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棣:背负了篡位的恶名,却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盛世

朱棣:背负了篡位的恶名,却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盛世

(本文约9300字,阅读需10分钟左右)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经过三十年的励精图治,他一手缔造的大明王朝已经初显鼎盛之势,朝堂无权臣擅权、边疆由藩王镇抚,朱家天下已稳如磐石,这一点让他非常欣慰。

但让他遗憾的是,精心培养的太子朱标已于六年前先他而去,近两年次子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又相继离世,皇后所生的嫡子只剩下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皇太孙朱允炆虽然不是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但饱读诗书、性宽仁厚,只要择忠厚之臣用心辅佐,各路藩王勠力拱卫,作一个守成之君也没有大的问题。

虽然如此,但朱元璋还是对朱允炆能否顺利登基、坐稳皇位,有着深深的担忧,毕竟他过于年轻、过于柔软,在朝中也没有任何依靠的力量。为了给大孙子扫清障碍,他不惜大开杀戒,罗织罪名以“剥皮实草”的极端方式,处死了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凉国公蓝玉,因此案牵连受死者达数万之众,把可能对朱允炆构成威胁的势力清洗得一干二净,留给他一个俯首听命的政权班底。

朝臣中的威胁是清除干净了,但那些分封在外的藩王们怎么办?特别是驻守“险要之处”的“塞王”们,他们除了王府护卫不对外,还能节制“沿边士马”,有些甚至“带甲八万、兵车六千”,实力及其庞大。这些王爷们除新嗣位秦王、晋王外,都是朱允炆的叔父,对缺少政治经验和斗争权谋的朱允炆来说,约束他们有着不小的难度。

诸王中最让他担忧的就是燕王朱棣,他是在世嫡子中最年长的,也是势力最大、能力最强的一个。按理说太子朱标死后,他是继承大明皇位最合适的人选,而且也符合兄终弟继的法统,但朱元璋因为种种考虑,没有从儿子中继立太子,而是直接把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这多多少少让以燕王为代表的儿子们心中不怎么舒服,只不过因为自己尚在而不敢造次罢了。

也就在这一年的三月,朱元璋三子晋王朱棡病逝,他在嗣封朱济熺(朱棡长子)为二代晋王同时向他下了一道密旨,讲了一个故事:“五代初梁遣将康怀贞侵晋,围潞洲。及晋王李克用卒,子存勖立与诸将谋曰:‘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且朱温所惮者,先王耳。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不可失也。’...梁王闻夹寨不守,大惊。既而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太祖皇帝钦录》)”。他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就是要让朱济熺盯住燕王朱棣,一旦其有起兵篡位的迹象,果断出兵予以武力解决。

当然,他也不希望这样的事真的发生,又给燕王朱棣下了一道圣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意思就是让他带领弟弟们驻守要塞,守护好大明江山,不要辜负自己的殷切希望。

朱元璋说这些话,也就是将朱允炆和大明江山托付给了朱棣,可谓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在临终前,他又立下遗诏:“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就是怕这些王爷们在自己的葬礼上生事,影响皇太孙朱允炆的顺利登基。

然而,往往你越担心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在他死后还不到一年,还没坐稳皇位的朱允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削藩,被逼无奈的燕王朱棣愤而起兵,最终从侄儿手中夺得了皇位,开启了大明王朝一个新的时代。

一、少年燕王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当时朱元璋正在四处鏖战,根本顾不上老婆孩子。直到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已经相继灭掉陈友谅和张士诚,并准备于次年登基称帝,他才带着七个儿子祭拜太庙,并正式报告了几个孩子的名字:“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棡、曰棣、曰橚、曰桢、曰榑(《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

关于朱棣孩童时期的生活,史书基本没什么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接受了较为严格的教育和历练。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等史书记载,朱元璋对儿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严父。

在他尚未称帝的时候,规定孩子们每天需要在白虎殿读书六个小时。登基后,又在中建立大本堂,专供太子和其它皇子读书。教授经史的都是像宋濂(也是方孝孺的老师)一样的当世大儒,也就是说朱棣幼年时受到了良好的儒学教育。

到稍微长大一点,朱元璋就开始从体魄上锤炼皇子们,史载:“诸子年渐长,宜习勤劳,使不骄惰,命内侍制麻屦行幐,凡出城稍远,则令马行其二,步趋其一。”也就是说,朱棣和哥哥弟弟们稍微长大一点后,出门办事都必须要穿麻鞋,而且不能全程骑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路程要像军人一样步行前进。

洪武三年(1370年)夏四月,朱元璋“封皇子樉为秦王,晋王,棣燕王,橚吴王,桢楚王,榑齐王,梓潭王,杞赵王,檀鲁王,从孙守谦靖江王。”按照明制,朱棣长大后就要到北平(现北京)“就藩”,为朝廷镇守北方边疆,成为实力雄厚的“塞王”之一。

当然,在此之前,他仍然需要进一步接受历练。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派朱棣和二哥朱樉、三哥朱棡一起回到老家凤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里,他们每天要下乡劳动,亲身体验老百姓劳作的艰辛和苦难,让他们对民间疾苦有最直接的深刻了解。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以后治国理政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也就是在这一年,十六岁的朱棣迎娶了开国名将徐达的长女(电视剧《山河月明》中的徐妙云),也就是后来的仁孝皇后。有了这位明初第一战将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燕王朱棣在军事才能将得到大幅提升。

结了婚就意味着长大了。不久的将来,朱棣将带着家小一同到遥远的北平“就藩”,正式承担起镇抚边疆、拱卫大明江山的使命。

二、驻藩北平

洪武十三年(1380年),20岁的燕王朱棣带着妻儿离开南京,到千里之外的北平“就藩”,正式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藩王生涯。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他和他的后代将在北平开枝散叶,很难再回到都城南京。

北平虽然是曾经的元大都,可远远没有南京繁华,在当时可是妥妥的苦寒边远之地。朱棣到这里不是来享受生活的,而是肩负着抵抗北元势力反扑,拱卫大明王朝的重大使命。当然作为镇守“险要之地”的“塞王”,除了直属自己的王府护卫部队以外,根据任务需要还可以节制“沿边士马”,但行政权力只限于王府内部事务及官属,不能干涉地方官吏行使权力。

在朱元璋分封的九大“塞王”中,朱棣的能力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他不但“智勇有大略”,而且“能推诚任人”,完全具备了经纶天下的能力和格局。当然,这些也可能是后世史家的溢美之词,但他能凭一己之力“靖难”成功,能力肯定没地说,至于格局却也是见仁见智。

就藩后的第二年,朱棣就跟着自己的岳父徐达远征北元,开始了真刀实枪的战场历练,徐达对这位女婿也是悉心提点、倾囊相授。此后,徐达又多次赴北平练兵,每次朱棣都是陪同左右、认真学习,徐达也几乎将自己一生的作战的经验和体会悉数传授给了朱棣,帮助其逐渐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统帅。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经过十年的成长历练,燕王朱棣已经成为了以为智勇双全、可堪大任的优秀统帅。就在这一年,朱元璋下旨傅友德率军北伐,大军并受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共同节制。也就是说,朱元璋开始放飞这些驻守边疆的儿子们,希望他们能真正成为拱卫大明江山的四梁八柱。

在这次战争中,朱棣勇往直前、大获全胜,俘虏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充分展示了强悍的战斗作风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获得了朱元璋的认可和赞扬,也奠定了他在诸王中地位和威望。据《明史》记载:“晋王怯不敢进,(燕)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此后,他又多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成了明初对北元作战的主要依靠,只要明军从燕山出征,诸将都由其节制。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棣再次同傅友德率军北征,生擒北元番将阿失里等人。二十九年(1396年),他独立北征,生擒孛林帖木儿等十多名北元将领,并追至兀良哈秃城(今内蒙古乌兰浩特附近),大败了守将哈剌兀,重创蒙古兀良哈部。朱元璋接报后大喜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如果说,南京的二十年,在明太祖严格的教育下,朱棣得到了良好的经史教育和社会生活体验,为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北平“驻藩”的二十年,则是在岳父徐达的悉心指导和远征北元的战场历练中,政治经验和军事指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完成了从一个青年王爷到足以问鼎天下的实力派藩王的淬变。

有父亲朱元璋的刻意磨砺和岳父徐达的倾囊相授,燕王朱棣不优秀都难,成为众多兄弟中的翘楚也是水到渠成。即便是“篡逆”上位,也并不妨碍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正因为这样,朱元璋才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成为拱卫大明江山的模范藩王;而建文帝则把他当成了最大的威胁,急于除之而后快,最终导致叔侄成仇、兵戎相见,掀起来大明王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皇位争夺战。

三、起兵“靖难”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年仅38岁的太子朱标病亡,朱元璋伤心倍至、悲痛万分,他精心培养多年的继承人就这样突然去了。

接下来,大明江山交给谁?这成了他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当时,燕王朱棣正在京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也倍速赶来,围绕着立储问题引发政治危机的有可能随时爆发。因此,他必须尽快确立储君,防止国本动摇。

关于立储,朱元璋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是按照兄终弟继的的规则,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四位在世的嫡子选一个立为太子。第二个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制度,立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因为生母吕氏成为继妃,他的身份也从庶出成为了嫡子)为皇太孙,在自己百年后继承皇位。

但如何选择,却是一个难题。

在世的四个嫡子中,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虽然居长,但都有劣迹,并不适合继立为太子。燕王朱棣虽然才能出众,但因为前面有两个哥哥,如果继立为太子,既不符合礼法,又可能引起诸王之间的争端。但朱允炆又过于优柔寡断,也没有经历过父辈们那样的全方位历练,在朝中更没有实力派朝臣的支持,将来继位后能不能把控住局面,实在是难以预料。

据《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记载:“二十五年夏四月丙子,皇太子薨。皇太孙生而额颅稍偏,性聪颖,善读书,然仁柔少断。太祖每令赋诗,多不喜。一日,令之属对,大不称旨;复以命燕王,语乃佳。太祖常有意易储,刘三吾曰: ‘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太祖乃止”。意思是说,朱元璋本意是想立朱棣为太子的,但由于没办法向秦、晋二王交待,因此退而求其次,才把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到底多大,实在是难以考证。但很大概率是朱棣为“篡逆”夺位的辩解。但最终的结果是,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而不是朱棣。

为了给朱允炆将来顺利登基铺平道路,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他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及其它各级官吏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包括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开国公侯,把可能威胁朱允炆的势力彻底清除干净。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就在朱元璋临终前,他还在为朱允炆顺利登基操心,他留下的遗诏是:“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意思是不让儿子们前来奔丧,所有藩王的官属都要听从朝廷节制。目的就是防止藩王们借机生事,确保朱允炆坐稳皇位。

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正是藩王们势力祖强的时期,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节制沿边士马”,其它“塞王”也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势力。这些都让朱允炆充满了危机感,他虽然以仁厚著称,但依然对“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拥重兵,多不法”的现实十分敏锐。再加上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腐儒的怂恿鼓动,上位不到两个月的朱允炆决定削藩。

朱允炆的削藩首先从建文帝首先从朱棣同母弟周王朱橚开始,他派李景隆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逮捕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并废为庶人。紧接着又以各种罪名废掉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的王爵,湘王朱柏不堪其辱自焚身亡。一年之内轻轻松松解决了五个藩王,让建文帝和他的心腹们信心大增,把下一步削藩的目标定为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燕王朱棣。

作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进行削藩绝对没错,但朱允炆削藩的动作太急、步子太大、手段太猛,完全是一副不给叔父们活路的节奏。为了自保,像燕王朱棣这样有实力、有能力的藩王们只有拼死一搏,方能有活下去的可能。

但起兵造反是天大的事,而且历史上藩王起兵也从来没有成功过,朱棣对此犹豫不决。而他的心腹谋士姚广孝(道衍和尚)却立劝起兵。据《明史·姚广孝传》记载:“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于是,朱棣终于下定了起兵造反的决心。

到了这个时候,朱允炆和朱棣彼此都心照不宣,各自都在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相互派出谍报人员暗中窥察对方动静。燕王朱棣一直躲在王府中装病荬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私底下动作不断,都想一举置对方于死地,只是暂时处于大战前的死亡宁静,就等着谁先出手点燃导火索。

还是朱允炆定力不够,首先出手向朱棣发难。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腊月,他派北平都司张信秘捕朱棣,再复制一次逮捕周王朱橚的戏码。却不料张信暗中反水,和朱棣联手袭杀掉了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控制北平城。拿出太祖《皇明祖训》,以其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借口,正式起兵“清君侧”,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

这一场战争双方打得都不轻松。

朱棣无论找的借口多么完美,但始终逃不脱“篡逆”二字,从法统上来看绝对是“师出有名”。因此,除被其裹挟诱骗进来的宁王以外,没有一个亲王支持他,而且他起兵的时候身边只有八百护卫部,即便最后发展到了10万人,但和朝廷先后派出的总数63万相比,差距实在太大。

而朱允炆由于削藩太急,让自己陷入了空前的孤立,也没有一个藩王真正支持他。另外,朱元璋为了保他顺利上位,几乎把开国功臣屠杀殆尽,建文帝手中没有堪当大任的社稷之臣和将帅之才。齐泰、黄子澄都是没有政治谋略的书呆子,而前期统兵的李景隆到最后却成了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入南京的第一人,是在是极大的讽刺。

所以,这场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实际上是朱棣、朱允炆叔侄之间的单打独斗,其它手握重兵的亲王们都在观望。朱棣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据《明史》中记载,在白沟河、夹河、滹沱河三场对战局至关重大战疫中,都是在燕军即将失败的时候,突然 “妖风” 四起、逆转形势,助燕军反败为胜的。这“妖风”虽太过蹊跷,却能说明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一点也不轻松,而且随时面临着战败身亡的结果。

虽然艰难,但朱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打破了历史上藩王起兵必然失败的魔咒,成了第一个通过造反夺得皇位的藩王。

胜者王、败者寇。这时候再讨论朱棣是处心积虑的篡位者,还是走投无路的造反者,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事实就是,他将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大明的皇位,重新塑造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

四、万邦来朝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二十三日,朱棣进入南京城,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朱棣在祭拜太祖孝陵后登基,开启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作为“篡逆”成功的皇帝,朱棣登基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全否定建文帝朱允炆。

一是撤销了朱允炆建文年号,继续沿袭朱元璋洪武年号,以否定建文帝的合法性,强行证明自己登基的合法性。

二是废止建文帝在位时颁布的一切法度,完全恢复洪武年间的“祖制”,在法律上完全抹去建文帝的一切痕迹。

三是建文帝在位期间被贬、被免的官员,一律官复原职,完全恢复洪武朝的政治班底。

四是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一律重典严惩,制造了古往今来唯一“灭十族”的方孝孺案,完全清除建文帝的势力。

作为“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的朱棣,当然知道这种极端的做法是不对的,但他必须这么做,因为他绝对允许任何人对他有所质疑。所以,他必须迅速、干净、彻底地否定建文帝,强行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除此以外,他还取消长兄朱标“孝康皇帝”的尊号,否定朱标的能力与人品。据《明太宗实录》记载,他曾说:“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另外,在其授意下编撰的《奉天靖难记》又写道:“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这些表述当然不具有真实性,只是朱棣因为心虚而杜撰出来的,目的还是为了强行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正统性。

朱棣终其一生,甚至死后多年都没有摆脱篡逆者的标签,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就像唐太宗李世民,虽然背负了弑兄逼父的恶名,却仍然成为了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帝王楷模。

朱棣“靖难”成功后,在巩固自己地位和权力的同时,也迅速修复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破坏。他登基后,首先下诏免除北平、山东、河南等在“靖难之役”中饱受战乱影响州县的赋税,对回乡进行生产的百姓补贴耕牛、农具,迅速恢复了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另外,他还要求入京觐见的地方官员,必须要向他本人报告当地的民情,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还派遣官员赴各地了解民间疾苦,遇有水旱灾害,一律进行赈济、减免赋税。

因此,他虽然得位不正,但却仍然是一位深受万民拥护,雄才大略、颇有建树的一代雄主。他在位22年,一生戎马、励精图治,无论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大明王朝之所以能够成为继汉唐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应归功于朱棣这位大明最伟大的君王。

总的来看,他的文治武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迁都北京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建都南京,但他却对南京不甚满意,前后派人考察了洛阳、开封、西安等历代古都,但由于朱标的突然死亡,最终未能迁都。朱棣登基后,该北平为北京,并积极营建宫室,于永乐十八年(1420)正式迁都北京。

北京

迁都北京的最大的意义在于,以“天子守边”的格局,有力巩固了大明王朝北方领土。朱棣以此为基地,先后五次远征蒙古、驱逐北元残余势力,迫使鞑靼、瓦剌各部接受明朝封号。牢牢控制辽东,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把大明的疆域扩展到了黑龙江流域,基本奠定了后世在东北亚的版图基础。另外,还将安南(今越南一部)并入明朝疆域,驻军哈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使明朝疆域扩张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二是建立内阁

胡惟庸案后,朱元璋直接废除宰相制度,让皇帝直接统领六部。这种做法虽然极大地巩固了皇权,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就是皇帝的工作量空前增大,而且也不利于政务的科学运行。

朱棣登基后,改革了朱元璋时期的政治制度,选择大学士若干人组成自己的咨询机构,对朝廷政务提出处理意见(“票拟”),由自己批准后(“朱批”)交六部执行,这就是内阁制度的雏形,经过“仁宣”两朝的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内阁制度,这是大明王朝政治格局不同于历代的最大特点。后来,大明内阁制度被西方各国吸收借鉴,形成了现代文官制度,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三是厂卫并行

提到明朝,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东西两厂和锦衣卫,他们不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无处不在,上至朝廷高官、下至黎民百姓,几乎都处于他们的严密监视之下。锦衣卫最初由朱元璋设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被废除,朱棣即位以后,为了强化对反对自己的朝臣进行监视,不但立即恢复了锦衣卫,而且又设立东厂,合称厂卫机构。东厂和锦衣卫都承担着对天下臣民的监控任务,同时又相互监视、相互制约,不让任何一方威胁到至高无上的皇权,对稳固大明王朝政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明朝200多年,虽然出了不少奇葩的皇帝,但始终没有形成外戚、宦官、权臣对皇权的挑战,厂卫制度和内阁制度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第四是分步削藩

从藩王成为皇帝后,朱棣也开始了削藩,不过他的方式比朱允炆高明多了。他首先从“带甲八万、兵车六千”宁王朱权开始。虽然在“靖难之役”中,宁王给予他最大的支持,他也许以宁王“公分天下”,但胜利后就不是这样了,他把宁王从长期经营的大宁府迁徙到了江西南昌,变相解除了兵权。后来对代王“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为由“革其三护卫及官属”。辽王朱植改封荆州,齐王朱榑贬为庶人。

朱权

但朱棣削藩有一个原则,只要藩王们乖乖听话、交出兵权,不对其皇位构成威胁,他一律赏赐有加,保证其子子孙孙享受优渥的生活。负面作用就是给朝廷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正如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御史林润所言,“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於宗籓禄廪。天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

第五是《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朱棣命解缙等人广采古往今来天下所有书籍,耗时五年分类编辑成书,定名为《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包罗万象,经、史、子、集、医、卜、僧、道、天文、地志等内容,几乎涵盖了前世几千年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六是万邦来朝

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先后名郑和率领世界最庞大的舰队先后六次出海远洋,先后经东南亚、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向世界展示了大明王朝的富庶、强大,把中华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和海外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建立起了以大明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永乐年间往来明朝的各国贡使络绎不绝,进献的珍宝奇玩不胜可数,大明的世界影响了达到了最高峰。时至今日,海上丝绸之路基本上还是沿着郑和当年的航线向世界各地延伸。

五、历史评价

朱棣在位22年,加强君主集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逐渐富足,疆域一再扩大,明朝的综合国力雄居世界前列,世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汉唐。《明史》认为:“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梁启超更是把和汉武帝、唐太宗并列,认为:“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

笔者认为,成书于清代的《明史》和后来的梁启超都把朱棣极其治理下的明朝和汉武帝、唐太宗极其治理下的汉、唐类比,也是非常中肯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自唐以后的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中原王朝,始终都处在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强压之下,只有到了成祖永乐年间,才再次登上了顶峰,其历史功绩和汉武帝、唐太宗相比,一点也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不愧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然而,朱棣身上也充满着人性的矛盾和复杂多变。一方面,他对政敌的镇压血腥残忍,制造的方孝孺“灭十族”的惨案,至今仍然令人毛骨悚然。另一方面,可能从小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体验,所以对底层民众富有同情与善待,身上不时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作为藩王,他起兵“靖难”,也许有自己渴望最高权力的野心,但更多地却是处于自保的无奈,如果没有朱元璋借鉴商周的分封,没有代为立储把大明江上交给皇太孙朱允炆,没有朱允炆急于削藩的穷追猛打,这一些可能都不会发生。所以“靖难”起兵的主要责任也许在朱元璋,而不是朱棣。

作为皇帝,他虽然取得皇位不是那么的光明正大,但治国理政的能力却是极其出色的,他征讨不服、开疆拓土,追求国家强盛、扩大世界影响的意志十分强烈,所建立的功业足以彪炳史册。

呜呼,成祖以后无雄主,永乐之后无盛世,此言果真无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登基,皇位,儿子,恶名,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大明,晋王,太子,朱棣,消息资讯,建文帝,朱元璋,燕王,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登基,皇位,儿子,恶名,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大明,晋王,太子,朱棣,消息资讯,建文帝,朱元璋,燕王,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登基,皇位,儿子,恶名,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大明,晋王,太子,朱棣,消息资讯,建文帝,朱元璋,燕王,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