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渊退位时留下一段话,李世民不以为然,16年后结局如何

李渊退位时留下一段话,李世民不以为然,16年后结局如何

李渊退位时留下一段话,李世民不以为然,16年后结局如何?播报文章

转载读史阅世

2023-01-10 23:11

浙江

历史学副教授,活力创作者

已关注

大唐贞观九年6月25日,唐帝国的开国皇帝、69岁的太上皇李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一直以来,人们只关心李渊那位天纵英雄的儿子李世民,却很少有人关注过这位大唐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被迫让出帝位后,心中的那份孤独和落寞。

虽然过着衣食无忧、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富足的生活,但李渊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憋闷。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被迫让出手上的权力都是难以忍受的,哪怕对方是自己的儿子。

抛开皇帝的身份不说,作为一位父亲,在看到儿子们自相残杀的时候,我们局外人是无法理解一位父亲心中的那份伤痛的。不过这一切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李渊自己。

一、

李渊能建立唐朝,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李世民。在夺取天下之前,李渊的几个儿子分工挺明确,老大李建成镇守长安,老二李世民负责平定群雄,老四李元吉则守卫好老巢太原。

唐朝建立后,李渊按照立长不立幼的古训,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可李建成发现随着二弟李世民的战功越来越大,身边又有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等一批猛人,担心自己将来当了皇帝后,无法驾驭李世民,于是便联合李元吉,三番四次在李渊面前陷害、排挤李世民。

李渊也察觉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开始想办法搞平衡,不让李世民带兵了。比如在刘黑闼反叛时,李渊就一反常态没让李世民去平叛,而是让李建成去。后来跟突厥开战,也是让李元吉挂的帅,直接便把李世民晾在了一边。

除了不让李世民领兵,李渊还听信了李建成的谗言,准备治李世民的罪。《资治通鉴》中记载说:“ 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 ,上信之,将罪世民。”

幸亏宰相陈叔达上书李渊。说“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 ”

陈叔达的意思很明显,李世民功劳太大,手下能人众多,加上他性情刚烈,如果皇上你一味打压他,把他弄急了,谁也不能保证他会不会干出什么事来,到时后悔可就晚了!

李渊权衡再三,感觉陈叔达的话有道理,便没有治李世民的罪。所以后来李元吉又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想让李渊干掉李世民时,李渊对李元吉说:“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

虽然李渊没对李世民动手,但他一味站在李建成这边打压李世民,必然会伤害两人的父子之情。

不久后的一天,李建成请李世民到太子宫饮酒。酒宴散后,返回府中的李世民突然感觉腹如刀绞,同时吐血不止。幸亏淮安王李神通及时赶到,让自己府中的一个名医替李世民治疗,这才将李世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得知李世民中毒后,李渊过来看望。他对李世民说:“我已敕令建成,今后不许和你饮酒了。我看你们兄弟间似乎有些误会,我想派你去洛阳,管理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像汉朝梁孝王一样,你看好不好?”

李世民一开始没有同意,表示自己不愿意远离父皇。李渊对李世民说:“洛阳和长安路程很近,我想你是可以随时去看你,你不用悲伤。”李世民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得知李渊想让李世民去镇守洛阳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商议说:“如果秦王到了洛阳,掌握了军队,我们再也不能控制他了。

将他留在长安,他只是一个匹夫而已,还不是听我们摆布?”于是他们指使手下上书力陈派李世民镇守洛阳的弊端,李渊于是改变了主意,不再提这件事了。

二、

过了些天,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敬德向李世民报告了一个情况:李建成派人送给自己一车金银,说是想和尉迟敬德交个朋友。

尉迟敬德将金银退给了李建成,结果当晚家中便来了几个刺客,想要刺杀尉迟敬德。只不过尉迟敬德警惕性很高,刺客没有得手。

就在尉迟敬德向李世民汇报完这个情况后不久,李元吉在李渊面前诬陷秦王府的尉迟敬德和程知节,李渊大怒,准备杀掉尉迟敬德。

幸亏李世民力谏,这才保住了尉迟敬德的性命,但还是将程知节贬到了康州。程知节对李世民说:“李建成把我们这些人都弄走了,大王一定要早做准备啊!”

武德七年,突厥来犯,李渊命齐王李元吉率军出征。李元吉提出要尉迟敬德、秦叔宝、段志玄等李世民的手下同行,同时让李世民手下精锐的玄甲军随自己出征。

这明显是想架空李世民,让李世民成为一条案板上的鱼,任凭李建成宰割。

李世民感觉到了危险,决定先下手为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入朝,同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

当天上午,李建成与李元吉骑着马来到临湖殿时,李世民率领伏兵出现了。李元吉想射死李世民,但却没有射中。

这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惊吓,驮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后,李世民从马上摔了下来。这时李元吉已经追到,正想杀掉李世民时,却被赶来的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尉迟敬德将李世民扶上马后,两人赶往玄武门,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李建成的部下冯立和薛万彻听说李建成中了埋伏,率两千人赶到玄武门,准备救出李建成。

见尉迟敬德手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东宫的手下一下子没了斗志,纷纷落荒而逃。 这场政变最终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玄武门事变时,李渊还在海池与妃子们划船嬉戏。当一身戎装的尉迟敬德奉李世民“保卫皇帝”之命出现在他面前时,李渊表现得非常惊诧,询问发生了何事。

尉迟敬德告诉李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叛乱,被秦王诛杀。秦王怕皇上受惊,特意派我来护驾。

听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的消息,李渊心中的顿时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李渊素来疼爱李建成和李元吉,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不叫李渊心中悲痛万分?

三、

玄武门事变后,为杜绝后患,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儿子尽数杀光之后,这才进宫面见李渊。

被李世民杀掉的这些李家第三代包括: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

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等。这些人被杀后,名字也被移出了李氏宗谱。

在民间传说中,李世民杀了这么多侄子后,经常做恶梦,梦到这些人的鬼魂前来索命,于是让尉迟敬德与秦叔宝来替自己守门。

后来李世民怕累坏了两人,就让人把两人的画像贴在门上,两人也因此成为后世民间供奉的“门神”。

据说李渊在看到李世民杀掉了自己这么多儿孙后,悲痛得站都站不稳。在李世民来向自己请安时,他手指李世民,悲愤地说出了十四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你杀我子孙,日后你的子孙也会遭到报应,会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孙一样的下场!

李渊的这句诅咒,并没有引起李世民的重视。不知道是不是李世民下的令,反正李渊的这句话在正史里,包括专门记载李渊言行的《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都没有收录进去。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自古成王败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而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绝对的胜利者。

客观地说,《旧唐书》、《新唐书》和《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对李渊以及李建成、李元吉多有偏颇之词,对玄李世民弑兄弑弟、逼迫父亲退位的事,也是不遗余力地洗白, 反复强调李世民的帝王之才,贬低抹黑李建成等人的功劳,将玄武门之变强调成是李世民不得不为之的“正当防卫”,淡化了李世民与李渊的矛盾与对立。

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李渊成了一个优柔寡断的庸才,李建成则成了奸佞无情的小人,李世民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伟光正”。所以李渊对李世民的这种诅咒,李世民上台后编撰的史书又怎么会记载下来呢?

以常理推之,做为一个父亲,在得知自己最疼爱的两个儿子被另一个儿子杀死后,如果还能无动于衷,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

所以悲愤之中的李渊发出“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的诅咒,我是相信的,这才符合一个父亲面对这种变故的反应——虽然杀死两个儿子的凶手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

四、

武德九年六月七日,李世民被李渊册立为皇太子,“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李渊已经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皇帝,李世民成了大唐帝国真正的掌舵者。

李渊对此心知肚明,于六月十六日告诉裴寂:“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很明显,李渊知道李世民最希望看到他怎么做,“主动退位”才是自己最明智的选择。

武德九年9月4日,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遵李渊为“太上皇”。

当了太上皇后,李渊不再过问政治(实际上他也没有过问的机会),安心过上了享乐的日子。而李世民在李渊交权之后,至少表面上对这个父亲还挺不错。李渊不愿意搬家,李世民就让他在太极宫里住着。

李渊搬到大安宫后,李世民经常过去请安;李渊嫌大安宫住着热,李世民就为李渊修建大明宫(虽然动工第二年,李渊就去世了)……

闲下来的李渊整天无事可干,如果说他还有什么事能干的话,只有“生孩子”这一件了。

别看李渊年纪大,但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可谓雄风不减。在当太上皇的几年中,他接连生了30多个孩子,包括17个儿子和13个女儿。最小的儿子居然重孙子还小,可谓千古奇观。

李渊给李世民生下了这么多弟弟妹妹,让李世民大感头疼,但又无可奈何。这些弟弟妹妹中虽然没有出现过像李建成、李元吉那样与李世民争权的人,但有不少仗着是李世民的弟弟,比如江王李元祥、滕王李元婴,就在长大后胡作非为,替李世民惹了不少麻烦。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发出的那句“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的诅咒,后来看来也极为灵验。

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除了三个夭折的,活到成年的孩子中只有两个得到善终,一个是唐高宗李治,另一个是赵王李福。除此之外活到成年的九个儿子,都没有得到善终。

五、

我们来盘点一下李世民这些儿子的结局: 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为庶人;吴王李恪因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而死;魏王李泰被贬,后郁郁而终;齐王李佑因发动叛乱被赐死;蜀王李愔受李恪牵连,被流放巴州而死。

蒋王李恽,被诬告自杀;越王李贞因反武则天被逼服毒自尽;纪王李慎被武则天流放,死于流放途中;曹王李明,被武则天贬到黔州而死。

唐高宗李治虽然本人得到善终,但有几个儿子的结局也很凄惨。长子李忠被许敬宗陷害赐死;三子李上金被武承嗣和周兴诬告,自杀于狱中;四子李素节坐罪被缢杀;太子李弘在合璧宫绮云殿猝死;另一位太子李贤,因谋逆被废为庶人,被逼自杀……

抛开“报应”这种迷信思想,李世民的子孙结局不好,或许是因为李世民在上位时带了个坏头。

他打破了嫡长子继承制,靠武力夺取了皇位,也给后世子孙带了个不好的头,导致了唐朝近三百年,围绕着皇位发生的宫廷政变层出不穷的现象。

南朝宋武帝刘骏的第八子刘子鸾,从小便深得父亲刘骏喜爱。后来哥哥刘子业即位后,派人将年仅十岁的刘子鸾赐死。

刘子鸾临死前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愿永世永生,不再生于帝王家!”也许只有生于帝王之家的孩子,才读得懂这句话背后的辛酸吧!

参考资料:

叶俏毅:《《大唐创业起居注》与《新唐书》《旧唐书》中的李渊》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结局,李世民,洛阳,开国皇帝,长安,李元吉,儿子,李建成,陈叔达,李渊,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尉迟敬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结局,李世民,洛阳,开国皇帝,长安,李元吉,儿子,李建成,陈叔达,李渊,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尉迟敬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结局,李世民,洛阳,开国皇帝,长安,李元吉,儿子,李建成,陈叔达,李渊,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尉迟敬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