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太宗赵光义创下盛世,为何却饱受争议?

宋太宗赵光义创下盛世,为何却饱受争议?

在北宋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风云人物。他帮助兄长登上皇位,创下霸业,之后南征北战,不断扩大着北宋的疆域,他鼓励生产,促进北宋经济发展,使北宋逐渐走向辉煌盛世。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的22年间,为北宋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虽然他在北宋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后人对他的评价依旧是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正因为有他的存在,北宋才能快速实现繁荣盛景,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昏君,因为他的继位,他的两次北伐失败,都为他招来骂名。

在赵匡胤的光环笼罩之下,很多人对赵光义的了解都太过片面。那么,宋太宗赵光义,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后人对他的功过一直争论不休,而他也成为了北宋最受争议的帝王呢?

跟随兄长创下大业

唐朝灭亡后,整个中原地区便陷入了一片混乱,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赵光义及其兄弟,便生于这个时代。赵家若是向上追溯,其祖先在唐朝就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到了赵光义父母这里,其家中已成为了武将世家。

据说其母杜太后一晚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不久之后她便怀有身孕,在产下赵光义时明明是夜晚,却见红光升腾似火,整条街都充满异香。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天降异象,赵光义此后定会大有作为。

赵光义在家中排行第三,自小天资聪颖。在与同伴玩耍时,其同伴都为他的聪慧折服,也正因为他的聪慧,他的父亲十分器重、偏爱他。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赵光义与兄长的关系也都十分要好。生于乱世的赵光义心中自然也是有着一番远大抱负。后来他的兄长赵匡胤成了后周皇帝身边的重臣,赵光义也成了一名征战沙场的将军。赵光义就这样作为兄长的心腹,保护兄长在朝廷的斗争中能够全身而退。

随着赵匡胤的实力越来越强,公元960年,赵光义跟随兄长赵匡胤一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政变——陈桥驿兵变。在赵光义的带领下,一众将领心甘情愿推举赵匡胤称帝,一个新的王朝也随之建立。

在赵匡胤继位后,赵光义继续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为自己的兄长稳固地位,继续征战四方。赵匡胤在位的16年中,赵光义一步一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被封为“晋王”,与当时的宰相同列。

继承皇位疑云重重

自古以来,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关于皇位的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多都是皇帝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继承皇位。然而,在赵匡胤去世之后,继承其皇位的却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多年来一直为其效力的弟弟——赵光义。

关于赵光义继位,有两件事让其继承帝位一直遭人诟病,一是金匮之盟,另一则是烛影斧声。金匮之盟是杜太后在病危之时,将赵匡胤诏入殿中,劝说他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光义,并将遗书放于金匮之中,史称金匮之盟。

烛影斧声则是野史中记载,赵匡胤在驾崩前,在屋内手执礼器斧与赵光义发生了争执。有人见到两人在房间烛光下争执的身影,并听到赵匡胤劝赵光义好自为之。之后不久赵匡胤驾崩,第二天赵光义就登基为帝。

很多人都认为,金匮之盟是赵光义为了给自己登基称帝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而编造的谎言,其真实性有待考证,而烛影斧声更是让很多人怀疑,赵光义是否为了登上帝位而弑杀了自己的亲兄弟。

赵匡胤的死因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谜,学者们对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赵匡胤是猝死,事发突然他也没有定下自己的继承人,赵光义在得到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登上帝位。为了稳固当时的局面,位高权重的赵光义也是成为皇帝的不二之选,因此当时很多大臣也对赵光义的继位表示支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多年来的征战让赵光义实力大增,在朝堂上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光义的野心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早日登上帝位,他毒死了兄长赵匡胤,制造其猝死的假象,之后便立刻用手中的权势掌握了整个政局,顺利成为了北宋的第二位皇帝。

征战沙场开疆扩土

赵光义成为皇帝的过程虽然饱受争议,但他在继位之后,心中确实立志要有一番大作为。在巩固了皇位之后,他就继续北宋的统一大业。他先是派潘美将军北上,随后亲自带兵北上,两人一同指挥军队,最终击退辽军,灭亡北汉,实现了中原的统一。

自黄巢起义后,中原一直陷入战乱不断的局面。在乱世之中,百姓们遭受着盘剥,生活困苦,赵光义在形式上统一中原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百姓们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定下来发展生产,这也为日后北宋经济复兴奠定了基础。

为了抵御辽军的进攻,赵光义下令修建了一条长约一千英里的水长城。正是这条水长城,曾7次抵御辽军来犯,在祖国的版图上静静守卫着北宋的安定。这条水长城不仅在军事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守住了北宋的国运,而宋太宗赵光义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尽管在军事上赵光义南征北战,但因为其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过于好大喜功,赵光义一些错误的决策也为北宋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当初在御驾亲征消灭北汉后,因为长期的作战军队中早已是人困马乏,可这时的赵光义却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要在梁河与辽军决一死战。

这时的军队状态已经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作战,宋军在幽州与辽军对峙时,最终被辽军抓住机会反攻,军队损失了上万人。不仅如此,赵光义也身中两箭,坐上驴车落荒而逃。

后来赵光义仍一意孤行,又一次向辽军发起进攻,最终还是大败而归。这两次北伐战争,不仅没有使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反而助长辽军气焰,使深州、德州等城市相继沦陷。不仅如此,连年的战争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宋朝边境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创下盛世却备受争议

在军事方面,赵光义有功有过,但在文治方面,他确实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继位后不久,赵光义就下令鼓励垦荒,发展农业,与此同时还不断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此前的选官中,大多是重武轻文,而赵光义则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在百姓中掀起了一阵“读书狂潮”。

规劝人们读书时常说到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出自北宋时期。赵光义这种改变武官当政,确立文官政治的举措,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为稳固北宋的统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赵光义不仅扩大科举选拔范围,自己也十分热爱读书,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就出自赵光义。赵光义曾命文臣摘录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内容,将其汇编成《太平总类》,并规定自己每天至少看两三卷,在一年之内将其看完。当身边的人问起他为何国务繁忙仍旧坚持看书时,他常常回道:“开卷有益。”

当到了冬天,赵光义见城中天寒地冻,为了展现自己仁君的形象,赵光义便下令给城中年事已高的老人送去御寒的衣物、铜钱、干米和炭。在寒冷的冬天,赵光义身处繁华宫殿仍能心系百姓,百姓们称他是“雪中送炭”,这一成语就这样在民间流传开来。

赵光义在位时,虽然有过谋权篡位、指挥失误,两次大败于辽军,贪恋小周后美色等污名,但他确实也在努力成为一位仁德的君主,“开卷有益”,“雪中送炭”,正是因他而流传千古。虽然后世也有人评其是小人,但也掩盖不住他在位时的光辉。

北宋著名学者田况曾如此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太宗皇帝以亲邸勋望,绍有大统,深惩五代之乱,以刷涤污俗,劝人忠义为本。连辟礼闱,收釆时俊,每临轩试士,中第者不下数百人。虽俊特者相踵而起,然冗滥亦不可胜言,当时议者多以为非古选士之法。”

由此可以看出,赵光义确实对北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时,我们的眼光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被局限。然而,历史中的每一个人物,大多都是善恶交织的,既有被人称赞的光辉一面,也有藏在黑暗之中的恶意汹涌。对于赵光义,有人看到了他为国征战,开疆扩土的累累战功,也有人看到了他的僭越礼制,荒淫无度,好大喜功。

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因为人性的复杂,所以对人的评价也是从多个角度出发,但无论赵光义如何饱受争议,对他的评价都不能只局限于一个固化的圈子中。看待历史,保持辨证,多维,客观,这样我们眼中的历史人物才能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中,依旧保持鲜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兄长,中原地区,成为了,盛世,赵匡胤,皇位,皇帝,赵光义,帝位,金匮,观点评论,赵匡胤,赵光义,宋太宗,北宋,辽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兄长,中原地区,成为了,盛世,赵匡胤,皇位,皇帝,赵光义,帝位,金匮,观点评论,赵匡胤,赵光义,宋太宗,北宋,辽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兄长,中原地区,成为了,盛世,赵匡胤,皇位,皇帝,赵光义,帝位,金匮,观点评论,赵匡胤,赵光义,宋太宗,北宋,辽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