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安史之乱:盛唐大厦轰然崩塌究竟是谁的责任?

安史之乱:盛唐大厦轰然崩塌究竟是谁的责任?

随着开元盛世的结束,曾经意气风发的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志得意满,醉心于自己的文治武功中,逐渐地开始腐化享乐。

特别是一个绝代美人杨玉环来到他身边后,李隆基彻底迷失在温柔乡中,他开始整日地不上朝,将政务交给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阿谀逢迎之人去处理。

在他们的错误方针下,大唐帝国一日不如一日,此时一个叫安禄山的胡人出现了。

他看到大唐朝的外强内干,内心的野心便无法控制,最终发动兵变,将唐王朝的国运扼杀在历史的年轮中。

曾经强大的大唐王朝,在李隆基手中毁于一旦

最后这场叛乱虽然被平定,盛世大唐也早已倾颓衰败,且再也回不到从前那般的道路上去,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创伤、边疆常起骚乱、西域的势力也一落千丈。

就此,世人看待李隆基的眼光就变得无比复杂,他曾经承继了祖辈的光辉,亲手缔造了一个无比兴旺的国家,然后再一把将它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人觉得他是个性情皇帝,为了一个女人情愿抛弃繁花似锦的万里江山,在温柔乡中看着朝政一天天的败坏,就为了讨一个叫杨玉环女人的欢心。

从唐朝建立以来,对于四方夷族的将领,虽然才略像阿史那社尔、契何力那样的名将,也只是用其才,而不让他们成为一方大员,大唐朝廷为了防范胡将,一般都会用德高望重的名臣来加以控制。

除此之外,朝廷还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制约边帅,即:不能在一地长久任职,不能在朝中遥领远地,不能由一人兼统多镇。

功名显著的常常入朝为宰相。他们到了朝中就好控制了,省的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

李林甫为一己私利,破坏良好的政治体制

李林甫上位当上宰相以后,他嫉贤妒能,总揽朝纲。

他清楚自己没有兵戎的经历,如果那些在边关立下奇功的元帅们“出将入相”,自己很难控制住他们,自己也就很难长久把持朝政。所以,必须封死这条道路。

冥思苦想,想出一条主意,于是向玄宗提出了一条重大的人事建议,他说:“文臣为将,不敢身先士卒地抵挡敌人的弓箭炮石,不如起用那些出身寒微的胡人为边防将帅。这么做有两个好处:其一,胡人勇猛善战,远比文臣更适合驰骋沙场;其二,这些胡人没有显赫的门第,势单力孤,难以在朝中交结朋党。因此,陛下若能以恩义感召他们,他们必定忠心于陛下。”

昏庸的玄宗居然觉得这是一劳永逸的好策略,就同意了李林甫的方案,从此胡人开始占据唐朝很多高位,为以后的叛乱埋下了隐患。

高仙芝、哥舒翰,安禄山等人开始逐渐崛起,成为一方实力派,而李林甫为防止他们入朝与其争权,又让这些人长期在节度使位置上任职,最终形成尾大难除之势。

安禄山在任期间,为求立功,做出很多令人不齿的事情,他欺骗奚人和契丹人,让他们来自己的营地赴宴,假装与他们亲近。

然后用毒酒灌醉他们,在坑杀,再将这些头人的首级报到朝廷,以彰显自己的功绩。

安禄山虽然是胡人,看着大大咧咧,实际上却是心中很有城府之人。他不断献媚,又有许多立功表现,因此得到唐玄宗的另眼看待。

甚至把他收为干儿子,最后安禄山一人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手中兵力达到辖十八万之多,成为国内最有实力 的节度使。

安禄山有权有势,内心也发生极大变化,开始对皇权有所窥探。

在朝中,他只服从唐玄宗,李林甫两个人的约束。除了这俩人,甚至连太子李亨都不放在眼里,以表现自己对玄宗忠心不二。

安禄山害怕玄宗是天威所在,而李林甫之所以让安禄山害怕,则是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安禄山每次进京,必然要来到宰相府来拜见李林甫。

虽然是寒冬季节,也往往是汗流浃背。即使在他的老巢范阳,每次使者去京城,都要问李林甫对他有什么话交代,如果是夸赞他的,他就很高兴,如果是叱责的话,安禄山都感到寝食不安,似乎李林甫就在身边训斥他。

随着李林甫的过世,安禄山头上的紧箍咒才逐渐去除。

靠裙带关系和溜须拍马上台的宰相杨国忠根本就没有办法控制他,同时还非常担心他有朝一日入朝拜相,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就和安禄山相互诋毁起来。

安禄山也没有消停,开始培植亲信,结党营私,这就让杨国忠抓住了把柄,多次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必反,但已经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李隆基对杨国忠的话却十分怀疑,总认为他是故意诋毁。

无能的杨国忠推波助澜,终于激起兵变

一次,杨国忠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人,把他们扔进御史台监狱,连夜突击审讯,让他们承认安禄山有谋反的阴谋。

可御史台审来审去,也没审出个子丑寅卯,杨国忠大怒,便命御史台把李超等人全部秘密处死。得知门客被杀的消息,安禄山又惊又怒。

看到杨国忠这样的苦苦相逼,认为最终有一天自己必定被杨国忠陷害,于是就起兵的决心。

当时,安禄山的长子和荣义郡主已经订婚,暂住京师。

六月,安庆宗与荣义郡主的婚礼举行在即,皇上亲自下诏令其入朝参加儿子婚礼,可他跑到京城后遭到杨国忠的暗害,遂推脱生病,拒不入朝。

这样一来,他的狼子野心完全暴露于野外。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集结了麾下的所有部队,并联合周围的少数民族部队,号称二十万大军,正式在范阳起兵,开始向唐朝开战,打断唐朝国运的 “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这场骚乱将彻底改写唐朝历史,并将深刻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因为此场战乱,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虽然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的带领下,唐王朝又恢复了统治,但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大唐的耀眼光环迅速地消退,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剩下的几代也就成了苟延残喘、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的局面,最终在朱温的手中,唐朝几百年的国运彻底完结,这一切都是这场战乱造成的恶果。

那么,究竟谁是安史之乱的负责人呢?

首先,奸相李林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他为一己私利,关闭上边境将帅入朝为相的渠道,安禄山也不可能拥兵自重。

而唐玄宗无底线的信任,让安禄山拥有了强大的反叛力量。而杨国忠的愚蠢鲁莽,则促使了安禄山的提前反叛,打了唐王朝一个措手不及。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时的安禄山,尽管有些拥兵自重,但有没有反心还不好说。即便有反心,那也不是唐玄宗时期,而应该是唐肃宗李亨继位以后。

由于以往对太子有些怠慢和大不敬,所以李亨一旦继承了皇位,必然要想办法削去安禄山的兵权。

何况,如果李亨登基,一定会对前朝的 大臣进行清理,安禄山即使造反,也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至少那个时候,朝廷对这些地方实力派,一定会有所防范。

历史没有假设,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

但是在总结历史时,为了引起后人的深思,有必要弄清楚到底谁才是“安史之乱”的真正罪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说起承担历史的罪责,唐玄宗、李林甫和杨国忠,都不能从其中摆脱自己的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安禄山,大唐,李林甫,宰相,大厦,李隆基,杨国忠,胡人,加以控制,盛唐,观点评论,安禄山,李林甫,李隆基,杨国忠,唐玄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安禄山,大唐,李林甫,宰相,大厦,李隆基,杨国忠,胡人,加以控制,盛唐,观点评论,安禄山,李林甫,李隆基,杨国忠,唐玄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安禄山,大唐,李林甫,宰相,大厦,李隆基,杨国忠,胡人,加以控制,盛唐,观点评论,安禄山,李林甫,李隆基,杨国忠,唐玄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