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太宗年间,390名死刑犯将要被处刑,皇帝一句话放他们回家

唐太宗年间,390名死刑犯将要被处刑,皇帝一句话放他们回家

中国的刑法发展史可谓是一部漫长的画卷。从古至今我国的法律舞台上诞生过许许多多的刑罚。但是,有一条至今都没有改变,那就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一般对于死刑犯来说,被官府逮住的那一刻别说是人身自由了,就连生命权都等同于无了。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在我国古代,还真就发生过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皇帝下旨把死刑犯们放回家过年,等到年后再让他们回来。

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朝廷对地方的管理还很松,这些犯人回家以后,李世民又不可能派衙役进行一对一的“看守服务”。所以,这些犯人们最后到底能不能在刑期之前回来,这就完全要看他们的“自觉性”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犯人们真的会按照自己和唐太宗的约定“现在回家,到期回来受死”吗?最后他们又到底回来了多少人,唐太宗对这些信守约定回来了的囚犯又是否能够做到“网开一面”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太宗贞观六年,熟悉古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国的古代朝廷讲究“春庆夏赏,秋惩冬刑”。到了冬天本该是开刀问斩杀人的时候。可是这一年,皇帝李世民却突发奇想要去视察监狱。这下可忙坏了底下的一众官员。看着官员们手忙脚乱的样子,犯人们大概也缓过神来了——“应该是有上官驾到”。于是大家的心里也都充满了期待。到了晚上,李世民跟着刑部的官员走进牢房。顿时整个牢房里陷入了一种死一般的寂静当中。官员们跪在两旁,犯人们则不知所以。这时候,李世民接过随行官员手中的一只灯笼,对着牢房的角落里照了照,而后对狱卒问道:“朕来问你,这里关了多少个囚犯啊?”

狱卒头也不敢抬,只能低着头悻悻地回答道:“回奏陛下,这里一共关了390名囚犯。他们都是犯下重罪的囚犯,罪在不赦。”“罪在不赦?”李世民当然知道这里的囚犯都是死刑犯,可是他觉得这或许与自己的执政缺失有关系。作为一个学习过传统儒家经典的皇帝,李世民一直致力于把唐朝治理成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世界。“你把牢门打开,朕要问问他们到底都犯了什么罪。”要说李世民不愧是武将出身的皇帝。即便是面对死刑犯他依旧面无惧色。可是,随行的官员一听皇帝的这个要求,顿时吓得不轻,连忙回禀道:“皇上,这种事情怎么还需要劳您亲自过问呢?您只需要问一问监狱的官员就可以了。”

“朕不是说了吗?让你把牢门打开,朕要进去问问!”李世民的目光里充满了坚毅和肯定,官员们知道这下大概是不能接着往下说了。再接着劝,甭说皇帝不会听 恐怕自己也会摊上“忤逆”的罪名。狱卒上前打开牢门,李世民走了进去。朝着一个跪在地上的囚犯问道:“朕问你,你犯了什么罪啊?”“禀上官,小人本是一个城里的买卖人。只因那天有一个泼皮来到我的摊前闹事,起初,小人想将他赶走,他不肯走。而后他还威胁说要找人砸了小人的摊子。小人实在是气不过,便动手杀了他。然后官府的人就把小人抓了。再然后,小人就被判了斩监候,到了这里。”犯人畏畏缩缩地跪在地上,两只手还一直忍不住地颤抖。“当街杀人,虽然有作恶之实,却无作恶之念。倒也算不上是十恶不赦之徒嘛。”李世民捋了捋胡须,继续走向下一个监房。

这一回,跪在地上的是一个老人。李世民继续走近询问:“老人家,你又犯了什么罪啊?”“回上官的话,小老儿本是此地乡下的一个农民。只因那一年我们这里闹了蝗灾,好好的庄稼全部都被蝗虫给吃了。我等找到官老爷上报灾情,但是他们却说我们是小题大做。然后还说不要打搅了皇上的兴致。然后,小老儿一不留神就说了一些对皇上不太恭敬的话,被官府抓住,定了个大不敬的罪名。”“虽然你说了大不敬的话,但是依旧情有可原。算不得太坏。正所谓,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李世民摇了摇头,对身边的官员说道。

接着,李世民问了一大圈下来,发现很多所谓的死刑犯都只是一时糊涂犯下了罪行。也有一部分是确实作恶多端,应该加以严惩的犯人。了解完情况,李世民一直不说话,只是来来回回地在牢房里踱着步子。“皇上,要不咱们起驾回宫吧?”身边的官员试探性地问了问:“您看这天色实在也不早了。要不然咱们就……”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大家离开这里。众官员的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回到皇宫以后,李世民始终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今的刑法是不是太过严苛了。”刚刚在牢里看见的很多罪犯,他们都不是什么真正的坏人。但是却被朝廷的官员们重判了。这不应该是一个承平之世该有的样子。

随后,李世民叫来了刑部的几位官员讨论此事。但是,没有人敢说一句当今朝廷的坏话。说到底李世民也不傻。他看得出来官员们的担忧。于是,他笑了笑道:“但说无妨。”“启奏陛下,古代尧舜之世均以宽政爱民而名闻后世。今天的刑罚在有些方面确实有些过于严苛了。”见皇帝的脸上没有试探的意思,官员们这才放下心来,畅所欲言。李世民问道:“那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如今的百姓都以为是朕的过失。朕又应该怎么去匡补过错呢?”“当然是轻徭薄赋,彻查冤案。对确实有冤情案子也应当及时予以平反和补偿。”官员回答道。听了大家的话,李世民当即做出决定:释放那天在牢里见到的所有人,一共390名囚犯。眼下年关将近,先放他们回去过年。过了年后允许他们安排后事,然后回监狱报道,介时,确有冤情的案子予以重审。没有冤情的罪犯经过核实后再行正法。

得知这个消息的犯人们喜出望外。大家纷纷朝着皇宫的方向叩头谢恩。随后,大家都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了。可是,纵然李世民有“体恤百姓”的好心,难道他就不害怕这些犯人们再也不回来了吗?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个人还是相当自信的。他自己的人生之路可谓是一路开着“主角光环”,畅通无阻。17岁,冲入雁门关下的敌军阵中救出当时的皇帝杨广。18岁,跟随父亲一起多次击退了东突厥的进攻。20岁,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兵反隋,自己亲自担任先锋大将一路杀到洛阳城下。随后,他又一连大破窦建德、王世充等好几路军阀的军队。为唐朝在全国的统治扫清了障碍,被父亲李渊进封为“天策上将”。从小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不自信都难啊。

这些犯人们被放回去以后,时常有官员上书称是不是要派人去监视一下这批人。毕竟他们曾经是死刑犯。如果不加约束,很有可能又会闹出什么新的乱子来。但是李世民却说:“朕相信他们不会接着做坏事了。朕与他们有过约定在先,他们绝不可能背叛和朕的约定。”大臣们听了这话,虽然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对皇帝的说法不太赞同。但是,谁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总之,眼看着时间就要到了,大家就等个结果吧。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秋天,眼看着李世民与犯人们约定的期限快要到了,大家心里都在打鼓。可是,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最后这些犯人们居然一个不少地回来了。有的犯人回来以后甚至还一改之前的态度,主动恳请朝廷迅速将自己处死。众官员都看傻了,以前在史书上倒是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如今亲眼得见,大家无不感到惊奇。这时候,只有李世民不感到意外。于是,众官员赶忙询问李世民原因。李世民笑着说道:“因为我实行的是仁政,只要是实行仁义之政。就会受到所有人的支持。”

不得不说,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个相当有魄力的帝王。而李世民与囚犯们定下“生死契约”的故事千百年以来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美谈。被很多古往今来的文人大家所称赞。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国家的治理没有一项足以震慑大家的法律。而是依靠所谓的“明君统治”。这样的政治充满了偶然性,也注定不会长久。所有的美好都将随着君主个人生命的终结而落入“人亡政息”的陷阱。

参考文献:

《唐太宗的“死亡之约”》故事家

《生死约定》阅读与作文

《死亡之约》微型小说选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小人,牢房,李世民,死刑犯,犯人,朝廷,唐太宗,皇帝,年间,囚犯,消息资讯,李世民,死刑犯,唐太宗,官员,囚犯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小人,牢房,李世民,死刑犯,犯人,朝廷,唐太宗,皇帝,年间,囚犯,消息资讯,李世民,死刑犯,唐太宗,官员,囚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小人,牢房,李世民,死刑犯,犯人,朝廷,唐太宗,皇帝,年间,囚犯,消息资讯,李世民,死刑犯,唐太宗,官员,囚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