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避讳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同音也不行,重者处斩,李贺因此不能科考

避讳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同音也不行,重者处斩,李贺因此不能科考

关于“避讳”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一书上面,简单来说,就是要避开他人的名讳。长而久之,就逐渐在中国古代发展成为了一种特有的制度,与当时的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史料《周礼·春宫》一书中记载:“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避讳制度在封建王朝统治的时代一直被沿用,直到隋唐时期才发展成熟,并且还明文写进了国家的律法之中。

由于避讳制度,李贺不能考进士

避讳制度对古代人民的新生活影响巨大,首先从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参加科举考试的典故说起。

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初冬时节,一位名叫李贺的河南学子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了唐朝的国都长安,准备参加进士考试。这个时候的李贺虽然只有20岁,在已经创作出了多篇名扬中原的诗歌,后来更是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除此之外,李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他身上流淌着唐朝宗室的血脉,就连他自己也对考中进士充满了信心。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就在李贺踌躇满志、向往着自己未来的光辉仕途的时候,突然有人向主管科举考试的礼部举报说:“李贺触犯了他父亲的名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李贺画像

原来,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读音相同。若是李贺考中了进士,那就是触犯了父亲的名讳,称得上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种理由听起来有些无稽之谈,但在唐朝时期确实有这样的规定。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寻常百姓,都是不能直接称呼长辈们的名讳,违者就是犯罪行为。

在唐朝的律法《唐律疏议》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请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名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有期徒刑三年。若嫌名及二名偏犯者,不坐。”

其中的“嫌名”,指的就是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字。意思是,若是文字触犯了皇室或者尊长的名讳,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也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最早的关于避讳制度的明文规定。

李贺若是考中进士,就触犯了父亲的嫌名,虽然这一条不算是犯罪,但也是万万不能触及的。他的进士之路因此而中断,由此可见,唐朝时期的避讳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执行得相当严格。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此时正在河南担任县令的韩愈替李贺打抱不平,还专门写下了一篇《讳辩》。他认为,避讳制度过于严格并没有什么好处,

《讳辩》中写到:

“父亲名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那么父亲的名字当中有个“仁”字,儿子难道就不能做人了吗?”

尽管韩愈做出了百般辩护,但遗憾的是,礼部还是判定李贺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这无疑是葬送了李贺的政治仕途,在避讳制度的打击下,导致他在27岁的年龄就病逝了。

李贺塑像

避讳制度的五种常见表现形式

自从秦始皇创建了君主专制制度以后,避讳制度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若是有违反的人,就要受到相应的刑罚,甚至还会丢掉性命。

根据避讳对象的不同,避讳制度具体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1、国讳,也称为公讳

在中国古代时期,严禁群臣和百姓直接称呼帝王的名讳,这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种避讳形式。西汉为了避讳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将“彻”字改用了“通”字,东汉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将“秀才”改为了“茂才”。

除了帝王名讳的原字以外,与帝王名讳中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也要避讳。

根据统计,两宋时期的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的嫌名避讳的字有18个,宋英宗赵曙的嫌名避讳的字有26个,宋钦宗赵桓的嫌名避讳的字有49个,而宋高宗赵构的嫌名避讳的字更多,足足达到了55个。

宋太祖赵匡胤

庆幸的是,两宋的国讳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生僻字,平常使用的频率并不高,所以对两宋的官员和百姓的影响不算很大。

为了尽量降低国讳对社会层面造成的影响,一些帝王甚至还会刻意更改自己的名字。例如,西汉的第10位皇帝汉宣帝刘病已,因为他的名字中是大家平时常用的字,

所以在继位之后就改名为刘询,还专门颁布诏令说:

“闻古天子之名,难之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 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

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许多古代帝王的名字中常常含有生僻字,虽然写起来很不方便,但在当时确实是一项有利于老百姓的惠民行为。

国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避开皇室的姓氏,例如,唐朝的国姓是李,因此唐朝颁布法令“禁止捕杀鲤鱼”。明朝的国姓是朱,凡是姓朱的宦官在净身进宫后,全部都要改为“诸”姓。

2、家讳,也称为私讳

家讳也就是指在一个家族里面的避讳,通常表现为“晚辈要避开宗亲长辈们的名讳”,这或许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项避讳形式。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特别重视家讳,当与别人聊天的时候,若是别人的言谈话语中无意间涉及到了祖辈们的名讳,都会因此而悲伤哭泣,以此来表达对祖辈们的孝心。

不仅如此,人们在公文、书信当中也都要遵从他人的家讳,否则就是失礼和冒犯的行为。

南朝作者刘义庆笔下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一个东晋时期的典故。桓温的儿子桓玄担任太子冼马期间,曾经宴请宾客,有一位宾客却嫌弃酒水太凉了,便提议把酒水温一温。当桓玄听到了“温”这个字,马上痛哭流涕,可见当时的场面有多么的尴尬。

正因为如此,南北朝时期还专门开设了一门谱学,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要牢牢记住家族祖辈的名讳,以免在无意中触犯到他人的名讳。

唐玄宗想要提拔大臣贾曾担任中书舍人,但他就是不愿意担任这个官职。因为他的父亲名字叫贾言忠,中书舍人的“中”与“忠”读音相同,触犯到了家族的家讳。

而李贺之所以不能参加进士考试,正是这个原因。

3、宪讳,也就是对上级领导的避讳

宪讳的名称由来,是因为上级领导在古代又称为上宪或宪台,因此叫作宪讳。

我们经常听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这也是最能证明宪讳的一个体现。

有一个名叫田登的地方州官,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按照惯例都会放三天的灯火。但是,由于“灯”与“登”同音,书写布告的官员不敢书写“灯”字,所以就改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孔子

4、圣贤讳

这一类的避讳形式主要是针对于一些圣贤人士,例如孔子、孟子、朱子等人。

我们都知道,孔子名叫孔丘,古代人们对“丘”字的避讳在很早就形成了。到了清朝时期,朝廷强制颁布了一项规定:“天下的“丘”字全部都要改为“邱”,而且不许发音为qiu,还要改读为qi。”

由于这一规定,当时的丘姓名人只好改为姓邱,就连地方名字中含有“丘”的也要做出更改。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的丘福,后人也将他的名字改为了邱福。

5、恶讳

这种形式也就是对大恶、大奸、大凶之人的避讳,古代人们也同样对他们深恶痛绝,从而寄托了一种避祸驱凶的期盼,在《清稗类钞•纪文达智对乾隆》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清朝著名的大臣纪晓岚去南书房值班,由于天气炎热,一进房间他就脱下了衣服,赤裸着上身开始办公。乾隆皇帝听说这个事情后,突然来到南书房,同僚们迅速穿上衣服。然而,纪晓岚是一个近视眼,直到乾隆皇帝快要走进屋子里他才看到,来不及穿上衣服的他赶紧躲在了桌子下面。

纪晓岚画像

乾隆皇帝为了戏弄一下纪晓岚,在南书房坐了两个小时,也不说话。纪晓岚躲在桌子下面酷热难耐,便问外边的同僚说:“老头子走了吗?”

乾隆皇帝呵斥道:“纪昀无礼,何得出此轻薄之语,有说则可,无说则杀。”

纪晓岚赶紧出来穿上了衣服,跪在地上请罪。

乾隆皇帝厉声追问说:“老头子三个字怎么解释?”

纪晓岚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回答说:“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因此皇上便是老头子。”

纪晓岚触犯的是乾隆皇帝的恶讳,没有使用尊敬的语言来称呼乾隆皇帝。但乾隆皇帝对于他的解释十分满意,便饶恕了他,从而塑造了一段君臣之间的文字佳话。

乾隆皇帝

怎样巧妙避开名讳制度?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乾隆时期的避讳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当时的许多文字狱都是因为触犯了避讳制度而引起的。

来自江西的举人王锡侯在编撰《字贯》这本工具书的时候,由于在内容中没有避开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名讳。因此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并下旨将王锡侯等家族七人斩首示众,其余的族人全部发配到黑龙江充当奴隶。

负责处理王锡侯案件的是时任江西巡抚海成,朝廷认为他对王锡侯的刑罚太轻了,而被罢免官职,流放到新疆。就连当时的江西布政使周克开、按察使冯廷丞也因为看过《字贯》一书,没有指出其中触犯的名讳,也都受到了革职处罚。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清朝对于避讳制度的严格程度。

王锡侯《字贯》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讳就成为了古代人们的一门必修课。他们不仅要牢记避讳的内容,避免在平时的交谈中表达出来,而且在书写方式上也诞生出了许多避讳方法。

通常来说,古代人们的避讳方法有三种:

1、换字法

既然避讳制度中的许多文字不能直接书写出来,古人就采用同义字或者异体字来代替,也称为改字。

例如,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秦朝就将“正月”改为了“端月”。为了避开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汉朝就把官职“相邦”改为了“相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山药,最初的名字叫作薯蓣,就是因为要避开唐朝第八位皇帝唐代宗李豫的名讳,而在唐朝将薯蓣改称为“薯药”。但是,到了宋朝时期,为了避开宋英宗赵曙的名讳,又将薯药改为了“山药”。

缺文法

2、缺文法

对于需要避讳的文字,古人在书写的时候,往往采用空格、方框的形式来代替,或者直接以“某”、“讳”等文字代替。

古代保留下来的一些古籍文献中,有的内容中出现了缺字或者方框,就是这种原因导致的。

隋末唐初的著名人物王世充,在唐朝书写人物传记的时候,由于要避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就将他写成了“王充”,中间的“世”字直接不写。

3、缺笔法

缺笔法就是将需要避讳的文字减少笔画,一般都是少写一笔,既能让别人很容易看出避讳的具体是什么字,又没有违反避讳制度,这种往往是古人逃避避讳制度的最好方法。

“道教之神”赵玄朗被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追封为赵氏先祖,他名讳中的“玄”和“朗”自然也是需要避开的。于是,在书写的时候,人们就将“玄”改用“元”代替,而“朗”字右边的月字旁中间的两横不写,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就是因此而改为了李元霸。

缺笔法

避讳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伴随着封建帝制和宗法制度的消亡,避讳制度也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中。

然而,直到如今,在我们的家族里面依然存在着避讳的行为。例如,我们的名字不能与爷爷辈或者父亲辈重复,这样既体现了对尊长的尊重,还蕴含了中华民族“礼让孝亲”的传统美德。

在《礼记》一书中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虽然我们如今依然对家讳、恶讳有所遵守,但对于国讳、圣贤讳已经完全不在意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字,李贺,父亲,古代,时期,唐朝,产生的,制度,表现形式,重者,消息资讯,李贺,进士,纪晓岚,制度,王锡侯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字,李贺,父亲,古代,时期,唐朝,产生的,制度,表现形式,重者,消息资讯,李贺,进士,纪晓岚,制度,王锡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字,李贺,父亲,古代,时期,唐朝,产生的,制度,表现形式,重者,消息资讯,李贺,进士,纪晓岚,制度,王锡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