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被严重抹黑的一个历史人物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被严重抹黑的一个历史人物

洋洋洒洒的一部《水浒传》,主要以北宋时期的梁山农民起义为主线,揭示了封建压迫下官逼民反的一种历史必然。全书除了对于大量男性人物的刻画外,对于少数几个女性人物也着墨较多。可惜,基本都是一些问题妇女:

(一)不守妇道型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娇秀、白秀英、贾氏等人。

(二)搬弄是非型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王婆、李大娘、刘高妻、阎婆等人。

(三)凶残粗暴型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顾大嫂、孙二娘、段三娘等人。

今天,文史不假为您挑选其中最有名气,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女性来进行讲述,她就是潘金莲。

通过《水浒传》和《金瓶梅》两部小说对潘金莲人物形象的再塑造,使她成为了世人心中不折不扣的“淫妇”。不过,个人认为潘金莲似乎也不能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淫妇”,她的人物形象是复杂多变的,存在被人同情之处。

潘金莲出生凄苦,自幼就被父母卖给了当地的富户张地主家做丫鬟。因为相貌出众和品行贤良,她遭到了无休无止的骚扰。张地主在多次猥亵不成的情况下,提出要将她纳为小妾,但却被潘金莲严词拒绝。

在万般无奈之下,潘金莲只得将此事告知主母张夫人,以寻求得到庇护。结果,此举彻底激怒了张地主,遂将她报复性地嫁给了武大郎这个又矮又挫之人为妻。

潘金莲尽管心有不甘,但为了有尊严地逃离张家,她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婚后,潘金莲基本尽到了自己做妻子的本分,默默扶助着武大郎在阳谷县卖炊饼。两人虽谈不上琴瑟和谐,倒也相安无事。

关于潘金莲的外貌,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这样描写: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春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古语有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潘金莲因为自身容貌靓丽,又一次被别人打上了主意。而这个“别人”,就是她的邻居王婆。

眼见武大郎懦弱丑陋,而他的娇妻潘金莲却生得花容月貌,一向从事保媒拉纤甚至充当皮条客的王婆顿时就萌生出了歹毒的想法。为此,她主动靠近潘金莲进行“嘘寒问暖”,两人关系也迅速走近,潘金莲开始称呼王婆为“王干娘”。

在这位王干娘的不懈努力下,潘金莲的内心出现了骚动。加之,平时油盐酱醋茶的贫苦生活,使得她与武大郎的夫妻关系直线恶化。

即便如此,潘金莲也依然固守着自己的底线,并没有背叛过武大郎,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就是武大郎的弟弟武二郎武松,他彻底改变了潘金莲的命运。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武大郎和武松是亲兄弟,但一个奇丑无比,性情窝囊;而另一个却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简直满足了潘金莲对于男性的所有幻想。毫无疑问,从第一次见面开始,潘金莲就开始深深地迷恋上了自己的小叔子。

潘金莲开始有意试探武松,先是询问武松的住处,后又鼓动武大郎主动邀请小叔子来家中居住,以增加自己和武松的接触机会。接着,她又开始询问武松的年龄和妻室,得知武松既没有妻小,还比自己年长几岁,潘金莲的爱慕之情就更盛了。

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这样描述:

那妇人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

作为一个习武之人,武松在处理这些人情世故方面,显得非常生疏。尽管他早就发现了潘金莲对于自己的好感,但却没有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说他不知道该如何制止。正是他这种欲拒还迎的态度,反而给潘金莲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甚至纵容了她的进一步行动。

于是,才有了“金莲戏武松”的情节。潘金莲趁武大郎不在家时,安排自己和武松两人单独进餐,席间甚至还有意撩逗武松。据《水浒传》书中描述:

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面对此情此景,武松再也不能含糊其辞了,索性一把推开潘金莲,说道:

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被武松如此义正言辞的回绝和责辱后,潘金莲彻底走向了无尽的深渊,生活已经破灭,就连憧憬的爱情也荡然无存。在王婆的牵线搭桥之下,她很快就与西门庆勾搭成奸,事发被武大郎撞见之后,索性还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在这件事上,武松似乎没有过错。但是,如果他在发现苗头不对时,能够及时制止潘金莲的胡思乱想,而且讲究一些方式方法的话,相信最后的结局会有所不同。

最起码,武大郎不会死,潘金莲不会死,武松自己也不会杀人入狱。我们也不会有“大郎,该起来喝药了”的哏。

施耐庵对于潘金莲的人物刻画无疑是成功的,那么,有人可能会问,潘金莲是完全虚构的人物呢,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还真就有潘金莲这个人物真实存在过。而且,就连她的丈夫武大郎也是真实存在过的。

真实的潘金莲并非丫鬟出身,而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从小就性情温和,知书达理。而真实的武大郎名叫武植,是山东省清河县武家村人。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却聪颖过人,考中进士后还担任过阳谷县的县令,本人不仅身高伟岸,而且为官清廉,颇有政绩,与《水浒传》中的描写完全不同。

据历史记载,武植和潘金莲二人经由媒妁之言撮合,一生相敬如宾,膝下共育有四子。夫妇二人在当地很有名望,至今仍然建有祠堂供奉。那么,施耐庵为何会在《水浒传》中大肆抹黑这样一对璧人呢?

武植由于家境贫寒,虽然苦读诗书,但却无力参加科考。幸得好友黄堂资助,他才考取了功名,后来还出任了县令。

不过,这位黄姓好友自己却逐渐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希望投靠武植后能谋个官职。但是,不曾想到武植只愿意负责他的金钱粮米,却不愿为他徇私谋官。

黄堂认为武植乃忘恩负义之徒,索性不辞而别了。之后,他更是胡编乱造,编写了许多的小故事来污蔑和诋毁武植夫妇。就这样,武植和潘金莲的美好形象被他毁于一旦,受此波及,就连潘、武两姓也都在当地互不通婚。

当时,正在编写《水浒传》的施耐庵听闻了这段故事,就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闻”进行了艺术的再加工,进一步加速了这些故事的流传。

借此机会,文史不假也希望能为潘金莲这位“淫妇”正名,她是一个被《水浒传》害惨了的历史人物。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水浒传,严重,武大郎,武松,王婆,人物,历史,地主家,嫂嫂,潘金莲,观点评论,水浒传,武大郎,武松,王婆,潘金莲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水浒传,严重,武大郎,武松,王婆,人物,历史,地主家,嫂嫂,潘金莲,观点评论,水浒传,武大郎,武松,王婆,潘金莲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水浒传,严重,武大郎,武松,王婆,人物,历史,地主家,嫂嫂,潘金莲,观点评论,水浒传,武大郎,武松,王婆,潘金莲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