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梁敬帝萧方智:通过一个平凡的皇帝,看透南北朝不平凡的历史

梁敬帝萧方智:通过一个平凡的皇帝,看透南北朝不平凡的历史

(南梁王朝)

承圣三年,公元554年。

对南梁王朝来说,这是永难忘怀的一年。

梁朝元帝萧绎闲着没事儿,给老邻居西魏写了一封信。

南北朝时局复杂,为了照顾一下那些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的朋友,作者先来科普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南北朝,即为天下两分为南北,江南和荆湘一带,为南朝,在这片土地上,依次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南方动荡,政权交替频繁,但隔江相对的北朝发展却十分平稳。

刘宋武帝刘裕在灭亡东晋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朝宋,打开南北朝大幕的前后,北方的游牧民族鲜卑族也逐步统一草原,建立了北魏。

(宋武帝刘裕 画像)

北魏政权发展得十分稳固,一直持续到南梁武帝萧衍开国后才逐渐走向分裂。

北魏一分为二,分成了东魏和西魏。

在地理位置上,西魏离南梁更近,所以在边境上时常有摩擦。

当然了,说的好听是摩擦,说的不好听,其实是西魏对南梁的单方面碾压。

南朝的皇帝们治国讲究文治,侧重经济,军事作战则是短板一块。

而北朝政权虽然经济发展不太好,但论起领兵打仗,却是他们的强项。

鲜卑,这是一支崛起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马上征战,这是人家的老本行。

作者曾经翻阅过很多南北朝时期的很多史料,发现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政权都曾经在不同程度发起过对北朝的征伐,但无一例外,基本上都是兴致勃勃的去,灰头土脸的回来。

而此时的梁元帝萧绎,当然也有着和历代帝王一样,收复北方,一统天下的想法。

悠悠南北朝,已经太久没有出现过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政权了。

是的,当皇帝也内卷,而且有时候卷得比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员工们还要厉害。

自己作为帝王,如果浑浑噩噩地这么当一辈子皇帝,既无文治,也无武功,到时候一归西,史书上会怎么记载自己?

平凡且平庸?

梁元帝一想到这点,他的心里就十分不甘。

(梁元帝萧绎 形象)

皇帝的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他这一朝完成收复北方,一统天下的伟业。

如果南梁能在自己手里变成全国性质的统一政权,那么我萧绎足可名留青史了。

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当然他这个时候其实不知道有唐宗宋祖),跟我萧绎有可比性?

萧绎的想象很丰满,但现实是十分骨感的。

西魏离南梁最近,想要收复北方,就必须先把西魏拿下。

但自己手里这点兵力,跟西魏硬碰硬实在是以卵击石,过去跟人家打仗,那不纯属找死呢?

既然打不了,那一统天下的伟业就无从谈起。

按理说到了这一步,一般的皇帝也就放弃了,但萧绎是个奇人。

他认为既然通过武力征讨的手段无法降服北魏,那么自己可以换种较为温和的方式。

什么方式呢?

写信。

梁元帝萧绎叫人准备好笔墨纸砚,泼墨挥毫,修书一封,派遣使者将书信送到了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宇文泰的手上。

北魏之分裂,源于两位权臣,一位高欢,一位宇文泰。

树倒之际猢狲散,北魏要凉凉的时候,高欢和宇文泰可就出走了。

高欢拥立了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当了皇帝,建立了东魏。

而宇文泰则拥立了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当了皇帝,建立了西魏,

两魏都是皇帝不当家,所以实权都落到了权臣的手里。

西魏的宇文泰拿过南梁使者送来的书信,打开一看,乐了。

(宇文泰 画像)

信上是南梁元帝的亲笔题字,内容大概是指责西魏政权不通情理,不守规矩,屡屡侵略南梁的土地城池,反正劈头盖脸的把西魏骂了一顿。

骂完之后,梁元帝又在信中气焰十分嚣张地表示,西魏如果不把侵占南梁的土地城池归还,自己就要起水路大军,征讨宇文泰,让宇文泰提前预备棺材。

宇文泰看罢书信,若有所思,认为南梁的萧绎老弟实在是有些猖狂,应该教育一下,于是当即决定,要派出军队,反攻南梁。

结果,我们的萧绎同志没有等来西魏规规矩矩地奉还土地,反而等来了宇文泰发兵五万,征讨自己的消息。

按理说,既然你萧绎有勇气给人家西魏送挑衅信件,那你必然也做好了要和西魏打一场恶战的准备。

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萧绎一听说西魏来攻,二话不说就投降了。

这位十分魔幻的皇帝于承圣三年举国投降西魏,结果没过多久就被西魏杀害了。

皇帝临死之前,还想着要如何才能青史留名,于是他在江陵城中烧了一把大火,把历朝历代所积攒的古籍十五万册全部焚毁。(江陵焚书)

(江陵焚书)

这回,萧绎的确是青史留名了,只不过,是恶名。

这位皇帝的一生足可证明一个十分血淋淋的道理,即: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萧绎当皇帝的时候,把南梁的都城搬到了江陵(湖北荆州),所以萧绎虽然投降了,但南梁之前的都城建康(南京)并未失陷。

在这万急的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陈霸先。

陈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时任南徐州刺史。

“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而“史”,则可以引申为御史。

所以刺史,即为朝政下放到各地州郡负责监察百官,刺探民情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特派员,而且是长期驻扎的那种。

当然了,这是刺史自秦汉建立之初的本意。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刺史几经发展,职权已经不仅于此,有些混得好的刺史,已经相当于当地的军事行政方面的最高长官。

陈霸先这个南徐州刺史,混得并不算太好,但他为人很有魄力,眼见南梁国破家亡,立刻做出反应,拥戴梁元帝萧绎的九子萧方智在建康即位登基(梁敬帝),这等于是是把南梁刚刚断绝的国祚给续上了。

按理说,陈霸先这也算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这位仁兄前脚刚稳定好局势,后脚可就变了脸了。

梁敬帝萧方智登基,是在承圣四年,即公元555年。

(梁敬帝萧方智 形象)

关于这位皇帝的记载,老实说,不是很多。

一来是这位皇帝年方十五六,只能算是个半大孩子,每天就是浑浑噩噩的当皇帝,也没有留下过什么可圈可点的事迹。

而二来,就算是小皇帝有心图治,但军国大权在此刻却都牢牢地把握在了拥立自己的权臣陈霸先的手里,自己身在金丝笼,实在是难有作为。

萧方智这个皇帝当得不是很自在,索性他也不想当了,而陈霸先当权臣也已经当够了,早想着取而代之。

于是,在太平二年,即公元557年,小皇帝十分痛快地把皇位禅让给了陈霸先。

当然,说是痛快,但也是结结实实地上演了一幕劝进大戏。

中国历史上的禅位大戏,劝进大戏,实在是屡见不鲜,而萧方智和陈霸先的这一场戏也十分精彩。

首先,是皇帝叫来陈霸先,十分痛心疾首地表示,国家到了如此的境地,都怪我这个当皇帝的能力不行,我实在是难堪此大位,爱卿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这个皇帝你应该来当。

陈霸先一听,当时可就吓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其实是激动的发抖),涕泪横流(喜极而泣)的表示:皇帝你这是说什么胡话呢,我陈霸先是南梁臣子,平生只为保家卫国,绝无二心。

皇帝一听急了,连忙扶起陈霸先,又是抹泪又是唉声叹气(你装什么装),表示我知道爱卿你为国尽忠,并无二心,但禅让皇位是我心甘情愿的,天位已定,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但陈霸先还是眼神坚定,表示此事绝无可能(我还得再矜持矜持),请皇帝以后不要再提了。

皇帝没辙了,我这戏也做足了,话也说到位了,你还是推辞,总不能让我跪下来求你吧?(给你台阶你就下吧)

(陈武帝陈霸先 画像)

现在,皇帝和陈霸先已经飙完戏,该群众演员出场了。

底下的大臣们一听陈霸先不愿意当皇帝,当时那可就不乐意了。

有的大臣神情激动,表示你就不要推辞了。(早晚就是你当,你还墨迹什么)

有的大臣义愤填膺,表示陈霸先如果不即位当皇帝,实在是天理难容。(什么时候放盒饭)

更有大臣,捶胸顿足,以头撞柱,表示你今天如果不即位登基,我就一头撞死在这大殿之上。(可别真让我撞啊,我就是意思意思)

陈霸先终于没辙了,只好表示,众大臣如此诚恳,我只好勉为其难(欢天喜地)的当这个皇帝了。

(百官劝进)

至此,这么一出禅位劝进的大戏,就算是正式落下了帷幕。

神奇的是,虽然这出戏的内容如此之精彩,台词对白如此之流畅,但皇帝,陈霸先,以及一众大臣们,事先并没有对过台词,或者排练过,这一切都是一场即兴表演,他们靠的,只是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太平二年,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位陈霸先,南梁宣告灭亡,一年后,萧方智被陈霸先杀害。

南梁王朝终于走完了他一生崎岖的道路,而陈霸先也借着这个风云乱世,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顶点。

这一切看似已经尘埃落定,但让两者都没想到的是,彼时的落幕和终结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而此时的人生顶点和辉煌,则再也不能复制,并且会极速衰败,走向灭亡。

南梁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南陈磨剑十年,出世已无江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帝,西魏,北魏,宇文泰,萧方智,萧绎,政权,皇帝,土地,南北朝,观点评论,南梁,宇文泰,萧方智,皇帝,陈霸先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帝,西魏,北魏,宇文泰,萧方智,萧绎,政权,皇帝,土地,南北朝,观点评论,南梁,宇文泰,萧方智,皇帝,陈霸先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帝,西魏,北魏,宇文泰,萧方智,萧绎,政权,皇帝,土地,南北朝,观点评论,南梁,宇文泰,萧方智,皇帝,陈霸先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