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千古仁君”宋仁宗:一生都在跑龙套,一部《清平乐》为其正名!

“千古仁君”宋仁宗:一生都在跑龙套,一部《清平乐》为其正名!

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期,曾经自编自导了一场“天书封禅”的大戏,让他觉得自己已经坐稳了皇位,却成为了千百年来被后世所诟病的一件事情。

与父亲真宗皇帝不同,宋仁宗(赵祯)却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他就单靠一个“仁”字,获得了后世无限的敬仰和称颂。

2020年,曾上映了一部电视剧,拍的还是很不错的,它就是表现宋仁宗时代政治生态的《清平乐》,想必大家肯定对王凯扮演的宋仁宗印象深刻,主要是王凯长得确实很帅!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公元1010年五月十二日出生,十二岁继位当皇帝,二十三岁开始亲政,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公元1063年,宋仁宗赵祯因病驾崩,大臣们很快就给他上了“仁宗”的庙号,使得赵祯成为了中国大一统王朝中第一位庙号为“仁宗”的帝王。

那么,宋仁宗在位时,到底干了些什么大仁大义的事情呢?

“高级龙套”宋仁宗

说起宋仁宗,大家可能都会想:他在位时间那么长,又担得起“仁宗”的庙号,一定干过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自古至今歌颂他丰功伟绩的故事和演义肯定是数不胜数!

其实恰恰相反,在我们所看到、听到的和知道的所谓民间叙事(戏曲、小说、评书)中,从元朝到晚清,不管是元杂剧还是明清传奇,包括形形色色的话本和地方戏,宋仁宗在这些作品当中都不过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就会问:怎么一个跑龙套的也能被我们后世敬仰和称颂呢?

那么,咱们就得看看,宋仁宗都是在给谁跑龙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是从仁宗一朝开始写起的。

除此之外,包公故事、杨家将故事、呼家将故事、狄家将(狄青)故事……都是以宋仁宗一朝为历史背景的作品。

在这些故事演义当中,宋仁宗本人的角色绝对属于一个大龙套,甚至就连以宋仁宗本人身世为脚本的民间传说的戏曲《狸猫换太子》中,宋仁宗也只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而真正的主角则是包公包拯(包青天)。

因此,在民间叙事和文艺叙事的系统当中,宋仁宗一直都是最高级的跑龙套角色,所有的主角都不是他,一直到电视剧《清平乐》出现,宋仁宗才得以在中国文艺史上第一次当上了主角!

当然了,在电视剧《清平乐》中也存在着不少的文学虚构,以及很多的戏剧加工成分,大家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宋仁宗本人和他所处的时代,肯定还是得从正史入手,包括宋朝人自己写的笔记与当时的记载。

仁宗皇帝执政期间,人才辈出

相比其他叱咤风云的古代帝王,宋仁宗虽说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存在感也显得比较低,但是他在位期间,却涌现出了众多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杰出人物,可谓是灿若群星。

文学方面,明朝人评选出的“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都来自北宋: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此六人都是在仁宗一朝的时候登上的历史舞台)

宋词方面,无论是豪放词领袖苏东坡,还是婉约词领袖柳永,他们都是宋仁宗时期的大词人、大诗人。

学术方面,南北两宋中百家争鸣,关学、朔学、洛学、蜀学、新学……这些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都出自宋仁宗一朝,特别是著名的“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胡瑗,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是活跃在宋仁宗时期的大学者。

至于我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宋仁宗时期也是多了去了,其中有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还有日后领导熙丰变法的王安石、章惇、吕惠卿,包括主导元祐更化的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苏辙……在这些人中,有不少人都是在宋仁宗时期从政坛上崭露头角的。

科学方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有三项都出自宋仁宗时期,其中用来制作火器的火药配方则首见于宋仁宗时期的《武经总要》,指南针和活字印刷也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因此,宋仁宗这样一个表面上看起来跑龙套的配角,绝对称得上是终极大BOSS(幕后大佬)!

从表面上看,似乎宋仁宗和什么事情都没有特别深的关联,实际上所有的事情都和他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仁宗皇帝做靠山,又怎么能造成当时那种鸾翔凤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呢?

可以说,如果要论名气,论所谓的功业,宋仁宗肯定比不上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但是如果要论百姓们的爱戴程度,宋仁宗在历史上绝对算是排名第一的!

宋仁宗因病驾崩,举国痛哭

根据《宋史》记载:宋仁宗驾崩之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而且,当时宋仁宗驾崩的讣告送至辽国之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国皇帝也是伤心欲绝,号啕大哭)

那么,为什么同时代的这么多人会为宋仁宗的死哀伤过度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宋仁宗赵祯本人是绝对的宽厚和善、平易近人、低调内敛。

因此,一个“仁”字就贯穿了宋仁宗的一生!

宋仁宗在位期间,对待大臣知人善任、宽厚仁慈;对待百姓轻徭薄赋、爱民如子;对待外邦辽国也是施行德化、以和为主。由此,才使得当时的宋朝社会出现了安定太平,科技文化都非常繁荣的盛世景象。

所以说,生活在宋仁宗时期的宋朝老百姓,在很多的时间内,他们的心里都洋溢着一种甜蜜的幸福感。

以“仁”治天下,仁宗皇帝深得民心

上面说了这么多,那么宋仁宗到底做了什么特别具体的仁心仁德的事情呢?

例一:

有一次上朝,宋仁宗脸色很不好看,大臣就问:“陛下今日面带倦容,是否身体有何不适?”

仁宗皇帝回答道:“其实也无大事,只是朕昨夜没有睡好。”

听皇帝如此说,大臣来了精神(以为皇帝昨夜与嫔妃缠绵,才导致今日上朝精神萎靡),于是马上进言:“陛下万万要注意保养圣躬,不可过分沉溺于美色之中啊!”

听了大臣的话,宋仁宗苦笑着说道:“爱卿想得太多了,朕昨夜睡觉的时候觉得肚子很饿,想吃点羊肉,但是寝宫中没有,因此只能忍住饥饿生扛了一宿!”

大臣觉得很奇怪,问道:“陛下只是想吃羊肉,叫内宫厨房去做便是了,为何还要生扛呢?”

仁宗皇帝回答:“朕也想过叫御厨去做点羊肉来吃,但祖宗成法当中没有夜供烧羊的先例,如果朕今日破了例,日后宫内肯定就由朕成为先例了,不知每宿会杀多少只羊,浪费多少的钱财,因此还是忍着点饿,扛住算了。”

例二:

有一次,宋仁宗在内苑与大臣们一边散步一边谈话,走着走着就好几次回头张望,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但随从都不知道皇帝的意思,也不敢去问。

回到宫里之后,仁宗皇帝赶紧跟身边的宫女说:“朕都快渴死了,赶紧给朕倒杯热茶来喝。”

看见仁宗皇帝咕咚咕咚仰头喝茶,渴得不行的样子,随从才忍不住问:“官家,您刚刚在外面为什么不叫人送水,为何要忍着口渴回宫才喝呢?”

仁宗皇帝说道:“刚刚朕几次回头看,都没有看到拿着烧水燎子的人跟着朕,如果朕当时出声询问,拿燎子的随从肯定会被问罪问责的,因此只好忍着口渴回宫再说了。”

【注】:燎子,用于烧汤烹茶的炭炉。

还有一次,宋仁宗用膳的时候,竟然从饭里吃出了沙子,“嘎嘣”一下子把牙还给硌掉了一块,由于怕负责御膳的人因此得罪,他就赶忙嘱咐在身边侍奉他的宫女:“切记,今日之事就不要声张了。”

例三:

宋仁宗时期,宋朝有位大将名叫王德用,深得宋仁宗的信任。

有一次,王德用把两个绝色美人送进了后宫,当时一个名叫王素的谏官得知此事之后,马上就上疏议论此事。

宋仁宗看了疏奏之后,赶紧把王素悄悄地叫进宫里,对他说道:“您是先宰相王旦的儿子,朕是真宗皇帝的儿子,咱们君臣实际上是世交,王德用确实进献了两位美人到内宫之中,观其初心也就是想表示对朕的亲近而已,您就让朕把她们留在宫内吧!”

岂料,王素还挺倔,马上回嘴说道:“我欲所论,恰是亲近。”(意思是说:皇上您对与自己关系好和关系亲近的人,更加要注意分寸,不能接受他进献的两个美人。)

听王素如此说,仁宗皇帝也深有感悟,因此马上命令近侍把那两位美女送出宫去,另外再赏给她们每家三百贯。

见仁宗皇帝如此行事,王素心中忽然有些不落忍,于是当时就劝:“陛下,只要您能听得进我的谏言就可以了,也不必如此风风火火将此事办了。”

此时,宋仁宗正色回答道:“朕虽为帝王,但人情还是容易沟通的,倘若再拖延几天,朕看见她们泪眼婆娑,不愿出宫的样子,或许朕心一软就不忍心送她们回家了。您先不要走,就坐在这里等着回报吧!”内侍不敢怠慢,没多久马上回来禀告,说事情已经了当。

上述宋仁宗仁德的事情似乎都算是小仁,但在当时的承平时代,宋朝国泰民安,皇帝即使是锦衣玉食,即使是使唤美女,实际上也算不得什么过分的事情,但是能像仁宗皇帝那样自己克制自己对美食的口腹之欲,以及他如此宽厚待人的例子,在众多封建帝王当中,确实算得上是“稀有动物”。

体现宋仁宗之仁的还有这样一件事情:

宋仁宗时期,四川地区有一个老儒,多年考试都考不上,因此总是牢骚满腹(估计时间长了,精神上也不是很正常了),他竟然给当时的成都知府写了两句诗: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只要把住剑门关,烧掉入川必经的栈道,四川肯定可以割据一方。)

关于这两句诗,要是细想一下可就不得了了:造反!

成都知府不敢怠慢,马上把老儒五花大绑捆了起来,送到汴京交由朝廷处置。

岂料,宋仁宗得知此事之后,淡然一笑,马上对大臣说道:“老儒哪里是想造反谋逆,无非就是多年不第,发发牢骚而已。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一个司户参军(九品官)的官让他当着吧,千万别小题大做,又审讯又杀人的!”

熟读历史的人可以想见:如果老儒生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和朱棣时期,或者是在清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他自己必死是肯定的,包括他的三宗或者九族当时可能都会被杀个干干净净!

林林总总很多事,和仁德宽厚的宋仁宗相比,他后面几位大一统王朝中被尊为“仁宗”的皇帝,包括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以及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他们三人在人品方面简直就是弱爆了。

克己复礼,广开言路

宋仁宗崩逝之后,宋朝的大臣们自己都在说:仁宗皇帝的庆历、嘉祐之治,远过汉唐,已经达到上古三代之风!

庆历和嘉祐都是宋仁宗的年号,而上古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在传统儒家看来,夏商周三代鼎盛之时,也代表了一种封建时代完美理想的状态。

到了明朝,大学者朱国祯纵论千古帝王:三代以下,称贤主圣君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在朱国祯心目中,千百年间虽然帝王很多,但只有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才配得上贤主的美誉。)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望文生义把宋仁宗的“仁”仅仅理解为仁德、仁慈和仁厚,这就失于浅薄了!

根据儒家的传统解释,克己复礼(克制住自己的欲念和激情,忠心服从道德制度的约束)谓之仁。

仁宗嘉祐年间,曾经有官员问宋仁宗:“如今政事无大小,皆决于中书、枢密二处,陛下一无可否,不能独断,这难道就是陛下您当皇帝的道术吗?”

仁宗皇帝当时就回答:“治理天下当然不能由朕一人独断,如果都是由朕一个人说了算,做对了还好,如果做错了那就太难以改正了,不如让大臣们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然后再以宰相的名义发布决策,一旦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错漏,也会有台谏官员指出来,如此一来,改正这些政策也容易一些!”

由此可见,仁宗皇帝对于权力的欲念一直是非常克制的,他深知自己作为皇帝,独揽大权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当然了,深知历史的朋友也知道,仁宗皇帝的这些美德,实际上也是符合宋代那种制度和政体的。

宋仁宗的自我克制就是守住了仁君的本分,尊重宋朝从宋太祖、宋太宗以来既定的那些制度,也就是当时的祖宗之法。

而且,当时的官僚体系和士大夫集团,也对宋仁宗的帝王权利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而仁宗皇帝本人恰恰又是一位真正守规矩、不折腾的帝王。

从某些方面看,有人可能会说:宋仁宗似乎也是一个庸常的君主啊?

但是,大家只要从他手下灿若群星的文臣武将们身上的风采来看,宋仁宗赵祯绝对就是一位恰如其分的仁圣君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仁宗,方面,时期,一生,皇帝,中国,清平乐,赵祯,包括,龙套,观点评论,宋仁宗,皇帝,王素,赵祯,仁宗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仁宗,方面,时期,一生,皇帝,中国,清平乐,赵祯,包括,龙套,观点评论,宋仁宗,皇帝,王素,赵祯,仁宗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仁宗,方面,时期,一生,皇帝,中国,清平乐,赵祯,包括,龙套,观点评论,宋仁宗,皇帝,王素,赵祯,仁宗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