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秀才”这个光辉灿烂的名字,为什么到明朝就沦为了笑料?

“秀才”这个光辉灿烂的名字,为什么到明朝就沦为了笑料?

秀才,优秀人才之谓也。历史上,“秀才”这个词曾经光辉灿烂,可是后来却跌落尘埃,灰头灰脸,成为穷酸、没落的代名词。这是为何?

一、曾经的辉煌

“秀才”一词,初见于春秋时期齐囯名相管仲的著作《管子·小匡》,意为“才之秀者”,管仲创造这个词,说明了他非常重视人才。

西汉汉武帝也非常重视人才,他即位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求人才,推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国家要求地方长官考察并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的制度,考察为“察”,“推荐”为举,故称“察举”制。一般而言有四个科目:孝廉、秀才、察廉、光禄四行。

可见,秀才是“察举制”中排名第2的科目,很重要。具体而言,“秀才科”起始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即公元前106年,当时汉武帝明确下诏:“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里面的茂才本为秀才,是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的。

据《汉书•萧望之传》载,西汉萧何的八世孙萧咸,就是被推举为秀才后,被朝廷重视而不断升官的。萧咸开始只是个“秩四百石”的丞相史,被推举为秀才后,先后任县令、太守,最后官至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

东汉名臣周举也是秀才出身。《后汉书•左周黄列传》记载,公元134年,他在冀州刺史任上,被司隶校尉左雄推荐,做了尚书。周举以正直无私出名。左雄是他的恩人,但他看到左雄又推荐了上司的儿子冯直做官,而冯直曾经“贪赃获罪”,不是个好人,便弹劾左雄“选人失当”,并告诉左雄“不敢阿君以为君羞”。意思是说,我不会迎合您的错误,因为这样会让您一错再错,终究会给您带来耻辱的。

汉朝之后,魏晋南北朝沿用察举制,继续举荐秀才。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科举制,科举制里也有“秀才科”。不过到了唐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秀才科”边缘化,到唐高宗时,索性废除了“秀才科”。之后,人们将读书人统称为“秀才”。

二、明朝前期秀才地位降低,但仍有优势

秀才再次出现在科举考试中,是在明朝。明初,科举考试迎来大改革,由宋朝的3级考试改为4级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第一级考试,考中的便叫秀才,考不中秀才的,后来的三级考试都不能参加。所以,“秀才”成为了读书人考官的基本资格,也是最低等级的一种功名。

与汉唐时期相比,秀才在明朝的地位明显是降低了,因为从汉至唐,秀才都是官,可到了明朝,秀才已不是官,只是获得了考取官员的资格,是官员的预备队而已。

但不能据此以为秀才就没落了,此时秀才作为官员的预备队,有着普通百姓所没有的特权。比如在经济上,可以不交田租、不服徭役,开馆教学,给村民看八字、择婚期,写状子,为店铺写招牌。在政治上名声好,受尊重,打官司可以不跪、不受刑等等。

可以说,明初秀才的社会地位,超然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外。“士”即读书人,而秀才乃读书人中佼佼者。明代官员吕坤记载了他少年时遇到的一件事:一桌子人吃饭,中间有个秀才,席上一切以秀才为尊。秀才拿起了筷子,其他人才拿起筷子;秀才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大声说话……吕坤生于1536年,他少时遇到的这件事处于明朝中期,说明直到明朝中期,秀才都是很有尊严的。

总之,明朝前期、中期,秀才相比汉唐,地位有明显降低,但仍有种种特权和相当优势,是百姓羡慕的对象。只是在不知不觉中,秀才的光环开始褪色了。

三、明朝中后期秀才逐渐沦为笑料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张居正又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将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统一征收银两。这便将大量农民、手工业者卷入到商品交换的环节中,引导大量人口进入商业领域。那时候,“勤劳致富”成为可能,老百姓通过摆摊、开店、贩买贩卖而改变生活、改变人生的越来越多……

而同一时期,秀才们的生活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多数秀才一心为功名,每日只读圣贤书,不愿从事商业活动,甚至鄙视商业活动,日子便过得越来越艰难,渐显出“穷酸”之相。

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的“士农工商”的四民排序出现微妙变化。以前,一直是“士”居首位,“商”居末位,但明朝中后期,人们重利不重名,四民排序几乎反过来了。在《二刻拍案惊奇•卷37》中,就有这样一句话:

“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经商成了第一选择,读书排在次位!想想啊,既然随便做个生意,日子过得比秀才好,何必像秀才那样,寒窗苦读十年二十年,却一辈子考不上举人、进士,陷入穷困中。读书,倒成了最冒险的行当了。

更可悲的是,秀才们引以为傲的特权与功名,在明朝中后期是可以花钱买到的。

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在位时,因为北方瓦剌屡犯边境,朱祁钰为筹军资,出台了“纳粟入监”政策:

“例监始於景泰元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出自《明史·选举志一》

所谓“纳粟入监”,就是让富人家的孩子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进入“国子监”读书。在“国子监”读书的人,等同于获得了秀才资格,可以参加乡试、会试获得更高等级的功名,还可以毕业后直接授官。这个政策对于正规的秀才来讲就太不公平了,试想,人家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读才获得秀才资格,你捐了些粮食(一般是100石米),就买到了这个资格,让穷秀才们情何以堪!

举个例子,《杜十娘》里那个害得杜十娘投江的富家公子李甲,便是“纳粟入监”的监生。李甲自小读书,但比较笨,一直“未得登科”,考不上秀才,不过他爹妈有钱,给他买了个监生,等于获得了秀才资格。此人在国子监也没好好读书,经常到妓院鬼混,杜十娘也是不幸,爱上这种人。

“纳粟入监”并非一时之策,其从明朝中期开始行至清末,形成数量可观的“假秀才”团体,践踏了真秀才们最后的尊严和脸面。

至此,“秀才”这个曾经光辉灿烂的名片,便遗落在沟渠泥泞中,污秽不堪了。

参考书目:《汉书》;《后汉书》;《明史·选举志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字,秀才,考试,明朝,功名,特权,察举制,左雄,地位,读书人,观点评论,秀才科,秀才,明朝,周举,杜十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字,秀才,考试,明朝,功名,特权,察举制,左雄,地位,读书人,观点评论,秀才科,秀才,明朝,周举,杜十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字,秀才,考试,明朝,功名,特权,察举制,左雄,地位,读书人,观点评论,秀才科,秀才,明朝,周举,杜十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