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刘吉:大明王朝最能混日子的内阁首辅,平平无奇却一路官运亨通

刘吉:大明王朝最能混日子的内阁首辅,平平无奇却一路官运亨通

(明英宗朱祁镇)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

一生跌宕坎坷的明英宗朱祁镇驾崩了。

朱祁镇的一生有很多身份。

他曾是少年天子,是紫禁城的新主人,受万民爱戴,得百官敬仰。

他曾是气宇轩昂的年轻人,率大明威武之师御驾亲征,希望可以重现父辈乃至祖辈的辉煌。

他也曾在战争失利中落入敌人之手,远离故土,尝尽塞外的风沙苦寒。

他更在政治交锋中被自己的弟弟(即明代宗)软禁在紫禁城幽深的角落里,彻底沦为政治的囚徒。

最后,他又颠覆一切,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位。

家国,战争,爱恨。

生离,死别,情仇。

朱祁镇经历的太多了。

虽然我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并不是他,但仍然不妨碍我为他留下一句言简意赅的评语:

他是一个充满悲剧式的人物,但所有的悲剧,却又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而现在,他的人生终于走到了尽头。

1464年2月23日,朱祁镇龙驭上宾,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大明迎来了他的新主人——朱祁镇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

新皇帝登基伊始,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替自己的父亲编撰一本自传(即《英宗实录》)。

这很好理解,本朝要修前朝的历史,本代的皇帝当然也要负责记叙上一代皇帝的生平。

一来有史可传,二来儿子替老子修书,又十分彰显诚孝。

皇帝说修书,但皇帝当然不会自己笔耕不辍,埋头修改,因为皇帝素来都是只提想法,而由文武百官负责实施。

修书归谁管呢?

首当其冲就是翰林院。

在翰林供职的,无论学士、编撰、编修,还是侍讲,都是经科举考试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

别说修书,就是让他们写两本出来,也不在话下。

但给皇帝修书,和修缮其它文化类书的书籍,又大有不同。

光有文化不行,你还得跟皇帝接触过。

翰林院里的文人雅士们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最近两年科考录取过来的年轻人。

这帮小年轻或许文采斐然,但毕竟岁数太小,对前朝英宗皇帝的事迹大都不了解,所以实在很难下笔。

那么也是就是说,想要替先皇修书,必须找当年时常侍奉先皇的人。

于是,我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刘吉的机会来了。

刘吉,字祐之,北直隶博野人,英宗正统十三年进士,先入翰林院,后任经筵官,专门负责给皇帝上文化课。

(刘吉)

早上给皇帝讲天文,中午给皇帝讲地理,晚上给皇帝讲哲学。

根据作者翻阅明代史料得出的统计,我认为,刘吉同志和皇帝相处的时间有可能比皇帝和任何一位妃子相处的时间都要长。

而这种和先皇有过大量相处经历的人,很显然,是编修先皇自传的不二人选。

那此时的刘吉同志在干嘛呢?

情况不是很好,刘吉丧母,此时正在家里丁忧。

丁忧制度由来已久,唐宋重孝,本朝更重,但凡官员双亲父母去世,必要辞职回乡,守孝三年,以表至诚至孝之心。

刘吉丁忧,三年才刚过一年,但明宪宗朱见深很显然等不了三年,立刻召其回京,当场就封了礼部左侍郎。

朋友们,左侍郎,这可是正三品,礼部的二把手。

大明朝的很多士子,半生科考,半生做官,又摆资历又拉关系,好不容易才混了个翰林侍读,不过是从五品,而刘吉一步登了半边天,升职速度可以说是坐了火箭了。

按说像刘吉同志这种除了摆弄点经史子集再无长物的大臣,能当上左侍郎,已经算是人生开挂,十分捡漏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宪宗皇帝朱见深居然格外器重刘吉,没事儿就给刘吉升职加薪。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升礼部尚书。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升文渊阁大学士。

成化十八年,刘吉的父亲病故,按规矩刘吉又应该辞去所有职务,回乡守孝。

按理说,丁忧制度是大明王朝板上钉钉的规矩,很少有人能违规僭越,后世如张居正那样权倾朝野的宰辅,遇到父丧,也得老老实实的辞职回家。

(张居正)

但这事儿在刘吉的身上却变成了意外。

父亲一死,刘吉立刻跟皇帝上疏,表示父亲病故,自己伤心过度,实在没有心情继续工作了,恳请皇帝放我三年假,让我回老家调整调整心态再说吧。

这套说辞合情合理,十分符合规章制度,但却被宪宗皇帝一口否决了。

皇帝表示,国事繁忙,凡事多依靠爱卿,假就别休了,伤心我可以理解,我也不能让你白干,这么着吧,我给你升个职,就权当做鼓励你了。

于是,我们的刘吉同志不仅没有回乡丁忧,反而升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入主内阁,成为了大明政坛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这实在是一件十分难以想象的事儿。

因为不管怎么看,刘吉都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人。

他的确很有文化,但文化水平也就是稍微优于常人,远远达不到像大明第一才子解缙那样的水平。

他确实资历很深,是先帝十分信任的朝臣,但真要论起资历,他跟大明“三杨”那样的人物又根本没法儿比。

而这样一位平平无奇,资质平庸的人,能混到如此之高的地位,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

成化年间的大明官员们,有可能是整个明王朝中最平庸的一批。

不是刘吉不行,而是大家都不行。

六部中的六位尚书,吏部尹旻、礼部周洪谟,兵部张鹏、刑部张蓥、工部刘昭、户部殷谦被世人成为“泥塑六尚书”,而内阁中的三位阁老,刘吉、刘珝、万安则被称为“纸糊三阁老”。

(明朝官员)

这班朝廷大员们,政绩平平,工作能力平平,业务水平更是平平,他们从来不会觉得在当前的位置上要考虑国家的发展,要干出业绩,要做出实事,对这帮人而言,只要官位稳固,按资历晋升,自己又何须殚精竭虑的替皇帝工作?

混着不就行了?

朝廷里的要员们平庸如此,下级官员们上行下效,结果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员们都开始不思进取。

他们当官不是为了施展理想和抱负,更不是为了匡扶天下,为国为民。

对个人而言,做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

为了做官而做官,为了升职而升职。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

这一年,宪宗皇帝朱见深驾崩了。

如果说朱见深是一个资质十分平庸的皇帝的话,那么新上台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则和他的父亲完全相反,他是一个十分励精图治的帝王。

皇帝前脚登基,后脚就开除了一大批没有真才实学,站着官位不下蛋的官员们,内阁中的万安,刘珝也被皇帝免职,但刘吉却十分幸运的得以继续为皇帝工作。

原因倒也很简单,因为刘吉有他自己的为官之道。

什么为官之道呢?

那就是刘吉本人精于滥竽充数。

由于内阁中只剩下刘吉一人,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内阁首辅,但皇帝又担心他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又补充了两位要员进入内阁,帮助刘吉工作。

这两位一位叫徐溥,一位叫刘健。

(徐溥)

徐刘二人可不是那种在官场里混日子的人,他们十分能干,一入内阁,立刻开始帮新皇帝排忧解难,把治国安邦之策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皇帝身边。

刘吉急了。

新同事如此能表现,自己身为首辅,什么玩意也拿不出来,老脸往哪儿放?

长此以往,新皇帝知道自己没有真才实学,还不得让自己下台?

但刘吉是个十分鸡贼的人。

内阁中的工作制度是,徐刘二人是内阁学士,写完折子,要先送到首辅刘吉的手中,由刘吉审阅,审阅完毕,没有问题才能送到皇帝的案上。

也就是说,徐刘二人的政见和上疏,都必须先在刘吉的手里过一遍。

而利用这个过一遍的机会,刘吉往往在每份奏折上都写上自己的名字,以表示自己虽然不上折子,但徐刘两位老弟的折子,我每次都是有份参与的,我也出过力。

说实话,这种行为有点不要脸。

说得好听是分别人一杯羹,说得不好听,那不就是自己没成就,硬蹭别人的吗?

但皇帝不是傻子,至少孝宗皇帝不是。

你滥竽充数皇帝尚且能容忍你,但你如今掩耳盗铃,皇帝实在是忍不了了。

帝初倾心听信,后眷颇衰。而吉终无去志。——《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

通过这段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皇帝一开始对刘吉还能多有容忍,但到后来逐渐开始冷落刘吉,到最后更是话里话外的表示,老刘啊,你这岁数也挺大了,我看你也干不动了,不如主动退位让贤,我也好办,你也保留颜面。

但刘吉同志不闻不问,硬是在工作岗位上赖着不走了。

没办法,孝宗皇帝只能主动开人。

(明孝宗朱佑樘)

老刘啊老刘,大明官场已经养你了半辈子了,现在该是你离开的时候了。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皇帝亲命刘吉告老还乡,这位大明首辅恋恋不舍,但最终还是离开了紫禁城。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吉病逝,时年六十七岁。

这位插科打诨,一生碌碌无为的文臣终于谢幕。

而此时的大明,孝宗皇帝锐意图治,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同志,父亲,文化,朱祁镇,朱见深,皇帝,刘吉,大明,王朝,内阁首辅,观点评论,朱祁镇,朱见深,内阁,皇帝,刘吉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同志,父亲,文化,朱祁镇,朱见深,皇帝,刘吉,大明,王朝,内阁首辅,观点评论,朱祁镇,朱见深,内阁,皇帝,刘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同志,父亲,文化,朱祁镇,朱见深,皇帝,刘吉,大明,王朝,内阁首辅,观点评论,朱祁镇,朱见深,内阁,皇帝,刘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