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包拯60大寿时感叹包家无后,儿媳突然跪下: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包拯60大寿时感叹包家无后,儿媳突然跪下: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包拯60岁大寿时,想到儿子的儿子和孙子都不在了,悲伤的不能自已,不料,儿媳扑通一下跪在他面前:“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拯60岁大寿时,有不少人想要给他送贺礼,包拯得知后,特意找到看门的家仆,不让家仆收别人的贺礼。

没过多久,家仆就发现,门外送礼的人是皇帝派来的,当场陷入纠结,毕竟皇帝的圣旨不能违抗。

这时,公公灵机一动,给包拯写了几句话,表示这是皇帝的一片心意,让包拯收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料,包拯很快就给出回复指出,他既然说过不收贺礼,就不能为任何人破例。

后来公公收到回复,虽然有些为难,但他看出包拯心意已决,也就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只好原封不动地带着贺礼返回。

在这之后,有人事先和包拯的仆人沟通,提出他要给包拯送“小妾”,仆人听后,以为送礼人在侮辱包拯,就气冲冲地找包拯告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包拯听完前因后果后,很快就判断出来,送礼人口中的“小妾”不是活人,而是一种鲜花,紧接着,他就给仆人做出了解答。

与此同时,包拯考虑到,百姓好不容易才将这些花采下来,便让仆人把花收过来。

随后,仆人一出门,果然看到门外摆着一束束红色的花,送礼人一边向仆人递花,一边感谢包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过多久,这些鲜花就被送到包拯面前,包拯看着生机勃勃的鲜花,联想到自己英年早逝的儿子、年仅5岁就离世的孙子,就感叹自己后续无人。

正当这时,儿媳崔氏突然扑通一下跪在包拯面前:“您其实还有个儿子。”此话一出,包拯和妻子董氏感到十分茫然。

崔氏见状,连忙向包拯和董氏解释,他们听完崔氏的解释,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来,董氏并不是包拯的第一任妻子,包拯在她之前,还有个妻子,只是这个妻子还没来得及给包拯留后,就已经离世。

后来,随着董氏和包拯成婚,董氏为了尽快让包拯有个孩子,便将自己的陪嫁丫鬟孙氏给包拯做妾,但包拯没有同意。

毕竟包拯和董氏婚后举案齐眉,董氏又是当朝重臣之后,包拯不愿辜负董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在董氏站在孝道的角度劝说包拯,表示包拯无论如何都要给包家留后,以此来告慰双亲的在天之灵。

包拯听后,感动得泪流满面,最终答应了董氏的建议,将纳孙氏为妾,不料,孙氏刚当上妾不久,就仗着自己年轻,对董氏有些不尊重。

这让包拯看在眼里,对董氏十分心疼,便时不时地提醒孙氏,要像尊重他一样尊重董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包拯的话孙氏并没有听进去,甚至做出违反家规的事情,最终,包拯一怒之下将孙氏赶走。

就这样,董氏想要让孙氏传宗接代的计划没有完成,好在孙氏走之前,包拯和董氏的儿子包繶已经娶妻生子,而包拯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的事情。

可孙氏离开包拯不久,才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她性格刚硬,死活不肯将这件事告诉包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在包拯的儿媳妇崔氏温柔善良,孙氏走后,她考虑到孙氏一个女子生活不易,便时常周济孙氏,于是孙氏和崔氏的感情不错。

而孙氏将怀孕的事情告诉崔氏后,崔氏出于谨慎考虑,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包家人,毕竟孙氏的孩子究竟是不是包拯的,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之后,崔氏一边供应孙氏的吃穿用度,一边派人查证孙氏的孩子究竟是不是包拯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才确认这孩子是包拯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年后,包繶在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被皇帝安排到一个地方做官,他为了不让崔氏遭受奔波之苦,就没有让崔氏跟着他。

不料,包繶在前往做官的路上,不幸离开人世,包家人得知这件事后,沉浸在悲伤中难以自拔,尤其是包拯夫妇,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与此同时,崔氏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这让崔家人看在眼里,不禁担忧起她的后半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毕竟崔氏的祖父吕蒙正担任过三朝宰相,虽然当时是男尊女卑的年代,但对于出身名门的崔氏而言,她完全可以平安顺遂地度过一生。

于是,家人便开始为崔氏物色成亲对象,好让崔氏的后半生有保障。

这时,包拯夫妇也考虑到了崔氏成婚的问题,他们就找崔氏商量,表示崔氏可以再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崔氏听后,斩钉截铁地表示,她生是包家的人,死是包家人的鬼,她要一直守在包家,这让包拯夫妇听后,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

在这之后,包拯一家四口相依为命,崔氏一边尽心尽力地照顾包拯夫妇,一边照料儿子,过上了一段平静的生活。

然而,包家还没来得及走出失去包繶的悲伤,随着包拯5岁的孙子离世,包家再次遭到沉重的打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过多久,母亲千里迢迢来找崔氏,开门见山地提出,她已经为崔氏说好了一门亲事,对方是朋友家的亲人,这个男子三十多岁,还有体面的工作。

然而,崔氏当场拒绝母亲,气得母亲直跺脚,当场表示,包繶去世后,崔氏留在包家照顾孩子也就算了,现在连孩子都没了,还有什么理由留在包家?

但崔氏没有多说什么,她知道母亲是不会理解她的,只是坚定地看着母亲提出,她要留在包家照顾包拯夫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母亲见状,知道崔氏心意已决,只好独自离开,而崔氏看着母亲离开时的背影,眼泪不由自主地从脸上掉下来。

在这之后,崔氏本本分分地照顾两位老人,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包拯60大寿前后,她为了通过贺寿,让包拯尽快走出悲伤,忙得团团转。

可崔氏没想到,她竭尽所能,将里里外外布置得温馨而喜庆,为的就是让公公婆婆能开心一些,但包拯还是想起了最伤心的经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崔氏看在眼里,只好向公公婆婆坦白,他还有个儿子,正是这个消息,终于让公公婆婆终于看到一点希望。

后来,包拯便将儿子接回来,给儿子取名为包绶,包绶在包拯夫妇和崔氏的悉心教导下,读书用功、带人谦和有礼,获得众人的一致好评。

之后,随着包拯夫妇的离世,崔氏将包绶当做亲生儿子抚养,她不止一次地教导包绶,不能仗着祖父和父亲的功劳,应当努力成材,不辜负包家人的希望。

包绶

而包绶确实没有辜负包家人的希望,他学有所成后入朝为官,像祖父和父亲一样清正廉洁,是个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官。

与此同时,包绶用心侍奉崔氏,每次经过崔氏的住处附近,他都会抽时间前去看望。

当时,随着崔氏年纪老迈,没到换季的时候经常会生病,这时,包绶则抛下手头的一切事情,火速赶到崔氏身边尽孝,正如他的祖父包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之前,包拯母亲生病的时候,他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身边,直到母亲痊愈,他才重新投入工作。

不仅如此,包拯为官的时候,特意向皇帝请求,将他调到自己的家乡,这样一来,他就能常常见到自己的父母,以便照顾他们的生活。

而皇帝为了成全包拯的孝心,也答应了包拯的这个请求,使得包拯能在处理工作之余,陪在双亲身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包拯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母亲的病迟迟不见好,但母亲一日不见好,包拯就一日不离开,一直陪到母亲病逝,这对包拯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

不料麻绳专挑细处断,没过多久,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包拯,这让包拯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久久不能自拔。

随后,包拯为了纪念双亲守孝十年,在此期间,无论别人怎么劝,他坚决不复出为官,直到守丧期满,才开始投入到工作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快,包拯就接到了一个案子,一个农户家的牛舌头丢了,请包拯帮他抓到贼人。

要知道,在当时的农耕时代,未经国家允许伤害耕牛,轻则遭受牢狱之灾,重则是要被砍头的。

与此同时,牛肉的贩卖也十分严格,如果农户家的牛正常死亡,农户要获得官府批准才能卖牛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之前,当地有个富户为了买到牛肉,便派人悄悄潜入农户家里杀掉更牛,这样一来,他们不久后,就能在市场上买到牛肉。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富户和仆人最终还是受到了惩罚。

当时,包拯考虑到,如果贼人是为了获得牛肉,会直接把牛杀死,而不仅仅是割掉牛舌头,这样一来,贼人割掉牛舌头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为了报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接着,包拯就批准农民回去杀牛,一半的牛肉拿来卖,一半的牛肉自己家吃。

听到这里,农民虽然有些惊讶,但他想到自己不仅能吃上牛肉,还能赚钱,就赶紧回家照着包拯说的话去做。

没过多久,农民在家炖牛肉的香味就传了出来,让邻居们羡慕的直流口水,一个邻居见状,直接到官府举报农民私自宰杀耕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拯听后,厉声质问农民的邻居,问他为什么要割农民家的牛舌头,听到这里,农民的邻居腿抖得像筛糠一样。

后来,农民感念包拯明察秋毫,将包拯的事迹传开了,使得当地百姓对包拯交口称赞。

虽然包拯在当地为官的时间十分有限,但他还是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包拯临走的时候,当地百姓纷纷站在路两边,手里拿着干粮和特产,让包拯带走路上吃,最终包拯婉拒了他们。

其实,包拯经历了两个朝代,他不仅对百姓有影响,还常常提醒皇帝,从而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宠妃为了给自己的父亲讨个官职,总是在皇帝耳边念叨,皇帝觉得不耐烦,最终辞官给宠妃的父亲。

不料,包拯得知这件事后,紧跟在皇帝身边,指责皇帝做得部队,他越说越激动,一不留神,唾沫星子飞到了皇帝的脸上。

而皇帝自知理亏,他擦了擦脸上的口水,二话不说,直接撤掉宠妃父亲的官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拯离世后,由于他为官清廉,身边的人只好把他生前用的纸笔为他陪葬,而他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员,甚至至今仍是众人心中的榜样。

然而,有人却认为,包拯的有些案件过于主观臆断,找不到什么实打实的证据,可在那个条件有限的年代,能查明事情的真相已经实属不易。

毕竟,包拯通过不懈努力,让百姓能够迎来他们的公道,让百姓在风气良好的社会中安居乐业,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同时,包拯立下的家规,他在家规中表示,如果后人没有遵守家规,不得和包家先祖葬在一处,使得后人们坚持清正廉洁,为百姓谋福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包拯的家人善解人意,竭尽所能当地照顾着孩子和家人,让包拯能在处理工作之余,有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与此同时,包拯的后人没有辜负包拯的期望,他们凭借自己的多年奋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而我们也应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包拯的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离不开包拯生前为百姓挥洒汗水,毕竟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待在更轻松的官职上,但他坚持在一线岗位上奋斗。

而如今的我们,在面对一些困难时,也应当凭借着艰苦奋斗,最终看到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年轻人,更应当多解决问题做个有担当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包拯等古人,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后,依然能振作起来重新面对生活,而我们也应当坚强的面对生活的中的难处,勇敢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包拯,崔氏,图片,大寿,网络,儿子,包家,董氏,孙氏,儿媳,包拯,崔氏,包家,董氏,孙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包拯,崔氏,图片,大寿,网络,儿子,包家,董氏,孙氏,儿媳,包拯,崔氏,包家,董氏,孙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包拯,崔氏,图片,大寿,网络,儿子,包家,董氏,孙氏,儿媳,包拯,崔氏,包家,董氏,孙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