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清官包拯后代今何在?第35代后人为守护包氏祠堂,从不外出打工

清官包拯后代今何在?第35代后人为守护包氏祠堂,从不外出打工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拯

提起古代的官员,好坏程度可以说是两极分化,有像秦桧这样让我们恨得牙痒痒的奸臣,也有像狄仁杰这样为国为民的好官。

在影视作品中,有许多官员的形象被展现出来,通过一个个故事情节,让我们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是提起“铁面无私”这个形容词,那我们脑海中第一时间反应出来的一定是包拯。

包拯是宋朝的官员,在百姓心目中有着“青天大老爷”的形象,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权,敢于上疏弹劾和惩治贪官污吏,而他的这种精神也影响到了他的后代,成为了祖训世世代代传承了下去,现在,他的后人们很少踏入官场,他们大多留在乡村里,为守护包氏祠堂从不外出打工。

1、清官包拯

包拯是宋朝人,自小便勤奋好学,在宋仁宗时期考中了进士,被派去建昌县担任知县,由于父母年迈,他不想离家太远,就申请了更换地方,去往合肥任职,但是他的父母一想到未来一年到头都见不上儿子几面,心中万分愁苦,包拯不愿意见到父母每天愁眉苦脸的模样,所以毅然决然地辞了官,打算在家里好好侍奉父母,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

后来,他的父母去世,包拯在守丧期间在坟墓边上搭建了一个草庐,每天吃住都在那里,一直到了守丧期满,他仍不愿离开。最终还是他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多次跑过来劝说他,包拯才开始动摇,并开始整顿旗鼓,回到朝中继续任职,担任天长知县。

他为官期间,做到了绝对的清廉,他从不会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欺压百姓,更不会像其他贪官一样为了钱财不择手段,恰恰相反,他所做的所有决定,出发点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家,所以他做出了许多功绩,也在百姓们心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此外,他不仅为官清正,还不畏强权,对任何贪官污吏都是除之而后快。在他做监察御史期间,就曾经上书反对过权臣王逵。

王逵曾经担任转运使,在任职期间利用权力多次欺压百姓,压榨百姓们的辛苦钱,并且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多次滥用酷刑滥杀无辜,引起了百姓们极大程度地恐惧与不满,由于和宰相交好,又颇受皇上器重,所以王逵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说是有恃无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包拯深知他对百姓们的欺压,所以上书反对过他七次,最终在他强硬的态度之下,宋仁宗终于做出了动作,将王逵罢了官。

2、受家训影响的后代

包拯注重于整顿吏治,立誓要在宋朝的大殿之中刮起一股清廉之风,而他也确实做出了很多成效,在他任职期间,朝廷的风气有很大的改善,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他是百姓眼中难得的好官,深受他们的爱戴,他刚正不阿的精神也传递给了许多人,并且成为了他们家族的祖训,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

包拯曾经留下过家训,告诫自己的后人们要清正廉洁,不可以犯贪污等,否则的话,不仅不能回归本家,在死后还不能葬在大茔之中。为了严格遵守祖训,他的后代们很少踏足官场,从事的都是一些与官场毫无关系的工作。

虽然他的祖训被传递了下来,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拯的一些后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踏出村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村里的人开始慢慢减少,最后劳动力几乎全部流动出去,留在村子当中的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和孩子。

由于没人打扫,这个曾经一尘不染的祠堂开始变得破败,到了第35代的后代时,已经残破不堪,身为第35代的包先良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打算做出一些行动来阻止这一代的人离开村落,他以身作则,坚定地守护在这里,用心打理包氏祠堂,将里面的雕像和摆件打理得井井有条,祠堂在他的努力之下,重新恢复了繁荣时期的景象。

包先良为了更好地守护这里,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村子,在村子里找了一份简单安稳的工作,空闲时间则全部放在了祠堂里,在他心中,包氏祠堂所代表的不仅是祖先,还是包家人清正廉洁、正直不屈的象征,而他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在打理祠堂,而是在为这种精神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3、优秀精神的传递

事实证明,包先良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伴随着影视剧和书本当中对包拯形象的刻画,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产生了好奇心,他们开始想办法了解包拯的生平,于是开启了寻找包拯祠堂之旅。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这个历经多年风吹日散的祠堂,远远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破败,相反,祠堂和新建立的没有什么区别,目光所及之处非常干净整齐,让人有一种穿越回到宋朝的错觉。

包先良对祠堂的默默守护终于被人们所发觉,人们惊讶于一个家族的凝聚力竟然如此伟大,能够让35代的后人毅然决然地坚守在这里,但是想到包拯,他们又觉得是理所当然,因为他身上的精神,足够让他的家族有如此凝聚力。

或许包先良的初衷很简单,他只是想守护住祖先留住的这份精神,让它能够继续为人所重视,但是在我们眼中,他却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他所做的不仅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中国保留了一份民族精神,让这种优秀精神能够继续传递下去,有机会在现代发扬光大,成为民族精神的其中之一,让我们得以学习。

包拯后代今何在?包先良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作为第35代后人,选择了留在乡村里从不外出打工,只为了守护包氏祠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包拯,形象,守护,宋朝,父母,人们,百姓,祠堂,后代,精神,观点评论,包拯,包氏,王逵,包先良,祠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包拯,形象,守护,宋朝,父母,人们,百姓,祠堂,后代,精神,观点评论,包拯,包氏,王逵,包先良,祠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包拯,形象,守护,宋朝,父母,人们,百姓,祠堂,后代,精神,观点评论,包拯,包氏,王逵,包先良,祠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