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蓝玉:巅峰功臣被灭3族,朱元璋在免死铁券上做了手脚,他却不知

蓝玉:巅峰功臣被灭3族,朱元璋在免死铁券上做了手脚,他却不知

我们常说那些不能患难与共的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但如果把这话倒过来,也就是“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这听起来也很可怕,意思是说:曾经共同经历艰苦才得来的富贵日子,只能我享受,轮不着你。

这一点,在历史上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尤为体现,朱元璋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年,开国功臣34人,老朱就足足杀了30个。其中一人,就有大将军蓝玉。

那么,导致“蓝玉惨案”的原因,真的只是朱元璋残暴那么简单吗?

第一个把蓝玉带入军营的,是常遇春。

常遇春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开国名将,当年弃刘从朱后,又是大破陈友谅,又是攻取元大都,深受朱元璋信任。

蓝玉的姐姐嫁给了常遇春,常遇春的威武都被蓝玉看在眼里,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像姐夫一样,大杀四方,建功立业。常遇春见蓝玉胸有大志,便将其纳入麾下。

蓝玉也没辜负常遇春的期望,在早年间参加的几场战役中表现出色。常遇春于是将其举荐给朱元璋。

就这样,蓝玉开启了自己的升官之路,先是从一个小小千户升至指挥使。

然而,不久之后,年仅40岁的常遇春就突然病逝在北伐途中。这对蓝玉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不仅失去了姐夫,也意味着自己在明廷的靠山倒了。

但换个角度来想,这又何尝不是机会。

彼时,中原虽已定,但逃亡的北元政权仍对北疆构成威胁,四川也存在割据势力,云南的梁王更是对北元忠心耿耿,誓不归附。

这些敌对势力都成了蓝玉的目标。当洪武三年(1370年)他被提拔为大都督府佥事后,蓝玉抓住了这个机会,与另一位开国元勋傅友德并肩作战,征伐蜀地,历经数战,剿灭当地割据势力明夏。

接下来几年间,蓝玉开始进入“开挂模式”:

先是拿下兴和、平定西蕃叛乱,之后又在消灭云南残元势力的战争中功劳最大,此时,他的俸禄已涨到三千石,他已被封为“永昌侯”。

要说真正助力蓝玉走上巅峰的战役,还是发生在1387年的庆州(隶属于今内蒙古),以及1388年的捕鱼儿海(今贝尔湖)。

1387年,蓝玉以左副将军的身份,亲率小股精骑部队突袭庆州,那时的天气条件尤为艰难——下大雪了

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刺痛着将士们的皮肤,试图冻结他们的意志。蓝玉不停地鼓舞着所有人,使得他们的内心始终保持火热。

而另一边的蒙古人,断定明军不可能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行军,因此放松了警惕,很快,他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最终,在使者的劝说下,占据松花江以北地区的纳哈出选择了投降。

大将军冯胜得知后,大喜过望。既然投降了,那么以后都是自己人了,他们打算宴请蒙古人。

后来,在宴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而当这件事发生以后,冯胜就被朱元璋没收了大将军印,被赶回老家了。

至于是什么事情,我们不妨一会儿再说,因为通过这件事,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次年,终于当上大将军的蓝玉,统领15万大军北上,意在彻底终结北元势力。

行至庆州时,探子来报,元军应该在捕鱼儿海附近。蓝玉便抄了条小路,顺着捕鱼儿海的方向行进。

一路上,明军并未看见任何一个蒙古人的身影,确切来说,都没看见哪怕一个人影,他们俨然身处荒芜的孤岛。

此刻,蓝玉面临着一个重要选择。

进,还是退?

如果进,若找不到蒙古人,那么全军包括他本人在内,都可能饿死在捕鱼儿海。

如果退,那么路上受的苦都白受了,青史留名的理想就要破灭,而他也将遭到明廷某些人的嘲笑。

最终,蓝玉做出了他的决定——前进

15万人踏上了前往捕鱼儿海的路。

大风扬起了沙尘,沙尘一度让他们看不清前方的路,但这支军队万众一心、训练有素。此情此景,又与一年前他们冒着大雪前往庆州多么相似。

他们就这样迷茫又警觉地走着,直到一个外族长相的人跑来他们的大营。

这里并不是荒芜之地!

原来,这位蒙古小伙喝多了,把明军的营帐误认成了自家营帐。

其实,蒙古人为了对付蓝玉,也不是没有采取行动,他们特意把营帐移到更远的东北方向八十里处。

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明军竟会来到这里。

明军俘获了大批王公、将领、官员,还有近十万的男女人口,只可惜那北元后主跑了,跑的时候还忘了带宝玺。

蓝玉大肆庆祝着,今天过后,他的名字将被世人永远铭记:是他,灭了北元!

就在蓝玉北上破元后的第五年,锦衣卫告发其谋反,朱元璋下令将其逮捕下狱,并抄家,灭三族,此案涉及人数多达15000人。

事后,朱元璋让人将他们的名字都记录下来了,并装订成一本名为《逆臣录》的书,公示天下。

倘若说蓝玉确实有谋反之心,被灭三族倒也符合情理,但问题就在于这本《逆臣录》里的内容破绽百出,很多罪状的前后逻辑根本说不通。

因此,很多后世学者认为,《逆臣录》里的事情,完全就是编出来,也就是说,蓝玉等人根本没有谋反之心,只是朱元璋想除掉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朱元璋这么想杀蓝玉?仅仅是朱元璋的残暴所致?

要探析事情背后的原因,我们就要先来了解蓝玉是个怎样的人,而要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还得说回上面提到的,招降纳哈出后的那次酒宴。

本来,酒宴上的气氛很好,但喝酒的时候,蓝玉突然把自己的汉服脱下来,想给纳哈出披上。

纳哈出不乐意穿,觉得这是中原人在强行要求自己接受他们的民族文化。而蓝玉就觉得:我是怕你冻着了,怎么还不领情呢?

两人就在那推来推去,以至于后来纳哈出真被惹急了,直接把酒杯摔在了地上,他手下的那些蒙古人都在营帐内气愤地嚷叫着,场面很是尴尬。

此时,常茂(常遇春之子)看不惯了,他冲出座位,砍伤了纳哈出,明朝人与蒙古人俨然就要在大营内大战一场,好在后来他们都被其他人支开了,再加上冯胜的出面调解,此事才没有闹大。

冯胜将常茂砍人的事上报给了朱元璋,常茂于是被套上械锁,而常茂后来又找了个机会攻讦冯胜之过,这才导致冯胜被收大将军印,还被送回了老家。

从上面这件事情,不难看出,蓝玉就是个不懂变通、不懂让步的“一根筋”,且毫无共情能力,他并非要刻意羞辱纳哈出,只是没有考虑后者作为一个刚刚投降的外族人,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敏感的。

我们再来说说蓝玉当时从捕鱼儿海回来的路上,所做的两件荒唐事

第一件事,就是贪了色,强行玷污了北元后主的妃子,这名妃子性格也是刚烈,不堪受辱,上吊自尽了。

第二件事,就是攻打自己国家的关口

蓝玉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经过“喜逢关”时,已是半夜时分。喜峰关在长城以北,是明朝的重要关隘。按规定,不论何人何事,半夜都不得通行喜逢关,只有到了第二天清晨,关口的大门才会打开。

当守关的将士得知是大将军蓝玉凯旋时,表示愿为其破例开门,但仍需遵守规定核验身份。

此时,蓝玉却等不及了,他居然直接下令用攻城的方式毁坏关口,然后强行登关。

朱元璋知道这两件事后,立刻由乐转怒。

对于玷污妃子一事,完全就是对朱元璋所主张的民族政策的无视。一直以来,朱元璋都在悉心维护着民族关系,当初攻占元大都时,他就命令部下,绝不能烧杀抢掠,结果那天城内百姓的生活,就仿佛元大都没被攻占似的。

而至于攻关口一事,更像是对朱元璋本人皇权的无视。

本来,朱元璋是想封蓝玉为“梁国公”,但听闻这两件事后,他把“梁”字改成了“凉”字。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改封凉,镌其过于券。”

“券”,就是免死铁券,一般立了大功都能获得两、三张,但朱元璋同时在铁券上做了手脚,他把蓝玉在路上犯的这两件事都写在了上面。

以前,开国名将汤和也曾犯过错,他的铁券上也被朱元璋写过,但汤和从此行事低调谨慎,最终得以善终。

而反观蓝玉,回朝时只是向朱元璋口头认个错,心里压根就没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在接下来几年里的种种行为也印证了这一点。

之后,蓝玉依然屡立战功,但也正是仗着自己的功劳,他越发嚣张跋扈,不仅蓄养了诸多庄奴,还强占民田,等到御史前来调查时,他直接将御史赶走了。

还有一次,蓝玉被封为太子太傅,他不但不高兴,还当面反问朱元璋:“以我的功绩,难道还不能当太师吗?”

蓝玉与太子朱标也有亲戚关系。常遇春当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标,所以蓝玉就成了太子妃的舅舅,基本就等同于是太子朱标的舅舅了。

也正是这一层关系,保全了他,也毁了他。

朱元璋特别疼爱朱标,从小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在他的心中,儿子分为两类,一类是朱标,另一类是其他。

而朱元璋之所以一直不追究蓝玉的恣意骄横,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他是朱标的舅舅,而且蓝玉常为朱标出谋划策,极力维护其储君的地位。

朱元璋一定不会忘记,以前的“小明王”韩林儿被他当作傀儡,任由摆布。所以,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发生,朱标的身边必须有一位忠心辅佐,而且镇得住朝野的人,蓝玉无疑是最佳人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正当朱元璋琢磨着怎么给儿子建立稳固政权时,朱标就在视察陕西回来之后,因风寒病逝。

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的内心悲痛万分,他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儿子居然这么快就走了。

朱元璋是如此爱朱标,以至于在朱标离世后,他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任者,而非朱元璋自己的其他儿子。

但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加之老年丧子使朱元璋可能有些精神异常,一个残忍的想法在他心中浮现

由于朱允炆年纪尚小,朱元璋又开始担心,那些大臣以后会不会对自己的孙子构成威胁,毕竟历史上这种先例实在太多,轻则被权臣把持朝政,重则被篡位杀害。

朱元璋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正好那狂妄的蓝玉他早就看不惯了,于是才“安排”了这出“蓝玉谋反案”,随后,冯胜、傅友德等等功臣也相继被赐死……

朱元璋固然残暴,他为了确保自己的孙子将来在皇位上一切顺利,不惜杀光当年一同打天下的兄弟。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蓝玉能够为人谦逊些,做事谨慎些,甚至见好就少,功成身退,朱元璋又怎会对他起杀心呢?比如像汤和、沐英这样的名将,他们都得到了善终。

而反观蓝玉呢,就在朱元璋失去朱标,陷入无比悲痛中时,蓝玉还在请求朱元璋让他带兵打仗,这与之前给纳哈出披衣时的蓝玉简直一模一样,不懂变通、不懂共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巅峰,明军,儿海,庆州,手脚,朱元璋,常遇春,势力,蓝玉,功臣,朱元璋,常遇春,冯胜,朱标,蓝玉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巅峰,明军,儿海,庆州,手脚,朱元璋,常遇春,势力,蓝玉,功臣,朱元璋,常遇春,冯胜,朱标,蓝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巅峰,明军,儿海,庆州,手脚,朱元璋,常遇春,势力,蓝玉,功臣,朱元璋,常遇春,冯胜,朱标,蓝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