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张居正以平治天下为己任,生前风光无限,死后万历皇帝翻脸不认人

张居正以平治天下为己任,生前风光无限,死后万历皇帝翻脸不认人

自秦“商鞅变法”以来,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会遭到改革之前旧制度受益者的抵触,而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最为著名的改革家,便是明朝时的张居正,被人们誉为“救时宰相”。

变法改革

张居正少年时就展现出远超常人的智慧,十六岁时就通过乡试考中举人,其二十三岁时以二甲第九名的成绩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张居正历经二十年艰辛,在十岁的万历皇帝明神宗即位后,终于升至首辅之位,期间他见过朝堂争斗,也看到民间苦难,立志“以平治天下为己任”。

张居正变法先从整顿吏治入手,“考成法”的施行,形成了一种完善的考察制度,内阁控制六科,六科监察六部,六部考察抚按。上级可以随便对下级进行考核,改变了明朝以往下级对上级指示的不重视和拖拉现象,虽万里之外,朝令而夕行。

对那些不重视征赋试行的地方官,张居正加了一条规定:只要到了交纳的时间,若是交不上最少九成的赋税,全都予以降级处分,严重的革去职位。在已经有了受到处罚的例子之后,那些害怕受到处分的官员自然一刻都不敢怠慢,全都如期交纳税粮,改变了府库以往因拖欠税粮造成的财政赤字。

对抗权贵

赋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的主要收入,正是由于国家税收的日益锐减,才出现了明朝末期的财政危机。

在万历五年,张居正奏请万历皇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普查人口户籍、丈量田亩土地。这项政策从试行到结束,共计耗去了三年时间,但是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丈量完成之后,明朝田亩数量直接增加了一半多,由原先的432万顷,剧增到701万顷。

“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张居正

张居正也知道其中的风险利弊,在明朝之前已经有无数此类的例子存在了,但是他依然毫不退缩,表示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只要私置田地就得同其他人一起交税。面对权贵们的诋毁,他只说了一句话:“如果在得与失、诋毁和赞誉的紧要关头还看不破,这天下没有一件事能办成的。”

暮日余晖

普查人口和清丈土地的施行,为一条鞭法的顺利推广,提供了必备的条件。这一条鞭法也就是将以往复杂的赋税徭役简化归纳为一条,按亩折算为应征收的税银。

此举不仅仅极大程度的简化了税制,更是让地方官员难以在赋税上进行贪腐,变相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并将一部分原先百姓身上的负担,转移到了地主豪绅的身上。

“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明神宗实录

随着张居正改革的进行,明朝在万历十年的时候,已经一举扭转了过去多年的窘态。能取得如此辉煌成果,张居正功不可没。

除了改革变法之外,张居正更是力倡节俭之风,对皇室奢侈的开销用度,更是抱以能省则省的态度对待,因为内阁的权力加强,张居正也有能力对皇室予以一定程度的限制,他曾说过:“与其想方设法向钱财有限的百姓们索取,不如平时多加留意怎么节省开支,在自足之下对百姓们更宽厚一点不好吗?”

令人惋惜的是这一次改革最终也没有结出成功的果实,张居正改革的这十年只是“一时政绩炳然”,而他也没能成为“救世宰相”。张居正也不是一位合格的帝师,以前万历皇帝对其尊崇有加,但是在张居正病逝之后仅仅半年,被他压制许久的万历皇帝和权贵重臣,就开始全面否定张居正的改革政绩。“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用来评价张居正最合适不过,更加能体现出他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态度,为即将陨落的大明朝,增添了一份落日的余晖。

参考文献:

《张居正改革新论》

《从比较史学角度看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

《“制度中人”与制度的较量》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己任,赋税,明朝,田亩,皇帝,风光,制度,改革,张居正,权贵,观点评论,赋税,明朝,明神宗,张居正,权贵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己任,赋税,明朝,田亩,皇帝,风光,制度,改革,张居正,权贵,观点评论,赋税,明朝,明神宗,张居正,权贵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己任,赋税,明朝,田亩,皇帝,风光,制度,改革,张居正,权贵,观点评论,赋税,明朝,明神宗,张居正,权贵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