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赵夫人墓曾挖出一块石碑,坐实唐朝皇室丑闻:都是李世民开的坏头

赵夫人墓曾挖出一块石碑,坐实唐朝皇室丑闻:都是李世民开的坏头

千载历史,如同天海一般神秘莫测,这其中的很多隐秘,只能让我们不断追寻,来一揭历史的真相。

也好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被人们所发现,很多历史的谜团也逐渐地清晰了起来,但这背后的真相,却往往令人唏嘘不已。

身为皇帝,难保太子

话说唐朝自从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盛唐便也由盛转衰,朝廷之中宦官和外戚的势力争相粉墨登场,大有重演如汉朝般覆灭之“景象”。地方之上藩镇尾大不掉,各自“占山为王”,一个个犹如土皇帝一般。

李唐一朝自唐玄宗后,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传承到了唐宪宗李纯。

李纯也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钳制的地方藩镇的力量,加强了中央权威,让李唐王朝大有焕然一新之势。

但李纯这人可以说是“外斗内行、内斗外行”,在处理自己的“家务事”时,总是缩手缩脚,例如立储君一事就让他焦头烂额。

唐宪宗李纯的儿子中,最有希望继承他皇位的分别是长子李宁、次子李恽和三子李宥。

这其中,李宁为长子,占据宗法大义,李宁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再加上李宁谦虚好学,经常是手不释卷,言行举止也没有什么能让人挑出来毛病的地方。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应该是第一继承人。

次子李恽则是由于生母地位卑贱(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虽然排在老二,但地位最为卑微。

三子李宥,或许他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有一个优秀的母亲郭氏,郭氏更有一个优秀的爷爷,那就是平定了安史之乱,对李唐王朝有着“再造之恩”的郭子仪。

而且这个郭氏名义上是唐宪宗李纯的妃子,实际上是李纯的表姑。

郭子仪

当年郭子仪虽然有平定叛乱之功,身居高位却依然谨小慎微,“开门待客”自证清白,但是他的后人们却显然不像他那般低调了。

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生下了郭氏。也就是说郭氏实际上是唐代宗李豫的外孙女,而唐宪宗李纯则是李豫的从孙子。

算下来的话,郭氏确实比李纯还长一辈,算是李纯的“表姑”,但二人依旧是成亲了,并且还生下了李宥。

郭家本身就位高权重,而且早就攀上了皇系一支,所以老三李宥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是最有希望的,但却是唐宪宗李纯最讨厌的。

时间到了宪宗元和四年,李纯也已经登基了四年,他自己也觉得立储君的事情不能再拖了,此时长子李宁17岁,满腹诗书,气度不凡。

李纯越看李宁越喜欢,于是李纯顶着压力,力排众议,硬是立李宁为太子。

但是谁知不过两年之后,意外就发生了。

元和六年,年仅十九岁的李宁竟然离奇地“突染恶疾、旬日暴毙”了,这让李纯悲痛万分,为李宁辍朝十三日,以示哀悼。

李宁死了,那么下一个储君又是谁呢?

此时,不管是宫内还是朝中,三子李宥靠着郭家的权势,顿时成了众望所归,所有人都在推举李宥为太子。

眼看太子之位近在咫尺,突然有一个名叫吐突承璀的宦官向李纯进言,以长幼有序推举次子李恽。

李纯本也不想立李宥为太子,因为这样无疑又助长了郭家的权力,甚至于以后李宥继位,那郭家难免成为又一个权倾朝野的外戚,到时候这天下还是不是李家做主,恐怕都不一定了。

但是奈何郭家此时的权威便已经是不可小视,老二李恽也没有一个有力量的“姥姥家”来给他撑腰,怎么可能斗得过外援强大的老三李宥呢?

并且太子李宁之死,李纯也早就怀疑过是否和郭家有关系,但奈何没有证据,并且就算查清了又能怎么样呢?李纯也没有力量将郭家连根拔起。

此刻,李纯明白,太子李宁或许已经成为了郭家上位的牺牲品,自己现在必须做点事,保住老二李恽的命。

皇家之中骨肉相残

于是李宁死的第二年,李纯就找翰林崔群当作“枪手”,为老二李恽写了一篇劝让的奏折:自己才疏学浅,难当大任,请立李宥为太子。

在一切手续都办理齐全之后,李纯终是立李宥为太子,并且为其改名李恒,举行了册封大典,昭告天下。

李恒虽然被立为太子了,可是并不代表从此以后就平安无事了,李恽,或者是那些盼望着李恽当皇帝的大臣们,都在暗中蛰伏着,等待着机会翻身。

尤其是宦官吐突承璀,他之前可是力推李恽为太子的,已经把李恒及其背后的郭家给得罪了,现在就算是跑过去“投诚”,恐怕人家也不会再待见他了,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了,“搏一搏”,说不定就“单车变摩托”。

郭家也没有放松,他们想进一步巩固李恒的地位,便上奏李纯,希望他立郭氏为皇后。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后宫便兴起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再立皇后。只有唐肃宗时期张氏被立为皇后,这还是因为她在安史之乱中和肃宗不离不弃,为平乱出了大功,才得了一份殊荣,其余后宫女人,活着的时候都没有立为皇后,这已经成了一个惯例。

就算是如今的郭氏,也不过是一个贵妃,这已经是后宫身份最高的女人了。

李纯也不想打破这个惯例,吐突承璀就趁机支持李纯不立皇后,郭家的奏折便被回绝了,这不由让郭家人心里暗自不安,怀疑李纯是否还有其它想法,并且更恨上了吐突承璀。

尤其是郭氏,她安排了自己在神策军之中的心腹,同样是宦官的梁守谦和王守澄,让他们排挤吐突承璀。

并且这个梁守谦和王守澄,后来还真干了件大事。

李纯封李恒为太子后,便开始了李家人的“传统操作”——修仙服药求长生,并且还是“佛道双修”,这是从他老祖宗李世民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

一边宠信一个名叫柳泌的术士,天天嗑他给自己炼的“仙药”,一边大迎佛骨,求来世依然富贵,甚至还因此贬谪了劝谏自己的韩愈。

既然李纯是佛道“两家都信”,那就两家一起“显灵”呗。在柳泌所献的丹药作用下,李纯的身体每况愈下,到了后来连走路都走不稳了,这个情况的,显然是加快了李纯上西天极乐世界的速度。

但是李纯不这么想,他觉得这是“仙丹”起作用了,自己一天天瘦弱,表明“体态轻盈”已经有了仙风道骨,走道都不稳证明自己“步履踏虚”,脚下踩着祥云,很快便要成仙得道了。

李纯修仙修疯了,脑子不正常,但旁人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尤其是郭家和吐突承璀,都做好了李纯“飞仙”后的准备。

一日,太子李恒心中不安,去找了他舅舅,也就是郭子仪的孙子郭钊,请教自己现在该怎么办,谁知郭钊却是神秘一笑,让李恒以前怎么办,现在还是这么办就行了,该去服侍的服侍,该去尽孝的尽孝,别的他什么都不用操心。

看着郭钊胸有成竹的样子,李恒不由地有些不知所以,自己这舅舅的表现,似乎能未卜先知,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了的样子。

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新年的气息还没完全散去,皇宫中便传出了一个噩耗,唐宪宗李纯驾崩了。

在李纯驾崩后的第一时间,郭氏便令那两个曾经潜伏宫中的宦官梁守谦、王守澄,调集神策军控制了皇宫内外,然后马上拥立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

在下一步行动,那就是为李纯选择陪葬之人了,谁最合适呢?在郭氏眼里,吐突承璀和李恽这二人最为合适了。

一个是李纯最为信任的宦官,一个是李纯最喜欢的儿子,有这二人相伴,想必李纯“飞升天界”之后,也不会寂寞吧。

于是,梁、王二人率领神策军,将吐突承璀和他手下的一众宦官们尽皆斩尽杀绝,从此之后,皇宫之中所有的宦官,都是忠于李恒的人了。

李恽此时早已被封为了澧王,可是即使如此,梁守谦的屠刀也没有因为要杀的人是李唐王爵而手软半分。

李纯死后第二天,李恽也被一刀斩杀,面对自己的这个哥哥,李恒赐给了他一份“荣耀”——陪葬于宪宗李纯的景陵。

李恒的皇位,随着自己最大的竞争者李恽被杀,可以说是已经非常稳固了,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发掘,人们渐渐发现,李恒所杀最关键之人,可能并不是李恽。

从未出现的年号?

清末民初,西安郊区发现了一处古墓,经过一番考察,一些考古学家通过墓志铭得出了墓主人的身份——赵夫人。

这位赵夫人家里应该也是属于“祖上阔过”的,但是到了她这一辈,也就剩不下什么东西了。

这处古墓整理整理,也就算了,没什么太大价值,但是随着工作人员继续阅读墓志铭,一句话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元年”。——《唐故赵氏夫人墓志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元和十五年,也就是唐宪宗李纯死的那年,少帝继位了。二月五日就将年号换成了永新。这里的少帝显然就是唐穆宗李恒。

这句话可就有意思了,因为在“新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以至于所有的史书之中,根本就没有“永新”这个年号。李恒的年号,是在李纯死后第二年才改的“长庆”。

这个赵夫人墓中的“永新”年号,是哪来的?

想要寻找这个年号,那就要验明一个历史谜团,唐宪宗李纯究竟是怎么死的?或者说是被谁下令杀的?

我们刚刚说了,李纯嗑药把自己身体磕垮了,但并没有说他是因为嗑药磕死的,事实上,根据史书记载,李纯是被王守澄所杀的:

是夜,守澄与内常侍陈弘志弑帝于中和殿。——《新唐书·卷二百八》

这事情可就大了,为什么王守澄杀皇帝,并且在杀了皇帝之后,他竟然还啥事没有,反而被封为了枢密使,难道他自己的胆子就这么大吗?

并且,梁守谦所杀的吐突承璀和李恽,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因为梁守谦下手的速度太快了,李纯头天晚上死的,李恽第二天太阳还没下山就被杀了:

及宪宗晏驾,承璀死,王亦薨于其夕。——《旧唐书 》

这么高的效率,似乎一切力量都已经准备好了,在李纯死的瞬间这些力量就发动了起来,扫清了李恒继位的一切障碍。

再加上李纯生前,李恒的舅舅郭钊的表现,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可怕的推测,正是由于郭家人的授意,王守澄才会出手杀了李纯,而李恒对这一切并非一无所知,甚至他也已经参与了其中,是幕后黑手之一。

我们可以尝试着推测一下这段历史。

欲盖弥彰、做贼心虚

其实不看赵夫人墓志铭,翻看正史我们也能发现,李纯根本不想让李恒继位。

元和十三年,官员皇甫鏄被李纯任命为了宰相,此人和吐突承璀一起都是坚定的“李恽党”,一内一外,正好把控朝政。

元和十四年,当初为李恽写下了“劝让诏书”的崔群,在当了两年宰相后突然被贬出了京城,被扔到了远远的湖南。

这一切都在昭示着,李纯对于储君一事还是有着想法的,他在剪除李恒的党羽,加强李恽的力量,这显然让李恒和背后的郭家势力非常害怕。

前文提到过,元和十四年年底,李恒去找他的舅舅郭钊请教自己该怎么办,郭钊平静的表现,让李恒很迷惑,但这恰好说明了事情的不正常。

郭钊平静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李纯在自己眼里已经是一个死人了,自己要狠一把,把自己外甥推上皇位。

元和十五年的正月二十七,在郭家的示意下,王守澄与其他宦官杀了皇帝李纯,在得知王守澄得手后,另一支力量梁守谦立刻出手,杀了吐突承璀和李恽,再也无人阻碍李恒登基了。

从表面看,整件事情好像都是郭家人干的,太子李恒并没有参与其中,甚至都不知情。但事情远远没这么简单。因为李纯死后,李恒的举动太反常了。

可能李恒刚开始并不知此事,不然他也不会去找郭钊问自己该怎么办了,但是在李纯死后,他绝对是知道这些的。

李纯是正月二十七死的,根据赵夫人的墓志铭,在二月五号,李恒就立了一个新年号“永新”,好家伙,连十天都没过,几乎是李纯的“头七”刚刚做完,这边新年号都出来了,这未免太快了。

要知道,在当时,皇帝驾崩了,若是这一年还没过完,那基本上是不会改年号的,都是等着这一年过完了再改年号,哪怕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驾崩,但也是一直又过了七个多月,到了新的一年,他儿子唐高宗李治才改元永徽。

年号这种东西,就是一个“吉祥话”,是皇帝来显示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和“君权天授”的神秘性,来加强自己权威用的。

正常继位的皇帝,没有着急改年号的,只有不正常继位的皇帝,才会着急改年号,来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并且这不正常继位往往还是一些阴险的手段。

就还像是李世民,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弟弑兄,这才让李渊禅位给他,但即使如此,李世民武德八月登基,又过了四个月,新的一年才改年号贞观。

回到李恒此事上来,很明显,李恒是知道李纯之死不正常的,或者是就是在他的默示甚至明示之下,王守澄才杀了他爹李纯,所以他才会欲盖弥彰地赶紧改了一个“永新”的年号,改完之后过了没多久,他却是突然反应过来了,自己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所以才又赶紧做贼心虚地取消了这个年号,依然用元和年号,并且令史官抹去了自己来回改年号这一可笑的举动,以至于正史上没有记载。

整个事情的根源,其实在李世民身上

在元和十五年八月,也就是李纯死后六七个月,此时的皇帝李恒不但没有半分神伤,反而放飞自我了,天天除了吃喝玩乐啥也不干,谏官李珏劝谏:

“陛下初登大宝,年号未改,先帝园陵尚新,此等玩乐与礼不合。”

可见此时“永新”就已经被取消了,用的时间非常短,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赵夫人死了,所以才会在她的墓志铭上记载了“改元永新”这一孤例。

而李恒死了爸爸,没有半分忧愁,别说守孝三年了,这半年都没有,就这么快乐,可见其看重的只有皇位。

而且在李恒继位之后,啥他爹的王守澄被封了枢密使,成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传话筒”,大权在握。

杀他弟弟的梁守谦更是被封了安定郡公,统领神策军大权,甚至没过几个月,李恒还就派他去支援边境,抵抗吐蕃的入侵。

这两个人可以说与李恒有着血海深仇,他却这么宠信这两个人,这背后的事情说李恒没有参与,谁信?

李恒在位仅四年便和他爸爸李纯一样,炼丹修仙,并且真把自己吃死了,兜兜转转二十多年后,他的弟弟,李纯第十三子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

一次,李忱去李纯常去的青龙寺,凭栏远眺之际,思绪良多,想到自己的父亲之时,不仅涕泪交加,脱口道:

“恨光陵商臣之酷。”

光陵就是李恒的陵墓,商臣是指春秋时期的楚穆王熊商臣,他就是靠弑杀父亲楚成王夺得的王位。

很明显,这里李忱暗示李恒和商臣一样,都是弑父夺位。

说起来的话,李唐一朝发生这种事情,其实还要“归功于”李世民。

李世民便是通过杀弟弑兄上位的,有没有对李渊逼宫,这当真也不好说,这种事情,是很容易影响后人的。

堂堂唐太宗,都是踩着骨肉鲜血上位的,我凭什么不能也杀个哥哥弟弟什么的?谁又能拿这事来说我。

并且史学界至今还有争论,当年那个意气风华,满腹韬略的太子李宁,也很有可能就是李恒他们一伙人做掉的。弑兄上位在大唐早已经屡见不鲜了。

可以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虽然奠定了自己的登基,但也极大地拉低了李唐皇室乃至天下人的道德底线,甚至李世民没死的时候,这种反噬就来了。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谋杀同胞兄弟李泰未遂,狗急跳墙之下带兵逼宫李世民,虽然最终失败,被废为庶人,但这也显示出了李世民夺权的恶果——让自己的后人有样学样。

在李承乾的心里,自己这可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李世民只敢杀自己的兄弟,我不仅敢杀自己兄弟,连自己老爹都敢杀,虽然失败了,但是“勇气可嘉”。

到了李恒这里,那更是“出类拔萃”,不仅敢杀自己亲哥哥,还敢杀自己亲爹,并且真的杀成了。

李唐一家如此作为,当真是让人闻之顿感“哄堂大孝”。

权力是最好的兴奋剂,在权力的刺激面前,任何人性恐怕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无情最是帝王家”,当真不知这皇家的残忍斗争,究竟上演出了多少悲剧,又给历史上留下了多少谜团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丑闻,石碑,李恽,皇室,李世民,唐朝,李宥,李纯,太子,李宁,观点评论,李恽,李恒,郭家,李宥,李纯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丑闻,石碑,李恽,皇室,李世民,唐朝,李宥,李纯,太子,李宁,观点评论,李恽,李恒,郭家,李宥,李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丑闻,石碑,李恽,皇室,李世民,唐朝,李宥,李纯,太子,李宁,观点评论,李恽,李恒,郭家,李宥,李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