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颍州之战:在崖山之战80多年之后,宋朝再次复兴

颍州之战:在崖山之战80多年之后,宋朝再次复兴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在汝宁府的颍州(今属安徽省)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刘福通、韩山童白莲教徒的反元起义。一同参加起义密谋的除韩、刘两人还有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头领。

起义军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以“烧香礼弥勒”而聚众,起义者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所以称之为红巾军。这次起义的导火索就是元朝统治者集民夫26万人治理黄河,这本来是一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然而大元王朝自身的腐败与无能却生生地让这场“国家工程”成了一场风起云涌的大起义的导火索。这26万人所应得的伙食和报酬以及工程款多为贪官污吏所吞吃《草木子》记载说“朝廷所降食钱,官吏多不尽支,河夫多怨”,人们的不满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韩山童等白莲教徒私下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民夫们在工地上挖出了这个石人,看到了谶语,那自然就是人心思变,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

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众人于是尊韩山童为君。但是起义在开始的时候就并不顺利,白莲教徒的起义计划被泄露给了元朝官府,当地县令带领元军在起义当天前来镇压,韩山童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被当场擒杀,妻子韩氏带着幼小的韩林儿逃亡武安。

《元史顺帝本纪》记载“(刘)福通等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为乱,事觉,县官捕之急,福通遂反。山童就擒,其妻杨氏,其子韩林儿,逃之武安”很明显,元朝政府军的这次突袭虽然擒杀了韩山童,但是依旧不是很成功,因为在韩山童被擒杀的同时,突出重围的刘福通正式打出了反元的旗号,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三一举攻克了颍州。同月,元朝政府“命同知枢密院事秃赤以兵讨刘福通,授以分枢密院印”,很明显单靠元朝地方驻军已经无法对付这支“宋军”了。

《庚申外史》记载,赫厮(又称黑厮,亦为枢密院同知)、秃赤讨伐军领六千阿速军以及徐左丞率领的汉族军队讨伐刘福通“阿速者,绿睛回回也,素号精悍,善骑射”这支部队应该来自于中东地区,十分精锐强悍,擅长骑马射箭,然而当这支讨伐军发现对面的红巾军人多势众的时候,干脆大吼一声“阿卜!”阿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快跑的意思啊。然后这只精锐的阿速军“所部皆走”,不仅如此,在此之后,这支军队水土不服,还病死了一多半,赫厮死于上蔡,徐左丞被元朝朝廷逮捕杀掉。

这场如同喜剧一样的颍州战役的直接后果就是刘福通红巾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刘福通接连攻破罗山、上蔡、真阳、确山,又进攻舞阳、叶县等地,部下的兵马扩充到了十余万人。1353年,刘福通找到了藏起来的韩林儿,将其拥立为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就这样,在灭亡了近八十年之后,宋朝再次“复兴”。

除了刘福通,各地均有裹红巾而起义反元者,现分述如下:在刘福通发动起义的这一年,也就是1351年的八月份,萧县李二(外号芝麻李)及老彭、赵君用(一说名为赵均用)等人发动了反元起义,八月十日,芝麻李,赵均用等人伪装成挑河夫,一举攻入徐州,徐州百姓群起而响应“从之者近十余万。造浮桥四出掠地,奄有徐州近县及宿州五河、虹县、丰、沛、灵璧,西并安丰、濠、泗”。

麻城人邹普胜、倪文俊以及僧人彭莹玉等“以妖术阴谋惑众”部下起义民众头裹红巾,于蕲州发动反元起义“推徐贞逸(徐寿辉)为首,陷德安、沔阳、安陆、武昌、江陵、江西诸郡”建立天完政权,徐寿辉称帝,然而到了1353年,元军攻克蕲州,彭莹玉战死,徐寿辉把都城迁到了汉阳。1360年,徐寿辉以及丞相倪文俊被权臣陈友谅所杀,天完政权被陈氏大汉政权所取代。

其实关于徐寿辉政权国号的问题是有一定的争议的,现存的许多元末明初史料典籍均称其国号为“天完”,而根据一些元末明初的文物来看,徐寿辉政权的国号,实际上和韩林儿政权的国号是一样的,都是“宋”,比如四川大夏皇帝明玉珍衣冠墓中出土的玄宫之碑书曰“天启三年二月,宋主命平西。时西土劲敌暴横,群生涂炭。太祖既入蜀,军律严整,所至不独用武,惟以拯救为尚”所谓“宋主”指的就是徐寿辉,明玉珍为徐寿辉政权攻取四川之大将。玄宫之碑后来又写道“友谅使来,宋主崩弑外闻,乃斩使焚书,三军缟素,为宋主发丧,拊膺哀悼,殆不不堪忍”这里写的就是陈友谅谋杀徐寿辉之事。在短短的两三年间,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两个大宋政权。

布王三、孟海马部起义军活动于湖北以及河南一带,布王三(真名王权)号称“北锁红(巾)军”,孟海马号称“南锁红(巾)军”,布王三在至正十一年的十二月份攻略河南的唐、邓、南阳、嵩、汝等地,孟海马活动于均、房、襄阳、荆门、归、峡等地。

至正十二年的二月份,朱元璋未来的老岳父,定远人郭子兴以及孙德崖及俞、鲁、潘等人起兵攻克濠州《皇明纪事录》中称郭子兴等人为“定远县富民”郭氏反元之前应当为当地的豪绅,而郭、孙起义的方式依旧为“烧香聚众”,可见郭子兴孙德崖起义军应当都归于红巾军。

除了红巾军之外,当时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反元势力还有早在至正八年就已经聚众起义的方国珍,至正十三年起义的张士诚。到1353年也就是至正十三年为止,北到河南,南到湖南江西,东到浙江,起义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头裹红巾的“宋军”立誓要把腐朽的大元王朝彻底埋进坟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刘福通,国号,崖山,徐寿辉,政权,韩山童,宋朝,复兴,宋主命,观点评论,刘福通,韩林儿,徐寿辉,韩山童,郭子兴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刘福通,国号,崖山,徐寿辉,政权,韩山童,宋朝,复兴,宋主命,观点评论,刘福通,韩林儿,徐寿辉,韩山童,郭子兴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刘福通,国号,崖山,徐寿辉,政权,韩山童,宋朝,复兴,宋主命,观点评论,刘福通,韩林儿,徐寿辉,韩山童,郭子兴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