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养老和恤贫并存,为何又成为“不公“的代名词

明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养老和恤贫并存,为何又成为“不公“的代名词

明代景象

社会保障,是每个国家社会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能够运用得当,则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政策也非常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特别是在明王朝,因为老年人口的增多,社会保障政策直接影响到这一部分群体的生存利益。在明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当中,荒政和社会救济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并且集中体现了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的核心理念。

赈灾济贫、防灾救灾措施完备,明代救荒措施系统完善

相比于其他的朝代来说,明代的救荒救灾措施都十分完备,既体现出统治者在这一方面的重视,

也体现出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系统的完备性。

灾难发生时的赈灾济贫,在灾荒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灾难发生时的政府救荒措施,是体现政府赈灾济贫措施是否完备的最关键的一个点。特别是在洪武年间,发生了很多次天灾,因此当时建立的政策,成为了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当中的重要部分。当时的赈灾济贫措施包括镯免与贩恤最主要的两种。在明代的最常用的救灾措施当中,这两种是最核心的两种。

镯免,其实就指的是镯免田赋。在灾难来临之际,其实遭破坏程度最为严重的就是农业,所以镯免田赋这一种措施

不仅缓解了农民的压力,而且还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

贩恤,就包括赈米和赈钱两种,这也是当时最直接的两种救灾措施,属于政府给予民众的无偿补助。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灾难发生时的救灾措施,也就直接体现了明代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好坏。

明代百姓预备于未荒之前者",灾难发生前的防灾措施体现积极性

除了救灾之外,还需要提前预防,这才能体现社会保障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明代的防灾措施当中,最有效最核心的一种,其实就是当时建立较为完备的仓储制度。仓储制度,不是明代特有的制度,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明代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其中,明太祖时期又建立了全新的预备仓系统,并且在长期的古代历史当中,只有明代形成了此种预备仓制度。预备仓制度是集赈灾和借贷两种使用方式为一体的一种仓储制度。

在《明史》当中就记载了当时的借贷规定"凡振饥米一石,侯有年,纳稻谷二石五斗还官。从预备仓的使用功能来看,它就已经区别了其他的仓储制度了,并且它的双重功能还体现了明代社会的发展特色。

老人

养老和恤贫并存,明代传统社会保障政策覆盖人群广泛

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也是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当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等社会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体现了明代的社会保证是否到位。

照顾生活、提高地位、政治优待,明代养老政策发展完善

明代当时的养老政策,主要可以分为照顾老年人的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层面上的优待这三个部分。对于老年人在生活上的照顾,其实就是保障老年人的生存基本。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免除老年人及其亲属的徭役,可以保障家庭养老的进行;采取物质赏赐和救济措施,

主要针对贫困家庭和孤独老人;在刑法上的优待等等。

对于提高老年人社会地位这一方面,当时主要就是举行乡饮酒礼和颁布终身养老制诏令等等措施。对于政治上的优待,其实就是针对老年士人的优待。

在《典故纪闻》当中就有记载明太祖对于老年士人的重视:"古之老者,虽不任以政,至于咨询谋漠,则老者阅历多,见闻广,达于人情,周于物理,有可资者。就以上政策来说,明代的养老政策已经照顾到老年人生活、社会地位和仕途等等方面了,基本上能够保障老年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儿童

明代养济院的设立,发挥了重要的恤贫和照顾弱势群体作用

对于其他弱势群体来说,明代政府也设立了养济院等等社会机构,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国朝典汇》里有记载当时养济院的主要职能

:"国初令天下置养济院,以处孤贫残疾无依者。从中其实也可以看出,养济院针对的主要对象,包含孤贫残疾等弱势群体。当然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收养,也是需要设立一些条件的,包括针对人群的年龄、亲属和政治状况,设立这些条件也是为了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促进养济院的管理。涉及到很多细节的养济院管理条例,其实也体现了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备性。

比如说在《明史·土田志》就记载了洪武五年孤老院和养济院的标准:"月给米三斗,薪三十斤,冬夏布各一匹。小口给三分之二。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也是当时细致的社会保障措施的体现。

老人

明代社会保障政策,既促进了社会稳定,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政策,无疑是为社会稳定而服务的,所以一切社会保障政策,都对社会的进步发挥出来重要的作用。

对社会各群体的照顾政策,平稳了百姓情绪,促进了社会安定

明代社会保障政策涉及到的群体是非常广的,因此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可以安抚百姓的情绪,对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荒政措施当中,最能抚慰百姓情绪的措施就是安抚流民。天灾人祸的发生,造成了大量民众丧失了财产和家园,

所以政府给予流民一定的安抚措施,是治理灾荒的重中之重。

在明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当中,就有很多涉及到安抚流民的措施,包括赈济和镯免等核心政策,还包括借贷种子和钱财,以让他们尽快建立产业,恢复家园,还有储备仓等等措施,都让整个明代社会的流民人口少了很多,能够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对于社会的安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以工代赈等救荒措施,拯救了百姓,促进了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代政府为了救荒而采取的以工代赈政策,既促进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整修水利、重视农业等等措施,都给经济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助力。特别是明代政府组织流民进行拓垦等措施,在促进农业生产恢复的同时,

也增加了国家税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流民

合理利用流动民众的劳动力来进行社会经济的开发,也是明代社会保障政策所带来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明宪宗实录》当中所记载的"民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场面。

政府执政不力,社会保障政策未落到实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当然,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漏洞和弊端。

政治腐败,官吏贪污现象严重,破坏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的运行

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具体运行过程当中,因为政治的腐败,带来了严重的官吏贪污现象,带来的负面作用就直接体现的就是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就整个明王朝发展时期来看,当时的社会保障措施许多都因为官吏腐败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比如说当时的赈米和赈钱等等措施,都因为官吏的腐败不能落到实处。

在《明史》当中所记载的情况,"父老皆言今非昔比,各官已尝具奏,廷议已下贩恤,但饥民甚多,钱粮绝少,……欲汲壶水以灌涸河,徒有虚声,决无实补"就是当时社会保障政策不能发挥到实处最真实的写照。

明代官员

养老政策以官吏群体为中心,未照顾到所有社会阶级的利益

而正是因为官吏的腐败,使得明代的养老政策也开始慢慢倾斜到官吏群体当中,以官吏群体为中心,反而没有实现照顾到所有社会阶级的利益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初衷。明代最开始的养老政策针对的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针对官民不同群体,会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管理。

但是这些措施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因为政府的执行不力,使得养老政策更多关照的是退休官僚的利益,而不是平民百姓的利益,体现出一定的阶级差距,也让社会保障政策成为了"不公"的代名词。

总结

在明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当中,荒政和社会救济这两个核心方面都十分完备。在荒政的处理过程当中,针对灾难发生前后都有不同的措施进行管理;在社会救济方面,

针对不同的弱势社会群体也有不同的系统进行救济,体现出明代社会保障政策的先进性。

因为先进的社会保障政策,明代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依托于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在还算完备的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当中,也存在着官吏腐败、政策倾斜等等弊端,这也体现了明代社会的问题和弊端。

参考文献:

1.《明史纪事本》

2.《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

3.《中古封建社会经济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救灾,社会,制度,恤贫,政策,养老,老年,发展,灾难,措施,观点评论,养济院,社会,明代,政策,官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救灾,社会,制度,恤贫,政策,养老,老年,发展,灾难,措施,观点评论,养济院,社会,明代,政策,官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救灾,社会,制度,恤贫,政策,养老,老年,发展,灾难,措施,观点评论,养济院,社会,明代,政策,官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