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代文官“供大于求“,人事暴增却无官位,无奈用寄禄官制安定人心

宋代文官“供大于求“,人事暴增却无官位,无奈用寄禄官制安定人心

宋代文官

宋代从唐代继承下来的官制体系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较为鲜明的为文官寄禄官制度。它改变了原有的官员任命方式,开创了以官阶排名官职的局面。但是许多官职只有其名,却无其权,制度混乱。朝廷中对其要求改革的呼声甚高。

在元丰改制后,寄禄官体系虽有完善,但改变不大,缺陷仍多。直至在宋徽宗时期,才完成了全部的寄禄官阶选人体制,解决了寄禄官体系混乱繁多的问题。它所囊括的内容繁多,影响较大,具有宋代官制的特点。

宋代寄禄官产生的原因——官员人数过多,官员差遣制度混乱

1、文官人数过多,待遇与官职不相匹配

寄禄官的形成与北宋的政治文化思想紧密相关。在北宋时期,由于自上而下的重文轻武以及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宋朝的文官数量远远大于武官,那么这时就出现了著名的宋代特色:"官职差遣"现象。

文官多于武官

由于文官人数过多,真正的实权或者有利的职位却供不应求,为了解决没有官职上任这一问题,北宋实行了官职差遣的制度,它将官衔与官职相分离,

官衔即"官",只是一个莫须有的虚衔,仅作为叙级和定制薪水的作用。

而"职"也称为贴职,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并无实权,比如:大学士等职位。只有"差遣"才是实权职位,三司使和枢密使等都为此类职位。关于如何判断这一问题,北宋时期的官员们在自己的职位冠名时,都会加上"判,知,全"等来表示本职为差遣或其它。

宋朝官员

2、宋代初期的官制体系较为混乱而进行官制调整

宋代的官制主体上沿袭了唐朝的官制结构。但由于唐朝中后期的官职虚化和官阶化,原有的官职体系已经受到了破坏,所以在北宋初期的中央官职体系也就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都"类以他官主判 ,虽有正官 ,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此外,与唐朝不同,宋代的官员们十分注重机构内职官的实际职权,所以,唐朝旧有的官职品列排序也因此被打乱。原先前朝所不受重视的闲官到了宋朝,成为了有实权的职官,而在唐朝的实权官职在北宋却被定义为空有官衔的散官。

宋代尤其是北宋初期,中央官制有了较大的改变,实权的职官从中书门下依次排序,御史台位于第三,下面为尚书省等等,殿中省和秘书省位居最后几个。这些官职排序与寄禄官的排序是大致相似的,且宰相的担任与唐代不同,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同时,增加了副相又名"执政"的职位,由参知政事担任。这两个职位合称为"宰执"。

宋朝宰执

3、宋朝官制调整后逐渐形成寄禄官体系

北宋的职能机构在进行大的调整以后,形成了新的官制品级与职事官相互交替的"阶序"的秩序。寄禄官实际上就是北宋前期的官职差遣制度中的"官",即无实权的官衔。寄禄官仅仅代表此官职的薪酬待遇以及品级和地位。

在《散阶勋官寄禄功臣检校试衔》中曾提到有关描述,"正以职事官为官名,如吏部尚书,至于职官、令录,皆虚名也,而不得实莅其事,以知、判官为职事,如判尚书都省至于权知某州县,皆实职也,而不关所带之官。无职事之京、朝官,归本班守"本官",即本官阶。

寄禄官

本官阶有七个官阶,分别为选人,京官,朝官,宰执官和职事官等。寄禄官制可分为好几个等级,按照待遇薪酬大体上分为三个等级,以文官的寄禄官为主,较低等级的有京官里的秘书省九品官职,而中书省的四品以下官职位中级,尚省的二品到四品官职位高级官制。

建立寄禄官后的局面—改变了原有的职官体系

自北宋建立寄禄官制度后,宋代的职官体系不同于唐朝后期,而是形成了官职差遣全部分离的官员任命制度,寄禄官体系打乱了原先的官职授命,建立起一个新的有官名无官职的开端。

1、寄禄官制度依据等级区分出虚实官位

北宋时期制定的寄禄官制将官员的官名,职务和薪酬都区分开来。它具有一定的利处,解决了文人暴增而无官位的现象,为宋代输送了有用的人才,填补了朝廷用人的空缺。

宋朝官员

但由于从北宋初期到元丰改制前的寄禄官制度,是根据阶序来进行高中低等级划分的,中书省的五品官职属于中阶等,而诸寺监的三品也属于中阶。官阶和品级被分开评定,十分混乱正如 《宋史·职官志》所说,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

在宋以前的官职体系中,官员的职位和品阶以及俸禄等是合在一起进行任命的,北宋初期的寄禄官将这一原有体制打破了。且寄禄官的迁转制度是依据官员的出身以及科举的排名来评定的,仍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宋朝科举

2、宋代官职任命由官阶主导,形成了本官阶制

宋代寄禄官体系共有七个官阶,上文所提到的七个官阶均为文官的官职排名中,文官寄禄官中的选人分为四个等级,七个官阶。主要由两使职官和初等职官以及判司簿尉和令录组成。而且三京府判官和留守判官和观察判官,观察推官等为三阶两使职官;防御、 团练 、军事推官为初等一阶;县令和录事参军等为令录二阶。

在《宋史·选举志》中我们可以看到:京官中的主要人选为选人。选人是京官选拔的重要来源,有出身之判、司簿、尉凡七考除大理寺丞,节、察判官六考除太常寺丞 ;无出身之判 、司、簿 、尉七考除卫尉寺丞,节、察判官六考除太子中允 。

京官

在宋代,选人一般需要朝官的推荐才能够入选京官。京官多为中级官员。而朝官大多为朝中的高级官员,为中书门下范围内的官员。宋代的武官寄禄官分为两个等级。历经自宋太祖等三代发展,依照官阶排名一共可以分为38阶,大致上为横班,诸司使和使臣三等,自元丰改制前这一套体系未曾改变。

寄禄官制度的弊端——出现冗官现象,官职结构杂乱

1、冗官现象迫使寄禄官制度进行改革

寄禄官制度严重阻碍了一部分文官的仕途发展,由于升官阶大多凭借出身来决定,这就导致无显赫身世但有才能之人无法担任实权官职,使朝廷可用之才越来越少。同时低品级的寄禄官越来越多,但他们大多都只有其名和俸禄,而不司其职,

导致冗官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库吃紧,税赋也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愈增。

一位多坐,增大国库负担

为了社会的发展以及减少多余的开支,朝廷中对于官制的改革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冗官现象空前严重,导致国家财政方面压力巨大,赋税日益增加,民众苦不堪言。

到了宋神宗时期,首先进行的王安石变法对于文官的寄禄官制度改之甚少,寄禄官制度仍旧繁多混乱,引起神宗的不满,他决定亲自进行改革,削减不必要的官制规定,简化宋代官制。元丰五年五月,宋神宗正式颁行 《元丰官制格目》。

依《唐六典》行"正官名"之改革,恢复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职事,罢去了领空名的官名。

同时他还颁布了《元丰寄禄格》,恢复了部分的散官官制,建立了唐朝时期部分三省六部的职务机构,重建了寄禄官体系,使得其更为稳定和简洁。仅以品阶来决定官职的等级,大大简化了寄禄官的评选与任职,最终形成二十五阶寄禄官制。

宋朝官员

2、寄禄官改革借鉴唐朝官制精简官阶,兼并官职

元丰改制将原有寄禄官体制中的官阶和官职有重新融合在了一起,担任什么样的官名,就要拥有同等的职务和权利,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空有虚名的寄禄官职。《宋史 ·职官志》总结道:《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杂取唐及国朝旧制,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

在元丰改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丰寄禄格》将宋代的寄禄官体系进行了一次完整的调整和进步,它将原有的散官制度和新型的以官阶论品级的官职评定相结合,出现了更加合理的寄禄官制度,为北宋乃至以后的官职体系提供了改革的样板。

3、徽宗时期的文官寄禄官体系的完善

在元丰改制后,寄禄官体系还是不完善,仍具有部分官名和不同官阶的官职相混合的情况。因此,在徽宗时期,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在崇宁时期,崇宁二年(1103年)将部分官职改为承直郎至将仕郎七等,称为"选人七阶",此后又对其他寄禄官进行了品阶上的增减,最后选人和京官朝官共为37阶,完成了整个文官体系阶官也就是寄禄官名称上的改革。

宋代文官

总结

宋代的寄禄官制度沿袭了唐朝的官阶化以及寄禄官萌芽时期,它符合古代官制中的变化规律,从出现到发展再到改进以及形成新的官制体系。经历了元丰改制以后的寄禄官终于成为了宋代完整的文官寄禄官体系。

可以说宋代文官寄禄官的演变过程既符合社会规律,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宋代的文官寄禄官制度继承了唐代的散官体系,也解决了晚唐时期的官阶化严重问题,同时对于北宋初期的寄禄官体系有所简化,但仅仅涉及了文官的官制改革,并未涉及医官等方面,仍具有缺陷,但总体上对于古代官制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北宋寄禄官制述论》

2 、《宋代文官寄禄官制度》

3 、《元丰改制前北宋寄禄官的资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体系,职官,官制,官阶,人事,制度,安定,官位,职位,官职,观点评论,官制,官阶,文官,官职,寄禄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体系,职官,官制,官阶,人事,制度,安定,官位,职位,官职,观点评论,官制,官阶,文官,官职,寄禄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体系,职官,官制,官阶,人事,制度,安定,官位,职位,官职,观点评论,官制,官阶,文官,官职,寄禄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