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汉朝兴起的藩王制度,如何在宋朝和明朝帝王手中复苏?

汉朝兴起的藩王制度,如何在宋朝和明朝帝王手中复苏?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在讨伐元朝时,曾以“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为口号,其文化也是继承了宋元时期的程朱理学,但在一项制度上,明朝并没有选择继承宋朝,那就是藩王制度。这项制度从汉朝就开始出现,却在是宋朝和明朝君王手中复苏,并影响王朝的命运。

一、汉朝及宋朝的藩王制度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藩王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藩王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也深刻影响着这个王朝的最终命运,此处以汉朝和宋朝这两个朝代为例作分析。

(一)汉朝的藩王制度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为了安抚各方势力,曾将韩信、臧荼、张耳、英布、韩王信等人封为藩王,分管一些地区。但随着汉朝政治局势的逐渐稳定,刘邦最终还是举起了屠刀,将有威胁的异姓诸侯王一一减除,收回这些藩王手中的军队和财富后,他又将自己的儿子封为藩王,但也埋下了新的祸根。

汉朝初年地图 网络图片

刘邦将自己的儿子封为藩王,本来是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安定四方,但权力的分散往往意味着风险。汉朝初年所执行的是诸侯国和郡县并行的制度,朝廷手中虽然掌握了将近一半的国土,但经济相对发达的吴越地区和地势险要的燕赵之地都在诸侯王手中。

由于诸侯王在其管辖地域内拥有征税和征兵的权力,因此他们既有钱又有兵,只差统御天下的权力。这种时候,只要朝廷浇上一把火种,诸侯王的反叛就成了必然,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就是明证。汉景帝花了数年才平定这场叛乱,却也没能彻底消灭藩王势力,直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诸侯王的势力才不再有威胁。

汉武帝 网络图片

(二)宋朝的藩王制度

而在宋朝,宋朝皇帝们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一问题。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初,就将集中财政和军事权力作为主要任务,为此赵匡胤不惜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收回兵权。此后他又对宋朝的财政和军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此重视集权的赵匡胤,又是如何对待藩王制度呢?我们或许可以从熙宁二年发生的一件事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曾下诏:从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儿子里各挑选一人来继承爵位,以继承其宗祀。第二年,太常礼院对此回复说:“本朝有相关的规定,诸位王族的后裔。都是由最年长的儿子封为公伯并继承爵位。去年宋太祖、宋太宗的后人都已经各自选择一个人继承宗庙,每一代能够担任公爵,与此前的制度不同,按照礼法,宋朝的王藩王、公伯、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都是由嫡出的子嗣来传承。…….依照礼仪,由嫡长子继承。”宋神宗批准了这道奏疏,命赵承亮为秦国公,继承秦王赵廷美的宗祀。

宋神宗 网络图片

赵匡胤在建立宋朝的宗室制度继承的是唐朝时期的制度,皇子们都可以被封为藩王,并享有封地作为俸禄,却不能前往封地,更不能掌握任何军事权力。每逢宋朝的重要节庆,皇子本人及其所管辖的地区还有更多的俸禄。这些皇子所生的儿子中,只有最年长的能被封公继袭,其余的儿子都不能继承爵位,至多能拥有做官的权力。

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下,宋朝的藩王就算是有野心,也不可能起兵造反。因此,藩王制度在宋朝处于相对衰落的时期。但由于宋朝的权力过于集中,也导致地方势力较弱,宗室没有能力保护江山,最终只能被俘受辱。

靖康之耻 网络图片

二、明朝时期的藩王制度

明朝时期的藩王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明朝初年,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与汉朝藩王制度十分相似,此后也被建文帝继承。但建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藩王,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靠着藩王制度上位的朱棣为了稳固政权,对这项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却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一)明朝初年的藩王制度

宋朝时期衰落的藩王制度,二百多年后却被明太祖朱元璋发挥到了极致。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除了将应天府封给太子朱标之外,还把另外24个儿子封为藩王,并让他们各自镇守一片区域,其中朱棣、朱橞和朱权三位藩王的封地位于北平和大宁都司,直接面对元朝的残余势力,因此也是最为重要的藩王,其他藩王则被封在河南、山东、湖广、辽东、陕西、山西等地,这点与汉朝初年十分相近。

朱元璋 网络图片

朱元璋虽然出身草莽,但登基后也读过不少书,未必不知道藩王割据的损害。为何他还要执意恢复这一制度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朱元璋对手下的大臣缺乏信任。朱元璋出身在并不重视文人的元朝,又出身草莽,因此对读书人并不重视。但在打败其他起义军头领,并夺取元朝江山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如果不依靠刘基、胡惟庸、郭桓等读书人,将无人为他出谋划策,因此他开始重用他们。

但当朱元璋登上皇位后,他担心自己的权力被功臣们瓜分。此外,明朝受到元朝的影响,宰相权力非常强大,因此朱元璋一直致力于除掉宰相,维护自己的权威,因此他与臣子之间一直缺乏信任,

刘基 网络图片

二是朱元璋自身的身世所限。朱元璋出身于贫苦之家,自幼失去父母兄弟,只能在荒郊野岭中埋葬所有亲人,此后他虽然揭示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帮他夺取天下,又娶了马皇后、成穆贵妃、李淑妃等妃嫔,但仍然无法填补他对亲情的渴望。

朱元璋称帝后,幼年时期亲人一个个离世的记忆促使他分外重视儿子和侄子。在他眼中,他们是自己的血亲,与自己的血缘最近,为了守住大明的江山,他们一定会倾尽全力。此外,由于他对手下的大臣并不信任,他也只能依靠这些亲王稳定自己的统治。

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封在各地,原本是希望他们能帮助皇帝一起守住大明江山,但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建文帝即位后,受封于全国各地的藩王对这位年轻的君主心怀不满,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凭借强大的武力夺去了皇位。

靖难之役 网络图片

朱元璋创建的这套藩王制度,看似是加强了明王朝的统治,但如果想要藩王服从于中央,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皇帝本身有足够的权威和名望,足以压制住各位藩王;二是中央政权要有足够的财力、兵力等。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在世时,因此他是长子,经常参与政治决策,有足够的政治经验,又素有贤名,且有朱元璋在背后撑腰,如果他没有去世,藩王们也不会作乱。朱允炆虽然是朱标的儿子,和他父亲一样生性温和,但他从未真正接触过政事,身边只有一群只懂经学的儒士辅佐,无论是权威还是能力,他都不具备,削藩失败实属正常。

建文帝朱允炆 网络图片

(二)明成祖朱棣对藩王制度的改革

靠着藩王制度上位的朱棣,自然深知这一制度的弊端所在。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他一方面打压其他藩王的势力,一边开始改革藩王制度。他曾目睹过朱允炆的失败,自然不会以强硬的手段削藩,因此他选择了一种更为柔和的方式:通过增强藩王的政治地位,并给予更多的财富,换取他们手中的兵权,此外他还限制藩王之间的交流,即使藩王再强,也不能轻易起兵。

朱棣的这种软性削藩政策,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只要藩王们乖乖待在封地,皇帝们每年会发放大量的金钱供养他们,他们只需要在封地上享福即可。此后明朝曾发生过三次藩王叛乱,但没有影响明朝整体的统治基础,正是这一因素导致的结果。

明成祖朱棣 网络图片

但这并不意味朱棣的削藩政策毫无破绽,他的这一政策,为明朝埋下了两个隐患:

一是明朝的财政压力巨大。明朝洪武年间,每位亲王可以拿到1万石的粮食作为俸禄,并会赐予大量土地。明成祖朱棣及此后的明朝皇帝还经常给藩王们发放各种补贴。

据统计万历年间的宗室人口已经多达15万之多。这些皇室成员们不仅要有自己的封地,还要拥有相对应的俸禄,因此明朝的土地大多分给了宗室成员,剩余土地的税收也要分出一部分作为藩王们的日常补贴,这使得农民的赋税压力非常巨大。

二是这些被“富养”的明朝王爷被养成了废人。朱元璋最初让皇子们在京城之外的地方成为藩王,主要还是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一旦出现乱局,各路藩王也能及时勤王救驾。但当明成祖剥夺他们的兵权,将他们禁锢在封地上时,这些藩王除了拥有财富和地位之外,也只能沉迷于声色犬马之间,因此明朝的藩王普通能力不强,且大多荒淫。

李自成起义 网络图片

在明朝灭亡之时,各地的藩王既无力出兵救援,又大多不敢背负着杀头的危险勤王。而当李自成率领着起义军兵临城下时,他们也只能坐以待毙,最终落得城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三、汉朝、宋朝与明朝的藩王制度的启示

从汉高祖刘邦建立藩王制度开始,藩王和皇帝之间的斗争就一直存在,皇帝对藩王的不同态度,决定了政权的命运:汉高祖和明太祖选择让藩王掌握更多权力,却没有遏制住其权力的发展;宋太祖和明成祖选择剥夺藩王权力,但也埋下了王朝灭亡的隐患。这两种做法,究竟那种才是更可取的呢?只怕还需要后人来评判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明朝,权力,帝王,时期,宋朝,汉朝,制度,儿子,明太祖朱元璋,观点评论,藩王,明朝,朱元璋,宋朝,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明朝,权力,帝王,时期,宋朝,汉朝,制度,儿子,明太祖朱元璋,观点评论,藩王,明朝,朱元璋,宋朝,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明朝,权力,帝王,时期,宋朝,汉朝,制度,儿子,明太祖朱元璋,观点评论,藩王,明朝,朱元璋,宋朝,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