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同是帝国双璧,明朝常徐的名声,为何远不及唐朝二李和汉朝卫霍?

同是帝国双璧,明朝常徐的名声,为何远不及唐朝二李和汉朝卫霍?

徐达、常遇春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徐达号称明朝第一名将,死后封王。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先锋,朱元璋曾言:开国之功,常遇春十居七八。

论常、徐二将的“开国功绩”,绝不亚于前代名将。但是作为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二人在后代的名声,却远不如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以及唐朝的李靖、李勣来得响亮。

这是因为徐达、常遇春出生的时候较晚,且他们的“老板”朱元璋本身的经历过于传奇,让人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另外,他们都是农民出身。徐达和朱元璋少年时代就成了朋友,他的文化程度可能不高,常遇春最早只是一名“山贼”。

不像卫青和霍去病,虽然也是马夫等低下出身,可是卫子夫后来毕竟当了皇后。而李靖和李勣的出身,虽然不是什么门阀贵族,但是并不低。

常徐二人不出名,还有一个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明朝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极为发达的时期。尽管朝廷对出版业放得很宽松,但是为了避嫌,著述者更爱写前朝人物。

一、徐达、常遇春有“内战英雄”嫌疑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朱元璋,徐达和常遇春二位的人生经历,还是足够传奇的。他们都是元末普通农家的子弟,通过浴血疆场,才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转身。

徐达少年时代和朱元璋成为朋友,二十二岁已经当上了军中将领。后来,一直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先后击败了张士诚、陈友谅这样的劲敌。

但是,我们在读史料的时候会发现:元末的农民起义战争,第一个打的本应该是元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史书中元朝的军队完全是不堪一击。

而民间对于徐达在作战上面的功绩,提到的地方主要是关于他和张士诚、陈友谅的作战的细节,提到打蒙元的时候也相对较少。

常遇春也遇到了和徐达一样的问题。常遇春少时因为生活所迫当过绿林大盗,后来投靠义军,跟着朱元璋平定天下。

但是论起他的战绩,大家记得的也是和张士诚、陈友谅的战斗。而对于朱元璋军队和蒙元正规军的交战,着墨极少。

有人说,这是因为朱元璋的军队,一直都在打擦边球,没有正面和蒙元主力作战,而当时在正面和蒙元作战的是张士诚的部队。张士诚最后落了败,这一段历史就被淹没了。

对于这个疑问,不知专家有没有什么解释说明。但是,在民间演义中,一直强化朱元璋军队与陈友谅的作战过程,让人忽略了元军的存在。

这样一来,明朝推翻元朝的这一场战争,看着更像是打了一场农民起义军的“内战”。而国人对于这种“内战英雄”,一向都是不感冒的。

二、朱元璋光芒太盛

汉、唐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专制程度远不如后世。中国封建专制最高峰,是在明朝和清朝。

在汉朝的时候,朝廷长期与匈奴作战,需要歌颂卫、霍这样的将军。而卫、霍二人本属皇亲,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当了皇后。这一段传奇故事,本来就是小说家最偏爱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下了他们抗击异族,保家卫国的奇功。后世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们也乐得歌颂他们。

于是,无数次地从军事、政治和爱情的角度,把他们当成主角或者是配角,搬上了舞台。他们的名气就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同时也是当时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王朝。那个时候的君王,思想开明。对外交流多,与周边国家交战也多。所以,李靖、李勣在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看来:都是在替国人“长脸”的优秀将领。

特别是李靖,他凭借着《虬髯客》的故事反客为主,不但被后世封为“风尘三侠”,让他和“红拂女”上演了一出旷世爱情喜剧,更让他化身为一代智勇双全的战神。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徐达、常遇春。他们原本农民的出身,以及“打内战”开国的方式,就很不好编故事了。顶多给常遇春编出一个老婆喝醋,就这都还有抄袭唐朝房玄龄妻喝醋的嫌疑。

再说,一个人“从奴隶到将军”混得再怎样传奇,也比不过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来得传奇。所以,徐、常二人的光芒,在很大程度上被朱元璋给掩盖了。

而明朝是我国古代出版业最发达的一个朝代,但是主要集中在万历之后。在那之前,国家对臣民的一言一行都管控得非常严格。

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态度,决定了敢在那个时候,替徐达、常遇春等人著书立说的不会多。因为一旦你为他们著述,难免会提到当时的皇帝。到时候他们所有的功劳,也都必须是皇帝本人的。

在古代,妄议君上,搞不好是要掉脑壳的事情。即使到了万历以后,私人刻书盛行。《金瓶梅》的作者有心要写一部反映社会道德伦理的书,在匿名的情况下,还要借着宋朝来说明朝。

所以,明朝的时候,想吹徐达、常遇春的人也不敢吹。而到了清朝后,文字狱兴盛,谁敢去著书吹捧明朝的战神?没有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替他们宣传,或者宣传的力度不够,所以他们就不如卫霍和二李有名。

因此,无论从徐达、常遇春本人的出身,还是从他们给普通人的“义军内战”的印象,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讲,都不利于对他们进行歌颂与宣传。

再说,议论人事,毕竟还是远香近臭。百千年前的历史人物,还是比当世的人要多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结语

天下是打出来的,但是名气是“吹”出来的。再优秀的将领,建立了再大的功业,假如一直没有人宣传它、歌颂它,迟早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徐达、常遇春强不强?很强!但是因为许多复杂的原因,他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歌颂”,并且二位也没有当皇后的姐姐,也没有“红拂女”一样的爱人。

尽管徐达的女儿嫁给了朱棣,而朱棣后面通过靖难之役,赶走了朱允炆,当上了皇帝。但是,朱棣和徐达女儿并没闹出什么“高端”的八卦。所以他们没有唐朝二李、汉朝卫、霍有名,就很正常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徐达,李和,常徐,明朝,朱元璋,常遇春,唐朝,名声,汉朝,时候,观点评论,徐达,朱元璋,常遇春,陈友谅,张士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徐达,李和,常徐,明朝,朱元璋,常遇春,唐朝,名声,汉朝,时候,观点评论,徐达,朱元璋,常遇春,陈友谅,张士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徐达,李和,常徐,明朝,朱元璋,常遇春,唐朝,名声,汉朝,时候,观点评论,徐达,朱元璋,常遇春,陈友谅,张士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