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在田野 看见宋朝》引言 后记丨202208-112(总第2098期)

《在田野 看见宋朝》引言 后记丨202208-112(总第2098期)

转自“会讲宋史”微信公众号。

引 言

包伟民

我们这群人,试图在田野中“看见”宋朝。

宋朝往矣,远在千年,可看乎?为什么看?怎么看?

宋朝当然可“看”。庋藏馆阁的两宋图文典籍之外,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各地遗存的两宋历史遗址遗物数量不少,其中尤以赵宋王朝的南北两个都城开封与杭州附近最为集中。说得远一些,赵家天子统治的疆域之外,风化所及,东瀛南洋,甚至更远的西亚东非,都有可能留有宋朝的遗物。

物质性的遗址遗物蕴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常常为图文典籍所不及,可观览,可亲近,可触摸,后人依凭这些信息梦回千年,拼凑起一幅幅历史场景,“看见”宋朝。

同样重要的是,走向田野,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址,虽然事过境迁,形势如故,也能为我们理解千年之前人们的生活,构筑起必要的地理背景知识。古人常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史学之父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自序》中,自豪地谈到自己年轻时候游历天下的壮举,到江淮,上会稽,探禹穴,去齐鲁,观孔子之遗风,最后经过梁楚,回到长安。这无疑是他后来能够写出《史记》这部伟大史书的重要前提。

可是在另一方面,在田野看见宋朝——推而广之,看见不同时期的历史,并不容易。这一方面是因为遗址遗物所传递的历史信息无一不零碎而且片面,找到它们既已出于偶然,例如本书所介绍的、关于南宋临安德寿宫的发掘就是如此;而考古发掘出来的遗址遗物,又毫无例外地不过是一些残垣片瓦,辛苦解读,常常不止于窥斑见豹,简直近乎瞎子摸象,才能揣摸出历史原貌的大概。例如关于南宋六陵,不要说关于它的整体格局,实际上我们对于每个陵墓里究竟埋的是哪一位皇帝,都不见得有十足的把握。另一方面,除去从那些文化层明确、未受任何后代扰动的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文物之外,绝大多数遗址遗物都存在着一个不断层累堆积,从而造成历史信息混淆的情况。比较典型的是古建筑,现在几乎已经不可能找到原封未动、未经后代多次翻修的宋代建筑了。例如本书有关篇章谈到的,无论是丽水的通济堰,还是宁波的高桥,哪里还是宋朝的原物,更不要说那些木构建筑了。怎样透过后代的那些堆积,准确找到相应历史时期的信息,并调动自己所掌握的全部背景知识,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来,对于历史田野的探索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这就好比文物修复工作,想要成功地修复一件陶器或瓷器,从成堆的瓦砾中找到属于它的碎片本已极为不易,万一原件碎片有限,修复者不得不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类型知识,用胶泥来重塑器物的大部分,被修复出来陶器或瓷器就难免会带有出于修复者的主观性。

这就使得“怎么看”的问题更为凸显了。

田野所传递的历史信息具有多重性,人们观察的视角各不相同,“看”到的历史如同经过多棱镜反射的光线,色彩缤纷。尤其一些珍贵文物,世人多投之以古董商式的眼光,即便一些严肃的新闻报道,也常见津津乐道于它们现在能卖出多高的价钱,实在令人有买珠还椟、反裘负刍之憾。

本书各篇作者们的一个共同立场,无疑在于想从田野中发现一些在文献资料中所缺少的历史信息,以求超越遗址遗物本身,读出与之相关的宋朝的人与事,并且试着以相对平易的文字来讲述那些人与事,以期面向历史学专业之外更为广大的读者。至于为什么想“看见”的是宋朝而不是其它历史时期,无非因为我们这一群人的学术兴趣都聚焦于两宋而已。

比较典型的应该是周扬波的《苏州47路公交线行记》了,从今天的一条公交线路,串连起宋朝苏州城内外人们的生活场景。其它各篇也都程度不等地反映了同样的观察视角。魏峰从“韩瓶”中看到的是宋代的酒政,姚永辉从遗物中观察南宋太学的人与事,何兆泉则从赵伯澐墓葬读出了赵宋王朝的宗室政策与两宋之际南迁士人的命运走向。其它的,无论从宫殿皇陵来进一步观察当时的朝政,还是从寺观、人物来讨论两宋史事的走向,都无不具有更多可拓展的余地。本书各篇所展示的,不过是作者们的一时之见,抛砖引玉而已。至于如何走出“专业”的圈子,以使历史知识能够走近更多的读者,无论在思想认识还是在语言能力上 ,我们虽然有了始于足下的自觉,能不能真正行之千里,还有待于今后的坚持与努力。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读者的建议与帮助。

因此 ,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走向田野,与读者们一起去“看”宋朝。

后 记

魏峰

杭州宋史论坛,我们称作“沙龙”,始于2010年。那年包老师提议,在杭的师友以学术沙龙的方式,形成定期的学术交流的机制,得到大家的响应。2021年,沙龙走过第十个年头。十年间,熟悉的师友,刚刚结识的学者,逐渐形成了沙龙的固定成员。因为从事宋史研究的学者稍多,所以起了这个名字,其实师友们的专业,以断代而言包括唐、宋、明、清,专业则涉及文、史、哲、考古。从一开始的每次半天,一人主讲,到后来每次上下午,两人报告;主讲者也从沙龙成员逐步扩展,从本地到外地,乃至境外学者。沙龙的场地辗转西湖博物馆、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西四教学楼、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杭州文史研究会,直到2020年转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中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时最长。

十年中,我们讨论过很多学术话题,激发出不少令人深思的观点,也曾一起解读各种文献资料,师友们也有相关成果刊布,但是包老师始终提醒,沙龙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聊天”,没有目的,信马由缰,不求结果,随心所欲,旧学新知,涵泳其中,这是沙龙于我们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这个学术共同体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聊天中,还常常想着大家一起到哪里去走走。当然,我们不说游访,而叫“考察”。这些年来,我们呼朋唤友,一起“考察”过的地方不少,宋六陵、湖州子城、嘉兴子城、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武义明招山、临安唐宋衙署遗址等,大多是与宋代历史相关的重要历史遗址。

在聊天之余同样看重到历史遗址看看,除了我国史学一向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统,还在于近年来同行们越来越重视历史的“现场感”,在搜访缺碑遗文,直接找一些可能的新资料之外,体晤、感知、触摸本已逝去的历史。所以,去年沙龙诸友在考虑怎样纪念我们这十年历程的时候,就想到了编集这样一册“在田野”,对这十年来大家“考察”成果略作展示。况正兵兄为书业翘楚,亲自编辑;浙大城市学院历史研究中心提供了经费资助,终于促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出版。

我们会继续“聊”下去,“考察”下去。既述以往,以待将来。请读者诸君对小册子中可能存在的疏误提出直率的批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田野,遗物,信息,历史,引言,后记,遗址,宋朝,读者,沙龙,故事传记,田野,遗物,历史,遗址,宋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田野,遗物,信息,历史,引言,后记,遗址,宋朝,读者,沙龙,故事传记,田野,遗物,历史,遗址,宋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田野,遗物,信息,历史,引言,后记,遗址,宋朝,读者,沙龙,故事传记,田野,遗物,历史,遗址,宋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