司马懿,隋炀帝,辽东,高句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