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杀尽功臣,让朱允炆无将可用,有兵无将,终被书生误国

朱元璋杀尽功臣,让朱允炆无将可用,有兵无将,终被书生误国

爱历史的女子有慧根,第82期

在说朱允炆的改革之前,不得不先谈谈朱允炆改革时面对的具体情况。

朱允炆继位后,立刻召回了被贬到汉中的方孝孺,让他去翰林院当“老师”。同时,他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帮助自己实行“建文帝新政”。

朱允炆受到大儒方孝孺的影响,意识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苛政和滥刑是不可持续的。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威望压制各地的反抗之心。朱元璋一死,以朱允炆的德望,很难继续维持朱元璋时代的统治强度。因此,朱允炆选择减少江浙地区的重税、开放言路、虚心接受建议,并在黄子澄和齐泰的协助下,开始实行削藩政策。

而削藩的目的,是打击被明太祖安排在各地的宗室王公,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

建文帝朱允炆的大部分改革都比较理想化,他在继位诏书中宣布要实行 "新政",为大明朝开启一个全新的太平盛世

建文帝的困境:叔叔们太强,自己太弱,老百姓生活太难

朱允炆即位时,明朝面临着三大危机:

其一,明太祖戮功臣,封藩王,造成明廷缺乏军事人才,藩王尾大不掉

朱元璋屠戮包括蓝玉在内的众多开国功臣,却重封朱氏子孙。

没错,这样做确实如朱元璋所愿,减轻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即位的难度,让朱允炆即位之后,能够直接成为实权皇帝执掌朝政,不必为权臣掣肘。

但另外一方面,却意外地打击了明朝中央政府的实力。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分封在各地的王公贵族,都是他的子孙,自然是服从于他的。然而,对于即位的朱允炆来说,各地的这些王公,则是他的叔叔伯伯兄弟姐妹。这些“长辈”未必就服从于朱允炆。

功臣集团覆灭之后,宗室反而成了巨大的掣肘。这其实和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八王之乱前的格局是很像的。宗室王爷分封格局,和朱允炆分庭抗礼,这其实比权臣干政问题更大。(当然朱元璋可能不觉得,因为都是他朱家子孙嘛,谁当皇帝都无所谓)。

其二,朱元璋为后世立了一个“祖宗之法”,他的《皇明祖训》。他把世界当成了静止不变的世界,框定地很死。于是,极大地妨碍了朱允炆合理地去修改政策和削藩,反而影响了明帝国的稳定性。

其三,这其实和上一点是连着的。朱元璋时期是重农税,轻商税,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到了建文帝时期,因为有“祖制”,商税加不得,农税降不得,老百姓生活得很困苦,这也像一个炸药桶,随时可能爆炸。

建文帝改革:建立自己的队伍,对“既得利益者”征税!

朱允炆改革的三板斧:

其一,更改官制

所谓更改官职,其目的,是为了创造一批实权职位,替代现有的职位,形成一股忠于建文帝的政治力量,和这帮“朱家叔叔伯伯们”安插在朝廷中的爪牙分庭抗礼。

由于这是大明立国后不久,朱允炆的这帮叔叔伯伯是跟着爷爷打天下的“武勋”集团。所以他们安插在朝廷里的眼线也多是武官出身。

因此,朱允炆主要通过大开科举考试,招募更多文官,充实朝廷和自己的人才库。同时,从地方上提拔文官出身的“封疆大臣”,把他们提拔到六部来,这样形成一股忠于建文帝的力量,并依托这股力量进行改革。

其二,提高文官地位,同时裁撤地方的官职

这个目的,一方面和上面一样,是进一步扩大建文帝势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裁撤地方官职,和王爷们对赌。赌的内容就是,这些王爷不会因为裁撤几个官职就造反。这样,建文帝就能温水煮青蛙,步步蚕食,从而削弱各地王爷的实力。

并且,这种裁撤,着实减少了各地吃“财政饭”官员的数量,减少了财政支出,减轻了各地人民的负担。

其三,是减刑、减赋、减徭役。

建文帝改革的第三方面,是大面积地减轻了《大明律》中各项罪名的量刑轻重。并对朱元璋年间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同时,建文帝加重了对各地的寺院、道观及其名下土地、财产之税的征收,并降低了农民的赋税。

为什么要加重寺院、道观的赋税?

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元璋给了寺院和道观过分的优待。朱元璋早年当过和尚,对佛、道的教义非常熟悉,也多多少少有所相信。晚年,害怕遭到报应的朱元璋,特别青睐这些宗教,给予了他们很多优待,比较离谱的是,寺院、道观的土地不纳税。这和他对农民征收重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文帝上台之后,立刻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修正。

不得不说,建文帝的这些改革政策,实在是切中时弊,而且具有高度的可执行性,做得非常不错。然而,建文帝的这个团队,非常明白如何治理国家,进退有度。却对军事有点摸不着头脑,因此,恰恰在最重要的“削藩”这个事情上,犯了大错!

建文削藩:上中下三策,选了最冒险的下下策

建文帝的幕僚们,给他献上了三条削藩计策:

其一,是方孝孺为首的“动武派”,力主强行削藩,武装剿灭拒不从命的藩王。这个政策的好处,是干脆利落一劳永逸地解决藩王问题。但坏处是:① 经过朱元璋多次打击功臣之后,朝中无善战之臣,而藩王多是武勋起家,很可能打不过 ② 搞得不好,藩王们可能串联在一起,联合起事。

其二,是高巍上疏,建议法汉武帝,行“推恩令”。用分封诸王子孙的方式,将“大藩王”分解为一堆“小藩王”,这样就可以各个击破了。这个方法的好处,是“顺势而为”,不用费大力气,也不用害怕打仗。然而,却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年龄不合适!

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的长子长孙,才年仅22岁。其他藩王的子孙,年龄就更小了。这些藩王的子子孙孙,并没有独立门户的能力。哪怕分封出去,仍然是“大藩王”们的提线木偶罢了,所谓“推恩”不过是一厢情愿。如果等到这些孩子们长大了,再来推恩,确实没问题。但建文帝和文官集团认为藩王问题是燃眉之急,觉得等不得,也不愿等。

其三,“换防”削藩,或者说“徙地削藩”。什么意思呢?将北边的藩王们重新分封到南方,南方的藩王,重新分封到北方。献计的这位官员名叫卓敬,他还指出,要铲除的首要藩王,就是燕王朱棣。

不得不说,面对军力强大的藩王。在朝廷缺乏军事人才的背景下,武力削藩本身就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冒险。对朝廷来说,最稳妥的办法,一是等,等到众藩王老一点,然后开始“推恩”。二则是采纳卓敬的“徙地削藩”之策。然而,建文帝和他的近臣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武力削藩,以大赌小,不惜弄险,以至满盘皆输。

尾声:建文之误,肇始于洪武

建文帝的窘境,其误始于洪武,是他的爷爷朱元璋一手缔造的。

据说,太子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曾经对朱元璋大杀功臣颇有微词。朱元璋便把朱标叫来,递给他一根长满尖刺的木棍,让他握住。朱标根本握不住,于是朱元璋便拿回木棍,抽出佩剑,把上面的尖刺削干净,再递给朱标。

显然,在朱元璋眼里,这些功臣们就是可能威胁朱标皇权的“倒刺”。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安插在各地的其他儿子,其实也是“倒刺”。

对朱标来说,藩王并不是个问题。因为朱标是长子,是监国太子,无论是政治经验还是军事经验都比弟弟们丰富,他的威望也比弟弟们重。但朱允炆并不是朱标。

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朱标死后,对新的继承人——皇太孙朱允炆来说,藩王问题的威胁,并不比功勋集团要低。洪武皇帝其实应该帮孙儿先完成削藩,或者为他留下一个“新·武勋集团”,帮助平衡、对冲藩王的威胁。

然而,朱元璋到底是狠不下心来对付自己的儿子们的。

或许,儿子们起兵夺走孙儿的天下,在朱元璋眼里本身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里外,不还是姓朱吗?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我是爱历史的Girl,每天和你一起读有温度的历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书生,即位,王爷,朱元璋,叔叔,朱允炆,改革,功臣,官职,方孝孺,消息资讯,建文帝,藩王,朱元璋,朱标,朱允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书生,即位,王爷,朱元璋,叔叔,朱允炆,改革,功臣,官职,方孝孺,消息资讯,建文帝,藩王,朱元璋,朱标,朱允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书生,即位,王爷,朱元璋,叔叔,朱允炆,改革,功臣,官职,方孝孺,消息资讯,建文帝,藩王,朱元璋,朱标,朱允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