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安史之乱,让世界损失四分之一人口的战争

安史之乱,让世界损失四分之一人口的战争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史蒂芬·平克统计了人类历史上死亡人口比例最高的18次战争,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按照全世界人口比例换算,最惨烈的战争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中国唐朝的安史之乱,这场7年的战争死亡人口高达3600多万人,其绝对值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口的两倍还多。其绝对死亡人口仅次于二战死亡的5500万人口和蒙古西征死亡的4000多万人口,排在第三位。但是按照比例安史之乱是绝对的NO1,唐朝时期,全世界仅有2亿多人口,而二战时期,全球人口已经多达26亿之多。如果按照比例换算,如果安史之乱发生在二战时期,就相当于造成全球4.29亿人口死亡,其代价和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这场发生于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长达7年的战争,不但是大唐历史的转折,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本文尝试一文还原这次动乱。

唐玄宗和他的开元天宝盛世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带兵冲入皇宫砍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逊为给儿子李显,历时16年的武周王朝灭亡,皇祚再次回到李唐家族。但是李显也是个中庸之主,在位仅五年就被老婆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给毒死了。当韦氏野心勃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的时候,一个叫李隆基的25岁青年利用回京述职的机会,带着十来个朋友就夺了皇帝亲军万骑的兵权,冲进皇宫砍死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史称“唐隆政变”。关于这场政变的过程在之前的文章《李隆基,唐朝诡事录中的太子,是怎么从一个庶子成为唐明皇的?》和《太平公主,唐朝诡事录中的公主原型,权势滔天但是下场凄惨》中有详细的论述,本文就不展开了。

政变之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做了皇帝,李隆基做了太子,但是朝政由太平公主把持,也许是太平公主生出了复制母亲帝王之路的野望,也许是跟哥哥李旦共同制衡野心勃勃且双手沾满鲜血的李隆基,太平公主跟李隆基整天针锋相对,后来还公开谋划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我个人倾向于李旦、太平公主兄妹合谋制衡李隆基。

在公元712年,太平公主想利用“彗星来了”的时机,想逼李旦杀了李隆基,但是李隆基最后怂了,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但是权力仍然掌控在太上皇手里,李隆基做了一个空头皇帝。太平公主准备将李隆基肉体消灭,朝堂上七个宰相五个出自太平公主门下,军事上太平公主掌控了禁军主官左右羽林卫大将军,面对太平公主的步步紧逼,李隆基让自己潜邸奴才王毛仲偷偷召集了300死士,然后李隆基带着十几个心腹带着这300骑马死士就夺取了万骑的兵权,将太平公主及其主要党羽抓的抓杀的杀,坐稳了皇帝宝座,史称唐玄宗或唐明皇,这次政变史称“先天政变”。

随即李隆基改元“开元”,任用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励精图治,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时期的唐朝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大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所谓的盛世在史书上仅仅是一句话,大家没有直观感受,本文仅仅举两个例子从侧面看看当时大唐的繁荣。

第一是人口。天宝14年公元755年,在安史之乱前夕,根据《通典·食货典》的记载,大唐在籍人口约有 891万户,人口5292万。不包括奴仆、隐户、士兵、僧侣之等不在籍人口。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胡焕庸教授在他编写的《中国人口地理》中推算,当时的实际人口应该接近 80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40%。在以农业等自然经济为主的时期,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国力的最重要指标。

第二是粮食。根据隋唐史学家胡戟推算,开元、天宝年间年产粮食达到了6亿石,按照今天的计量单位推算,人均粮食子在700斤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才达到这个水平。

除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文化文明之外,当时的大唐是个不折不扣的世界性的大帝国,当时的大唐跟世界交流非常频繁,波斯、大食商人不远万里而来,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居住着百万人口,各种肤色、语言的商贾云集,是不折不扣的国际大都市。

这样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唐怎么就突然发生了安史之乱呢?

很多人把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李隆基的穷奢极欲,特别是杨玉环作为贵妃之后。其实这是史官惯用的手法,就像北洋水师军费不足是慈禧把钱都用去修园子了,而不是满清那糟糕透顶的财政早就入不敷出了一样,国家是被皇帝和女人搞坏的总比整个官僚系统的无能更容易让人接受。

相比于唐玄宗宠信杨玉环导致的朝政混乱相比,我更愿意相信唐玄宗那深入骨髓猜忌和募兵制与节度使相结合这个怪物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首先来说唐玄宗的猜忌。相比于其他王朝,大唐皇室的血液中一直都流淌着阴谋与杀戮的基因,在他们身上很难看到亲人的温暖与柔情。姑且不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囚父杀兄诛弟,只说李隆基的奶奶武则天。武则天为了权力杀了自己的一个女儿安定思公主、一个儿子李贤,囚禁了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李隆基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奶奶的囚禁中度过的。三大爷李显是发动政变推翻奶奶才登上皇位,而李显又是被老婆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试问如果你是李隆基,你对血亲家人还会有信任吗?为了权力杀死家人在所不惜,就是这个家族的铁律,所以他通过唐隆政变杀死三大娘韦氏和堂姐安乐公主坐上了太子,通过“先天政变”杀了姑姑太平公主推翻了父亲坐稳了皇位。在他心里为了权力骨肉至亲白刃相加都是平常之事,老婆更是有机会就会背叛自己的一群人。所以他才做出了一日杀三子、霸占儿媳妇的人伦惨剧。

骨肉至亲尚且信不过,更何况是异姓臣子。特别是他推行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下造成了节度使有能力抗衡中央之后。随着他年时越来越高,他越发的不自信,越来越需要大臣对他表现出愚忠他才能安心。而靠权术维系的平衡在绝对实力面前会被轻易打破,这也是在安禄山造反之后他束手无策的重要原因。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一辈子只信任了两个人奴才高力士和保镖陈玄礼。

在李隆基晚年,即快到60岁的时候,将张九龄罢相、启用李林甫主政,据李隆基后来回忆,他事清楚的知道李林甫是个坏蛋,但是当时的朝堂中除了李林甫,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大唐正常运转。

李林甫作的人品确实很低劣,口蜜腹剑、党同伐异,但是他确实很能干,至少还可以算上一个合格的宰相。历史上评价李林甫专权误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李林甫执政整体上来说是非常出色的,他主要被攻讦的地方都是在他为了不顾国家安危极力迎合唐玄宗所造成的,即在公元752年,他奏请唐玄宗宰相不再兼任节度使,“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很多人把李林甫的建议理解为李林甫是为了避免有节度使入朝跟他争夺宰相的权力,但是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为了迎合67岁高龄的李隆基那极度脆弱的安全感,不论李林甫还是李隆基他们都是喜欢玩弄权术的人,在他们看来单纯、蠢笨的少数民族将领更容易控制,对此他们很自信。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玩了一辈子的权术遇到段位更高的人就玩完了,结果这个人就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安禄山。

其实不论李隆基、李林甫这对君臣绞尽脑汁、如何算计,也无法弥补其制度本身的缺陷。这个制度就是募兵制。看到很多资料上说募兵制是唐玄宗晚年的昏聩政策,这个就有点扯淡了。这个政策是由宰相张说在公元722年提出来的,张说长期的边疆工作让他对大唐面临的军事形式非常了解,而在府兵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募兵制。

所谓的府兵制是起源于西魏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在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所谓的府兵制就是在全国各地设置折冲府,折冲府下的百姓平时种地,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战争时期从各地折冲府抽调府兵自带武器集结,朝廷派大将前去带领,战争结束之后,府兵各回各自的折冲府,大将还朝,这样兵将分离,避免造成拥兵自重的现象。这种兵役制度的好处是朝廷的军费开支压力更小,兵源稳定,而且士兵都得到长期充分的军事训练,战斗力也可以保障。对于府兵来说好处也很多,首先作为府兵可以免除繁重的田税、劳役,这个在府兵形成的北魏、隋朝时期,优势非常明显,那个时期战乱频仍,国家对普通百姓的剥削特别残酷,而作为府兵的经济待遇属就非常诱人了。而参加府兵还有一个政治上的优待,那就是一旦立功,府兵就成了国家候补官僚体系中的一员了,在武则天之前,科举处于萌芽状态,但是为了维持国家的运营,就需要大量的官僚,而府兵中的军功阶层就成了国家官僚的重要来源。

但是府兵在武则天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逃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唐建国之后,几代君主励精图治,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快速繁衍,原本推行的均田制就推行不下去了,因为国家没有多余的土地给老百姓进行均田了,府兵立功之后在土地上也得不到额外的奖赏。第二,大唐建立之后,除了边疆地区,其他地方都和平稳定、经济繁荣,国家对百姓更是轻徭薄赋,府兵的免税、免劳役政策就显得没有那么多优势了。第三,武则天为了当皇帝,开始大规模的拉拢天下的人才,于是大规模推广科举,府兵进入官僚体系的难度一下就被拔高到地狱级别了。于是原本人人趋之若鹜的府兵变得不香了,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逃亡。

但是唐朝是个极具开拓精神的王朝,唐太宗开始就积极对外扩张,到唐高宗时期,唐朝疆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毫不夸张的说,那时候你要去贝加尔湖畔来个一日游,都不需要“过所”,也就是今天的护照,那是咱自家地盘。

这么辽阔的疆域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大唐的军事压力也随之指数级增加。需要数量庞大且战斗力强悍的军队驻扎在边疆,随时应对周围邻居的挑战,这些敌人主要包括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契丹人、库莫奚人,北方蒙古草原上生活的突厥各部,以及终大唐近300年也无法奈何的吐蕃人,甚至还有跟大唐几乎同时间崛起的阿拉伯帝国。

读唐朝历史的人,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吐蕃帝国的影响,在官方的史书中,吐蕃的篇幅都非常有限。但是实际上吐蕃跟大唐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好兄弟。吐蕃是在公元618年由松赞干布建立,这一年李渊建立的大唐,公元877年吐蕃起义军发掘赞普陵墓,逐杀王室和贵族,吐蕃王朝彻底崩溃, 西藏正式进入分裂割据的吐蕃分裂时期。30年后,在公元907年大唐灭亡。两个大帝国相互纠缠了一辈子,几乎同生共死。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在唐朝时期,会在青藏高原上崛起这样一个大帝国,那里不是气候恶劣、土地贫瘠、辽阔荒凉、人口稀少吗?根本就不具备崛起一个强大帝国得基本条件。让我们来看一下全球温度表也许就明白了。

全球气温经历了汉末三国开始的小冰河,到了隋唐时期突然全球开始变暖,全球范围人们的生活都变的好过起来,欧洲在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中东则崛起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远东则崛起隋唐帝国,即使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也因为气候变暖可以养活足够多的人口,这给原本是松散游牧部落的吐蕃人建立统一政权提供了可能,最终由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了一个游牧帝国。

但是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吐蕃帝国是怎么跟大唐开始伴生的呢?那就要从大唐的另一条政策有关了,经营丝路获取巨额财富。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大将侯君集出兵灭掉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将触角伸向了中亚,将河西走廊全部纳入到了大唐的势力范围之内,强大的大唐为商旅提供了一条安全的商道。国际贸易的利润让善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商人趋之若鹜,一条国际贸易的商道开始形成,大唐也因此极度繁荣。

唐朝的构建的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商贸路线,东西方的大宗货物通过这条商路上往来交易,这条路线上也崛起了无数富庶的城镇。为了保护这条财富大动脉,大唐自太宗时期就不断的通过对外战争扫荡觊觎丝路的各股势力,突厥、吐谷浑等国相继被灭亡。

从地图上看,吐蕃帝国刚好趴在这条上路的边上,于是他们开始成群结队的冲向这条长达万里的财富之路,而唐朝开始反击,双方开始了不断的拉扯。但是面对险峻的青藏高原,唐朝无法通过一次性的毁灭性战争将其灭掉,于是双方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无尽的拉扯。

自唐高宗开始,吐蕃跟大唐的战争就没停过,双方的战线自云南、四川、甘肃、青海、西域到中亚,在漫长的长达万里的战线上打了200多年,明末崇祯维持辽西所谓的千里防线,大臣们就叫移山填海了,可想而知,维持这样一条战线大唐的财政有多么宽裕的。

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战争尤其复杂,吐蕃的外交手段也极其灵活,跟阿拉伯帝国的倭马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突厥各部时而联合进攻大唐,时而又交恶征伐。

这就是唐玄宗时期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形式和军事压力,已经大量逃亡的府兵根本就应付不了这样强度的作战,于是在宰相张说的建议下采取了募兵制,也就是公开招募士兵作为职业军人在边疆承担高强度作战,为了提高作战效率,在开元天宝年间逐渐形成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剑南、岭南十大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职务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龟兹城(新疆维尔自治区库车县)。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统兵二万四千。

北庭节度使:职务是防御游牧在北方的突骑施和坚昆。治所在北庭都护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东南)。屯伊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东南)二州境上,统兵二万。以上两镇内外相连,专对西域天山南北两路的诸国。

河西节度使:职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两国间的交通。治所在凉州(甘肃武威县)。统兵七万三千。兼顾西方和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朔方节度使:职务是防御突厥。治所在灵州(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统兵六万四千七百。

河东节度使:职务是防御突厥。治所在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统兵五万五千。以上两镇互相应援,专对突厥。

范阳节度使:职务是压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北京市)。统兵九万一千四百。

平卢节度使:职务是招抚室韦、靺鞨(音末合 mòhé)。治所在营州(辽宁锦州市西)。统兵三万七千五百。

范阳、平卢两镇专对东北诸部,主要是对奚、契丹。

陇右节度使:职务是防御吐蕃。治所在鄯州(青海乐都县)。统兵七万五千。

剑南节度使:职务是西抗吐蕃,南抚国境内各少数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统兵三万九百。

陇右、剑南两镇专对吐蕃。

岭南五府经略使(七五六年--唐肃宗至德元年,升经略使为节度使):职务是绥靖境内各少数族。治所在广州(广东广州市)。统兵一万五千四百。

节度使加上募兵制有一个死穴无法解决,那就是军费和作战物资有中央统一调配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做到,中国历朝政府都有一个传统,中央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给政策,让地方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节度使辖区的军事、农业、经济、运输、贸易、盐政等一切大小事务都由节度使掌管。其实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这种制度下最容易形成军阀,如果李泌这个理财小能手早生几年也许就能帮大唐想出解决办法,但是当时的大唐君臣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是束手无策的。

于是就像上文说到的,李隆基和李林甫君臣在制度上控不住这些节度使只能靠权术掌控他们。为了方便操控,他们决定节度使只从少数民族将领和寒门子弟中选拔,这样他们更好操控,整体上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什么事都有意外,他们的意外是看错了一个300多斤的胖子,这个胖子叫安禄山。

唐玄宗时期灭亡了中亚的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个小国,史称昭武九姓。这九个国家的百姓是信奉拜火教的粟特人,安禄山的父亲就是昭武九姓中一个姓康的男人,在他很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他的突厥巫师母亲带他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

根据历史学家荣新江考证,安禄山是粟特人拜火教的宗教首领,他被流落中国的粟特人尊称为“光明之神”,并经常主持拜火教的祭祀活动。以此推测安禄山的父亲大概率也是一个拜火教的祭司。宗教祭司的亲和力、情商普遍都非常高,而安禄山是其中的翘楚。

后来安禄山从军之后,凭借着战功和猛拍李隆基、杨玉环的马屁一路青云直上,每次安禄山见到李林甫的时候都表现的战战兢兢,这让李隆基和李林甫都觉得他们可以轻松拿捏这个憨态可掬但是喜欢耍小聪明的胡人。于是在不到十年之间,这个整天喊杨贵妃妈妈、胡旋舞跳的飞快的300斤大胖子竟然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控了15万野战军,占据大唐野战军的三分之一强。他部下多为他的老乡和信众粟特人以及母族的突厥人,虽然我不认为粟特人、突厥人比汉族人更善战,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两个民族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兵源。对于安禄山的部下,他不仅仅是长官更是领袖、族长,他们只知道安禄山而不知道大唐天子。

这种相对平静的局面被一个德不配位的宰相打破,这个人就是杨国忠。公元753年李林甫病逝,已经68岁高龄的李隆基竟然启用了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为宰相,此时的李隆基考虑的不是寻找一个能干的宰相,已经风烛残年的他更需要的是一个他控的住的宰相,也许他的内心更加恐惧像奶奶武则天那样被宰相和武则天政变推翻,于是他启用了一定会忠于自己但是无能的杨国忠。

相比于李林甫以及他以前的大唐宰相,他是第一个无法按时处理朝政的宰相,每天晚上他都把需要处理的公文用车带回家,让幕僚帮忙处理,才能勉强支撑大唐的正常运作。正是由于他的德不配位,让他每天都很心虚,于是他更加急于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是以他的才具在朝政上他实在是无法有什么建树,于是他借鉴了跟他一样的佞臣前辈的成功经验“查谋反”,他选定的目标就是安禄山,道理很简单,第一,安禄山已经具备了谋反的条件,身兼三镇节度使,掌握大唐三分之一的精锐;第二,安禄山所在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战事不紧张,把安禄山搞下去危险系数低;第三,安禄山是李林甫一路提拔起来的,把安禄山搞成反面,可以证明自己的前任李林甫也是个坏蛋,凸显自己的功劳。

我们无法知道安禄山最早的时候是否有造反的心思,但是作为首辅的杨国忠每天都大声疾呼安禄山要谋反,这就搞成了囚徒困境了,远在东北的安禄山不知道皇帝李隆基是否会被大舅子杨国忠说服来搞自己,李隆基和安禄山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当中。

有人说安禄山可以通过放弃高官厚禄来获得李隆基的信任,那就有点扯了,奋斗那么多年才有的荣华富贵那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于是安禄山决定先发制人。

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 755 年,天宝十四年阴历11月9日,大唐帝国东北部军区的司令安禄山集结了手下的亲信以及契丹、库莫奚、室韦等游牧民族雇佣兵15万大军,高举诛杀清君侧诛杀杨国忠的大旗,一路从范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浩浩荡荡杀入大唐腹地。

安禄山进军路线是自范阳直取河北重镇常山也就是今天的石家庄。然后拿下夺取汴州也就是开封,这是因为大唐首都长安的粮草都是从南方通过大运河运到北方各地的,而汴州就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安禄山这样做既可以夺取粮草辎重,又可以断绝长安的粮草辎重,一举两得。然后再全军进攻大唐东都洛阳,夺取洛阳之后再进军长安。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安禄山放弃了河东,也就是山西,原因也很简单,安禄山虽然兼着河东节度使,但是河东的军队跟安禄山却不是一条心的,如果他强攻河东,必然陷入苦战,而造反者利在速战,所以他绕过了河东。后来平叛中,果然河东军更忠诚于大唐,成了平叛军的主力。而安禄山的进路路上都是大唐富庶的腹地,一路上便于筹集粮草且没有强军拦路。

事实证明安禄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一路南下摧枯拉朽,沿途几乎没有抵抗就让他轻松杀到黄河南岸,八百里的路程他只走了二十三天。

正在和杨玉环泡温泉的李隆基接到军报首先是不相信,那个整天对我低眉顺眼、一脸谄笑的死胖子会造反?一定是有人嫉妒我太宠爱他而故意陷害他。直到安禄山造反的军报如雪片一样飞到他的案头他才不得不相信。

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来,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因为自从执行了节度使制度之后,大唐的敢战、能战的精锐都在边疆,而中央腹地的军队都成了样子货,而从边地调兵平叛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时候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好回长安述职,在此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主动领取了这个谁也不敢接的烫手山芋。李隆基为了以是郑重派遣宗室李琬为元帅,大将高仙之为副元帅率领五万禁军东进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防守,以此作为长安的屏障。

而封常清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但是封常清上任的时候除了大印是毛都没有一个,无奈之下封常清临时在洛阳募兵,这样一只临时东拼西凑的军队在面对常年在边境苦战的东北边军的结果可想而知。安禄山大军一鼓破城,封常清的大军一哄而散。看到大唐所谓的平叛军如此不堪一击,安禄山志得意满。什么清君侧、什么杨国忠,老子要当皇帝,就要干你李隆基。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

封常清收拢溃军撤退到陕州跟高仙之汇合,这对号称大唐双壁的名将,在中亚并肩作战立下战功赫赫的好兄弟一商量,如果继续留在陕州,万一安禄山分兵袭取长安他们就满盘皆输了,不如全军退守潼关,据险而守,或有胜算。于是全军退守潼关,构筑防御工事。

都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高仙芝出征的时候,李隆基派了一个叫边令诚的太监监军,唐朝的太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理想的一群太监,他们总是想建功立业,这个边令城就是这样一位,到了军中他总是满怀热情的给高仙芝献计献策,高仙芝每次看着这些异想天开的构想总是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边令城,让他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于是边令城决定报复,他在给唐玄宗的工作报告中说封常清故意夸大叛军实力,扰乱军心,而高仙芝这边不战自退,弃地数百里,还克扣粮饷,贪污钱财。

结果李隆基还信了,立刻将这对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唐双壁给砍了,而且是在用人之际就这么随意的给砍了,长安不破都没天理了。

长安城破玄宗仓皇幸蜀

李隆基这么随意的原因是他认为他手里还有一个王炸,那就是哥舒翰。诗仙李白曾写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在唐人眼里什么卫青、什么霍去病,那都是狗屁,我们有哥舒翰。

可是玄宗派人去请哥舒翰出马的时候,哥舒翰死活不出门,“对不起,老板,我病了,下不了床。”李隆基也许这个时候才发现,高仙芝和封常清杀的有点草率了,但是杀都杀了,脑袋接不回去了,只能薅着哥舒翰不放,派满朝文武在哥舒翰家门口排队进去劝,面对这样的车轮战哥舒翰实在受不了了,只能无奈接下了任务,但是哥舒翰提出了条件,让他出征就不能干预指挥,满脑袋包的玄宗李隆基自然是满口的答应。

哥舒翰到了潼关之后,让手下人一切照旧,按照封常清和高仙芝的部署继续执行就好了,他缩在潼关的高墙后边跟安禄山开始对峙。安禄山面对着易守难攻的潼关那是老虎吃刺猬无处下嘴。不知不觉五个月过去了,安禄山看着城头晒太阳的哥舒翰那是心急如焚啊。

原来这五个月哥舒翰每天跟他大眼瞪小眼,但是其他人可没闲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从灵武出发沿着黄河一路东进,接连攻克静边军(山西朔州市右玉县)、云中(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州)等地朝着安禄山老巢范阳就杀过去了。李光弼在郭子仪举荐下出任河东节度副使,跟史思明在常山对峙,等郭子仪带着大军杀到常山,二人合力击败了史思明,安禄山跟老巢范阳的交通线被截断,败亡即在眼前。

消息传来满朝文武一片欢腾,勒紧裤腰带几个月的大唐权贵们开始跟李隆基抱怨,可不可以让哥舒翰赶紧出兵灭了安禄山,你看咱们的腰都饿细了。此时的李隆基早就把当初不干涉哥舒翰指挥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了,我李三郎又行了,哥舒翰你要不想死就赶紧给我出兵。

在前线指挥的哥舒翰都蒙了,这是什么虎狼之辞,哥舒翰虽然连番拒绝,但是看到使者抱着的四十米大刀,他知道再不出兵,恐怕就要步高仙芝、封常清的后尘了,在万分绝望之下哭着出兵进攻安禄山,结果不出意外20万大军全军覆灭,还被安禄山顺势夺取了潼关。

潼关失守,长安震荡。趁着夜色,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太子李亨以及其他妃嫔、皇子、公主,还有宰相杨国忠、宦官高力士等人从禁苑西门偷偷的溜出长安,准备逃往蜀地。

李隆基这个天子都跑了,更没人安心防守,安禄山轻松攻破长安,随即展开了疯狂的劫掠,长安城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隋唐百年经营建设的国际大都市毁于一旦。

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优势也瞬间化为乌有,他们只能无奈撤兵。

马嵬坡之变

唐玄宗逃难队伍行进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虽然在逃难,但是杨国忠仍然不知收敛,仍然趾高气扬跟谁都颐指气使。禁军将士被这个小丑激怒了,要不是杨国忠逼反安禄山,咱们兄弟至于跟着皇上逃命吗,如今我们一家老小生死未卜,你们杨家兄妹倒是一个不少,还整天把咱们兄弟当人看,于是这群禁军整天摩拳擦掌要砍死杨国忠。禁军首领陈玄礼深知此时禁军将士的不满得不到发泄,他们做出什么谁也不敢保证。但是他也不想自己一个人承担逼杀杨国忠的罪名,于是找到太子李亨。

太子李亨不说话,但是此时不说话就是不反对,不反对就是默认。恰逢此时,二十多个随行的吐蕃使臣拦住杨国忠讨要食物。禁军将士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杨国忠要跟吐蕃人一起谋反!”此时一个骑马武士朝着杨国忠就冲过去,弯弓搭箭一箭就将杨国忠射落马下,众将士一拥而上将杨国忠当场捶死。《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中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此处的张小敬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

捶死杨国忠之后,众将士人人手里都握着刀,聚集在皇帝大帐门前不肯散去,政变起家的李隆基慌了,赶紧让高力士出门问将士们还有什么要求,众将士齐声呼号:“贼本尚在。”陈玄礼赶紧解释:“杨国忠这么牛全是因为杨玉环这个贵妇得宠,现在杨国忠谋反被将士们杀了,如果杨玉环还活着,兄弟们心里不安。杨玉环这个反贼家属不应该再侍奉在陛下左右了,请陛下割爱吧。”

听到此处,为了保命的李隆基默默的转过身去,将杨玉环漏了出来,众将士一拥而上将其乱刀砍死。但是受唐朝文艺作品的影响,人们都不愿意这个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死的这么草率,于是就编出了许多美好的传说,这些传说随着文艺作品流传千古。例如《资治通鉴》的自缢说,刘禹锡的吞金说,白乐天的出国说,等等。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牛了一辈子的李隆基在生死存亡面前牺牲了自己心爱的女人。

至于谁策划了马嵬坡政变,史学界尚有争论,本文不展开。

但是事后太子李亨带着一队人离开了李隆基,北上灵武,李隆基则继续前往蜀地避难。

公元756年7月12日,到达灵武第三天的李亨,就宣布登基改元至德,史称唐肃宗,尊远在蜀地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并打出旗号,领导平叛。天下士庶百姓已经对李隆基失望透顶,于是纷纷响应李亨,李隆基一看大势已去,只能捏鼻子认了这个既定事实。

血战睢阳

唐肃宗李亨重用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主持平叛,召集陇右等地边军、回鹘援军等部署对安禄山叛军的反击。此时叛军内部也出现了裂痕,公元757年1月,安禄山被亲生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对外宣称安禄山病逝,并自立为帝。

此时安庆绪意识到即将迎来大唐的全面反攻,于是派大将尹子琦率领十三万士兵席卷河南各地,准备全面占领河南,并切断大运河,阻断各地财税的输送,最大限度的破坏大唐的作战潜力。

当时河南除睢阳之外全境沦陷,睢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是汴河的咽喉要道,扼守江淮。一旦睢阳被攻破,江淮这个大唐最重要的兵源、财税之地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介事大唐恐怕就无力平叛了。

睢阳太守许远深知自己无力防守,于是立刻向守卫雍丘的张巡救援。张巡知道睢阳的战略重要性,主动放弃雍丘,率兵3000抵达睢阳,与许远共同防守。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睢阳保卫战自此开始。

张巡虽是文官,有感于国破家亡,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募集数千人保卫雍丘,多次击败过来劫掠的叛军,算得上文人知兵。加上张巡带去的三千援军,此时的睢阳城内守军不过七千。以七千对抗13万叛军,实力悬殊,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等众将领做好了舍身取义的准备,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决定跟敌人周旋到最后一刻。

尹子琦一看,自己实力雄厚,那还说什么,于是对睢阳城展开了进攻,攻势非常凶猛,有的时候一天就组织20多次攻城。但是睢阳守军在张巡的组织下,沉着应对,硬是扛了半个月也没让叛军攻破城池。

损失了2万多人的尹子琦一看这样不行啊,于是一面休整一面求援,两个月后,数万援军到达,尹子琦立刻再次组织对睢阳城的猛攻。张巡也是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什么日夜敲鼓让敌军放松警惕,然后带着敢死队趁夜偷袭;什么派狙击手偷袭,虽然没干掉叛军主将尹子琦,但是把他一只眼睛射瞎了。

尹子琦最终放弃强攻,改为围城,准备将守军活活饿死。原本睢阳城的粮食可以撑一年,但是中途将一半军粮调给了濮阳、济阴两地。最让人生气的是济阴得到粮食之后立刻向叛军投降了,张巡的一番苦心算是白费了。很快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军民就开始吃树皮、吃蛇虫鼠蚁,很快这些也没得吃了。眼看将士们都饿的拿不动刀了,张巡把自己的爱妾贡献出来,杀了作成军粮,但是一个女人哪够吃,许远将自家的奴仆也贡献出来当了军粮。后来干脆吃普通百姓。三个月后,叛军攻破睢阳的时候,城中百姓三万多口已经被吃的只剩下400多人。

古代战争中破城后屠城着屡见不鲜,但是像睢阳城这样以守城百姓为军粮、战况如此惨烈的着实不多。张巡在城破后被俘,尹子琦问他:“为什么你每次督战的时候都满嘴流血,咬牙切齿啊?”张巡说:“因为我恨不得把你们都生吞活剥了。”这可把尹子琦气坏了,让人砍了张巡,尹子琦还不解气,让人用刀撬开张巡的嘴巴,发现嘴里只剩下了三、四颗牙齿。随同张巡一起被俘的许远、南霁云等三十六位将领,都因为不肯投降而被杀。

张巡以百姓为军粮的行为不好评说,但是他生生的将近20万大军拖在睢阳城下,为唐军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睢阳城破10日后,唐军收复洛阳,安庆绪逃亡邺城,在张巡死后3天,唐军抵达睢阳,经过7天奋战重新夺取了睢阳。叛军迫害江淮地区的计划彻底破产。

从此,双方攻守之势逆转,但是唐军打的仍然非常艰苦。叛军内部也接连发生变故,公元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己当皇帝。公元761年3月,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给杀了。史朝义资历浅,手下的骄兵悍将多不服管教,叛军内部开始逐渐走向分裂。两年后,763年正月,范阳守将献城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之下,于树林中上吊自杀。

763年2月27日,这场历时7年零2个月的被称为“安史之乱”的战争终于结束。但是大唐再也回不到过去的辉煌了。

尾声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没有之一,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无论经济、文化、军事、科技都在当时世界的金字塔塔尖。至今华夏百姓仍然经常梦回大唐盛世。

安史之乱是大唐的转折点,也是华夏的转折点。此战之后,大唐仍然苟延残喘了150年,但是再也不复大唐盛世辉煌。

安史之乱的七年里,战火波及中国北方半个国境,双方反复争夺的关中、河南、河北成了修罗地狱,百姓生灵涂炭,名都大邑化为瓦砾。按照《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宗广德2年,人口只剩下了1690余万。大唐三分之二的人口、当时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战火,这场动乱,打垮了大唐的气运,也伤了华夏的元气。

总结:

1、创业者年纪大了之后,喜欢大规模提拔秘书做高管、提拔女性做高管,而且比例多到不正常。原因无他,因为年纪逐渐增大,他的雄心壮志已经消磨,不愿意承担风险开疆拓土。一个原本高速前进的组织一旦慢下来,各种问题就会爆发,在职场中这种现象特别普遍。历史上很多长寿的雄主晚年也都有这样的现象。

2、从事宗教事务、特别是传教人员,他们天生有一种获取别人信任的能力,特别是宗教领袖们尤其如此。而安禄山就有这样的特质,不要把他简单的归结为拍马屁,这是一种很深奥的学问,值得钻研。

3、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囚徒困境,这种猜疑链一旦产生就进入了零和博弈,这种博弈通常不会有好结果。杨国忠长时间的造谣安禄山谋反就让安禄山和李隆基陷入到囚徒困境当中,让他们的彼此之间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信任危机,这让安禄山除了造反别无选择,有人说安禄山放弃权力不就好了吗?别逗了,奋斗了一辈子那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吗?

4、同一岗位的继任者一般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否认前任,因为能力从来都是通过对比才更容易突出。

5、历史上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原因,以本文为例,虽然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催生了军阀割据,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大唐中央无法解决募兵制所产生的高昂军费,不得已采取的制度。吐蕃帝国的崛起是因为气候变暖可以养活足够的人口,吐蕃帝国成长为一个可以跟大唐抗衡的强国的原因是可以通过在丝绸之路上抢劫和收保护费获取巨额的利润来武装自己,所以吐蕃和大唐帝国都是因丝绸之路而崛起的两个大帝国。同样,当丝路断绝之后,这两个大帝国很快就都衰落逐渐灭亡。

如果大家觉得写的还可以,请帮忙点赞、关注、转发,这样才能支撑小编继续努力创作。大家如果有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提给小编,小编会尝试查资料进行创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人口,大唐,李隆基,分之一,皇帝,死亡,唐玄宗,损失,世界,安史之乱,观点评论,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张巡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大唐,李隆基,分之一,皇帝,死亡,唐玄宗,损失,世界,安史之乱,观点评论,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张巡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大唐,李隆基,分之一,皇帝,死亡,唐玄宗,损失,世界,安史之乱,观点评论,安禄山,大唐,李隆基,杨国忠,张巡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