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60万水军不及一众小船,奠基明朝的鄱阳湖之战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60万水军不及一众小船,奠基明朝的鄱阳湖之战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前言:

提到明朝第一反应就是农民皇帝、群起枭雄,元朝末年各路起义大军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路人马虎视眈眈就盯着彼此手中的那点地盘,这边陈友谅、张士诚似敌似友,暗流涌动,另一边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低调崛起,可谓好不精彩。

但这个时候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元朝大官都没意料到一场鄱阳湖之战会使命运之神降临到一个毫不起眼的朱元璋身上,鄱阳湖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此之前朱元璋处于怎样的地位?他又为何能用20万兵力对抗陈友谅60万精锐水军成为最终的枭雄呢?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合适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法兰西第一帝国国王拿破仑曾这样评价战争,无独有偶我们的朱元璋就是这样的“天才”。

性格决定命运,品德决定格局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出于意外,这都是积累出来的结果,影响一场战争胜利与否也绝不仅仅只看这场战争本身,鄱阳湖之战就能很好的反映这个道理。在许多人看来这场胜利与当时的运气完全脱不了干系,不然一个看似憨厚老实的朱元璋,为何能完胜兵力悬殊的残虐暴君陈友谅呢?但其实还真不是运气这么回事。

低调做事,暗藏智慧的朱元璋

许多人对朱元璋的认知其实一直都停留在他出身草根,能体察民间疾苦,与百姓产生共情,之所以能成一股势力,与身边众多武将智囊脱不了干系。甚至不少人在看他早期经历之时,会将他与刘备拿来进行比较,这其实是非常不对的。

朱元璋的低调其实是暗藏智慧的低调。初来乍到的朱元璋很早就发现了自己在应天有着不少难以对付的邻居,东有元朝正牌军队,东北有张明鉴起义军,南有元朝大将镇守,西面则是以后经常打交道的徐寿辉,可以说他虽然挤进了应天这个地界之中,但想站稳脚跟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而朱元璋聪明就表现在了他十分懂得审时度势,也正是他的这一特点为其在鄱阳湖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刚来应天之时,他并没有急于扩张自己地盘,抱着小小的一块领地暗中观察着自己的竞争者们。

当时张士诚、徐寿辉家大业大,虽不是很喜欢这个突然到来的邻居,但也没有将他当一回事,元朝正牌军虽然有想要动一动朱元璋的意思,但隔着刘福通这个兄弟友军,他们想打也打不到,再加上朱元璋并没有像徐寿辉那样猴急的上来就直接称王称帝,所以纵观大局只用一个词就可以形容当时朱元璋的地位,那就是“毫不起眼”,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朱元璋正暗暗积攒着力量。

其实朱元璋能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审时度势、善于隐忍的性格之外,也离不开他做事圆滑的一面,纵观古今有不少人认为朱元璋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比起陈友谅他赢得并不光彩,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反抗元朝的同时,还在与元朝私下进行“交易”,换取一片安宁。

对于他的这种做法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论,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为朱元璋养精蓄锐提供了不少有利空间。况且所有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我想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论。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他的这种暗戳戳的圆滑性格,确实比陈友谅横冲直撞来的更加有效。

2.过河拆桥,冷血狠毒的陈友谅

相比朱元璋的任人唯贤、运筹帷幄,陈友谅可就是一个完全反过来角色,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无不充斥着狠毒、冷血的字样,其实陈友谅如果没有生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遇到朱元璋,他其实也是少有的一代枭雄,可惜一切没有如果。

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儒家看来人生来本性善良,是不可能不存在不善之人,而之所以人变不善都是由外部因素影响,这个观点在陈友谅身上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

出身低等渔家的陈友谅从小受尽了别人的歧视和谩骂,心中装满了浓浓的自卑之感,为摆脱这样的生活他只能努力读书,靠本事在县衙找了一份文职工作,但这并没有将他拯救出来,人们依旧看不起他,看清了这一切的陈友谅明白读书改变不了命运,真正能改变自己的是权势,只有不断往上爬,自己才能出人头地。就这样,当时身居元朝官职的他却义无反顾加入了起义军队伍。

最初他投入到徐寿辉旗下,徐寿辉与丞相倪文俊关系甚好,但之后倪文俊却试图夺权篡位,犯了背叛的大忌,为此他只能逃往陈友谅老巢,谁让他信任陈友谅呢。而最初陈友谅对他十分敬重客气,不仅接待他,还好吃好喝伺候。

但倪文俊不知道的是陈友谅最擅长的就是“无毒不丈夫”,在他吐露出逃内幕之后,陈友谅便选择杀人灭口,以此作为给徐寿辉的礼物。讽刺的是他还因此一举成为徐寿辉自封的天完国重臣,深受徐寿辉喜爱。

陈友谅的野心并不止步于此,他看着这个没有多少本事却占着帝王之位的徐寿辉实在不太喜欢,在他下定决心之后,先是一步步解决徐寿辉的那些“左膀右臂”,最终在一个寺庙中将他杀人灭口,自此,在陈友谅看来终于没有人能再阻挡自己向前的道路了。

我们知道历史上其实有着不少暴君,他们同样统治这一个朝代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陈友谅有这个本事,他天资聪慧,暗通人性,冷血无情,能打胜仗,可惜就是遇到了个朱元璋,以柔克刚,而他的性格也是后来鄱阳湖之战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说到陈友谅靠兄弟、上司上位之路,我们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朱元璋,无独有偶,朱元璋的上位之路同样有这么一个无用的顶头上司存在,那就是韩林儿,当时红巾军名义上的实际领导人其实并不是朱元璋,而是他。

而朱元璋却并没有选择直接动手灭口,而是趁他病要他命,在压死这头骆驼的时候,选择当这最后一根稻草,反过来他还在百官面前痛哭流涕,为其设置灵堂,不仅扫除了障碍,还得到了忠义的名头,可谓一举两得。这就是陈友谅与朱元璋的差距所在。

枭雄聚集,局势推动发展

量变引起质变,鄱阳湖之战作为一个质的飞跃并不是说打就打、一蹴而就的,它必然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走向。那在鄱阳湖之战之前,又是什么在推动着历史的洪流,让朱元璋与陈友谅不得不走上这条大决战之路呢?

实力积存,开疆拓土

前文我们说到朱元璋刚来到应天其实是毫不起眼的,但他凭借有利的地理优势,为自己积攒实力、向外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自己对元朝十分痛恨,但他知道以现在的实力,自己完全不是对手,他得一步一步的来,而这第一步就先从自己身边的两个人开刀,那就是张士诚和陈友谅。

张士诚我们今天不展开叙述,毕竟他的实力与陈友谅相比实在不是一个等级,在陈友谅忙着处理登基一事之时,朱元璋就已经一路攻打下来,使张士诚实力大减。但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在之后抉择对他们二人谁先下手的时候,却体现出了他天才的眼光,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商讨这件事的时候,不少人认为此时张士诚实力最弱,拿下他肯定比拿下陈友谅要轻松许多,并且张士诚占据江浙一带,不仅经济富饶,一旦归自己所有还十分有利于疆土扩张,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他并没有在众口一词的时候选择跟随,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没错,他选择了陈友谅,因为在他看来,张士诚缺乏远见,而陈友谅却喜好生事,再加上此时陈友谅已经解决掉内部矛盾,自己一旦对张士诚出手,陈友谅肯定前来帮忙,但相反自己如果去与陈友谅对抗,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他的这一想法也确实在之后得到了印证。

有时我们不得不说许多事情都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去推动的,包括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对抗局势。

朱元璋其实一直没有准备好与陈友谅进行正面对抗,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水军,这是陈友谅的优势但同时也使自己的短板,就算朱元璋他再聪明,也不可能拿渔船战胜对面的战船。他抓紧一切时间训练,避免与陈友谅产生正面冲突,然而这一平静还是被一件小事打破,没错就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

当时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奉命攻克池州,陈友谅知道后大惊自然出兵夺回,然而朱元璋早设好圈套,一下子就俘获对方三千士兵,按理说这并不是一件大到要彻底针锋相对的事情,但坏就坏在常遇春哪里都好就有一个毛病,喜欢杀降。

他不经请示直接就将三千俘虏活埋的举动,不仅惊到了朱元璋,更惹怒了陈友谅,怒上眉梢的陈友谅终于决定动手,不再忍让,他决心要将朱元璋打回老家赶回去种田。此时的应天可谓是开了口的羊圈,就等着狼前来捕猎,眼看着陈友谅开着战船停在自家门口,所有人都慌了,好在朱元璋队伍里还有这么一位懂天文的高人,在他与朱元璋的计谋,甚至可以说是阴谋之下,狠狠地坑了陈友谅一把,这才化解了危机,但这件事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鄱阳湖大决战的进度,因为陈友谅他不甘心。

2.防守洪都,创造奇迹

如果说常遇春的举动大大推进了二者于鄱阳湖决战的进度,那洪都之战则可以说直接将进度条拉到了终点。

不甘心的陈友谅一直在等待时机,他要等朱元璋露出破绽,而他终于等到了,调虎离山之计使朱元璋离开应天,这里出现了一个大口子,陈友谅立刻将目光放到了之前丢失的洪都身上,他要将失去的都拿回来。

朱元璋就算再傻此时也知道了陈友谅的意图,在对方启程的那一刻,他便派一个人悄悄来到洪都,那就是自己的侄子,朱文正。

要说这个人在当时有多大名气?那谈不上,还是一个没经验的黄毛小子,你要说他能多有天赋?也没看出来啊,整一个就是纨绔子弟,来了之后整天就知道花天酒地,完全一副花花公子模样,谁都不敢确定这样一个人真的能守住陈友谅的大军?

别说还真能。陈友谅不知道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还是觉得洪都成功在握,反正是没把这个黄毛小子放在眼里,然而真到了上战场的那一刻人们才发现朱文正并不是一只兔子,而是一头狮子。

《庄子》:“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这就是那句“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

没错,朱文正的形象都是装出来的,他在花天酒地的时候早已调查好地理优势,想好如何应对。战斗来临之前他早已分配好仅有的兵力,等待着陈友谅近60万大军的到来。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然而它却从四月底打到了五月初又打到了六月,陈友谅硬是没有攻下一丝一毫。但是朱文正也十分明白,洪都就要不行了,这已经是自己极限,好在他提前派人找朱元璋请求增援。

六月,朱元璋做好决战方案,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底20万大军,决定与对面的全部家底60万大军来个决一死战,地点就选在了鄱阳湖。

计谋决定输赢,命运决定成败

“在毫无才智的人看来,才智才是看不见的东西”——叔本华。而俄罗斯著名军事学术奠基人苏沃洛夫也曾说过,“打仗靠的是能力,不是兵力”。鄱阳湖之战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它的成功既离不开朱元璋的运筹帷幄也离不开命运天秤的倾斜。

计谋终究归为能力

朱元璋的小船与陈友谅的战船自然是无法比拟的,就算从人数上来说他的20万大军对阵对方60万精兵,似乎也没有丝毫胜算,那朱元璋取得最终胜利靠的到底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他的能力。

朱元璋算好了他与陈友谅的对决张士诚不会前来帮忙,的确在鄱阳湖大战之中,张士诚真的就只带兵在外围转了一圈就打道回府,如果他与陈友谅站在了统一战线,朱元璋还真没这么容易拿到战局优势,这就是朱元璋的智慧所在。

此外他知道自己不能与陈友谅硬碰硬对决,算好了对方认为自己不敢主动出击,便反其道行之,趁对方不备偷偷用小船潜入,引蛇出洞,就在陈友谅怒气冲顶开船追击时才发现落入了朱元璋的陷阱,那朱元璋到底做了什么?

朱元璋身边是有懂天文的高人的,他算好了天气风向,陈友谅刚刚进入圈套,风向骤变,此时迎接他的便是对方顺风而来的密集火炮,就这样他的前锋二十艘战船全军覆没。这是运气么?不,这是能力。

上天不仅给予了朱元璋聪明与计谋,还给予了陈友谅愚笨。他认为战船是自己的王牌,就必须要发挥集体突击的优势,于是便用铁链将船全部连在了一起,是不是感觉套路十分熟悉,没错就是《三国演义》里似曾相识的剧情,可惜他陈友谅可能没有读过,也正是这一举动使他的众多战船被一场大火几乎全部剿灭。

2.人心向背,命运使然

一场战争想要取得大捷、一个国家想要蒸蒸日上就必须做到人心向背,可惜陈友谅不懂。他的性格是他最终走上了必定失败的道路,在他看来,权势、狠心,让所有人不敢反抗自己就是赢得天下的唯一办法,可惜他错了。

他的为君之道虽然可以建立国家,但不能稳定国家,他可以随意更替手下人,手下人也可以随时换了君主。在他以兄弟、首领的生命换取王位之时,他的手下就明白,只有力量才能控制一切,而仁义、道德根本不复存在。

吃了败仗的陈友谅彻底失去了理智,他下令所有人只要抓到了朱元璋的士兵或者将领,全部就地解决,不留活口,而很快朱元璋的一道命令却仿佛羽毛一般,轻飘飘的将他彻底推入地狱,那就是只要抓到陈友谅方的士兵,一律优待,然后释放。

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陈友谅这样的首领,士兵再也无法忍受,纷纷离去,将领们也不再一味效忠,面对如此局势,陈友谅清楚,自己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可他怎么也想不清楚到底因为什么。

张学良:“不要相信暴力,历史已经证明,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陈友谅失败的真正原因。

小结

鄱阳湖之战作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重要奠基之战,影响它的因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君主的性格、人心向背、敏锐的军事嗅觉、精准的用人才能以及对人性的运用缺少哪一个都不可能造就鄱阳湖的最终胜利。

以少胜多也许离不开运气,但绝不是运气使然,当这万事俱备,只要命运稍稍吹上一口气,事情就必然会按照它原本该走的方向走去,这就是战争的智慧。

参考文献:

《明史》

《朱元璋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鄱阳湖之战,小船,胜利,明朝,朱元璋,徐寿辉,枭雄,陈友谅,低调,消息资讯,朱元璋,鄱阳湖,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鄱阳湖之战,小船,胜利,明朝,朱元璋,徐寿辉,枭雄,陈友谅,低调,消息资讯,朱元璋,鄱阳湖,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鄱阳湖之战,小船,胜利,明朝,朱元璋,徐寿辉,枭雄,陈友谅,低调,消息资讯,朱元璋,鄱阳湖,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