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刘娥前夫被隐藏,北宋竟与西夏和亲,《大宋宫词》中的历史错误

刘娥前夫被隐藏,北宋竟与西夏和亲,《大宋宫词》中的历史错误

近日古装历史大戏《大宋宫词》在网络平台上热播,其用十分紧凑的剧情为我们展示了北宋初年风云变幻的历史故事,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但是这部剧打着历史大戏的名头,却在情节安排上犯了许多低级错误,与真实的历史存在极大的差距,比如将赵德昭“起死回生”,和成年的赵恒见面,以及在宋太宗去世之前,就有人知道了他的庙号“太宗”都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如果这些事还只是发生在配角的身上所以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对于女主刘娥的身世改编就有些过于“放飞自我”了,其实她根本就不是赵恒的救命恩人。

而且剧中为了突出“弱宋”的形象,还让宋真宗做出了“和亲”的选择,这都是和史实不同的,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上图——《大宋宫词》剧照

一、刘娥的真实上位过程

在《大宋宫词》中,刘娥的出场方式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当时还是皇子的赵恒在出征辽国的途中遭遇了地震,并因此受伤。

后来被民女刘娥救起,在刘娥照顾皇子的过程中两人产生了感情,赵恒便将她带回了京城,她也得到了宋太宗等皇室成员的承认。

上图——刘娥照顾赵恒

但是历史上的赵恒在登基之前并没有领兵出征辽国的记录,他也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勇敢,能够主动请缨,要知道真实的赵恒可是在大臣的逼迫下才答应亲征与辽国作战的。

因此赵恒和刘娥的见面并非是在京城外的偶遇,而是彻头彻尾的人为安排。

刘娥出生于乾德六年,和她后来的丈夫赵恒是同一年生人。

她的家族本是军事世家,他的父亲在宋太祖在位时期被封为嘉州刺史,即如今的四川乐山,因此他们举家搬到了成都华阳居住。

刘娥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富贵人家的大小姐,但是其出生之后不久,父母便双双病亡,由于其父亲并非蜀中人士,她便只能借住在母亲的亲属家中。

上图——善于歌舞的刘娥

刘娥长期寄人篱下,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不过她自幼便美貌动人,又颇为机灵,最终被训练成为了一名歌女,还十分擅长演奏一种类似于拨浪鼓的乐器。

在她十四岁那年,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龚美,龚美是一个当地的小银匠,家里有些钱财。他见刘娥生的貌美,又会唱曲,便娶了刘娥。

在两人成亲之后,龚美认为在四川没有办法赚到什么钱,便带着刘娥离开家乡到了都城汴京,希望能够在这里依靠自己的手艺过活。

上图——开封府

但是当时京城人才济济,年轻的龚美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眼见着自己的积蓄就要用完,龚美连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便打算卖掉刘娥换些钱财。

由于刘娥年轻貌美,又会表演歌舞,她很快就引起了部分京城人士的关注。

其中指挥使张耆看到刘娥之后想到自己的上司韩王赵恒和刘娥年纪相仿,如果将刘娥送给赵恒可能会得到他的欢心。

于是他便从龚美手中买到了刘娥,在梳洗打扮之后便将她送到了赵恒的府中。

赵恒在见到刘娥之后便一见倾心,两人的感情很快升温,如胶似漆。但是终日的玩乐让赵恒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经常一脸疲态。

宋太宗赵光义在看到儿子的异常之后,便找来了赵恒的乳母,向她询问赵恒身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上图——宋太宗并不喜欢刘娥

赵恒的乳母便将刘娥入宫前后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光义,他听到之后十分恼火,不但气愤自己的儿子沉迷女色,更因为刘娥只不过是一名身份低微的民女。于是他下令将刘娥逐出京城,让她不能再见到赵恒。

于此同时赵光义也意识到是时候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了,于是他选定了北宋开国名臣潘美的小女儿,并让她和赵恒完婚。

虽然赵恒接受了赵光义安排的妻子,但是他却始终忘不掉刘娥。

当时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将刘娥留在了京城,并长期藏匿在张耆的府中,不时去和她幽会,这样的地下情竟然延续了十五年。此事在《宋史·后妃传》中有如下记载:

后年十五入襄邸,王乳母秦国夫人性严整,因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之王宫指使张耆家。

在赵光义去世之后,赵恒继位登基成为新皇帝,他立即将刘娥接入宫中。

此前赵恒的发妻潘氏已经去世,不过他又续娶了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郭氏做妻子,因此他还不能给刘娥一个正式的名分。

上图——登上后位的刘娥

在郭皇后去世之后,赵恒便想立刘娥为后,但这遭遇了朝廷大臣的激烈反对,因为刘娥出身低微,而且不是宋真宗明媒正娶的妻子。面对这样的情况,赵恒也只能作罢。

不过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刘娥成长为赵恒的重要帮手,参与到了许多重大决策之中,这让她的地位逐渐攀升。

因此在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再次提出册封刘娥为皇后的时候,朝中便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娥入宫之后,他还和前夫龚美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且还安排龚美做了官,后来两人更是以兄妹相称,这也可以看出刘娥不拘小节的一面。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刘娥和宋真宗感情深厚是真,有救命之恩则为假。

而且刘娥的出身也并不清白,在嫁给宋真宗之前曾经有过一段婚姻,并且她也没有立即得到北宋皇室的承认,这都是《大宋宫词》刻意隐瞒的。

二、刘娥生子问题

现在《大宋宫词》还没有全部播出,但是一个情节已经引发了观众的热议,那就是刘娥曾经为宋真宗诞下一子,而且其后来还被送到辽国做了人质。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编剧可能是为了突出刘娥的奉献,但这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出入实在太大了。

上图——宋仁宗赵祯画像

首先,北宋一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子嗣少,这很有可能和儒家礼法制度的兴盛有一定关系,因为他们的后宫嫔妃数量相较于其他朝代都是比较少的。

而且北宋皇室子嗣的夭折率也是很高的,比如宋真宗赵恒在历史上就有五个儿子,但是最终只有后来的宋仁宗赵祯一人健康长大,这个比率可以说是很低的了。

因此在北宋一朝,任何一位皇子都是皇室心中的至宝,是绝对不可能送到辽国去当人质的。

而且宋真宗和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中两国乃是兄弟之国,北宋除了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岁币之外,并不需要让皇子到敌国做人质,这样的改编显然是不合理的。

上图——宋辽签订澶渊之盟

而且历史上的刘娥也没有诞下皇子的记录,她名义上的儿子宋仁宗赵祯乃是其侍女李氏被宋真宗临幸之后产下的。

在宋仁宗出生的时候,刘娥虽然还没有被封后,但已经是后宫的头号人物了,因此她将年幼的皇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并对其宠爱有加,赵祯的生母李氏后来也被封为了宸妃。

不过在刘娥去世之前,她始终没有告诉赵祯关于他身世的真相。

在刘娥去世之后,宋仁宗才从身边人口中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当时李宸妃早已去世,这让宋仁宗心痛不已。

此时有人说刘娥为了控制赵祯,对李宸妃十分不敬,这让赵祯怒火中烧。

他先派人将刘娥的亲眷看管起来,然后来到了生母李宸妃的墓前,他命人打开棺材,他想从尸体的状态上观察刘娥是怎么殴打欺辱李宸妃的。

但是在棺材打开之后,赵祯却愣在原地,因为李宸妃身上穿着的乃是皇太后才能穿的服装,而且整个尸体都被水银保护了起来,以至于她的面目还栩栩如生。

赵祯此时才知道之前的那些流言都是错误的,于是他感到十分对不起刘娥,便重赏了她的家人,此事在《宋史·后妃列传》中有如下记载:

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仁宗叹曰:“人言其可信哉!”

不过这个故事在后来的传奇小说中却变成了另一个版本,那便是著名的“狸猫换太子”。在这个故事中,刘娥和李宸妃一同怀孕,宋真宗说谁先出生谁就是太子。

上图——如今部分戏曲中依然有“狸猫换太子”

李宸妃先于刘娥生产,刘娥便命人用剥了皮的狸猫将李宸妃的孩子换走,污蔑李宸妃是妖孽,之后又要将李氏的儿子溺死。不过宫女最终将其送到了八贤王府中收养。

之后刘娥生的儿子不幸夭亡,宋真宗选择八贤王之子做了守缺太子。在其登基之后在包拯等人的帮助下才终于弄清了自己的身世,并且迎回了生母,惩罚了刘太后。

上图——李宸妃和刘妃

因为狸猫换太子这一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因此在人们的普遍印象里,刘娥是一个曾经生过儿子的人,她和宋仁宗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而且人们还会将刘娥视作一位嫉妒心很重的女性并认为她和后宫其他妃子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好。

但事实上刘娥是一个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女子,在入宫之后对于郭皇后十分恭敬,和下人宫女的关系也很融洽。

后来宋真宗不再迷恋刘娥,而是迷上了年轻貌美的杨淑妃,刘娥不但不嫉妒,还和杨淑妃保持了很好的关系,小太子赵祯也是他们两个人一同抚养长大的,由此可见刘娥实际上是一个心胸宽阔之人,否则她也很难取得政治上的成就。

上图——太后刘娥剧照

不过在女性地位较低的古代,人们对于专权的女性往往存在偏见,这可能是狸猫换太子这种民间故事相继诞生的主要原因。

在这些传说的影响下,刘娥的艺术形象和她的真实经历产生了较大偏差,因此《大宋宫词》说其曾经生子可能就是杂糅了历史和这些影响力较大的民间传闻。

三、北宋与西夏的和亲问题

《大宋宫词》中,西北地区的党项人在李继迁的带领下频频骚扰北宋疆域,给国家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重臣寇准提出李继迁之后很有可能会长驱直入,威胁京城,为了稳定政局,不妨将公主嫁给李继迁,以稳定边境局势。

上图——李元昊塑像

这段话中有两件事情是和历史不符的:

首先是对于李继迁威胁的分析。虽然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宋朝是一个军事实力较弱的富庶王朝,一直奉行用岁币买和平的外交战略。

但是这个弱势也是要相较而言的,北宋的弱势体现在和辽国的战争之中,对于西夏方面北宋政府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强硬的,在交战中也并不落于下风。

而且西夏的全盛时期要等到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在位的时候,即便那时西夏的军队也很难突破北宋的边境防线,是根本不可能威胁到汴京的。

而李继迁生活的时候,西夏还未建立,他的诉求是夺回家族世代统领的夏州地区,因此他是不可能贸然东进,攻打北宋都城的。

上图——描绘北宋西夏战斗的壁画

第二个问题是和亲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和亲确实是一个中原王朝十分常用的对付游牧民族的手段,对于宋朝这样一个一直面临游牧威胁的王朝来说,猜想他们使用和亲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实际上在整个北宋时期,宋朝一直没有采用过和亲的政策,《大宋宫词》中的情节和历史严重不符。

至于北宋为什么不采用和亲的手段来对付游牧民族政权,主要有两个因素。

首先是北宋是一个十分富裕的王朝,因此他们在面对较大军事压力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用金钱来购买和平。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真金白银远比皇室公主来得实惠,因此他们也不会拒绝。

上图——富庶的北宋

第二个原因则是和亲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伦理问题,汉唐是我国和亲次数最多的两个王朝,与此同时他们也是中国古代最强大的两个王朝。

他们与匈奴和其他游牧民族的和亲行为与其说是议和更像是一种赏赐,可以让游牧民族更好地归附于自己。

而且一般和亲时中原王朝都是送出公主,嫁给对方的首领,这样一来中原皇帝的辈分便高了一辈,可以在两国交流中占据主动位置。

北宋时期强大的邻国辽国在澶渊之盟后和北宋以兄弟相称,自然不会有和亲的出现。

而西夏的国力和北宋并不是一个层面,北宋也不会用和亲的手段来换取和平,这便是北宋一朝始终没有和外国和亲的根本原因了。

上图——和亲的公主

四、结语

近年来历史相关的电视剧再次在网络上掀起一股热潮,不过和之前的观众相比,现在人们对于影视剧的真实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每部电视剧播出之后,人们都会对故事背后的史实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影视作品不同于纪录片,其对于正史势必有一定的改编,而这些改编往往是基于剧情要求和人们的固有印象的。

比如《大宋宫词》中对于刘娥入宫方式的改写,就是为了抹去刘娥入宫前曾经嫁人的真相,省略掉她被金屋藏娇的岁月,从而突出其和宋真宗之间感情的纯洁和真挚,但这也让刘娥豁达处理与前夫关系的故事无法展现。

而在狸猫换太子等民间故事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刘娥的形象产生了固有的认识,这可能也是编剧安排刘娥产子这一剧情的原因。

除此之外基于对“弱宋”和“和亲”的基本印象,他们又编排了北宋和西夏和亲的剧情,这都和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

这种改编会让观众对历史产生错误的印象,在这种以历史剧而非传奇剧自居的影视作品中出现,是相当不妥的。

注:

本文关于刘娥生平的内容,参考自《宋史·后妃传》、《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章结合史料并掺杂个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西夏和,前夫,历史,刘娥,龚美,赵光义,宋太宗,京城,赵恒,上图,观点评论,宋真宗,李宸妃,刘娥,赵祯,赵恒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西夏和,前夫,历史,刘娥,龚美,赵光义,宋太宗,京城,赵恒,上图,观点评论,宋真宗,李宸妃,刘娥,赵祯,赵恒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西夏和,前夫,历史,刘娥,龚美,赵光义,宋太宗,京城,赵恒,上图,观点评论,宋真宗,李宸妃,刘娥,赵祯,赵恒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