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最后的汉人王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的大明王朝

最后的汉人王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的大明王朝

中华二十四史之中,上起黄帝,下至崇祯,若论最有骨气的王朝,绝对非明朝莫属了。

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明朝的君臣可以说是史上最刚的一朝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到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军一直就追着元蒙残余势力,想要斩尽杀绝。

至少笔者印象中,明军没有出现过议和之类的事情,按照老朱家的脾性,就应该痛打落水狗,否则哪天万一元蒙翻身了怎么办?

所以,秉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信条,老朱家几代人杀得都很尽兴。

也是因为塞外元蒙势力的远遁,满清趁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

别的不说,有一点,老朱家很记仇,比如元蒙。但是神奇的是,对于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势力,老朱家却是宽容的有些过分。

随着这建州满人势力急速的扩张,即使两方产生龃龉,老朱家也当做若无其事,头号大敌依旧是元蒙,这认准一个目标一直刚下去的精神也是令笔者十分敬佩。

当然,不仅明朝出过木匠皇帝、贪玩皇帝、嗜战皇帝等一系列奇葩的皇帝,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很刚很奇葩的大臣。

比如每次皇帝被俘,大臣们都会另立新帝。

换做其他朝代,一定想尽办法,割地、纳贡、称臣或者和亲,争取换回皇帝,同时也给王朝留下一丝喘息之机,积极备战下一次战争。

这种奇葩操作,清奇的脑回路,也是导致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回到朝廷后,因为皇位之争,发动政变,使得老朱家乱成一锅粥。一批功臣良将就此死伤殆尽,明朝本来稍微振兴的形势立即一顿,加速衰颓了下去。

笔者不知道这些大臣们怎么想的,是不是脑子里就装了所谓的圣贤之书,完全不知变通。不分对象的胡乱硬刚,没有一点政治智慧,这些奇葩大臣竟然连“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道理都想不透。

正是这样或者那样圣贤传下来的道理,明朝书圣大儒往往动不动就喜欢杀身成仁,总是为了能够流芳百世,一根筋的硬刚下去。

除了被奇葩的君臣一通稀里糊涂的操作,搞的国家国力迅速衰颓下来。很多明朝人倒是真的能够做到求仁得仁,为了江山社稷,不求活,但求一死。

如明成祖朱棣当初迁都燕京,为的其实就是江山社稷,黎民苍生。在他看来,守护百姓最大的屏障不是天险,不是高大的城墙,而是一位以天下苍生为重的帝王,只要后世帝王死死守住前线,百姓自然无虞。

明末崇祯皇帝,不论世人如何评价,他总是挡在黎民苍生之前,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承诺。

笔者认为这种虽然明知下场凄惨,但是依旧恪守了自己本心,尽到了作为帝王应尽的责任,这样的崇祯是很值得令人敬佩的。

当然除了明朝朝廷以外,江湖之上,很多自发抗击清军的能人志士数不胜数。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的引导之下。明朝,出现史上极为罕见的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情形。

笔者认为,这样的朝代值得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佩,这样的精神应该被传承下来。当然,变通也是很重要的,“过刚易折”是老祖宗早就证实的道理。

盛唐之所以被人心向往之,是因为唐人懂得忍辱负重,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后的胜利。

李渊向突厥称臣,陪嫁了公主,又缴了岁供,割让了两郡之地,又如何?照旧消灭了突厥,迎来了万邦来朝的盛况。

所以说老朱家真要学学老李家,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拘泥于过去和现在的恩恩怨怨。

真正的帝王心中装得下天下,眼光看得清政治局势和天下大势,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王朝长盛不衰。

了解完老朱家之后,你会喜欢这么一个朝代么?各位看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帝王,势力,社稷,皇帝,奇葩,朱家,王朝,称臣,笔者,观点评论,明朝,皇帝,朱家,老朱家,明成祖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帝王,势力,社稷,皇帝,奇葩,朱家,王朝,称臣,笔者,观点评论,明朝,皇帝,朱家,老朱家,明成祖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帝王,势力,社稷,皇帝,奇葩,朱家,王朝,称臣,笔者,观点评论,明朝,皇帝,朱家,老朱家,明成祖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