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棣:叛父辱兄,骗弟欺侄,他篡了22年帝位,还明朝一个超级盛世

朱棣:叛父辱兄,骗弟欺侄,他篡了22年帝位,还明朝一个超级盛世

前言: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三月十二日,晋王朱棡病逝。朱棡是朱元璋的第三子,他的去世,让71岁高龄朱元璋悲痛不已。

回顾过去的6年,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次子朱樉先后去世,加上朱棡,朱元璋已经三次尝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而后,朱元璋给远在北平的第四子朱棣一道圣谕:

“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这段话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朱元璋对朱棣说:“在我众多儿子中,唯有你才智双全,如今你三位哥哥都去世了,你是诸位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以后你带领诸位弟弟屏藩要塞,保护大明朝!你只有这样做,才能顺天意,安朕心(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毫无疑问,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把朱棣当成辅佐朱允炆的头号藩王,把他当成朱明王朝的支柱了。

让朱元璋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朱棣便辜负了朱元璋,起兵“造反”了。更让朱元璋想不到的是,朱棣虽然夺走了侄子的江山,却还给了大明朝一个超级盛世。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希望通过现有史料的记载,还原一个枭雄藩王和盛世君主。

一、皇四子的非凡童年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出生于公元1360年四月,当时正值“龙湾之战”爆发前夕,陈友谅兵犯南京,朱元璋正在商量破敌之策,朱棣降生时,朱元璋甚至没来得及看一眼,更没来得及给儿子取名字。

七年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已经相继灭掉陈友谅和张士诚,徐达、常遇春二将正在领兵北伐元朝,朱元璋大业将成,打算于次年登基。在登基之前,朱元璋带着自己的7个儿子祭告太庙,根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

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子曰樉、三子曰棡、四子曰棣……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称帝的前一年,朱元璋才把几个儿子的名字正式确定下来,四子正式取名“朱棣”。

实际上,这一年,朱棣已经7岁了。至于朱棣七岁之前叫什么名字,已经无从谈起。

朱棣的童年是不平凡的,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非常重视对儿子们的教育,朱棣和几个兄弟从小就被朱元璋各种锻炼,史载:

诸子年渐长,宜习勤劳,使不骄惰,命内侍制麻屦行幐,凡出城稍远,则令马行其二,步趋其一。

意思是说,朱元璋认为自己七个年长一些的儿子应该多“劳习”,让他们穿着麻鞋,像士兵一样远行。平时如果出城办事,朱元璋要求他们三分之二的路程要骑马,三分之一的路程要步行。

不仅如此,朱元璋更重视文教,朱棣幼年时就开始启蒙儒学,每天需要在白虎殿读书三个时辰,待朱元璋登基后,在宫中建立大本堂,太子和诸位皇子都要在其中读书。朱元璋延请大儒教授皇子们经史,朱棣受益匪浅。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不顾众臣反对,开始封藩。10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待朱棣成年,他将远赴燕京(时称北平)拱卫大明朝。

朱元璋之所以坚持要封藩是有原因的,他认为元朝之所以会瞬间颠覆,就是因为皇室软弱,得不到屏藩助力。同时,朱元璋也知道封藩的弊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朱元璋不忘敲打诸位皇子。例如,朱元璋先后颁布《昭鉴录》和《祖训录》,让朱棣等藩王将古代藩王的劣迹全部抄写于宫墙之上,以示警醒。

洪武九年,朱元璋将徐达的长女许配给了朱棣,这位燕王妃徐氏也就是后来明成祖的仁孝皇后。婚后的朱棣显得更加沉稳,为了让儿子们了解百姓疾苦,朱棣和两位哥哥一同被派往凤阳,这里是朱元璋的老家。朱棣每天都要下乡,有时候还需要参与劳作,这让他对百姓的艰难生活有了非常深刻地了解,也为朱棣的部分政治思想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从小接受严苛的文武教育,朱元璋对朱棣的磨练,都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笔者还认为,朱元璋虽然出身微末,但作为父亲他是非常合格的;抛开封藩的对错不论,朱元璋作为上一代君王,他对藩王的整体教育方向也是正确的。若干年后,明朝发生的叔侄大战,朱元璋虽然难逃干系,但他不应该负主要责任。

二、燕王的金戈铁马

洪武十三年,朱棣20岁,在朱元璋的安排下,他带着妻子徐氏和3岁的儿子朱高炽正式离开南京皇城,前往北平,成为一名真正的藩王。

北平是元朝大都旧址,实乃军事要冲,朱棣到达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守住北平。因此,明朝每次在北平有军事行动,朱棣都会领旨参与。另外,明朝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务,朱棣也谨守本分,并没有逾矩记录。

《明史·成祖本纪》说朱棣“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意思是朱棣在军事上智勇双全,善于用人。实际上,朱棣的军事能力除得益于幼时被父亲各种锻炼外,还有一个人对朱棣的影响至关重要,此人就是朱棣的岳父徐达。

徐达乃朱元璋麾下第一名将,在洪武初年,徐达先后四次北伐。朱棣屏藩北平后,徐达还多次到北平练兵,朱棣每次都亲自陪同。洪武十四年,徐达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塞,朱棣跟随其后,徐达对朱棣进行了详细的军事指导。

古代名将大多有两种,一种是天才型的,他们刚领兵就非常惊艳,例如霍去病;另一种是经过多年阵前厮杀,逐渐成长起来的,例如徐达。毫无疑问,第二种更适合当老师,因为他所传授的经验足够让其他人受用一生。

所以说,朱棣是幸运的,他有个磨练自己的父亲,更有一个愿意倾囊相授的岳父。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当时徐达已经去世,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虏大将军,率军北伐,朱元璋特地下旨让傅友德的大军听从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共同节制,这一次,朱棣显露了他超凡的军事能力,《明史》云:

晋王怯不敢进,(燕)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意思是说,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同时作为军事统帅,在关键时刻,晋王怯战,而朱棣则勇往直前,不仅大获全胜,还俘虏北元太尉乃儿不花。朱元璋听闻后,大喜过望。此后多次命朱棣带兵出征;只要诸将从燕山附近出征,都听从朱棣节制。

洪武二十四年,傅友德再次北征,朱棣带领北平各卫将士参战,一举生擒北元番将阿失里等人。

洪武二十九年,当时傅友德、蓝玉等名将已被赐死,朱元璋命燕王独立带兵北征,朱棣沉着领兵,不仅生擒孛林帖木儿等十多名北元将领,还追至兀良哈秃城,打败了敌军守将哈剌兀。朱元璋听闻捷报,欣喜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朱棡去世后,朱元璋给朱棣圣谕,让他做藩王表率,做大明朝的支柱。

明朝的各种野史纷杂,有很多专门攻讦朱棣的史料,例如很多史料记载朱棣“残暴”、“不臣”、“杀戮”等诸多不是,但总结会发现,这些记载大多发生在建文帝登基之后。

笔者无意美化一个历史人物,但笔者想表达的是:至少,在朱元璋在世时,朱棣算得上是一位安分守己、骁勇善战的藩王。

三、走投无路的皇叔

上文说过,朱棣在北平的一系列表现,让朱元璋非常满意。那么,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他是否曾有意将朱棣视为皇位的继承人呢?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记载:

二十五年夏四月丙子,皇太子薨。皇太孙生而额颅稍偏,性聪颖,善读书,然仁柔少断。太祖每令赋诗,多不喜。一日,令之属对,大不称旨;复以命燕王,语乃佳。太祖常有意易储,刘三吾曰:“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太祖乃止。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在巡视西安返京后病逝,朱元璋几乎一夜白头。当时朱元璋的次子朱樉(秦王)、三子朱棡(晋王)都还在世,朱标之子朱允炆年方15岁,朱元璋发现朱允炆虽然聪慧善良,但有些优柔寡断,并非合适的储君人选。一天 ,朱元璋让朱允炆来奏对,朱允炆的回答让朱元璋不太满意;直到燕王朱棣奏对完毕,朱元璋心情才大好,所以,朱元璋“常有意易储”,有更换皇储之意。

毫无疑问,若朱标在世,朱棣连摸到皇位的机会都没有。但朱标去世后,朱棣的确成为了皇位的合适人选。

朱元璋的易储念头很快输给了“礼法”。因为当时的翰林学士刘三吾问朱元璋:“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意思是,如果你选择朱棣,那让秦王、晋王二人何以自处?

刘三吾的意思是:自古立储,要么立嫡,要么立长。朱标虽然死了,但他的儿子尚在,占据了朱标“嫡长”的名分。即使你不立朱允炆,那朱樉和朱棡还在,若贸然立朱棣,不仅无法服众,说不定还会引发大乱。

刘三吾的话让朱元璋惊醒,他放弃了易储的想法,开始一心一意为朱允炆谋划。朱棣和皇位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临终前,朱元璋留下遗诏:

“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意思是,朕(朱元璋)驾崩后,诸位藩王要待在封地,不得入京。藩王麾下的文武官员,要听朝廷的节制。

朱元璋的这道遗诏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阻止朱棣等藩王入京,以免发生内乱;第二是确定朝廷(指皇太孙朱允炆)的正统性。

很明显,朱元璋并没有老糊涂,他临终前仍在尽力避免大明王朝步汉、晋藩王之乱的后尘。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顺利即位,是为建文帝。

当时在北方,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是拥有“节制沿边士马”的权力。建文帝虽然仁厚,但作为帝王,他却没有安全感。再加上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不停地劝说,建文帝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了削藩之旅。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在登基不足两个月的情况下就下令削周王朱橚,朱橚乃是朱棣的同母弟,这让朱棣非常不安。

此后半年,建文帝又陆续削齐、湘、代、岷四王,其中湘王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不堪受辱,竟然举家自焚了。

实际上,建文帝削藩可谓是“阳谋”,不管他以什么借口削掉上述五王,但他削藩的目的大家都明白,而那些势力较大的藩王更加明白。例如朱棣,他是建文帝年龄最长的皇叔,又是藩王中势力较强者,他明白,早晚有一天,建文帝的屠刀要挥向北平。

正在朱棣如坐针毡的时候,朱棣的心腹谋士姚广孝(道衍)劝朱棣起兵,朱棣最初很犹豫。《明史·姚广孝传》云:

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朱棣很明白,自古以来,藩王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管是西汉时的七王之乱,还是西晋的八王之乱,最终都以惨败收场。因为,凭借一介藩王之力,是耗不过强大的朝廷的。但姚广孝却告诉朱棣:“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于是,在姚广孝等人的怂恿下,朱棣开始为起兵做暗中准备。接下来,燕王装病,朝廷和燕王府互相窥探。双方僵持半年有余,最终,导火索来了:

洪武三十一年腊月,建文帝派北平都司秘密逮捕张信朱棣。不料,张信中途反水,暗中归降朱棣,这让朱棣决定反戈一击。朱棣和张信联手杀掉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控制北平城。随后,朱棣以《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根据,正式起兵“清君侧”。

不管在任何时代,战争都是残酷的。朱棣在史书上是一个“篡位者”,但笔者认为:朱棣并非一直“处心积虑”的要篡位,他的造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逼上梁山”,是一种走投无路。

笔者看来,倘若朱标未早死,朱棣是没有篡位之心的;倘若建文帝没有急于削藩、步步紧逼,朱棣或许也不会造反。可历史没有假设,因为靖难之役毕竟还是爆发了。

四、龙椅上的永乐大帝

靖难之役长达四年,在战争之初,朱棣拥有不错的运气,因为他的对手朱允炆昏招频出,再加上朱棣成功“骗”得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因此,尽管建文帝身为朝廷正统,他仍没有及时将“叛军”消灭。

随着战争的持续,朱棣越战越勇,而朝廷逐渐式微,建文四年,朱棣在灵壁之战中生擒南军将领平安。南军主力溃败,从此长江以北再难组织有效的阻击。

待朱棣在淮河击败盛庸,朱允炆大势已去。

六月二十三日,朱橞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入京城。至此,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结束。望着皇宫内的一场大火,朱棣知道,自己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靖难”成功的藩王。

在祭拜明孝陵后,朱棣于建文四年六月己巳日在南京奉天殿登基,改次年为永乐元年,至此,永乐大帝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从屏藩一隅的燕王,到俯瞰天下的皇帝,朱棣终于展示了他的另一面,他开始对建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诋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凡是建文年间修改的法度,朱棣一律废止;

(二)凡是建文年间贬黜的官员,一律官复原职。

(三)凡是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一律施以重典。

(四)撤销建文帝的年号,仍沿袭洪武年号,也就是说,朱元璋虽然只在位31年,但加上建文帝在位的4年,明朝“洪武”年号持续了35年。

笔者此前说过,朱棣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严苛的文武教育,而且很得朱元璋认可,朱棣并非颟顸之辈。那么,朱棣难道不知道建文帝修改的法度并非一无是处吗?

朱棣难道不知道建文帝贬黜的官员也有十恶不赦的吗?

朱棣难道不知道忠于建文帝的大臣里面有读书人的种子吗?

很显然,朱棣是知道的,他之所以仍坚持这么做,就是想急迫地诋毁建文帝,进而塑造自己的正统性。

他杀掉方孝孺宗族及亲友八百七十三人,灭齐泰、黄子澄全族,杀景清、刘璟(刘伯温之子)、练子宁等,同样是为了消除质疑自己的声音。

呜呼!同样是大明天下,只因叔侄相争,不仅造成生灵涂炭,更让朝堂上流血漂橹,朱棣虽然登上皇位,但他逃不过“血腥”的一面。

为使自己的身份不受质疑,朱棣还做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诋毁兄长朱标。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当了25年的太子,他深得朱元璋之心,是历史上较为优秀的太子代表。朱棣登基后,立即取消了朱标“孝康皇帝”的尊号。

《明太宗实录》中,朱棣曾委婉表示:

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

朱棣的意思是说:朱标这个太子太过柔弱,朱元璋不是很满意。

永乐朝成书的《奉天靖难记》,这样评价朱标:

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

意思是说:朱标失德,经常忤逆朱元璋。朱元璋多次纠正他,他竟然有怨言,常常在宫中诅咒自己的父亲。

这种描述,不仅否定了朱标的能力,更否定了他的品性。

朱棣这么做的目的,不言而喻:既然朱标不是合格的太子,那么自己作为朱元璋临终前年龄最长的儿子,就有了即位的合法性。

当年唐朝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说前太子李建成荒唐无能,不是一位合格的太子。可见,唐太宗和明太宗手段何其一致!

《战国策·韩策二》有云: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当然,朱棣是站在封建顶层的政治家,早已不是什么“君子”了。

五、明朝的超级盛世

作为篡位者,能证明自己的不是正统地位,而是治理国家的能力。靖难之役后,淮河以北饿殍遍野,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朱棣登基后,下令减免山东、河南、北平等饱受战乱州县的赋税。为了鼓励百姓回乡复业,朱棣将耕牛、农具作为“补贴”。另外,朱棣要求官员体察民情,广建学堂,大力提升百姓教化。

朱棣还规定,凡是入京觐见的地方官,必须陈述当地的民情,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不仅如此,朱棣还派遣“民情观察员”,时刻来到民间搜集百姓疾苦,凡是遇到灾害,朝廷要及时赈济,并减免赋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棣爱民之心很快得到了回报,永乐年间百姓很快得到休养,为接下来的盛世打下了基础。

朱棣在位期间,为了加强统治,做了四件对明朝影响深远的事情:

第一件是建立内阁制度。

洪武年间,胡惟庸密谋造反,朱元璋从此废除宰相,让皇帝直接统领六部。这种做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了宰相这个“中间环节”,提高了理政的效率。同时,也对帝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勤政。

因为没有了宰相作为中枢,皇帝就要直接面临诸多政务,这种要求,朱元璋可以做到,后世帝王不一定能做到。例如,朱棣志在天下,不想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处理朝政上,于是,他便发明了内阁制度。朱棣请解缙、黄淮、杨士奇等人做自己的“私人秘书”,为自己参谋政务,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官集团。

永乐年间的内阁只是明朝内阁制度的雏形,随着“仁宣”时代的发展,明朝内阁制度延续了200余年,对明朝影响深远。

第二件是迁都北平。

当年朱元璋起兵濠梁,定都金陵(时称集庆),改名为应天。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曾先后考察过洛阳、开封、西安等古都,最终决定不迁都。朱棣在北平经营多年,对北平相对熟悉,他认为,北平是王兴之地,又是汉蒙各族贸易中心和军事重地。再加上北平交通便利,若能控制北平,对北能抵抗蒙古人的入侵,对南能统领中原。因此,在朱棣的强烈要求下,明朝于永乐十八年正式迁都。

朱棣的迁都,基本上改变了明朝的国运,它倒逼京杭大运河重新疏通,造福万民,更直接决定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政治格局。

第三件是并行厂卫。

朱棣即位不久,便立即恢复了被朱元璋罢免的锦衣卫,又设立东厂,合称厂卫机构,让天下臣民都在厂卫的监控之下。不可否认的是,朱棣监控天下有心虚的表现,但厂卫制度的确稳固了他的统治。至此,厂卫制度成了大明王朝独特的标签。

第四件是削藩。

作为当年建文帝“削藩”的苦主,朱棣深知削藩对藩王意味着什么。但若不削藩,王朝必将受到威胁。因此,朱棣采取了比建文帝更加高明的削藩方式,朱棣的削藩其实只干了三件事:迁徙、削弱和废除。

简单来说,就是把实力较强的藩王迁徙到内地;然后削减藩王所管辖的护卫;废除有重大恶行的藩王。

这其中,最倒霉的便是宁王朱权。当年朱棣起兵时曾承诺和宁王“公分天下”,当朱棣登上皇位,宁王发现自己被骗了,他不仅没有得到好处,还被朱棣下令迁徙到了南昌。因此,朱棣背上了“骗弟”的标签。

朱棣的削藩,让朱元璋当初封藩的设想慢慢成为空谈。明朝末年,当李自成的大军血洗一座又一座藩王府邸时,明朝藩王实际上早已失去了他应有的作用。

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因此在开疆扩土方面颇有追求。朱棣曾五次北征蒙古,打得蒙古三大部落不敢南下牧马。他出兵安南,将越南并入明朝疆域。另外,朱棣驻军哈密,加强西北统治;辽东抗倭,打出中华气势。

朱棣对明朝影响深远,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朱棣同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帝王。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开始出海远洋,郑和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和伊斯兰圣地麦加。这种庞大的远航团队,比欧洲的哥伦布早80余年。

最为难得的是,郑和的舰队从没有殖民、抢掠的记录,他每到一地,都在宣扬中华文明,七次下西洋,让中华民族和南洋、印度洋等30多个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胸怀。时至今日,郑和的“遗产”仍在,一带一路仍不忘当年郑和之功。

盛世必重修文,永乐元年,朱棣命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耗时五年之久,终成《永乐大典》。该书包罗万象,经、史、子、集、医、卜、僧、道、天文、地志无所不在,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在中国古代的文化版图中,《永乐大典》犹如一座丰碑,让后人叹为观止。

六、明成祖的文治武功

朱棣在位22年,加强君主集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逐渐富足,疆域一再扩大,万国来朝,让明朝的综合国力雄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他俨然创造了一个超级盛世。

梁启超曾说: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

梁启超把朱棣和汉武帝、唐太宗并列,笔者认为,从政治成就上来说,朱棣配得上这个类比。

然后,后人评价明成祖,在肯定他的政治成就的同时,总绕不开他血腥篡位的一面,例如,朱棣辜负了朱元璋的重托,抢夺了侄子的皇位,甚至诋毁自己的兄长,欺骗自己的弟弟,血腥屠戮忠直之臣等,这些都是朱棣的阴暗面。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帝王,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他呢?

笔者认为,政治成就和阴暗面都是朱棣人生的重要部分,不用回避。

在笔者看来,朱棣确实是一位篡位者,但这和他的政治成就并不矛盾。换句话说,在封建文化中,朱棣的确是靠藩王造反而上位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雄主。

朱棣是个造反者,他辜负了朱元璋,篡了22年帝位,但他创造的“永乐盛世”,实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超级盛世。

《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朱棣虽然私德有亏,但还给了明朝一个盛世,这样的朱棣,有愧于父兄,却不愧于朱明王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封藩,明朝,北平,儿子,帝位,明太祖朱元璋,大明,朱棣,笔者,消息资讯,建文帝,朱元璋,北平,朱标,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封藩,明朝,北平,儿子,帝位,明太祖朱元璋,大明,朱棣,笔者,消息资讯,建文帝,朱元璋,北平,朱标,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封藩,明朝,北平,儿子,帝位,明太祖朱元璋,大明,朱棣,笔者,消息资讯,建文帝,朱元璋,北平,朱标,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